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聚焦·题型一 由亲代求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的种类及概率
[例1] 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
A.表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基因型有1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32
D.基因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尝试解答:选
[例2]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求:
(1)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与表型的种类数分别为 种、 种。
(2)杂交后代中AAbbCc与aaBbCC出现的概率分别是 、 。
(3)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_bbC_与aaB_C_的概率分别是 、 。
[方法指导]
利用“拆分法”解答自由组合问题的一般思路
(1)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2)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等位基因就可分解为几组分离定律问题。
(3)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
(4)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举例如下(完全显性情况下):
问题举例 计算方法
AaBbCc×AabbCc,求其杂交后代可能的表型种类数 可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2种表型(3A_∶1aa) Bb×bb→后代有2种表型(1Bb∶1bb) Cc×Cc→后代有2种表型(3C_∶1cc) 所以,AaBbCc×AabbCc的后代中有2×2×2=8种表型
AaBbCc×AabbCc,后代中表型为A_bbcc个体的概率计算 Aa×Aa Bb×bb Cc×Cc ↓ ↓ ↓ 3/4(A_)×1/2(bb)×1/4(cc)=3/32
AaBbCc×AabbCc,求子代中不同于亲本的表型或基因型 不同于亲本的表型=1-亲本的表型=1-(A_B_C_+A_bbC_) 不同于亲本的基因型=1-亲本的基因型=1-(AaBbCc+AabbCc)
[迁移训练]
1.假定某植物5对等位基因是相互自由组合的,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后代中,两对等位基因杂合、三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
A.1/2 B.1/4
C.1/16 D.1/64
2.已知牵牛花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基因与不同颜色物质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蓝色和红色混合后显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后显绿色。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出现了白花、黄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自交子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64
B.自然种群中紫色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
C.用于自交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
D.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共有6种花色,纯合子的基因型有8种
聚焦·题型二 由子代推亲代基因型及表型
[例1]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体色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3∶1∶1。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 (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尝试解答:选
[例2] 某两性花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无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红色,b控制蓝色。基因I不影响上述2对基因的功能,但i纯合的个体为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基因型为A_B_I_和A_bbI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现有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它们的花色分别为靛蓝色、白色和红色。不考虑突变,根据表中杂交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甲×乙 紫红色 紫红色∶靛蓝色∶白色=9∶3∶4
乙×丙 紫红色 紫红色∶红色∶白色=9∶3∶4
A.让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与F2测交,可确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型
B.让表中所有F2的紫红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为1/9
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4,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种
D.若甲与丙杂交所得F1自交,则F2表型比例为9紫红色∶3靛蓝色∶3红色∶1蓝色
尝试解答:选
[方法指导]
利用“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基因型的一般思路
(1)方法: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拆分成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逆向组合。
(2)题型示例
①9∶3∶3∶1 (3∶1)(3∶1) (Aa×Aa)(Bb×Bb)
②1∶1∶1∶1 (1∶1)(1∶1) (Aa×aa)(Bb×bb)
③3∶3∶1∶1 (3∶1)(1∶1) (Aa×Aa)(Bb×bb)或(Aa×aa)(Bb×Bb)
④3∶1 (3∶1)×1 (Aa×Aa)(BB×__)或(Aa×Aa)(bb×bb)或(AA×__)(Bb×Bb)或(aa×aa)(Bb×Bb)
[迁移训练]
1.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型,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和CCpp
B.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1测交,后代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2.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亲本无香味易感病植株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后代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香味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
B.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C.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0
D.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3/64
聚焦·题型三 子代患病概率的计算
[例1] 人类多指基因(T)对手指正常(t)是显性,白化病基因(a)对肤色正常(A)为隐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患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
A.1/8 B.1/2
C.1/4 D.3/8
尝试解答:选
[例2] 多指症由显性基因控制,先天性聋哑由隐性基因控制,决定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可自由组合,一对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聋哑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下的孩子为手指正常、先天性聋哑、既多指又先天性聋哑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依次是 ( )
A.1/2、1/4、1/8 B.1/4、1/8、1/2
C.1/8、1/2、1/4 D.1/4、1/2、1/8
尝试解答:选
[方法指导]
用“十字交叉法”解答两病概率计算问题
(1)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独立性”和“自由组合”的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分析如下:
(2)根据序号所示进行相乘得出相应概率再进一步拓展,如表: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① 同时患两病概率 mn
② 只患甲病概率 m(1-n)
③ 只患乙病概率 n(1-m)
④ 不患病概率 (1-m)(1-n)
拓展 求解 患病概率 ①+②+③或1-④
只患一种病概率 ②+③或1-(①+④) 或m+n-2×①
[迁移训练]
1.人的棕眼和蓝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控制棕眼,b控制蓝眼。利手是指人类习惯使用的手。某些人习惯使用右手,称为右利手(右撇子);某些人习惯使用左手,称为左利手(左撇子)。右利手(R)对左利手(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已知一对夫妇基因型为BbRr和bbRr,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对夫妇生育左利手孩子的概率是3/4
B.这对夫妇生育棕眼右利手孩子的概率是1/8
C.这对夫妇生育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有6种,表型可能有4种
D.这对夫妇生育了一个棕眼左利手的儿子,此儿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
2.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b)的男人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
(1)只患并指的概率是 。
(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3)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是 。
(4)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5)患病的概率是 。
聚焦·题型四 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特殊分离比问题
1.基因互作(F1的基因型为AaBb)
类型 F1自交 后代比例 F1测交 后代比例
Ⅰ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按基因型表现 9∶6∶1 1∶2∶1
Ⅱ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7 1∶3
Ⅲ 当某一对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按基因型表现 9∶3∶4 1∶1∶2
Ⅳ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按基因型表现 15∶1 3∶1
Ⅴ 双显性基因和某一种单显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按基因型表现 12∶3∶1 2∶1∶1
Ⅵ 双显性基因、双隐性基因和某一种单显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按基因型表现 13∶3 3∶1
Ⅶ 两显性基因同时存在和同时不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10∶6 1∶1
2.显性基因累加效应
(1)表现
(2)原因
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
[例1] 家蚕结黄茧和白茧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I、i影响。当基因I存在时,基因Y的作用不能显现出来。现有下面两组杂交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基因Y与基因I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二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YYIi×YyIi
C.若实验一的F2中结黄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纯合子占5/9
D.若实验一的F1与F2中结黄茧杂合子杂交,理论上后代结白茧家蚕中纯合子占2/5
尝试解答:选
[例2] 某两性花的颜色受A/a、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中A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作用相同);B能减少红色色素的含量,且BB将红色色素减少为0。以下为某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亲本都是纯合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5种
B.亲本中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
C.F1测交后代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1∶2
D.将F2中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白花植株占1/9
尝试解答:选
[方法指导]
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题解题步骤
[迁移训练]
1.某自然状态下可随机交配的植物,花色有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素)两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色素合成机理如图甲所示。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C.自然群体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6种
D.F2黄花个体自交,后代白花∶黄花=1∶5
2.某昆虫存在三种体色:黄色、灰色、青色。图1是某科研工作者用纯种黄色和纯种灰色昆虫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图 2 是与体色有关的生化反应原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F2 中黄色昆虫的基因型有 2 种
B.若F1测交,则子代表型有 3 种
C.两纯种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B 和 AAbb
D.控制该昆虫体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某研究小组探究某种闭花且自花受粉的高等植物花色的遗传,他们用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用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粉红花为181株,白花为31株。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红花的基因型可为AaBb,F2中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为A_bb、aaB_
C.用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人工传粉,则子代不会出现粉红花
D.F2的红花植株自花受粉,F3植株中红花∶粉红花∶白花=25∶10∶1
聚焦·题型五 致死现象导致的性状分离比改变
1.显性纯合致死(亲本基因型为AaBb)
(1)AA和BB均致死
自交后代 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
测交后代 AaBb∶Aabb∶aaBb∶aabb=1∶1∶1∶1
(2)AA或BB致死
自交后代 6(2AaBB+4AaBb)∶3aaB_∶2Aabb∶1aabb或6(2AABb+4AaBb)∶3A_bb∶2aaBb∶1aabb
测交后代 AaBb∶Aabb∶aaBb∶aabb=1∶1∶1∶1
2.隐性纯合致死(亲本基因型为AaBb)
(1)双隐性致死
自交后代:9A_B_∶3A_bb∶3aaB_。
(2)单隐性(aa或bb)致死
自交后代:9A_B_∶3A_bb或9A_B_∶3aaB_。
[典例] 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宽叶性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性状。这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该种植物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下列分析及推理错误的是 ( )
A.从实验①可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从实验②可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
B.实验①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
C.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
D.将宽叶高茎植株进行自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尝试解答:选
[方法指导]
解答致死类问题的方法技巧
(1)从每对相对性状分离比角度分析,如:
6∶3∶2∶1 (2∶1)(3∶1) 一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4∶2∶2∶1 (2∶1)(2∶1) 两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2)从F2每种性状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分析,如BB致死:
[迁移训练]
1.某植物的花色、茎的高度和籽粒颜色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花高茎黄色籽粒的植株自交,F1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2∶1、高茎∶矮茎=3∶1、黄色籽粒∶绿色籽粒=3∶1,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A.控制红花的基因纯合时会有致死效应
B.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取F1的红花测交,其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
D.控制茎的高度、籽粒颜色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果蝇的体色和翅形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时,其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分别是黑身和长翅
B.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1/3
C.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3种
D.F2中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型比例为1∶1
3.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完全显性,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取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
P F1 F1个体自交单株收获,种植并统计F2表型
甲与乙 杂交 全部 可育 一半全部可育
另一半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A.雄性不育株一定不含B基因
B.甲一定为杂合子,乙一定为纯合子
C.F2所有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13
D.若F1随机传粉,子代雄性不育株占7/64
1.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BB和Bb控制红色,bb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6种表型
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白色小花瓣植株占3/16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有5种基因型、3种表型
D.白色大花瓣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红色小花瓣
2.某种蝴蝶紫翅(B)对黄翅(b)为显性,绿眼(R)对白眼(r)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现有紫翅白眼与黄翅绿眼的亲代个体杂交,F1均为紫翅绿眼,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其中紫翅绿眼922只,黄翅绿眼303只,紫翅白眼312只。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亲本的基因型为BBrr和bbRR
B.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5/8
C.F2紫翅绿眼个体中纯合子占1/9
D.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无法存活
3.鲜食玉米颜色多样、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用两种纯合鲜食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F2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甜与非甜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紫色与白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F2中的白色籽粒自然条件下种植,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占16/19
D.亲本性状的表型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
4.果实颜色是影响茄子商品价格的重要性状。下图表示茄子细胞中花青素合成途径。若花青素正常合成,则茄子开紫花、结紫红果,否则开白花、结白果。研究发现,A基因和B基因的表达在果皮细胞中需要D基因表达产物的激活,在花瓣细胞中则不需要。
请回答:
(1)将白果品种甲(AAbbDD)与白果品种乙杂交,F1均为紫红果,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红果∶白果=27∶37。据此判断,乙品种的基因型为 ;A/a、B/b、D/d三对基因遵循 。
(2)为进一步验证A/a、B/b、D/d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可选取基因型为 的品种与(1)中的F1杂交,预期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
(3)实验中发现,(1)中的F2结白果的植株中部分植株开紫花,该部分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在F2白果植株中所占比例为 。
第2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聚焦·题型一
[例1] 选B AaBbCc×AabbCc,杂交后代的表型有2×2×2=8种,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是1/2×1/2×1/2=1/8,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4=1/16,A、C错误;杂交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是3×2×3=18种,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是1/4×1/2×1/2=1/16,aaBbcc个体的比例是1/4×1/2×1/4=1/32,B正确,D错误。
[例2] 解析:(1)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3×2=18种基因型,有2×2×1=4种表型。
(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后代中AAbbCc的概率为1/4×1/4×1/2=1/32,aaBbCC的概率为1/4×1/2×1/2=1/16。
(3)杂交后代中A_bbC_的概率为3/4×1/4×1=3/16,aaB_C_的概率为1/4×3/4×1=3/16。
答案:(1)18 4 (2)1/32 1/16 (3)3/16 3/16
[迁移训练]
1.选B 根据基因分离定律,把等位基因分对计算,其中DD×dd一定得到Dd,在剩下的4对基因组合中,出现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概率都是1/2;要满足题意,则需要除D、d之外的4对基因组合中,有一对基因杂合,另外三对基因纯合,其概率为4×1/2×1/2×1/2×1/2=1/4;其中“4”是指在4对基因组合(Aa×Aa、BB×Bb、Cc×CC、Ee×Ee)中,有且只有一对基因杂合的情况有4种,每种情况下出现一对基因杂合、三对基因纯合的概率都是1/2×1/2×1/2×1/2。故选B。
2.选A 由题干信息及题图可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C_,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__C_,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cc,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cc,绿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C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__cc。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白花,所以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中肯定含有a、c基因,因此,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_Cc。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则后代不会出现黄花植株,所以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而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__cc,因此其自交子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4×1×1/4=1/16,A错误,C正确;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C_,因此,自然种群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2×2=8种,B正确;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中基因型有3×3×3=27(种),包含可能出现的所有基因型,因而6种花色均可出现,纯合子的基因型有2×2×2=8种,D正确。
聚焦·题型二
[例1] 选C 由题干分析可知,子代中直毛∶卷毛=1∶1,故亲本相关基因型为Bb×bb;子代中黑色∶白色=3∶1,故亲本相关基因型为Cc×Cc。已知一方亲本基因型为BbCc,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bbCc。
[例2] 选C 由题干信息可知,基因型为aaB_I_表现为红色,基因型为aabbI_表现为蓝色,基因型为_ _ _ _ii表现为白色。两对杂交组合中的表型及比例可说明相关的2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根据两对杂交组合F2表型及比例可知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的基因型依次为AAbbII、AABBii、aaBBII。当F2中植株是白花时,其基因型为_ _ _ _ii,与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测交后代仍然是白花,无法鉴别白花植株的具体基因型,A错误。仅分析白色性状,由A项分析可知,F1基因型均为杂合子(Ii),F1自交,由于控制白色性状的基因与其他花色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紫红色植株中II∶Ii=1∶2,所以让表中所有F2的紫红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为2/3×1/4=1/6,B错误。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4,则亲本为_ _ _ _Ii,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3×3=9种,C正确。甲与丙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BbII,假设这3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其自交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红色(A_B_II)∶靛蓝色(A_bbII)∶红色(aaB_II)∶蓝色(aabbII)=9∶3∶3∶1;假设A/a与B/b这2对等位基因连锁,则其自交的F2的表型比例不会出现上述结果,D错误。
[迁移训练]
1.选D 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为9∶3∶3∶1的变式,可知F1基因型为CcPp,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A正确;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分别为CCpp、Ccpp、ccPP、ccPp、ccpp,B正确;F2紫花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C正确;F1测交,即CcPp×ccpp→CcPp(紫)、Ccpp(白花)、ccPp(白花)、ccpp(白花),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3,D错误。
2.选B 由题干信息可知,无香味易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子代中无香味∶有香味=3∶1,故亲本中无香味的基因型均是Aa,有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所以香味性状(aa)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两亲本无香味易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子代中抗病∶易感病=1∶1,所以亲本中对应的基因型是Bb、bb,结合A项分析可知,两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B错误。两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有香味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不可能稳定遗传,因此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0,C正确。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香味相关的基因型为1/4AA、1/2Aa、1/4aa,分别自交得到aa的概率为3/8;子代抗病性相关的基因型为1/2Bb和1/2bb,自交得到BB的概率为1/8,故得到能稳定遗传的香味抗病植株的比例为3/8×1/8=3/64,D正确。
聚焦·题型三
[例1] 选B 父亲患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可推测该夫妇的基因型是TtAa和ttAa。若只考虑手指这一性状,他们的后代患多指的概率为1/2,正常手指的概率为1/2;若只考虑白化病这一性状,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正常的概率为3/4,因此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2+1/4-2×1/2×1/4=1/2。
[例2] 选A 设多指相关基因用A、a表示,先天性聋哑相关基因用B、b表示。根据亲代和子代表型,可推出亲代基因型:父亲为AaBb,母亲为aaBb,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手指正常(aa)的概率为1/2,先天性聋哑(bb)的概率为1/4,既多指又先天性聋哑(A_bb)的概率为1/2×1/4=1/8。
[迁移训练]
1.选C 一对夫妇左右利手的基因型为Rr和Rr,这对夫妇生育左利手(rr)孩子的概率是1/4,A错误;一对夫妇基因型为BbRr和bbRr,这对夫妇生育棕眼右利手(BbR_)孩子的概率是1/2×3/4=3/8,B错误;这对夫妇生育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有2×3=6种,表型可能有2×2=4种,C正确;这对夫妇生育了一个棕眼左利手(Bbrr)的儿子,此儿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00%,D错误。
2.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夫妇第1个孩子的基因型应为aabb(与白化病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则该夫妇基因型应分别为AaBb、Aabb。依据该夫妇基因型可知,他们所生孩子患并指的概率应为1/2(不患并指概率为1/2),患白化病的概率应为1/4(不患白化病概率应为3/4),则:(1)再生一个孩子只患并指的概率为不患白化病概率×患并指概率=3/4×1/2=3/8。
(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患白化病概率×不患并指概率=1/4×1/2=1/8。
(3)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为1/2×1/4×1/2=1/16。
(4)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患并指概率×不患白化病概率+患白化病概率×不患并指概率=1/2×3/4+1/4×1/2=1/2。
(5)后代中患病的概率为1-不患病(不患并指、不患白化病)概率=1-1/2×3/4=5/8。
答案:(1)3/8 (2)1/8 (3)1/16 (4)1/2 (5)5/8
聚焦·题型四
[例1] 选D 实验一显示,F2中白茧∶黄茧=13∶3(是9∶3∶3∶1的变式),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Y_I_、yyI_、yyii都表现为白茧,Y_ii表现为黄茧,因此实验一中亲本黄茧的基因型是YYii,白茧基因型是yyII;实验二中,白茧与白茧杂交,F1中白茧∶黄茧=3∶1,因此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YYIi×YyIi,也可能是YyIi×yyii或YYIi×YYIi或YYIi×yyIi,B正确。实验一的F2中,结黄茧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YYii、2/3Yyii,产生的配子为2/3Yi、1/3yi,这些结黄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纯合子占2/3Yi×2/3Yi+1/3yi×1/3yi=5/9,C正确;实验一的F1基因型为YyIi,F2中结黄茧杂合子基因型为Yyii,二者杂交后代结黄茧家蚕(Y_ii)的概率为3/4×1/2=3/8,则结白茧家蚕的概率为5/8,后代结白茧家蚕纯合子(yyii)的概率为1/4×1/2=1/8,因此理论上后代结白茧家蚕中纯合子占1/5,D错误。
[例2] 选D 由题干信息可知,某植物的花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A_BB、aa__为白花,A_bb为红花,A_Bb为粉红花。纯种白花与纯种红花进行杂交,F1均为粉红花,F1自交,F2表现为红花∶粉红花∶白花=3∶6∶7,其分离比是9∶3∶3∶1的变式,因此2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1的基因型是AaBb,亲本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2种)、aa__(3种),共5种,A、B正确;F1基因型为AaBb,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4AaBb(粉红花)∶1/4aaBb(白花)∶1/4Aabb(红花)∶1/4aabb(白花),故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1∶2,C正确;F2中红花植株(1/3AAbb、2/3Aabb)自交,后代只出现白花和红花,其中白花(aabb)占2/3×1/4=1/6,D错误。
[迁移训练]
1.选C 根据图乙杂交结果,F2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据图甲可知,黄色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都是白色,图乙中,F2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白花为aaBB,黄花为AAbb,B正确;黄花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基因型均为白色,即开白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4种)、aaB_(2种)、aabb(1种),共有7种,C错误;F2中黄花个体基因型为1/3AAbb、2/3Aabb,自交后代黄花个体占1/3+2/3×3/4=5/6,其余为白花个体,故后代白花∶黄花=1∶5,D正确。
2.选A 由图2可知表型对应的基因型:青色(A_B_)、灰色(A_bb)、黄色(aa__),则P:黄色(aaBB)×灰色(AAbb)→F1:青色(AaBb)→F2:青色(A_B_)∶灰色(A_bb)∶黄色(aa__)=9∶3∶4,F2 中黄色昆虫(aa__)基因型有3种(aaBB、aaBb、aabb),A错误,C正确;若F1测交,即P:青色(AaBb)×黄色(aabb)→F1:青色(AaBb)∶灰色(Aabb)∶黄色(aaBb、aabb)=1∶1∶2,B正确;F2中的黄色∶青色∶灰色=4∶9∶3,为9∶3∶3∶1的变式,控制该昆虫体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3.选C 用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粉红花为181株,白花为31株,比例接近9∶6∶1;即为9∶3∶3∶1的变式,由此可知,花色的遗传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根据题文信息可知,A_B_表现为红花,A_bb和aaB_为粉红花,aabb为白花,F1红花的基因型可为AaBb, F2中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为A_bb、aaB_,B正确;用白花植株的花粉(aabb)给F1红花植株(AaBb)人工传粉,则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子代会出现粉红花aaBb、Aabb,C错误;F2红花基因型和比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1∶2∶2∶4,F2红花自交,得到F3中红花的比例是A_B_=1/9+2/9×3/4+2/9×3/4+4/9×9/16=25/36,白花的比例是4/9×1/16=1/36,粉红花的比例是1-25/36-1/36=10/36,因此F3植株的花色表型及比例是红花∶粉红花∶白花=25∶10∶1,D正确。
聚焦·题型五
[典例] 选D 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A_bb)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可推知亲本宽叶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A基因纯合致死;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aaB_)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可推知亲本窄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窄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B基因纯合致死,A、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A基因纯合致死,B基因纯合致死,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C正确。将宽叶高茎植株(AaBb)进行自交,子代植株的基因型为4/9AaBb、2/9Aabb、2/9aaBb、1/9aabb,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D错误。
[迁移训练]
1.选D 红花自交→F1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2∶1,正常情况下,应该为(AA+Aa)∶aa=3∶1,说明可能存在AA致死的现象,A正确;该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即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正确;F1的红花测交为Aa×aa→Aa∶aa=1∶1,C正确;高茎∶矮茎=3∶1,黄色籽粒∶绿色籽粒=3∶1,只能说明每对性状均遵循分离定律,但无法确定这两对性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2.选B 由题中数据分析可知,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A正确;假设关于果蝇体色和翅形的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时,其后代表型比例为6∶2∶3∶1,属于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由交配后代中致死个体(AA__)占1/4,B错误;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3种,即AABB、AABb、AAbb,C正确;由于AA致死,所以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其测交后代表型比例为1∶1,D正确。
3.选C 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信息分析,一半F1个体自交得到的F2中,雄性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是9∶3∶3∶1的变式,说明该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这部分F1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说明雄性不育株一定不含B基因,进而确定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为A,可育的基因型为A_B_、aaB_、aabb,雄性不育的基因型是A_bb;F2出现两种情况,说明F1的基因型有两种且各占1/2,可确定甲的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即甲一定为杂合子,乙一定为纯合子,A、B正确。甲的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F1的基因型为1/2AaBb、1/2aaBb,其中aaBb自交,后代全是雄性可育,且均能稳定遗传;AaBb自交后代可育株中个体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其中2AABb和4AaBb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其他均能稳定遗传,F2中可育植株有1/2+1/2×13/16=29/32,F2可稳定遗传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1/2×(1/16+2/16+1/16+2/16+1/16)=23/32,所以F2中的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3/32÷29/32=23/29,C错误。F1的基因型为1/2AaBb、1/2aaBb,产生的配子为AB∶Ab∶aB∶ab=1∶1∶3∶3,若F1随机传粉,子代雄性不育株(A_bb)占1/8×1/8+1/8×3/8+3/8×1/8=7/64,D正确。
随堂训练
1.选C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Aa×Aa→后代表型是3种,Bb×Bb→后代表型是2种,但是基因型为aaB_和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无花瓣,表型相同,因此后代有5种表型,A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Aa×Aa→后代小花瓣为1/2Aa,Bb×Bb→后代白色为1/4bb,因此后代中白色小花瓣植株占1/2×1/4=1/8,B错误;AaBb自交,基因型为AABB、AAbb、aa_ _的植株均可稳定遗传,共5种基因型,其中aa_ _没有花瓣,因此属于同一种表型,共3种表型,C正确;白色大花瓣基因型是AAbb,无花瓣基因型是aa__,后代可能出现红色小花瓣(AaB _),D错误。
2.选B 该种蝴蝶紫翅(B)对黄翅(b)为显性,绿眼(R)对白眼(r)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F1均为紫翅绿眼,F2中出现黄翅绿眼、紫翅白眼,则F1紫翅绿眼基因型为BbRr,故亲本的基因型为BBrr和bbRR,A正确;F2中紫翅绿眼∶黄翅绿眼∶紫翅白眼≈9∶3∶3,紫翅绿眼为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3/5,B错误;紫翅绿眼纯合子的基因型为BBRR,F2紫翅绿眼个体中纯合子占1/9,C正确;F2中没有黄翅白眼bbrr个体,由F2其他个体的基因型可知br配子正常存在,可推测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无法存活,D正确。
3.选C F2中非甜∶甜=3∶1,据此可知,甜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C/c),且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由题干数据可知,F2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白色=9∶7,是9∶3∶3∶1的变式,说明紫色与白色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设控制籽粒颜色的基因为A/a、B/b,由以上分析可知,F1基因型为AaBbCc,F2中的白色籽粒有1/7AAbb、2/7Aabb、1/7aaBB、2/7aaBb、1/7aabb,产生的雌雄配子为2/7Ab、3/7ab、2/7aB,发育成植株后随机受粉,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A_B_)的比例为2/7×2/7+2/7×2/7=8/49,C错误;根据F2性状分离比可知,F1基因型为AaBbCc,则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故亲本表型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D正确。
4.解析:(1)A基因和B基因的表达在果皮细胞中需要D基因表达产物的激活,在花瓣细胞中则不需要,因此紫红果的基因型为A_B_D_,白果的基因型为aa_ _D_、A_bbD_、_ _ _ _dd,白果品种甲(AAbbDD)与白果品种乙杂交,F1均为紫红果(A_B_D_),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红果∶白果=27∶37,故乙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且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为进一步验证A/a、B/b、D/d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可进行测交,即选取基因型为aabbdd的品种与(1)中的F1(AaBbDd)进行杂交,子代中紫红果A_B_D_的比例为1/2×1/2×1/2=1/8,则白果占7/8,即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紫红果∶白果=1∶7。
(3)由题干信息可知,A基因和B基因的表达在果皮细胞中需要D基因表达产物的激活,在花瓣细胞中则不需要,因此(1)中的F2结白果的植株中部分植株开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dd,该部分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分别是1AABBdd、2AABbdd、2AaBBdd、4AaBbdd,在F2白果植株中所占比例为9/37。
答案:(1)aaBBdd 自由组合定律 (2)aabbdd 紫红果∶白果=1∶7 (3)4 9/37
2 / 14(共168张PPT)
第2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CONTENTS
目录
1
聚焦 题型一 由亲代求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的种类及概率
聚焦 题型二 由子代推亲代基因型及表型
随堂训练——即时回顾与评价
聚焦 题型三 子代患病概率的计算
课时跟踪检测
聚焦 题型四 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特殊分离比问题
2
3
4
5
6
7
聚焦 题型五 致死现象导致的性状分离比改变
NO.1
聚焦 题型一 由亲代求子代
基因型或表型的种类及概率
[例1] 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
A.表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基因型有1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32
D.基因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
[解析] AaBbCc×AabbCc,杂交后代的表型有2×2×2=8种,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是1/2×1/2×1/2=1/8,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4=1/16,A、C错误;杂交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是3×2×3=18种,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是1/4×1/2×1/2=1/16,aaBbcc个体的比例是1/4×1/2×1/4=1/32,B正确,D错误。
[例2]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求:
(1)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与表型的种类数分别为 种、 种。
[解析] 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3×2=18种基因型,有2×2×1=4种表型。
18
4
(2)杂交后代中AAbbCc与aaBbCC出现的概率分别是 、
。
[解析]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后代中AAbbCc的概率为1/4×1/4×1/2=1/32,aaBbCC的概率为1/4×
1/2×1/2=1/16。
1/32
1/16
(3)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_bbC_与aaB_C_的概率分别是 、
。
[解析] 杂交后代中A_bbC_的概率为3/4×1/4×1=3/16,aaB_C_
的概率为1/4×3/4×1=3/16。
3/16
3/16
方法指导
利用“拆分法”解答自由组合问题的一般思路
(1)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2)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等位基因就可分解为几组分离定律问题。
(3)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
(4)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举例如下(完全显性情况下):
问题举例 计算方法
AaBbCc×AabbCc,求其杂交后代可能的表型种类数 可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2种表型(3A_∶1aa)
Bb×bb→后代有2种表型(1Bb∶1bb)
Cc×Cc→后代有2种表型(3C_∶1cc)
所以,AaBbCc×AabbCc的后代中有2×2×2=8种表型
续表
AaBbCc×AabbCc,后代中表型为A_bbcc个体的概率计算
AaBbCc×AabbCc,求子代中不同于亲本的表型或基因型 不同于亲本的表型=1-亲本的表型=1-(A_B_C_+A_bbC_)
不同于亲本的基因型=1-亲本的基因型=1-(AaBbCc+AabbCc)
迁移训练
1.假定某植物5对等位基因是相互自由组合的,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后代中,两对等位基因杂合、三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
A.1/2 B.1/4
C.1/16 D.1/64
√
解析:根据基因分离定律,把等位基因分对计算,其中DD×dd一定得到Dd,在剩下的4对基因组合中,出现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概率都是1/2;要满足题意,则需要除D、d之外的4对基因组合中,有一对基因杂合,另外三对基因纯合,其概率为4×1/2×1/2×1/2×1/2=1/4;其中“4”是指在4对基因组合(Aa×Aa、BB×Bb、Cc×CC、Ee×Ee)中,有且只有一对基因杂合的情况有4种,每种情况下出现一对基因杂合、三对基因纯合的概率都是1/2×1/2×1/2×1/2。故选B。
2.已知牵牛花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基因与不同颜色物质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蓝色和红色混合后显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后显绿色。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出现了白花、黄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自交子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64
B.自然种群中紫色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
C.用于自交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
D.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共有6种花色,纯合子的基因型有8种
√
解析:由题干信息及题图可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C_,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_ _C_,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cc,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cc,绿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C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_ _cc。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白花,所以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中肯定含有a、c基因,因此,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_Cc。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则后代不会出现黄花植株,所以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而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_ _cc,因此其自交子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4×1×1/4=1/16,A错误,C正确;
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C_,因此,自然种群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2×2=8种,B正确;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中基因型有3×3×3=27(种),包含可能出现的所有基因型,因而6种花色均可出现,纯合子的基因型有2×2×2=8种,D正确。
NO.2
聚焦·学案二 由子代推亲代
基因型及表型
[例1]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体色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3∶1∶1。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 (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
[解析] 由题干分析可知,子代中直毛∶卷毛=1∶1,故亲本相关基因型为Bb×bb;子代中黑色∶白色=3∶1,故亲本相关基因型为Cc×Cc。已知一方亲本基因型为BbCc,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bbCc。
[例2] 某两性花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无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红色,b控制蓝色。基因I不影响上述2对基因的功能,但i纯合的个体为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基因型为A_B_I_和A_bbI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现有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它们的花色分别为靛蓝色、白色和红色。不考虑突变,根据表中杂交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甲×乙 紫红色 紫红色∶靛蓝色∶白色=9∶3∶4
乙×丙 紫红色 紫红色∶红色∶白色=9∶3∶4
A.让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与F2测交,可确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型
B.让表中所有F2的紫红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为1/9
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4,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种
D.若甲与丙杂交所得F1自交,则F2表型比例为9紫红色∶3靛蓝色∶3红色∶1蓝色
√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基因型为aaB_I_表现为红色,基因型为aabbI_表现为蓝色,基因型为_ _ _ _ii表现为白色。两对杂交组合中的表型及比例可说明相关的2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根据两对杂交组合F2表型及比例可知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的基因型依次为AAbbII、AABBii、aaBBII。当F2中植株是白花时,其基因型为_ _ _ _ii,与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测交后代仍然是白花,无法鉴别白花植株的具体基因型,A错误。
仅分析白色性状,由A项分析可知,F1基因型均为杂合子(Ii),F1自交,由于控制白色性状的基因与其他花色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紫红色植株中II∶Ii=1∶2,所以让表中所有F2的紫红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为2/3×1/4=1/6,B错误。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4,则亲本为_ _ _ _Ii,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3×3=9种,C正确。
甲与丙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BbII,假设这3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其自交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红色(A_B_II)∶靛蓝色(A_bbII)∶红色(aaB_II)∶蓝色(aabbII)=9∶3∶3∶1;假设A/a与B/b这2对等位基因连锁,则其自交的F2的表型比例不会出现上述结果,D错误。
方法指导
利用“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基因型的一般思路
(1)方法: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拆分成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逆向组合。
(2)题型示例
①9∶3∶3∶1 (3∶1)(3∶1) (Aa×Aa)(Bb×Bb)
②1∶1∶1∶1 (1∶1)(1∶1) (Aa×aa)(Bb×bb)
③3∶3∶1∶1 (3∶1)(1∶1) (Aa×Aa)(Bb×bb)或(Aa×aa)(Bb×Bb)
④3∶1 (3∶1)×1 (Aa×Aa)(BB×__)或(Aa×Aa)(bb×bb)或(AA×__)(Bb×Bb)或(aa×aa)(Bb×Bb)
迁移训练
1.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型,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和CCpp
B.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1测交,后代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
解析: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为9∶3∶3∶1的变式,可知F1基因型为CcPp,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A正确;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分别为CCpp、Ccpp、ccPP、ccPp、ccpp,B正确;F2紫花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C正确;F1测交,即CcPp×ccpp→
CcPp(紫)、Ccpp(白花)、ccPp(白花)、ccpp(白花),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3,D错误。
2.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亲本无香味易感病植株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后代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香味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
B.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C.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0
D.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3/64
√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无香味易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子代中无香味∶有香味=3∶1,故亲本中无香味的基因型均是Aa,有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所以香味性状(aa)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两亲本无香味易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子代中抗病∶易感病=1∶1,所以亲本中对应的基因型是Bb、bb,结合A项分析可知,两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B错误。
两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有香味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不可能稳定遗传,因此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0,C正确。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香味相关的基因型为1/4AA、1/2Aa、1/4aa,分别自交得到aa的概率为3/8;子代抗病性相关的基因型为1/2Bb和1/2bb,自交得到BB的概率为1/8,故得到能稳定遗传的香味抗病植株的比例为3/8×1/8=3/64,D正确。
聚焦 题型三 子代患病概率的计算
NO.3
[例1] 人类多指基因(T)对手指正常(t)是显性,白化病基因(a)对肤色正常(A)为隐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患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
A.1/8 B.1/2
C.1/4 D.3/8
√
[解析] 父亲患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可推测该夫妇的基因型是TtAa和ttAa。若只考虑手指这一性状,他们的后代患多指的概率为1/2,正常手指的概率为1/2;若只考虑白化病这一性状,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正常的概率为3/4,因此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2+1/4-2×1/2×1/4=1/2。
[例2] 多指症由显性基因控制,先天性聋哑由隐性基因控制,决定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可自由组合,一对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聋哑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下的孩子为手指正常、先天性聋哑、既多指又先天性聋哑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依次是 ( )
A.1/2、1/4、1/8 B.1/4、1/8、1/2
C.1/8、1/2、1/4 D.1/4、1/2、1/8
√
[解析] 设多指相关基因用A、a表示,先天性聋哑相关基因用B、b表示。根据亲代和子代表型,可推出亲代基因型:父亲为AaBb,母亲为aaBb,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手指正常(aa)的概率为1/2,先天性聋哑(bb)的概率为1/4,既多指又先天性聋哑(A_bb)的概率为1/2×1/4=1/8。
方法指导
用“十字交叉法”解答两病概率计算问题
(1)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独立性”和“自由组合”的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分析如下:
(2)根据序号所示进行相乘得出相应概率再进一步拓展,如表: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① 同时患两病概率 mn
② 只患甲病概率 m(1-n)
③ 只患乙病概率 n(1-m)
④ 不患病概率 (1-m)(1-n)
拓展 求解 患病概率 ①+②+③或1-④
只患一种病概率 ②+③或1-(①+④)
或m+n-2×①
迁移训练
1.人的棕眼和蓝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控制棕眼,b控制蓝眼。利手是指人类习惯使用的手。某些人习惯使用右手,称为右利手(右撇子);某些人习惯使用左手,称为左利手(左撇子)。右利手(R)对左利手(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已知一对夫妇基因型为BbRr和bbRr,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对夫妇生育左利手孩子的概率是3/4
B.这对夫妇生育棕眼右利手孩子的概率是1/8
C.这对夫妇生育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有6种,表型可能有4种
D.这对夫妇生育了一个棕眼左利手的儿子,此儿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
√
解析:一对夫妇左右利手的基因型为Rr和Rr,这对夫妇生育左利手(rr)孩子的概率是1/4,A错误;一对夫妇基因型为BbRr和bbRr,这对夫妇生育棕眼右利手(BbR_)孩子的概率是1/2×3/4=3/8,B错误;这对夫妇生育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有2×3=6种,表型可能有2×2=4种,C正确;这对夫妇生育了一个棕眼左利手(Bbrr)的儿子,此儿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00%,D错误。
2.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b)的男人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
(1)只患并指的概率是 。
(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3)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是 。
(4)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5)患病的概率是 。
3/8
1/8
1/16
5/8
1/2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夫妇第1个孩子的基因型应为aabb(与白化病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则该夫妇基因型应分别为AaBb、Aabb。依据该夫妇基因型可知,他们所生孩子患并指的概率应为1/2(不患并指概率为1/2),患白化病的概率应为1/4(不患白化病概率应为3/4),则:
(1)再生一个孩子只患并指的概率为不患白化病概率×患并指概率=3/4×1/2=3/8。
(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患白化病概率×不患并指概率=1/4×1/2=1/8。
(3)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为1/2×1/4×1/2=1/16。
(4)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患并指概率×不患白化病概率+患白化病概率×不患并指概率=1/2×3/4+1/4×1/2=1/2。
(5)后代中患病的概率为1-不患病(不患并指、不患白化病)概率=1-1/2×3/4=5/8。
聚焦 题型四 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特殊分离比问题
NO.4
1.基因互作(F1的基因型为AaBb)
类型 F1自交 后代比例 F1测交
后代比例
Ⅰ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按基因型表现 9∶6∶1 1∶2∶1
Ⅱ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7 1∶3
Ⅲ 当某一对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按基因型表现 9∶3∶4 1∶1∶2
续表
Ⅳ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按基因型表现 15∶1 3∶1
Ⅴ 双显性基因和某一种单显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按基因型表现 12∶3∶1 2∶1∶1
Ⅵ 双显性基因、双隐性基因和某一种单显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按基因型表现 13∶3 3∶1
Ⅶ 两显性基因同时存在和同时不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10∶6 1∶1
2.显性基因累加效应
(1)表现
(2)原因
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
[例1] 家蚕结黄茧和白茧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I、i影响。当基因I存在时,基因Y的作用不能显现出来。现有下面两组杂交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基因Y与基因I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二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YYIi×YyIi
C.若实验一的F2中结黄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纯合子占5/9
D.若实验一的F1与F2中结黄茧杂合子杂交,理论上后代结白茧家蚕中纯合子占2/5
√
[解析] 实验一显示,F2中白茧∶黄茧=13∶3(是9∶3∶3∶1的变式),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Y_I_、yyI_、yyii都表现为白茧,Y_ii表现为黄茧,因此实验一中亲本黄茧的基因型是YYii,白茧基因型是yyII;实验二中,白茧与白茧杂交,F1中白茧∶黄茧=3∶1,因此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YYIi×YyIi,也可能是YyIi×yyii或YYIi×YYIi或YYIi×yyIi,B正确。
实验一的F2中,结黄茧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YYii、2/3Yyii,产生的配子为2/3Yi、1/3yi,这些结黄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纯合子占2/3Yi×2/3Yi+1/3yi×1/3yi=5/9,C正确;实验一的F1基因型为YyIi,F2中结黄茧杂合子基因型为Yyii,二者杂交后代结黄茧家蚕(Y_ii)的概率为3/4×1/2=3/8,则结白茧家蚕的概率为5/8,后代结白茧家蚕纯合子(yyii)的概率为1/4×1/2=1/8,因此理论上后代结白茧家蚕中纯合子占1/5,D错误。
[例2] 某两性花的颜色受A/a、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中A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作用相同);B能减少红色色素的含量,且BB将红色色素减少为0。以下为某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亲本都是纯合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5种
B.亲本中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
C.F1测交后代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1∶2
D.将F2中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白花植株占1/9
√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某植物的花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A_BB、aa_ _为白花,A_bb为红花,A_Bb为粉红花。纯种白花与纯种红花进行杂交,F1均为粉红花,F1自交,F2表现为红花∶粉红花∶白花=3∶6∶7,其分离比是9∶3∶3∶1的变式,因此2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1的基因型是AaBb,亲本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2种)、aa_ _(3种),共5种,A、B正确;
F1基因型为AaBb,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4AaBb(粉红花)∶1/4aaBb(白花)∶1/4Aabb(红花)∶1/4aabb(白花),故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1∶2,C正确;F2中红花植株(1/3AAbb、2/3Aabb)自交,后代只出现白花和红花,其中白花(aabb)占2/3×1/4=1/6,D错误。
方法指导
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题解题步骤
迁移训练
1.某自然状态下可随机交配的植物,花色有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素)两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色素合成机理如图甲所示。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C.自然群体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6种
D.F2黄花个体自交,后代白花∶黄花=1∶5
√
解析:根据图乙杂交结果,F2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据图甲可知,黄色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都是白色,图乙中,F2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白花为aaBB,黄花为AAbb,B正确;黄花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基因型均为白色,即开白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4种)、aaB_(2种)、aabb(1种),共有7种,C错误;F2中黄花个体基因型为1/3AAbb、2/3Aabb,自交后代黄花个体占1/3+2/3×3/4=5/6,其余为白花个体,故后代白花∶黄花=1∶5,D正确。
2.某昆虫存在三种体色:黄色、灰色、青色。图1是某科研工作者用纯种黄色和纯种灰色昆虫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图 2 是与体色有关的生化反应原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F2 中黄色昆虫的基因型有 2 种
B.若F1测交,则子代表型有 3 种
C.两纯种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B 和 AAbb
D.控制该昆虫体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解析:由图2可知表型对应的基因型:青色(A_B_)、灰色(A_bb)、黄色(aa_ _),则P:黄色(aaBB)×灰色(AAbb)→F1:青色(AaBb)→F2:青色(A_B_)∶灰色(A_bb)∶黄色(aa_ _)=9∶3∶4,F2 中黄色昆虫(aa_ _)基因型有3种(aaBB、aaBb、aabb),A错误,C正确;若F1测交,即P:青色(AaBb)×黄色(aabb)→F1:青色(AaBb)∶灰色(Aabb)∶黄色(aaBb、aabb)=1∶1∶2,B正确;F2中的黄色∶青色∶灰色=4∶9∶3,为9∶3
∶3∶1的变式,控制该昆虫体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3.某研究小组探究某种闭花且自花受粉的高等植物花色的遗传,他们用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用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粉红花为181株,白花为31株。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红花的基因型可为AaBb,F2中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为A_bb、aaB_
C.用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人工传粉,则子代不会出现粉红花
D.F2的红花植株自花受粉,F3植株中红花∶粉红花∶白花=25∶10∶1
√
解析:用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粉红花为181株,白花为31株,比例接近9∶6∶1;即为9∶3∶3∶1的变式,由此可知,花色的遗传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根据题文信息可知,A_B_表现为红花,A_bb和aaB_为粉红花,aabb为白花,F1红花的基因型可为AaBb, F2中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为A_bb、aaB_,B正确;用白花植株的花粉(aabb)给F1红花植株(AaBb)人工传粉,则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子代会出现粉红花aaBb、Aabb,C错误;
F2红花基因型和比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1∶
2∶2∶4,F2红花自交,得到F3中红花的比例是A_B_=1/9+2/9×3/4+
2/9×3/4+4/9×9/16=25/36,白花的比例是4/9×1/16=1/36,粉红花的比例是1-25/36-1/36=10/36,因此F3植株的花色表型及比例是红花∶粉红花∶白花=25∶10∶1,D正确。
聚焦 题型五 致死现象导致的性状分离比改变
NO.5
1.显性纯合致死(亲本基因型为AaBb)
(1)AA和BB均致死
自交后代 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
测交后代 AaBb∶Aabb∶aaBb∶aabb=1∶1∶1∶1
(2)AA或BB致死
自交后代 6(2AaBB+4AaBb)∶3aaB_∶2Aabb∶1aabb或6(2AABb+4AaBb)∶3A_bb∶2aaBb∶1aabb
测交后代 AaBb∶Aabb∶aaBb∶aabb=1∶1∶1∶1
2.隐性纯合致死(亲本基因型为AaBb)
(1)双隐性致死
自交后代:9A_B_∶3A_bb∶3aaB_。
(2)单隐性(aa或bb)致死
自交后代:9A_B_∶3A_bb或9A_B_∶3aaB_。
[典例] 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宽叶性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性状。这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该种植物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下列分析及推理错误的是 ( )
A.从实验①可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从实验②可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
B.实验①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
C.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
D.将宽叶高茎植株进行自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
[解析] 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A_bb)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可推知亲本宽叶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A基因纯合致死;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aaB_)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可推知亲本窄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窄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B基因纯合致死,A、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A基因纯合致死,B基因纯合致死,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C正确。将宽叶高茎植株(AaBb)进行自交,子代植株的基因型为4/9AaBb、2/9Aabb、2/9aaBb、1/9aabb,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D错误。
方法指导
解答致死类问题的方法技巧
(1)从每对相对性状分离比角度分析,如:
6∶3∶2∶1 (2∶1)(3∶1) 一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4∶2∶2∶1 (2∶1)(2∶1) 两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2)从F2每种性状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分析,如BB致死:
迁移训练
1.某植物的花色、茎的高度和籽粒颜色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花高茎黄色籽粒的植株自交,F1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2∶1、高茎∶矮茎=3∶1、黄色籽粒∶绿色籽粒=3∶1,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A.控制红花的基因纯合时会有致死效应
B.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取F1的红花测交,其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
D.控制茎的高度、籽粒颜色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解析:红花自交→F1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2∶1,正常情况下,应该为(AA+Aa)∶aa=3∶1,说明可能存在AA致死的现象,A正确;该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即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正确;F1的红花测交为Aa×aa→Aa∶aa=1∶1,C正确;高茎∶矮茎=3∶1,黄色籽粒∶绿色籽粒=3∶1,只能说明每对性状均遵循分离定律,但无法确定这两对性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2.果蝇的体色和翅形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时,其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分别是黑身和长翅
B.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1/3
C.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3种
D.F2中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型比例为1∶1
√
解析:由题中数据分析可知,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A正确;假设关于果蝇体色和翅形的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时,其后代表型比例为6∶2∶3∶1,属于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由交配后代中致死个体(AA_ _)占1/4,B错误;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3种,即AABB、AABb、AAbb,C正确;由于AA致死,所以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其测交后代表型比例为1∶1,D正确。
3.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完全显性,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取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
P F1 F1个体自交单株收获,种植并统计F2表型
甲与乙 杂交 全部 可育 一半全部可育
另一半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A.雄性不育株一定不含B基因
B.甲一定为杂合子,乙一定为纯合子
C.F2所有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13
D.若F1随机传粉,子代雄性不育株占7/64
√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信息分析,一半F1个体自交得到的F2中,雄性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是9∶3∶3∶1的变式,说明该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这部分F1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说明雄性不育株一定不含B基因,进而确定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为A,可育的基因型为A_B_、aaB_、aabb,雄性不育的基因型是A_bb;F2出现两种情况,说明F1的基因型有两种且各占1/2,可确定甲的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即甲一定为杂合子,乙一定为纯合子,A、B正确。
甲的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F1的基因型为1/2AaBb、1/2aaBb,其中aaBb自交,后代全是雄性可育,且均能稳定遗传;AaBb自交后代可育株中个体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其中2AABb和4AaBb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其他均能稳定遗传,F2中可育植株有1/2+1/2×13/16
=29/32,F2可稳定遗传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1/2×(1/16+2/16+1/16+
2/16+1/16)=23/32,所以F2中的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3/32÷29/32=23/29,C错误。F1的基因型为1/2AaBb、1/2aaBb,产生的配子为AB∶Ab∶aB∶ab=1∶1∶3∶3,若F1随机传粉,子代雄性不育株(A_bb)占1/8×1/8+1/8×3/8+3/8×1/8=7/64,D正确。
随堂训练——即时回顾与评价
NO.6
1.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BB和Bb控制红色,bb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6种表型
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白色小花瓣植株占3/16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有5种基因型、3种表型
D.白色大花瓣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红色小花瓣
√
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Aa×Aa→后代表型是3种,Bb×Bb→后代表型是2种,但是基因型为aaB_和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无花瓣,表型相同,因此后代有5种表型,A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Aa×Aa→后代小花瓣为1/2Aa,Bb×Bb→后代白色为1/4bb,因此后代中白色小花瓣植株占1/2×1/4=1/8,B错误;AaBb自交,基因型为AABB、AAbb、aa_ _的植株均可稳定遗传,共5种基因型,其中aa_ _没有花瓣,因此属于同一种表型,共3种表型,C正确;白色大花瓣基因型是AAbb,无花瓣基因型是aa_ _,后代可能出现红色小花瓣(AaB_),D错误。
2.某种蝴蝶紫翅(B)对黄翅(b)为显性,绿眼(R)对白眼(r)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现有紫翅白眼与黄翅绿眼的亲代个体杂交,F1均为紫翅绿眼,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其中紫翅绿眼922只,黄翅绿眼303只,紫翅白眼312只。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亲本的基因型为BBrr和bbRR
B.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5/8
C.F2紫翅绿眼个体中纯合子占1/9
D.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无法存活
√
解析:该种蝴蝶紫翅(B)对黄翅(b)为显性,绿眼(R)对白眼(r)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F1均为紫翅绿眼,F2中出现黄翅绿眼、紫翅白眼,则F1紫翅绿眼基因型为BbRr,故亲本的基因型为BBrr和bbRR,A正确;F2中紫翅绿眼∶黄翅绿眼∶紫翅白眼≈9∶3∶3,紫翅绿眼为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3/5,B错误;紫翅绿眼纯合子的基因型为BBRR,F2紫翅绿眼个体中纯合子占1/9,C正确;F2中没有黄翅白眼bbrr个体,由F2其他个体的基因型可知br配子正常存在,可推测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无法存活,D正确。
3.鲜食玉米颜色多样、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用两种纯合鲜食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F2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甜与非甜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紫色与白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F2中的白色籽粒自然条件下种植,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占16/19
D.亲本性状的表型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
√
解析:F2中非甜∶甜=3∶1,据此可知,甜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C/c),且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由题干数据可知,F2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白色=9∶7,是9∶3∶3∶1的变式,说明紫色与白色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设控制籽粒颜色的基因为A/a、B/b,由以上分析可知,F1基因型为AaBbCc,F2中的白色籽粒有1/7AAbb、2/7Aabb、1/7aaBB、2/7aaBb、1/7aabb,产生的雌雄配子为2/7Ab、3/7ab、2/7aB,发育成植株后随机受粉,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A_B_)的比例为2/7×2/7+2/7×2/7=8/49,C错误;根据F2性状分离比可知,F1基因型为AaBbCc,则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故亲本表型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D正确。
4.果实颜色是影响茄子商品价格的重要性状。下图表示茄子细胞中花青素合成途径。若花青素正常合成,则茄子开紫花、结紫红果,否则开白花、结白果。研究发现,A基因和B基因的表达在果皮细胞中需要D基因表达产物的激活,在花瓣细胞中则不需要。
请回答:
(1)将白果品种甲(AAbbDD)与白果品种乙杂交,F1均为紫红果,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红果∶白果=27∶37。据此判断,乙品种的基因型为 ;A/a、B/b、D/d三对基因遵循 。
(2)为进一步验证A/a、B/b、D/d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可选取基因型为 的品种与(1)中的F1杂交,预期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
aaBBdd
自由组合定律
aabbdd
紫红果∶白果=1∶7
(3)实验中发现,(1)中的F2结白果的植株中部分植株开紫花,该部分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在F2白果植株中所占比例为 。
解析:(1)A基因和B基因的表达在果皮细胞中需要D基因表达产物的激活,在花瓣细胞中则不需要,因此紫红果的基因型为A_B_D_,白果的基因型为aa_ _D_、A_bbD_、_ _ _ _dd,白果品种甲(AAbbDD)与白果品种乙杂交,F1均为紫红果(A_B_D_),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红果∶白果=27∶37,故乙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且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
9/37
(2)为进一步验证A/a、B/b、D/d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可进行测交,即选取基因型为aabbdd的品种与(1)中的F1(AaBbDd)进行杂交,子代中紫红果A_B_D_的比例为1/2×1/2×1/2=1/8,则白果占7/8,即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紫红果∶白果=1∶7。
(3)由题干信息可知,A基因和B基因的表达在果皮细胞中需要D基因表达产物的激活,在花瓣细胞中则不需要,因此(1)中的F2结白果的植株中部分植株开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dd,该部分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分别是1AABBdd、2AABbdd、2AaBBdd、4AaBbdd,在F2白果植株中所占比例为9/37。
课时跟踪检测
NO.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级 强基固本
1.某种生物有三对等位基因Y/y、R/r和D/d,相互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杂交子代基因型只有YyRRdd、yyRRdd、YyRrdd、yyRrdd、Yyrrdd、yyrrdd六种(无致死发生),则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
A.yyRrdd×YyRrdd B.YyRrdd×YyRrdd
C.yyRrdd×YyRrDd D.yyRrdd×YyrrDd
√
检测(一)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A级选择题每小题2分,B级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检测满分50分)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解析:由杂交子代的基因型逆推亲本基因型,已知的杂交子代六种基因型中有Yy和yy,另外两对中有RR、Rr、rr和dd,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依次为Yy和yy、Rr和Rr、dd和dd,则相应的亲本为yyRrdd×YyRrdd,B、C、D错误,A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2.D、d和T、t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若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DdTt,F1自交得到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F1能产生D、d、T、t 4种配子
B.F1自交时,雌、雄配子有9种结合方式
C.F2中ddtt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D.F2中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新的性状表现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F1的基因型为DdT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形成配子时两对基因中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F1能产生DT、Dt、dT和dt 4种配子,A错误;F1能产生DT、Dt、dT和dt 4种配子,F1自交时,雌、雄配子有4×4=16种结合方式,B错误;F1的基因型为DdTt,F1自交时,F2中ddtt个体占1/16,C错误;F1自交时,F2中有D_T_、D_tt、ddT_和ddtt四种性状,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新的性状表现,D正确。
3.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9∶7和12∶3∶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 )
A.1∶3和2∶1∶1 B.1∶2和1∶2∶1
C.1∶3和1∶2∶1 D.3∶1和2∶1∶1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
解析:由F2的性状分离比可知,F1基因型为双杂合子,设为AaBb,则F2的性状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是AaBb∶(Aabb+aaBb+aabb)=1∶3;F2的性状分离比为12∶3∶1时,说明生物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为(9A_B_+
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是(AaBb+Aabb)∶aaBb∶
aabb或(AaBb+aaBb)∶Aabb∶aabb=2∶1∶1,A符合题意。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
4.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得F1,F1再自交得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 ( )
A.9/64 1/9 B.9/64 1/64
C.3/64 1/3 D.3/64 1/6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设用A、a基因表示番茄红果和黄果,B、b基因表示二室果和多室果,C、c基因表示长蔓和短蔓。由此确定亲本基因型为AABBcc×aabbCC,杂交种植得F1为AaBbCc,F2中红果、多室、长蔓基因型为A_bbC_,所占的比例=3/4×1/4×3/4=9/64;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为AAbbCC,占全部后代的比例=1/4×1/4×1/4=1/64,因此占A_bbC_的比例为1/64÷9/64=1/9。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5.某种植物开两性花,它的紫茎和绿茎由等位基因D/d控制,圆叶和尖叶由等位基因E/e控制。现将紫茎圆叶植株和绿茎尖叶植株杂交得F1,F1中紫茎尖叶∶绿茎尖叶=1∶1,将F1中的紫茎尖叶植株自交得F2,F2中紫茎尖叶∶紫茎圆叶∶绿茎尖叶∶绿茎圆叶=9∶3∶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对相对性状中紫茎和尖叶为显性性状
B.亲本的基因型为Ddee和ddEE,F1中绿茎尖叶的基因型为ddEe
C.F2的紫茎圆叶植株中与亲本紫茎圆叶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将F2中的绿茎尖叶植株自交,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绿茎尖叶植株占5/6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根据“将F1中的紫茎尖叶植株自交得F2,F2中紫茎尖叶∶紫茎圆叶∶绿茎尖叶∶绿茎圆叶=9∶3∶3∶1”,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紫茎对绿茎为显性,尖叶对圆叶为显性,A正确;F1中紫茎尖叶植株的基因型为DdEe,绿茎尖叶的基因型为ddEe,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Ddee和ddEE,B正确;F2的紫茎圆叶植株中有1/3DDee和2/3Ddee,因此与亲本紫茎圆叶(Ddee)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正确;F2中的绿茎尖叶植株中有1/3ddEE和2/3ddEe,让它们分别自交,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绿茎尖叶植株(ddEE)占1/3+2/3
×1/4=1/2,D错误。
6.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A.若后代表型分离比为4∶2∶2∶1,则原因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B.若后代表型分离比为4∶1∶1,则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C.若后代表型分离比为9∶3∶4,则可能不存在致死基因,该个体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对应为2∶1∶1
D.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比例为AB∶Ab∶aB∶ab=3∶3∶3∶1,则与正常配子比较可知基因型为ab的配子有1/3致死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当AA(或BB)纯合致死时,后代表型比例为(2∶1)×(3∶1)
=6∶3∶2∶1,A错误;若AaBb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配子组合为(AB∶Ab∶aB)×(AB∶Ab∶aB∶ab),统计后代表型分离比为4∶1∶1,B正确;若后代分离比为9∶3∶4,是9∶3∶3∶1的变形,则可能不存在致死基因,该个体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对应为1∶1∶2,C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产生的正常配子基因型比例为AB∶Ab∶aB∶ab=1∶1∶1∶1,若基因型比例变为AB∶Ab∶aB∶ab=3∶3∶3∶1,则与正常配子比较可知,基因型为ab的配子有2/3致死,D错误。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7.某家禽等位基因B/b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B与Bb的效应相同),并与等位基因Y/y共同控制喙色,与等位基因G/g共同控制羽色。研究者利用纯合品系P1(黑喙黑羽)、P2(黑喙白羽)和P3(黄喙白羽)进行相关杂交实验,并统计F1和F2的性状,结果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实验 亲本 F1 F2
1 P1×P3 黑喙 9/16黑喙,3/16花喙(黑黄相间),4/16黄喙
2 P2×P3 灰羽 3/16黑羽,6/16灰羽,7/16白羽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A.实验1的F2花喙个体中纯合子占比为1/3(不考虑G/g基因)
B.实验2中F1灰羽个体的基因型为BbGg
C.实验2中F2白羽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
D.由实验可知Y/y与G/g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家禽喙色由B/b和Y/y共同控制,实验1的F2中喙色表型有三种,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表明家禽喙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2中花喙个体(有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型有两种,分别为BByy(1/16)和Bbyy(2/16),其中纯合子BByy占比为1/3,A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该家禽羽色由B/b和G/g共同控制,实验2的F2中羽色表型有三种,比例为3∶6∶7,是9∶3∶3∶1的变式,因此F1灰羽个体基因型为BbGg,F2的黑羽和灰羽个体共占9/16,基因型为B_G_。白羽占7/16,基因型共5种,分别为bbGG(1/16)、bbGg(2/16)、BBgg(1/16)、Bbgg(2/16)和bbgg(1/16),B、C正确;B/b和Y/y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b和G/g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没有实验结果表明Y/y与G/g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8.莲花可以自花传粉,也可以异花传粉。
莲花花瓣细胞中的白色素可以转化为蓝色素和紫色
素,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莲花的花色遗传情况进行的
杂交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利用莲花进行杂交实验,则应在花蕊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
B.亲本蓝花(甲)植株和白花(乙)植株均为纯合子
C.莲花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若让F2中的蓝花植株进行自交,则子代蓝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2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莲花可以自花传粉,利用其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蕊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A正确;假设控制花色的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蓝花的基因型为A_bb(或aaB_),白花的基因型为aaB_(或A_bb)、aabb,亲本蓝花(甲)植株和白花(乙)植株均为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B、C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F2的蓝花植株中,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与Aabb(或aaBb)的个体各占1/3和2/3,假设蓝花的基因型为A_bb,则让F2中的蓝花植株进行自交,子代蓝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AAbb+2/3×1/4AAbb)÷
(1/3AAbb+2/3×3/4A_bb)=3/5,D错误。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9.(11分)某观赏植物雌雄同株,花色有红、粉、白三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现有甲、乙两个纯合白花品系,分别与一纯合的粉花品系丙(AAbb)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
杂交组合 实验1 实验2
P 甲×丙 乙×丙
F1表型及比例 全是粉花 全是红花
F2表型及比例 粉花∶白花=3∶1 红花∶粉花∶白花=9∶3∶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甲的基因型为 。
(3)实验2中,若对F1进行测交实验,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遵循
aabb
红花∶粉花∶白花=1∶1∶2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4)实验2的F2中粉花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若要确定某一粉花个体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 ,则该粉花个体是纯合子;
②若 ,则该粉花个体是杂合子。
AAbb或Aabb
让该粉花个体自交,观察子代的花色(表型)及比例
子代中全为粉花
子代中粉花∶白花=3∶1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1)根据实验2的F2的表型及比例是红花∶粉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式,可知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题意可知,丙(AAbb)为粉花,故粉花基因型为A_bb,实验1中,F1粉花(A_bb)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故其基因型是Aabb,亲本丙的基因型是AAbb,则甲的基因型是aabb。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3)实验2中,根据F2的表型比例可知,F1基因型是AaBb,根据红花∶粉花∶白花=9∶3∶4可知,红花的基因型是A_B_,表现为粉花的基因型是A_bb,aaB_和aabb则表现为白花。AaBb与aabb进行测交实验,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1∶1∶2。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4)实验2中,F1基因型是AaBb,F2中粉花的基因型是A_bb。若要确定某一粉花个体是否为纯合子,则可通过自交或测交进行,其中最简便的方法是让该粉花个体(雌雄同株)自交,观察子代花色的性状表现及比例。若其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子代中全为粉花(AAbb);若该粉花的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子代中粉花(A_bb)∶白花(aabb)=3∶1。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B级 发展提能
10.某种蛙的眼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纯合的绿眼蛙与紫眼蛙杂交,F1均为蓝眼蛙,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蓝眼∶绿眼∶紫眼=9∶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本基因型的组合为aaBB和AAbb,基因A/a和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从F2中随机选取两只紫眼蛙,它们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9
C.F2绿眼蛙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紫眼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
D.对F1蓝眼蛙进行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蓝眼∶绿眼∶紫眼=1∶2∶1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蓝眼∶绿眼∶紫眼=9∶4∶3,为9∶3∶3∶1的变式,故基因A/a和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说明蓝眼的基因型是A_B_,绿眼的基因型是A_bb(或aaB_)和aabb,紫眼基因型应为aaB_(或A_bb),亲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A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从F2中随机选取两只紫眼蛙,设其基因型是aaB_,即有1/3aaBB、2/3aaBb,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1/3+2/3×2/3=5/9(基因型是A_bb时结果相同),B正确;F2中绿眼蛙基因型设为A_bb和aabb,其中纯合子占1/2,C错误;F1蓝眼蛙进行测交,即AaBb与aabb杂交,F2中AaBb∶Aabb∶aaBb∶aabb=1∶1∶1∶1,表型及比例为蓝眼∶绿眼∶紫眼=1∶2∶1,D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1.现有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体色中黄色(A)对灰色(a)是显性,尾中短尾(B)对长尾(b)是显性。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该自然种群中,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都为AaBb
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F1的表型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是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存活的个体都是杂合子
D.F1群体随机交配,后代的黄色短尾个体所占比例为1/4
√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由题意可知,任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型比例为4∶2∶2∶1,为9∶3∶3∶1的变式,由此可确定,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就会导致胚胎致死,故短尾鼠的基因型都为AaBb,A、B正确;F1的表型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是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存活的个体有隐性纯合子,C错误;F1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1/9AB,2/9Ab,2/9aB,4/9ab,可以用棋盘法,列出所有的组合,在存活的个体中计算出子代黄色短尾个体(AaBb)所占比例为1/4,D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2.(15分)南瓜的果实形状有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三种。为了探究南瓜果实形状的遗传机制,科研人员用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种做了以下实验(表中的F2由F1自交得到)。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若控制果实形状的等位基因为一对用A/a表示,为两对则用A/a、B/b表示,为三对则用A/a、B/b、C/c表示……以此类推)
实验组 亲本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一 甲×乙 扁盘形 圆球形∶扁盘形=1∶3
二 乙×丙 扁盘形 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
三 甲×丙 圆球形 圆球形∶长圆形=3∶1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南瓜果实长圆形、圆球形和扁盘形属于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根据实验组一得出结论:南瓜果实形状的遗传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甲同学的判断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3)要得到实验组二F2中的性状分离比,需要满足的条件有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3个)。
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不正确
实验组二的F2的表型及比例出现了9∶6∶1
F1产
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间随机结合;各种基因型
的后代存活率相等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4)品种乙的基因型是 ,品种甲的表型是 。
(5)让实验组三F2中的圆球形南瓜自交,子代中杂合子占 。让实验组二F2中的扁盘形南瓜自交,F3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
。
AABB
圆球形
1/3
扁盘形∶圆球
形∶长圆形=25∶10∶1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根据实验组二中F2的分离比9∶6∶1可以看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长圆形为aabb,扁盘形为A_B_,圆球形为A_bb和aaB_,因此乙为AABB,甲为AAbb或aaBB,丙为aabb,实验组一的F1为AABb或AaBB,因此根据实验组一的结果,不能得出南瓜果实形状的遗传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根据实验组二的结果9∶6∶1可知,需要满足以下一些条件: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后代各种基因型存活率相等;配子间随机结合。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4)由(2)可知,乙的基因型为AABB,甲为AAbb或aaBB,甲的表型为圆球形。
(5)实验组三F2中的圆球形南瓜基因型为A_bb或aaB_,以A_bb为例,其中为1/3AAbb、2/3Aabb,F2圆球形南瓜自交,子代杂合子为2/3×1/2Aa=1/3;实验组二的F2中扁盘形南瓜的基因型有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其中,1/9AABB的扁盘形南瓜植株自交,子代全表现为扁盘形;2/9AaBB和2/9AABb的扁盘形南瓜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型为扁盘形∶圆球形=3∶1,AaBb自交,后代表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故后代表型为扁盘形(1/9+2/9
×2×3/4+4/9×9/16)∶圆球形(2/9×2×1/4+4/9×6/16)∶长圆形(4/9×
1/16)=25∶10∶1。
检测(二) 孟德尔遗传定律强化练
(本检测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遗传学家做了以下实验:黄色小鼠与黄色小鼠交配,后代出现黄色∶黑色=2∶1;黄色小鼠与黑色小鼠杂交,后代出现黄色∶黑色=1∶1。若有黄色雌雄小鼠若干,让其自由交配得F1,F1中毛色相同的小鼠交配得F2,则F2中小鼠的表现类型及比例为( )
A.黄色∶黑色=5∶3 B.黄色∶黑色=3∶3
C.黄色∶黑色=2∶3 D.黄色∶黑色=2∶1
√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由题意知,黄色小鼠与黄色小鼠交配的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黑色小鼠,说明黄色对黑色是显性,因此亲本黄色小鼠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理论上Aa×Aa→AA∶Aa∶aa=1∶2∶1,实际后代黄色∶黑色=2∶1,且黄色小鼠与黑色小鼠杂交,后代出现黄色∶黑色=1∶1,说明A显性纯合致死。现有黄色雌雄小鼠若干,让其自由交配得F1,F1中Aa∶aa=2∶1。F1中毛色相同的鼠交配得F2,其中AA胚胎致死,则F2中小鼠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色(2/3×1/2)∶黑色(2/3×1/4+1/3×1)=2∶3。
1
2
3
4
5
6
7
8
9
2.某种名贵花卉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是紫花植株,F1自交,F2中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4/9
C.F2中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
D.F2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后代中白花植株占1/9
√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假设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为A、a和B、b,已知F1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杂合子占8/9,B错误;F2中红花植株(AAbb、Aabb或aaBB、aaBb)自交,后代不会出现A_B_,因此不会出现紫花植株,C正确;F2中红花植株(1/3AAbb、2/3Aabb或1/3aaBB、2/3aaBb)自由交配,后代中白花植株(aa_ _或_ _bb)所占的比例为2/3×2/3×1/4=1/9,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3.某植物产量的高低有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5种类型,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的控制,产量的高低与显性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中产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AABb、AaBB两种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1∶4∶6∶4∶1
D.对中高产植株进行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中产∶中低产=1∶1
√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由于两对基因能够独立遗传,所以,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中产植株应具有两个显性基因,故中产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AAbb、AaBb和aaBB三种,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1/16)的个体表现为高产,基因型为AABb(2/16)和AaBB(2/16)的个体表现为中高产,基因型为AAbb(1/16)、AaBb(4/16)和aaBB(1/16)的个体表现为中产,基因型为Aabb(2/16)和aaBb(2/16)的个体表现为中低产,基因型为aabb(1/16)的个体表现为低产,因此,后代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1∶4∶6∶4∶1,C正确;中高产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进行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均为中产∶中低产=1∶1,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4.基因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如表所示。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得到F1,对F1进行测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其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3∶3。该亲本的表型最可能是 ( )
基因型 AA Aa aa NN Nn nn
表型 红色 粉红色 白色 窄花瓣 中间型花瓣 宽花瓣
A.红色窄花瓣 B.白色中间型花瓣
C.粉红窄花瓣 D.粉红中间型花瓣
√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由题意可知,白色宽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aann,该植株与一亲本杂交得到的F1进行测交,得到的F2中粉红∶白色=1∶3,说明F1关于花色的基因型有两种,即Aa和aa,且两者所占比例相等;中间型花瓣∶宽花瓣=1∶1,说明F1关于花瓣形状的基因型为Nn,将两对相对性状综合在一起分析,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Nn和aaNn,且两者所占比例相等,因此除白色宽花瓣植株外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NN,表型为粉红窄花瓣。
1
2
3
4
5
6
7
8
9
5.拉布拉多犬的毛色有黑、黄、棕3种,分别受B、b和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为选育纯系黑色犬,育种工作者利用纯种品系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1
2
3
4
5
6
7
8
9
A.B、b和E、e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F2黑色犬中基因型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占1/9
C.F2黄色犬与棕色犬随机交配,子代中可获得纯系黑色犬
D.F2黑色犬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不能获得纯系黑色犬
√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由于F1黑色个体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有三种毛色,并且符合9∶3∶3∶1的性状分离比的变形,因此两对基因B、b和E、e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F2中黑色犬的基因型有BBEE、BbEe、BBEe、BbEE四种,其中黑色纯合子BBEE占1/9,B正确;F2中黄色犬(B_ee或bbE_、bbee)与棕色犬(bbE_或B_ee)随机交配,其后代中不会出现BB和EE的个体,因此不能获得黑色纯种个体,C错误;F2黑色犬测交(与bbee杂交),其后代都含有b和e基因,因此不会出现BBEE个体,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6.(8分)在一个特定的果蝇自然种群中,翅膀的颜色由一组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色翅膀由R基因控制,橙色翅膀由r1控制,而黄色翅膀由r2控制。显隐性关系表现为R>r1>r2,但RR纯合的果蝇在胚胎期会死亡。请回答问题。
(1)两只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型,则该对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
,它们再次生育一只橙色翅膀的雌性果蝇的概率是_____。
Rr2、r1r2
1/8
1
2
3
4
5
6
7
8
9
(2)现让多对基因型均为Rr2的雌雄果蝇杂交,在子代个体足够多的情况下,预计黄色翅膀的果蝇的比例大致为 。
(3)红色翅膀的果蝇基因型有 种。现在有一只红色翅膀的雄性果蝇和多只其他颜色的雌性果蝇。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来检测这只雄性果蝇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选取该红色翅膀的雄性果蝇与多只 果蝇杂交,统计后代的翅色及比例;
1/3
2
黄色翅膀雌
1
2
3
4
5
6
7
8
9
预测结果:
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则该红色翅膀的雄性果蝇的基因型为Rr1;
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则该红色翅膀的雄性果蝇的基因型为Rr2。
红色∶橙色=1∶1
红色∶黄色=1∶1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1)由题意可知,红色翅膀果蝇基因型为Rr1、Rr2,橙色翅膀果蝇基因型为r1r1、r1r2,黄色翅膀果蝇基因型为r2r2,由于显隐性关系表现为R>r1>r2,两只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型,则该对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Rr2×r1r2,它们再次生育一只橙色翅膀的雌性果蝇(r1r2)的概率是1/4×1/2=1/8。
(2)多对基因型均为Rr2的雌雄果蝇杂交,后代为RR∶Rr2∶r2r2
=1∶2∶1,由于RR在胚胎期会死亡,故后代中黄色翅膀的果蝇(r2r2)的比例大致为1/3。
1
2
3
4
5
6
7
8
9
(3)由(1)可知,红色翅膀的果蝇基因型有2种,即Rr1、Rr2,判断动物基因型的方法是测交法。实验思路:选取该红色翅膀的雄性果蝇与多只黄色翅膀雌果蝇(r2r2)杂交,统计后代的翅色及比例;预测结果:若子代翅膀表型及比例为红色∶橙色=1∶1,则该红色翅膀的雄性果蝇基因型为Rr1;若子代翅膀表型及比例为红色∶黄色=1∶1,则该红色翅膀的雄性果蝇基因型为Rr2。
1
2
3
4
5
6
7
8
9
7.(12分)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A对a是显性、B对b是显性,且A、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紫色,只有A基因存在时表现为红色,其余表现为白色。下表为该植物纯合亲本间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 F1 F2
1 白花×红花 紫花 紫花∶红花∶白花=9∶3∶4
2 紫花×红花 紫花 紫花∶红花=3∶1
3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红花∶白花=9∶3∶4
1
2
3
4
5
6
7
8
9
(1)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 遗传定律。
(2)组别1中白花和红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 ,F2表现为白花的个体基因型有 种,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3)组别2中紫花和红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 。
自由组合
aaBB
AAbb
3
1/4
AABB
AAbb
1
2
3
4
5
6
7
8
9
(4)组别3中F2的红花基因型为 ,若要检测其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是 。
①如果子代全是红花,则该红花品种的基因型是 ;
②如果后代 ,则该红花品种的基因型是 。
AAbb和Aabb
让该红花个体自交,看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
AAbb
红花∶白花=3∶1
Aabb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1)根据组别1中F2的性状分离比是9∶3∶4,是9∶3∶3∶1的变式,可知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2)已知A、B基因同时存在时花色表现为紫色,只有A基因存在时表现为红色,其余表现为白色,即A_B_开紫花,A_bb为红花,aa_ _为白花;根据组别1的F2分离比为9∶3∶4,可知F1紫花为AaBb,亲本红花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白花基因型为aaBB。F2白花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共3种,三种基因型比例为1∶2∶1,故与白花亲本(aaBB)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1
2
3
4
5
6
7
8
9
(3)组别2中F2紫花(A_B_)∶红花(A_bb)=3∶1,说明F1基因型为AABb,则紫花和红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4)组别3 F2分离比为9∶3∶4,可知F1紫花为AaBb,F2红花基因型为AAbb和Aabb,若要检测其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是让其自交,看子代是否出现白花个体。①若红花基因型为AAbb,自交子代均为红花;②若红花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子代红花∶白花=3∶1。
1
2
3
4
5
6
7
8
9
8.(8分)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育好种是“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基础。科研工作者在对某种作物进行种质资源调查时,发现了这种作物的两个不同品种——高秆抗虫和极矮秆不抗虫,由于高秆易倒伏,研究人员希望以上述两个品种为基础,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出既抗倒伏又抗虫的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研究人员首先将两个不同品种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表型全为高秆抗虫,让F1自交得到F2,统计F2每对性状的表型及比例发现:F2中抗虫个体占3/4,株高有高秆、矮秆和极矮秆三种表型,比例接近9∶6∶1。科研人员对F2抗虫性状作出的解释如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分离定律,含有抗虫基因即表现为抗虫。请对控制株高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表现为高秆,两对基因均为隐性基因时表现为极矮秆,其他情况(或只含某一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时)均表现为矮秆
1
2
3
4
5
6
7
8
9
(2)为确定题述两对相对性状之间是否独立遗传,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 ;若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可作为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实际种植时发现,矮秆植株与极矮秆植株都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但矮秆植株获取光照的能力较强。综合考虑两对性状,研究人员把最佳育种目标确定为培育 的新类型,F2具有这种表型的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 。
统计F2中两对性状的表型及比例
F2中高秆抗虫∶矮秆抗虫∶极矮秆抗虫∶高秆不
抗虫∶矮秆不抗虫∶极矮秆不抗虫=27∶18∶3∶9∶6∶1
矮秆抗虫
1/9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F2中株高有高秆、矮秆和极矮秆三种表型,比例接近9∶6∶1。结合科研人员对抗虫性状作出的解释,可推测株高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表现为高秆,两对基因均为隐性基因时表现为极矮秆,只含某一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矮秆。
1
2
3
4
5
6
7
8
9
(2)为确定两对相对性状之间是否独立遗传,可统计题干中F2中两种性状的表型及比例。如果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F2中高秆抗虫∶矮秆抗虫∶极矮秆抗虫∶高秆不抗虫∶矮秆不抗虫∶极矮秆不抗虫=(3∶1)×(9∶6∶1)=27∶18∶3∶9∶6∶1,否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
2
3
4
5
6
7
8
9
(3)根据题干中“矮秆植株与极矮秆植株都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但矮秆植株获取光照的能力较强”可以确定最佳育种目标为矮秆抗虫类型;若用A、a基因表示抗虫与不抗虫,用B、b和C、c基因表示控制株高的相关基因,则矮秆抗虫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cc(占F2的9/64,能稳定遗传的AABBcc占F2的1/64)或A_bbC_(占F2的9/64,能稳定遗传的AAbbCC占F2的1/64),因此F2中表型符合要求的共占18/64,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占F2的2/64,因此,符合表型要求的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的占比为1/9。
1
2
3
4
5
6
7
8
9
9.(12分)蝴蝶兰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能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们的青睐,素有“洋兰王后”之称。蝴蝶兰大多数为双瓣花,偶尔也有开单瓣花的品种(但单瓣花蝴蝶兰都不育,雌蕊、雄蕊发育不完善),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科研人员利用双瓣花蝴蝶兰(其中丙为突变株)进行了如下的自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F2为F1自交后代)。据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类型 P F1 F2
实验一 甲(双瓣) 全为双瓣 全为双瓣
实验二 乙(双瓣) 3/4双瓣、 1/4单瓣 5/6双瓣、
1/6单瓣
实验三 丙(双瓣) 1/2双瓣、 1/2单瓣 1/2双瓣、
1/2单瓣
1
2
3
4
5
6
7
8
9
(1)依据表中实验结果判断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中, ________为显性性状,理由是
。
(2)表中丙植株的基因型为 ,推测出现实验三中异常遗传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双瓣花
双瓣花乙自交出现双瓣∶单瓣=
3∶1的性状分离比
Aa
含双瓣花基因A的花粉(或卵细胞)
致死(或不育)
1
2
3
4
5
6
7
8
9
(3)为验证上述(2)中推测,可以任意选择甲、乙、丙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出最简便的实验方案。
实验思路:让 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产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和结论:
。
丙和乙
若丙作为父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含双瓣花基因A的花粉致死;若丙作为母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含双瓣花基因A的卵细胞致死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1)实验二中双瓣花乙自交出现双瓣∶单瓣=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双瓣花是显性性状。
(2)双瓣花丙自交子代出现了单瓣,说明丙的基因型是Aa,但自交子代双瓣花∶单瓣花=1∶1,说明存在致死现象,推测可能是含双瓣基因A的配子致死(或不育)造成,因此可能是含双瓣基因A的花粉(精子)致死(或不育)或含双瓣基因A的卵细胞致死(或不育)。
1
2
3
4
5
6
7
8
9
(3)若要设计实验验证上述(2)中推测,即要验证是丙产生含双瓣花基因A的精子还是卵细胞致死(或不育),那么可以采用丙(Aa)和乙(Aa)进行正反交实验。预期结果和结论见答案。
1
2
3
4
5
6
7
8
9课时跟踪检测(四)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A级选择题每小题2分,B级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检测满分50分)
A级 强基固本
1.某种生物有三对等位基因Y/y、R/r和D/d,相互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杂交子代基因型只有YyRRdd、yyRRdd、YyRrdd、yyRrdd、Yyrrdd、yyrrdd六种(无致死发生),则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 )
A.yyRrdd×YyRrdd B.YyRrdd×YyRrdd
C.yyRrdd×YyRrDd D.yyRrdd×YyrrDd
2.D、d和T、t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若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DdTt,F1自交得到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F1能产生D、d、T、t 4种配子
B.F1自交时,雌、雄配子有9种结合方式
C.F2中ddtt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D.F2中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新的性状表现
3.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9∶7和12∶3∶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 )
A.1∶3和2∶1∶1 B.1∶2和1∶2∶1
C.1∶3和1∶2∶1 D.3∶1和2∶1∶1
4.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得F1,F1再自交得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 ( )
A.9/64 1/9 B.9/64 1/64
C.3/64 1/3 D.3/64 1/64
5.某种植物开两性花,它的紫茎和绿茎由等位基因D/d控制,圆叶和尖叶由等位基因E/e控制。现将紫茎圆叶植株和绿茎尖叶植株杂交得F1,F1中紫茎尖叶∶绿茎尖叶=1∶1,将F1中的紫茎尖叶植株自交得F2,F2中紫茎尖叶∶紫茎圆叶∶绿茎尖叶∶绿茎圆叶=9∶3∶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对相对性状中紫茎和尖叶为显性性状
B.亲本的基因型为Ddee和ddEE,F1中绿茎尖叶的基因型为ddEe
C.F2的紫茎圆叶植株中与亲本紫茎圆叶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将F2中的绿茎尖叶植株自交,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绿茎尖叶植株占5/6
6.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后代表型分离比为4∶2∶2∶1,则原因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B.若后代表型分离比为4∶1∶1,则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C.若后代表型分离比为9∶3∶4,则可能不存在致死基因,该个体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对应为2∶1∶1
D.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比例为AB∶Ab∶aB∶ab=3∶3∶3∶1,则与正常配子比较可知基因型为ab的配子有1/3致死
7.某家禽等位基因B/b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B与Bb的效应相同),并与等位基因Y/y共同控制喙色,与等位基因G/g共同控制羽色。研究者利用纯合品系P1(黑喙黑羽)、P2(黑喙白羽)和P3(黄喙白羽)进行相关杂交实验,并统计F1和F2的性状,结果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实验 亲本 F1 F2
1 P1×P3 黑喙 9/16黑喙,3/16花喙(黑黄相间),4/16黄喙
2 P2×P3 灰羽 3/16黑羽,6/16灰羽,7/16白羽
A.实验1的F2花喙个体中纯合子占比为1/3(不考虑G/g基因)
B.实验2中F1灰羽个体的基因型为BbGg
C.实验2中F2白羽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
D.由实验可知Y/y与G/g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8.莲花可以自花传粉,也可以异花传粉。莲花花瓣细胞中的白色素可以转化为蓝色素和紫色素,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莲花的花色遗传情况进行的杂交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利用莲花进行杂交实验,则应在花蕊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
B.亲本蓝花(甲)植株和白花(乙)植株均为纯合子
C.莲花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若让F2中的蓝花植株进行自交,则子代蓝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2
9.(11分)某观赏植物雌雄同株,花色有红、粉、白三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现有甲、乙两个纯合白花品系,分别与一纯合的粉花品系丙(AAbb)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
杂交组合 实验1 实验2
P 甲×丙 乙×丙
F1表型及比例 全是粉花 全是红花
F2表型及比例 粉花∶白花=3∶1 红花∶粉花∶白花=9∶3∶4
(1)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甲的基因型为 。
(3)实验2中,若对F1进行测交实验,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4)实验2的F2中粉花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若要确定某一粉花个体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 ,则该粉花个体是纯合子;
②若 ,则该粉花个体是杂合子。
B级 发展提能
10.某种蛙的眼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纯合的绿眼蛙与紫眼蛙杂交,F1均为蓝眼蛙,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蓝眼∶绿眼∶紫眼=9∶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亲本基因型的组合为aaBB和AAbb,基因A/a和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从F2中随机选取两只紫眼蛙,它们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9
C.F2绿眼蛙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紫眼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
D.对F1蓝眼蛙进行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蓝眼∶绿眼∶紫眼=1∶2∶1
11.现有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体色中黄色(A)对灰色(a)是显性,尾中短尾(B)对长尾(b)是显性。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该自然种群中,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都为AaBb
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F1的表型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是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存活的个体都是杂合子
D.F1群体随机交配,后代的黄色短尾个体所占比例为1/4
12.(15分)南瓜的果实形状有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三种。为了探究南瓜果实形状的遗传机制,科研人员用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种做了以下实验(表中的F2由F1自交得到)。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若控制果实形状的等位基因为一对用A/a表示,为两对则用A/a、B/b表示,为三对则用A/a、B/b、C/c表示……以此类推)
实验组 亲本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一 甲×乙 扁盘形 圆球形∶扁盘形=1∶3
二 乙×丙 扁盘形 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
三 甲×丙 圆球形 圆球形∶长圆形=3∶1
(1)南瓜果实长圆形、圆球形和扁盘形属于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是指 。
(2)甲同学根据实验组一得出结论:南瓜果实形状的遗传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甲同学的判断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3)要得到实验组二F2中的性状分离比,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写3个)。
(4)品种乙的基因型是 ,品种甲的表型是 。
(5)让实验组三F2中的圆球形南瓜自交,子代中杂合子占 。让实验组二F2中的扁盘形南瓜自交,F3的表型及比例是 。
课时跟踪检测(四)
1.A 2.D 3.A
4.选A 设用A、a基因表示番茄红果和黄果,B、b基因表示二室果和多室果,C、c基因表示长蔓和短蔓。由此确定亲本基因型为AABBcc×aabbCC,杂交种植得F1为AaBbCc,F2中红果、多室、长蔓基因型为A_bbC_,所占的比例=3/4×1/4×3/4=9/64;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为AAbbCC,占全部后代的比例=1/4×1/4×1/4=1/64,因此占A_bbC_的比例为1/64÷9/64=1/9。
5.选D 根据“将F1中的紫茎尖叶植株自交得F2,F2中紫茎尖叶∶紫茎圆叶∶绿茎尖叶∶绿茎圆叶=9∶3∶3∶1”,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紫茎对绿茎为显性,尖叶对圆叶为显性,A正确;F1中紫茎尖叶植株的基因型为DdEe,绿茎尖叶的基因型为ddEe,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Ddee和ddEE,B正确;F2的紫茎圆叶植株中有1/3DDee和2/3Ddee,因此与亲本紫茎圆叶(Ddee)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正确;F2中的绿茎尖叶植株中有1/3ddEE和2/3ddEe,让它们分别自交,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绿茎尖叶植株(ddEE)占1/3+2/3×1/4=1/2,D错误。
6.选B 当AA(或BB)纯合致死时,后代表型比例为(2∶1)×(3∶1)=6∶3∶2∶1,A错误;若AaBb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配子组合为(AB∶Ab∶aB)×(AB∶Ab∶aB∶ab),统计后代表型分离比为4∶1∶1,B正确;若后代分离比为9∶3∶4,是9∶3∶3∶1的变形,则可能不存在致死基因,该个体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对应为1∶1∶2,C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产生的正常配子基因型比例为AB∶Ab∶aB∶ab=1∶1∶1∶1,若基因型比例变为AB∶Ab∶aB∶ab=3∶3∶3∶1,则与正常配子比较可知,基因型为ab的配子有2/3致死,D错误。
7.选D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家禽喙色由B/b和Y/y共同控制,实验1的F2中喙色表型有三种,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表明家禽喙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2中花喙个体(有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型有两种,分别为BByy(1/16)和Bbyy(2/16),其中纯合子BByy占比为1/3,A正确;该家禽羽色由B/b和G/g共同控制,实验2的F2中羽色表型有三种,比例为3∶6∶7,是9∶3∶3∶1的变式,因此F1灰羽个体基因型为BbGg,F2的黑羽和灰羽个体共占9/16,基因型为B_G_。白羽占7/16,基因型共5种,分别为bbGG(1/16)、bbGg(2/16)、BBgg(1/16)、Bbgg(2/16)和bbgg(1/16),B、C正确;B/b和Y/y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b和G/g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没有实验结果表明Y/y与G/g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8.选D 莲花可以自花传粉,利用其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蕊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A正确;假设控制花色的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蓝花的基因型为A_bb(或aaB_),白花的基因型为aaB_(或A_bb)、aabb,亲本蓝花(甲)植株和白花(乙)植株均为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B、C正确;F2的蓝花植株中,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与Aabb(或aaBb)的个体各占1/3和2/3,假设蓝花的基因型为A_bb,则让F2中的蓝花植株进行自交,子代蓝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AAbb+2/3×1/4AAbb)÷(1/3AAbb+2/3×3/4A_bb)=3/5,D错误。
9.(1)遵循 (2)aabb (3)红花∶粉花∶白花=1∶1∶2
(4)AAbb或Aabb 让该粉花个体自交,观察子代的花色(表型)及比例 ①子代中全为粉花 ②子代中粉花∶白花=3∶1
10.选C 分析题意可知,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蓝眼∶绿眼∶紫眼=9∶4∶3,为9∶3∶3∶1的变式,故基因A/a和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说明蓝眼的基因型是A_B_,绿眼的基因型是A_bb(或aaB_)和aabb,紫眼基因型应为aaB_(或A_bb),亲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A正确;从F2中随机选取两只紫眼蛙,设其基因型是aaB_,即有1/3aaBB、2/3aaBb,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1/3+2/3×2/3=5/9(基因型是A_bb时结果相同),B正确;F2中绿眼蛙基因型设为A_bb和aabb,其中纯合子占1/2,C错误;F1蓝眼蛙进行测交,即AaBb与aabb杂交,F2中AaBb∶Aabb∶aaBb∶aabb=1∶1∶1∶1,表型及比例为蓝眼∶绿眼∶紫眼=1∶2∶1,D正确。
11.选C 由题意可知,任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型比例为4∶2∶2∶1,为9∶3∶3∶1的变式,由此可确定,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就会导致胚胎致死,故短尾鼠的基因型都为AaBb,A、B正确;F1的表型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是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存活的个体有隐性纯合子,C错误;F1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1/9AB,2/9Ab,2/9aB,4/9ab,可以用棋盘法,列出所有的组合,在存活的个体中计算出子代黄色短尾个体(AaBb)所占比例为1/4,D正确。
12.解析:(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根据实验组二中F2的分离比9∶6∶1可以看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长圆形为aabb,扁盘形为A_B_,圆球形为A_bb和aaB_,因此乙为AABB,甲为AAbb或aaBB,丙为aabb,实验组一的F1为AABb或AaBB,因此根据实验组一的结果,不能得出南瓜果实形状的遗传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根据实验组二的结果9∶6∶1可知,需要满足以下一些条件: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后代各种基因型存活率相等;配子间随机结合。
(4)由(2)可知,乙的基因型为AABB,甲为AAbb或aaBB,甲的表型为圆球形。
(5)实验组三F2中的圆球形南瓜基因型为A_bb或aaB_,以A_bb为例,其中为1/3AAbb、2/3Aabb,F2圆球形南瓜自交,子代杂合子为2/3×1/2Aa=1/3;实验组二的F2中扁盘形南瓜的基因型有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其中,1/9AABB的扁盘形南瓜植株自交,子代全表现为扁盘形;2/9AaBB和2/9AABb的扁盘形南瓜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型为扁盘形∶圆球形=3∶1,AaBb自交,后代表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故后代表型为扁盘形(1/9+2/9×2×3/4+4/9×9/16)∶圆球形(2/9×2×1/4+4/9×6/16)∶长圆形(4/9×1/16)=25∶10∶1。
答案:(1)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不正确 实验组二的F2的表型及比例出现了9∶6∶1 (3)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间随机结合;各种基因型的后代存活率相等 (4)AABB 圆球形 (5)1/3 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25∶10∶1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