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和线定理 复习讲义--北师大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等和线定理 复习讲义--北师大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4 21:58: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等和线定理的运用
如图设,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若=,且,且,则有.
证明:设,根据相似三角形关系可知 :,
所以 所以.
【例1】如图,平面内有三个向量、、,其中与与的夹角为,与的夹角为,且,,若,则的值为 .
【详解】
,故答案为:6
变式1已知平面内的两个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是,与、向量的夹角都为,且,若,则值为( )
A. B. C.2 D.4
【例2】扇形中,,为上的一个动点,且,其中.
(1)的取值范围为 ;
(2)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详解】(1)解法一:(等和线)设与相交于点,,,
.
解法二:(坐标法),,
,,,,
.
解法三:设,
,即
∴.
(2)解法一:(等和线)
解法二:,其中先增后减.
变式2在矩形中,,,动点在以点为圆心且与相切的圆上,若,则的最大值为
【例3】如图,,点在由射线、线段及的延长线围成的区域内(不含边界)运动,且.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
如图,,
点在由射线、线段及的延长线围成的区域内(不含边界)运动,且.,
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该四边形应是以与的反向延长线为两邻边,
当时,要使点落在指定区域内,即点应落在上,,
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B
变式3 如图,在中,,点在线段上移动(不含端点),若,则 ,的最小值为 .
【例4】 已知正的边长为2,D是边BC的中点,动点P满足,有,且,则( )
A.的最小值为 B.的最大值为
C.的最小值为 D.的最大值为
【答案】ABD
【详解】以点为原点、边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
因为,所以点在以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
设,则,,,
又因为, 所以,
即,即,
又因为,所以,即;
对于A:因为,所以,则,即的最小值为,即选项A正确;
对于B:因为,所以,则,即的最大值为,
即选项B正确;
对于C、D:因为且,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
即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即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ABD.
变式4已知中,是边的中点,动点满足,则( )
A.的值可以等于2
B.的值可以等于2
C.的值可以等于
D.的值可以等于3
等和线专题训练
1.已知是的重心,若,则( ) 
A. B.1 C. D.
2.已知是内一点,且,点在内(不含边界),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已知点为扇形的弧上任意一点,且,若
,则的取值范围为( )
, B., C., D.,
4.给定两个长度为1的平面向量和,它们的夹角为,点在以为圆心的圆弧上运动,若,其中,,则的最大值为( )
A. B.5 C. D.6
5.如图,圆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的内切圆,其与边相切于点,点为圆上任意一点,,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2 D.
6.已知的一内角,为所在平面上一点,满足,设,则的最大值为( )
A. B.1 C. D.2
第5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已知,,,,,则等于( )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等和线定理的运用
【例1】如图,平面内有三个向量、、,其中与与的夹角为,与的夹角为,且,,若,则的值为 .
【答案】6
【详解】
,故答案为:6
变式1已知平面内的两个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是,与、向量的夹角都为,且,若,则值为( )
A. B. C.2 D.4
【答案】D
【分析】利用在的角平分线上可得,再根据可求的值,故可得正确的选项.
【详解】由题意,可得在的角平分线上,所以,
再由可得,即,
再由,
得,
解得,故,所以,故选D.
【例2】扇形中,,为上的一个动点,且,其中.
(1)的取值范围为 ;
(2)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详解】(1)解法一:(等和线)设与相交于点,,,
.
解法二:(坐标法),,
,,,,
.
解法三:设,
,即
∴.
(2)解法一:(等和线)
解法二:,其中先增后减.
变式2在矩形中,,,动点在以点为圆心且与相切的圆上,若,则的最大值为
【答案】
【详解】分析:如图:以A为原点,以AB,AD所在的直线为x,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先求出圆的标准方程,再设点P的坐标为(cosθ+1,sinθ+2),根据=λ+μ,求出λ,μ,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最值.
详解:如图:以A为原点,以AB,AD所在的直线为x,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则A(0,0),B(1,0),D(0,2),C(1,2),

∵动点P在以点C为圆心且与BD相切的圆上,
设圆的半径为r,
∵BC=2,CD=1,
∴BD==
∴BC CD=BD r,
∴r=,
∴圆的方程为(x﹣1)2+(y﹣2)2=,
设点P的坐标为(cosθ+1,sinθ+2),
∵=λ+μ,
∴(cosθ+1,sinθ+2)=λ(1,0)+μ(0,2)=(λ,2μ),
∴cosθ+1=λ,sinθ+2=2μ,
∴λ+μ=cosθ+sinθ+2=sin(θ+φ)+2,其中tanφ=2,
∵﹣1≤sin(θ+φ)≤1,
∴1≤λ+μ≤3,
故λ+μ的最大值为3,
故答案为:3.
【例3】如图,,点在由射线、线段及的延长线围成的区域内(不含边界)运动,且.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该四边形应是以与的反向延长线为两邻边,当时,要使点落在指定区域内,即点应落在上,得到的取值范围.
【详解】
如图,,
点在由射线、线段及的延长线围成的区域内(不含边界)运动,
且.,
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该四边形应是以与的反向延长线为两邻边,
当时,要使点落在指定区域内,即点应落在上,

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B
变式3 如图,在中,,点在线段上移动(不含端点),若,则 ,的最小值为 .
【答案】 2
【分析】先得出,设出得出,则,两问分别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因为在中,,
所以,
即.
因为点在线段上移动(不含端点),所以设.
所以,对比可得.
代入,得;
代入可得,根据二次函数性质知当时,.
故答案为:
【例4】 已知正的边长为2,D是边BC的中点,动点P满足,有,且,则( )
A.的最小值为 B.的最大值为
C.的最小值为 D.的最大值为
【答案】ABD
【分析】以点为原点、边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相关点坐标,设出,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得到,再结合角的范围逐一验证各选项.
【详解】以点为原点、边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
因为,所以点在以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
设,则,
,,
又因为, 所以,
即,即,
又因为,所以,即;
对于A:因为,所以,
则,即的最小值为,
即选项A正确;
对于B:因为,所以,
则,即的最大值为,
即选项B正确;
对于C、D:因为且,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
即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即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ABD.
变式4已知中,是边的中点,动点满足,则( )
A.的值可以等于2
B.的值可以等于2
C.的值可以等于
D.的值可以等于3
【答案】AD
【分析】确定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分别以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出圆的方程,由求出点坐标代入圆方程得出满足的关系式,用三角换元法把用表示,然后根据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及辅助角公式,结合正弦函数性质判断各选项.
【详解】因为,所以,,
,则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如图也是该圆上的点.
分别以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圆方程是,
,,
,即,
所以,

可设,,
所以,
时,,A正确;
同理,B错误;

易知,所以,C错;

易知,所以,,,D正确;
故选:AD.
等和线专题训练
1.已知是的重心,若,则( C ) 
A. B.1 C. D.
2.已知是内一点,且,点在内(不含边界),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B )
A. B. C. D.
3.已知点为扇形的弧上任意一点,且,若
,则的取值范围为( D )
, B., C., D.,
4.给定两个长度为1的平面向量和,它们的夹角为,点在以为圆心的圆弧上运动,若,其中,,则的最大值为( A )
A. B.5 C. D.6
5.如图,圆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的内切圆,其与边相切于点,点为圆上任意一点,,则的最大值为( C )
A. B. C.2 D.
6.已知的一内角,为所在平面上一点,满足,设,则的最大值为( C )
A. B.1 C. D.2
7.如图,已知,,,,,则等于( A )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