(共17张PPT)
任务三 灵动“神韵”——扮靓标题、“凤头”和“豹尾”
一、打造吸睛标题
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好的标题应该遵守“符合文体要
求、体现关键词、传达主旨立意”三个原则,并做到简明、新颖、别致,耀眼夺目,富有
文采。
技法 示例 点评
假设拟题法 2024新课标Ⅰ卷《假如AⅠ替我参
加高考》 文章标题以假设的形式出现,表现了
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新颖别致,引人入
胜。
化用拟题法 2024新课标Ⅰ卷《答案苦向“智
能”觅》 标题直接化用南宋词人魏了翁的词
句“人情苦向南山觅”,表现了“互
联网+”时代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执着
追求。
引用拟题法 2020全国Ⅰ卷《知人者智,自知者
明》 标题直接引用《道德经》中的话,凸
显“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观点。
对句拟题法 2024新课标Ⅰ卷《借AⅠ眼窥世界,
以思考力开新天》 标题巧用对句,从“怎么做”的角度
拟题,观点鲜明,深刻。
比喻拟题法 2018浙江卷《在时代的浪尖上舞
蹈》 标题以“舞蹈”喻成长、发展,典雅
而生动形象,富有诗的意境和韵味。
知识拓展 跟着《人民日报》学写吸睛标题
1.“让”字式:《让“创新”激荡发展的春潮》《让“诚信”充盈生活的每个空间》
《让敬畏之光烛照文化传承》《让社会正气生生不息》。
2.“是”字式:《“平衡”是一种大智慧》《家风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清廉是对
家人的最好馈赠》。
3.“用(以)”字式:《用拼搏奏响生命之歌》《用微笑的眼睛传递友善》《以创新思维
增活力》《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以奋斗与担当写下青春诗行》。
4.“把”字式:《把文化种子播入精神土壤》《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家国
情怀融入不懈奋斗中》。
5.“不(别、莫)”字式:《文明底线不容亵渎》《别让谣言污染“朋友圈”》《莫把工
具当目的》《莫把中药当成一把草》。
6.动宾式:《养一身浩然之气》《放开“思维缰绳”》《守护技术创新的初心》《打
开隔绝陌生人的围墙》《警惕“精神缺钙”蔓延年轻一代》。
阐释 “引”:引述材料。即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材料主要内容。
“评”:评析材料。即在引述材料之后,对材料进行精要点评,作为过渡到中心论点上的桥梁。
“亮”:亮出观点。即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支持什么、提倡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
注:“引”和“评”可融为一体,边“引”边“评”或边“评”边“引”。
二、秀出亮丽“凤头”
优秀作文的开头需注意两点:一是语言简洁,切勿烦琐冗长,拖泥带水;二是快速入
题,观点清晰,切勿含混不清,故弄玄虚。
(一)基本方法——“引—评—亮”三步法
示例 ①AI狂飙突进,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引述材料)当“众里寻他千百度”变为“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当信手拈来“速食答案”代替“苦向南山觅”,获取答案的便捷容易是否意味着问题逐渐减少 当然不是。(评析材料)纵然有现成的“答案”,我们的问题也不会越来越少,反而会因问题本质的不断深化、不断延伸,从而不断扩大思考的场域,再生疑问之心。(亮出观点)(2024新课标Ⅰ卷优秀作文《问题与答案》)
②忌妒是一味毒药,若因为忌妒,而打压和排挤他人,吹灭别人的灯,阻挡别人的路,并不能让自己更优秀,人生路反而会越走越窄;欣赏是一种胸怀,肯定别人的优点、成就,合作共赢,人生路才能越走越宽,最终迎来“康庄大道”,迎来“百花齐放”的璀璨。(“引”“评”融合)人生如
是,国亦如是,只有合作共赢,才能行稳致远!(亮出观点)(2023全国乙卷优秀作文《合作共赢,行稳致远》)
示例 合作,是披荆斩棘之利剑,开拓共赢之路;包容,是春风化雨之甘露,灌溉多元之花;交流,是熠熠生辉之明烛,赓续共进之光。唯有交流合作,包容多元,方得“尘滓蠲尽而
光生其间,百花齐放而春意酽酽”。(2023全国乙卷优秀作文《合作共赢明未来,百花齐放满园春》)
点评 文章开篇用“利剑”“甘露”“明烛”三个意象,形成排比,再续接一个典雅对句“尘滓蠲尽而光生其间,百花齐放而春意酽酽”,把铺排材料关键词和锤炼对称句式
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地点出观点。如此铺排开篇,让读者眼前一亮。
(二)进阶方法
1.巧用排偶
示例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人类一次又一次以未知为目标,走向那遥远的深空。于个体而言,我们也当以未知为炬,烛照求索之路,以不断抵达人生的未知之境。(2024新课标Ⅱ卷优
秀作文《宇宙浩渺天地阔,未知为炬照求索》)
点评 作文开篇由词句引出观点,自然精致,简洁明快。
2.精妙引用
示例 夏日的清风微微拂过,仰望蔚蓝的天幕,每一颗抖落光辉的星星,都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照亮沉睡着的大地。我们每个人,乃至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在属于自己的那片汪洋大海上,荡起前进的船桨。虽渺小,但不可或缺。
(2020北京卷优秀作文《渺小如星,光耀苍穹》)
点评 作文开篇由星星写起,以引出“个人、民族、国家”之力不可或缺的观点,这种起兴方式非常新颖,并且贴切。
3.类比起兴
示例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重“义”者,能超越个人狭隘的“利”的诉求,实乃君子之风。千百年来,人们往往把“义”“利”对立起来,认为二者乃非此即彼的关系,如同两条平行线,永远不可能有交集。可事实却完全与之不同,我们应当说:“义利兼得,有何不可 ”
(优秀作文《义利可以兼得》)
点评 作文开篇先指出传统的思想观念,继而简洁而凝练地提出相反的观点“义利兼得,有何不可”,明快有力,同时照应题目。
4.反弹琵琶
即运用逆向思维,从新的角度打破旧有的思想观念,提出新的思想观念。
示例 “认可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当我们在人生道路的抉择上踌躇之时,“认可度”是打破僵局的利器;当我们在外饥肠辘辘,纠结在何处用餐时,会打开平台
软件对比一下“认可度”,再据此选择高“认可度”的餐厅就餐……可人们为什么会如此依赖“认可度”呢 它真的是判定事物价值的标准吗 (2024上海卷优秀作文
《我心目中的“认可度”》)
点评 作文开头以日常生活现象导入,进而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5.巧设问题
示例 百万年前,在幽深的森林平原交界处,猿人摸索着爬下高树,踏上未知的地带,得以进化;如今,在布满实验设备的研究所里,科学家们探索浩瀚绚丽的宇宙,“嫦娥”探月,投身未知的深空……前途不是阳关道,须闯曲径通幽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代青年唯有敢于探索未知之境,方可抵达姹紫嫣红的彼岸。(2024新课标Ⅱ卷优秀作文《探山重水复,寻柳暗花明》)
点评 文章开头紧扣“探索未知之境”这一主题,呈现了猿人踏上未知地带与现代科学家们运用科技探索宇宙两个场景,营造了一种古今交融的情境,进而引出观点,生动形象。
6.营造情境
示例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身处大千世界,我们无法避免“被定义”,但“自定义”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如何塑造一个更美好的自我 需
要我们握好人生的刻刀,去用心雕琢。(2024天津卷优秀作文《突破“被定义”,勇于“自定义”》)
点评 作文结尾用“需要我们握好人生的刻刀,去用心雕琢”这个比喻句,升华了主题。
三、锻造精彩“豹尾”
1.深化中心
示例 开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廉颇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刘备三顾茅庐,书写隆中对的传奇……这些流传至今的交往佳话中蕴含着深厚的处世智慧——
以坦诚为基,平等相待,方能开启心门之锁,共筑和谐之道。
结尾:“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手握真诚这枝玫瑰,一定会叩开重重心门。(2024全国甲卷优秀作文《始于诚,终于知》)
点评 作文开篇通过事实自然引出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提出的论点,简练而有力度。
2.首尾呼应
示例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必须树立远大理想,让人生出彩,让祖国富强。让我们从现在出发,向未知进军,不断探索,让人生远航!(2024新课标Ⅱ卷优秀作文《探未知世界,让人生远航》)
点评 作文结尾以“我们应该怎样做”来扣材料,呼吁新时代青年勇敢探索未知,富有感染力。
3.呼告感召
示例 难道无能为力吗 并不是。人力虽渺,勇气可嘉;人力虽渺,恒心可鉴;人力虽渺,但面对一切都可有所作为。毕竟,人比山高,脚比路长。(2020上海卷优秀作文《人比
山高,脚比路长》)
点评 作文结尾运用设问的方式,呼应文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简洁有力,引人深思。
4.设问引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