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5.1数据的收集 单元 第五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数据的收集”是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一个学习内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简单 问题入手,经历数据的收集过程,让学生体会数据的作用,感受对数据的整理和 分析,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和整 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上课纪律性较好,可以比较好的开展活动,自主性强,对于问题能自主的探讨与交流.平时全班同学能积极主动、自然和谐与授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学生对统计部分的知识比较感兴趣,但是动手实践能力却相对较弱.
学习目标 1:了解数据收集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能够设计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案. 2:能根据具体问题设计个性化的数据收集方案,运用数字工具(如在线问卷平台、电子表格)高效完成数据采集 3:激发学生对数据的兴趣,培养严谨的数据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融入人文素养,强调数据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责任感
重点 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设计调查问卷
难点 收集数据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PPT、调查问卷模板、数据收集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哪吒2》实时票房直播,《哪吒2》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动画从“技术输入”迈向“标准输出”,它让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无限、潜力无穷,生动诠释了中国文化自信,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也能大放异彩,走向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提问:这些数据是如何收集来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的收集 体会数据的收集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由此产生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活动】想了解全班同学对春节档的几部贺岁影片的喜爱情况,如果由你来策划这次活动,你将如何安排? 【小组活动】 分组:将学生每五个分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 任务:设计一份数据收集方案 讨论: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结果记录和分析处理 记录:将讨论结果记录在小组讨论任务卡上 学生代表举手发言 像上面提到的收集数据的活动中,全班同学是我们要考查的对象,我们用问卷对全体同学逐一调查,像这样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普查). 【例】某灯泡生产厂家,改进了生产过程中的某一项工艺,生产了500只新灯泡。现需对这500只新灯泡进行试验,看新灯泡的使用寿命是否比原灯泡长? 【学生讨论】做这样的试验时,能否对这500只新灯泡全部进行试验呢?为什么? 【总结归纳】 在一个统计问题,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例如,在通过试验考察500只新工艺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时,从中抽取50只进行试验.这5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是总体;其中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个体;抽取的5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一个样本;50是这个样本的样本容量. 【讨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思考】为了使抽取的50只灯泡能很好的反映500只灯泡的情况,抽取时应使每只灯泡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应该如何抽取? 为了使抽取的50只灯泡能很好地反映500只灯泡的情况,抽取时要使每只灯泡逐一进行编号,再把编号写在小纸片上,将小纸片揉成团,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内,充分搅拌后,从中一个个地抽出50个号签. 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学生讨论如何安排此次调查,并且对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学生做例题,思考回答问题。 结合例题回答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汇报与交流环节,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前面的各种情况说出抽样调查时样本的选取应注意事项.对比两种调查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数据收集的过程 调查的方法和方式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学生自己总结,查漏补缺,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总结回顾知识,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作业布置 收集一份关于学校某项活动(如校园文化节、运动会等)的数据,制作一份调查问卷 巩固新知 鼓励学生利用大数据时代数据收集新方式,如爬虫技术、数据库抓取、社交媒体采集等,
板书设计 5.1 数据的收集 1.数据收集的步骤 2.调查的方式与方法 3.调查问卷 4.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