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2.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石猴的“三生三世”
石猴赏月 圣堂山
石柱和石障 圣堂山
广西圣堂山景区
大瑶山位于广西东部,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圣堂山则是其景色的精华所在,区内沟壑纵横、崖壁陡立,地貌丰富。
云母(黑色)
长石(肉粉色)
石猴赏月 圣堂山
1.通过岩石观察实验,识别常见的三大类岩石;(地理实践力)
2.说出三大类岩石的特征、成因,并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3.结合实例,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角度,综合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形成的过程及表现。(综合思维)
学习目标
1、化学元素、矿物、岩石、矿产、岩石圈的内在联系
2、观察岩石矿物标本 ,并结合课本 P25-P28,说出矿物的主要特征及成因;
(1)岩浆岩
思考:为什么喷出岩有气孔,侵入岩没有气孔?
2.沉积岩
按沉积物颗粒大小分类
沉积岩——形成过程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侵蚀)受到破坏,形成碎屑物质(砾石、沙子、泥土),被流水、风力等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形成岩石。
新
老
3.变质岩
原有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或者陨石冲击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高温高压),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等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
分类 典型岩石 主要特征 成因
岩
浆
岩 侵入岩
喷出岩
沉积岩 石灰岩、砂岩、页岩 有层理结构;常有化石
变质岩
花岗岩
玄武岩
大理岩
板岩
结晶颗粒小;有片理构造
有气孔或流纹;结晶颗粒较小
坚硬;结晶颗粒较大
问题探究:“石猴”的“三生三世”
任务1.观察岩石矿物标本,说出矿物的主要特征
风化、侵蚀、搬运、
堆积、固结成岩
岩浆侵入岩石圈,冷却凝固
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
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
层理构造,是先后沉积下来的矿物或岩屑的颗粒大小、成分、颜色和形状的不同而显示的成层现象。
片理构造是板状矿物、片状矿物和柱状矿物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平行排列形成的构造, 沿片理方向可以剥(劈)成薄片(板)。整个岩石的矿物成分或颜色,都是比较均匀分布的,并不能看到稳定、持续的“层”。
【拓展】沉积岩层理构造与变质岩片理构造的区别
3、“石猴”是属于何种岩石类型呢?
云母(黑色)
长石(肉粉色)
问题探究:“石猴”的“三生三世”
石猴赏月 圣堂山
沉积岩
材料一:大瑶山位于广西东部,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面积25594.7公顷,而圣堂山则是其景色的精华所在。大瑶山地区在古生代位于海底,后经历两次地壳抬升,形成了以圣堂山一代为核心的穹状构造和复背斜构造为主的中山山地,以及四周的低山和丘陵,因而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由于河流的深切及山体边缘的崩塌作用,造就了现在大瑶山沟壑纵横、崖壁陡立的景观。
区内沟壑纵横、崖壁陡立,地貌丰富。
4:孤单屹立在山上的“石猴”是如何形成的?
云母(黑色)
长石(肉粉色)
问题探究:“石猴”的“三生三世”
材料一:大瑶山位于广西东部,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面积25594.7公顷,而圣堂山则是其景色的精华所在。大瑶山地区在古生代位于海底,后经历两次地壳抬升,形成了以圣堂山一代为核心的穹状构造和复背斜构造为主的中山山地,以及四周的低山和丘陵,因而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由于河流的深切及山体边缘的崩塌作用,造就了现在大瑶山沟壑纵横、崖壁陡立的景观。
石猴赏月 圣堂山风景区
4、孤单屹立在山上的“石猴”是如何形成的?
云母(黑色)
长石(肉粉色)
材料一:大瑶山位于广西东部,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面积25594.7公顷,而圣堂山则是其景色的精华所在。大瑶山地区在古生代位于海底,后经历两次地壳抬升,形成了以圣堂山一代为核心的穹状构造和复背斜构造为主的中山山地,以及四周的低山和丘陵,因而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由于河流的深切及山体边缘的崩塌作用,造就了现在大瑶山沟壑纵横、崖壁陡立的景观。
该地区原为海滨,经漫长沉积被积压胶结成沉积岩(砂岩)
地壳抬升为山地,
砂岩裸露出地表
在雨水、河水冲刷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形态各异的象形石
顽猴赏月 圣堂山风景区
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岩石可以相互转换的。
4、孤单屹立在山上的“石猴”是如何形成的?
问题探究:“石猴”的“三生三世”
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该地区原为海滨,经漫长沉积被积压胶结成沉积岩(砂岩)
地壳抬升为山地,
砂岩裸露出地表
在雨水、河水冲刷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形态各异的象形石
5、“来世”之后 ,石猴又会怎样的转化?请阅读课本 P29进行推测。
前世:
沉积岩-地下
今生:
沉积岩象形石 -山顶
来世:
沉积岩风化物-山脚
二来世:
沉积岩-山下
三来世:
岩浆-地下
三来世:
变质岩-地下
6、根据图例补画箭头,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并指出各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
变质岩
岩浆
冷却凝固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 沉积、固结成岩)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高温、高压)
图例: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规律:
先找岩浆(三进一出);
再找岩浆岩(一进三出)
沉积岩或变质岩(两进两出)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变式图
规律:
先找岩浆(三进一出);
再找岩浆岩(一进三出)
沉积岩或变质岩(两进两出)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变式图
1
2
2
3
2
4
5
6
沉积岩
岩浆
喷出岩
变质岩
侵入岩
地壳
运动
侵蚀、搬运和堆积
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岩浆
活动
沉积岩
岩浆
岩浆岩
变质岩
冷却凝固
外力作用
固结成岩
重熔再生
变质作用
规律:
先找岩浆(三进一出);
再找岩浆岩(一进三出)
沉积岩或变质岩(两进两出)
点击添加副标题
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
山顶景色 圣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