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说起民元(民国元年)的事来,那的确是光明的多,当时我也在南京教育部,觉得当时的中国很有希望。自然,那时恶劣分子固然也有的,然而他总失败。一到(民国)二年,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即渐渐坏下去,坏而又坏,遂成了现在的情形。其实这也不是新添的坏,乃是涂饰的新漆剥落已尽,于是旧相又显了出来。
——鲁迅《两地书》
19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 第19课
课标要求: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特点;民国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曲折新政
旧相又显
1912.3
1913.10
1913.11
1914.5
1914.9
1914.12
1915.5
1912.3
1912.12
1913.7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国民党在国会初选中获胜
“二次革命” 爆发,失败
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解散国民党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被迫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1915.12
护国战争爆发,胜利
1913.3
1914.7
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
1915.12
复辟帝制
刺杀宋教仁,制造“宋案”
一、曲折新政
——袁世凯复辟帝制(1912-1916)
民主共和
封建专制
VS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特点:
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相继爆发、军阀混战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916-1928)
一、曲折新政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派系 代表 支持国 占领区域
直系 冯国璋 美、英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苏、赣、鄂等省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皖、浙、闽、鲁、陕各省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
军阀割据主要派系
实质: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916-1928)
一、曲折新政
民初新象
孕育希望
材料 据统计,从1912年--1916年间,从南京临时政府到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分析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民国建立,扫清障碍; 政府政策支持;
列强忙于欧战; 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二、民初新象
合作探究(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经济新发展
荣氏茂新面粉厂
生产的“兵船”牌面粉
南洋兄弟
烟草公司“爱国”牌香烟广告
二、民初新象
—— 经济新发展
材料二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约4000万)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公司就有272个,资本总额117434500(约1亿)元。所涉行业众多,尤其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中国年鉴 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
概括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发展速度快、资本总额增加、涉及行业广、以轻工业为主
地区分布不均匀,多分布在东南沿海沿江地区
二、民初新象
—— 经济新发展
归纳民国时期经济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影响?
材料五:在1913年前,全国登记的工矿企业有698家,资本为33082万元,工人有20万多。到1920年,全国工矿企业增加到1759家,资本额50062万元,分别增长了152%和51%。工人增加到56万多,增长率16%。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产业工人数量急剧增加
近代社会生活新气象
新文化运动兴起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基础
二、民初新象
—— 经济新发展
观看视频,注意:辛亥革命之后,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改阴历,
用阳历;
剪发辫,
易服饰;
改称谓,
废跪拜;
禁缠足,
倡女权。
二、民初新象
—— 社会新变化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基本主张
主要影响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
《新青年》
北京大学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回顾旧知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民初新象---思想新求索
促进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经典篇目一:《吾人最后之觉悟》(一卷6号)
经典篇目二:《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七卷5号)
经典篇目三:《驳康有为至总统总理书》(二卷2号)
经典篇目四:《文学改良刍议》(二卷5号)
经典篇目五:《文学革命论》(二卷6号)
小组合作,根据推荐阅读篇目的节选内容,任选一个问题进行探究。
目录
品读经典
合作探究(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二、民初新象
思想新求索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须言之有物 二、不摹仿古人 三、须讲求文法 四、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务去烂调套语 六、不用典 七、不讲对仗 八、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推翻雕琢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翻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翻迂晦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请根据以上两篇节选内容,探讨胡适和陈独秀在文学革命中的主张各有什么侧重?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1.胡适主张进行文学形式改良,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提倡文学体裁和文学内容的解放。
2.文学是新思想和新文化的载体,通俗易懂的文学有利于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传播。
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 ——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
我们有点勇猛的精神,同时有个武断的毛病,要说便说,说的太快了,于是乎容易错。观察研究不能仔细。判断不能平心静气,我不敢为自己讳。
——傅斯年 《新潮之回顾与前瞻》
请根据以上两篇节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
2.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思想解放。
3.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片面性,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没有放手发动群众。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变革:(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
奠定经济和阶级基础
思想变革(新文化运动)
推动
发展
推动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变革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共和困局,旧相又显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
(二)军阀割据混战
二、民初新象,孕育希望
(一)经济新发展——新生产方式;新阶级力量
(二)社会新变化——新文明风尚
(三)思想新求索——新文化运动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