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5 13:1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火眼金睛
羊村第一聪明
好吃懒做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小书虫、乐天派、智多星、运动健将、故事大王、幽默王子、热心肠、昆虫迷、小问号”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
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人?围绕以上问题和同学交流,然后选一个人写一写。写完后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习作内容
审题指导
审清题
写什么(记叙文类别)?
写人文
写什么人?
有鲜明特点的人
为什么写这个人?
表现人物的特点,表达对人物的喜爱、敬佩、赞美等情感。
选材指导
讨论交流:
你的身边,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她)有什么特点?
“特点”怎么找?
请你这样来回答:
(人物及关系),他(她)是一个 (特点)的人。
例如:我的妈妈,她是一个很勤劳的人。
家庭
工作认真的爸爸
勤劳的妈妈
学校
严厉的老师
爱学习的同学
社会
负责任的清洁工
热心肠的小姐姐
选材导图
有特点的人
学校里的人:老师、同学、门卫叔叔等
社会中的陌生人:警察、医生、清洁工等
家庭中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叔叔等
说一说
小书虫
热心肠
昆虫迷
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特点
由词语你想到了谁?
讨论交流:
你选择的这个人,有什么具体的事例能体现他(她)的这个特点?
请你这样来回答:
(人物)是一个 的人,从 (事例)就可以看出来。
例如:我的妈妈是一个很勤劳的人,从一个周末在家里做了半天的大扫除就可以看出来。
拟题指导
拟题参考:
可以以主题来拟题:
《一个有特点的人》
可以以与人物的关系、人物的身份来拟题:
《我的同桌》、《我喜欢的老师》、《我的弟弟》……
可以用表示人物特点的外号来拟题:
《故事大王米小帅》、《幽默王子林笑》、《“笑花”孙阳》……
可以用“特点+人物”的形式来拟题:
《爱看书的同桌》、《勤劳的奶奶》、《负责任的医生》……
范文引路
《歪牙老师》自学导航
快速浏览课文,给文章标上段序。
思考:文中林老师有哪些特点?作者叙述了哪些具体的事例表现他的特点?
歪牙老师
林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一颗像妈妈下厨时挥动的铲子,一颗像爷爷劈柴时抡着的斧子。这两颗大门牙“姿态”不一,形状相异,歪歪扭扭地向外露着。①说实话,第一次见到他,我就心存疑惑:有这两颗门牙顶着,他怎么教我们语文呢?
①点明林老师的外貌点——有两颗大歪牙。
范文点评
没想到这两颗大歪牙还挺爱挑剔人呢。上课时,他喜欢让同学们挨个儿朗读,而不管谁读了,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被“铲”出来,予以“斧”正。②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朗读时吐字不清,含含糊糊的。这两颗大门牙可就对我毫不留情,“大铲特铲”了:“你
②语言幽默风趣,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铲”和“斧”与开头的比喻相呼应。
这样不是朗读,而是说梦话。如果你长大当局长,还是这样子给大家做报告,大家都会打呼噜的。”打他上第一节课开始,我就对那两颗门牙刮目相看了。
背地里,我曾偷偷地问:“林老师,您的门牙怎么歪了?”他笑着说:“我从小爱笑,不小心笑歪了。”③
③歪牙老师的回答体现了他平易近人、乐观开朗的性格。
我就深信不疑了。
课堂上,这两颗门牙常常会迸出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话来,令我们开怀大笑。王帅同学总是要在老师和组长的催促下才写作业,林老师就对他说:“王帅,你这种学习方式像挤牙膏,总要在屁股上挤一下才挤出一点点。你以后要不时地捏一捏自己的屁股。”④大家听了
④歪牙老师的一番话让人忍俊不禁。
哄堂大笑。王帅的老毛病从此改掉了。
我真担心有一天我也会笑歪门牙。不过,门牙歪了也
好,你看我的心不正是被
这两颗大歪牙死死地钳住
了吗?⑤
⑤用反问句表达 “我”对歪牙老师的喜爱。
老师的外貌特征——“歪牙”成为本文的着墨点,由此展开的不仅仅是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还有对人物形象的“形”和“神”的有特点地描写。全文语言流畅,对老师的外貌和语言描写很能感染人。
《歪牙老师》思维导图
开头:林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让人疑惑。
结尾:用反问表达“我”对歪牙老师的喜爱。
1.林老师严格要求我们的朗读。
中篇
外貌描写式开头
抒情式结尾
2.林老师告诉我牙歪的原因。
3.林老师用玩笑的方式让王帅改掉坏毛病。
典型的事例
技法指津
1.选好人物,明确特点。
有特点的人很多,首先要选择身边熟悉的,有鲜明特点的人来写。
一个人的特点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所以我们也要明确要写这个人物的那个特点。
例1:我的爷爷今年63岁,他的个子不高,脸色红润,花白的头发总是梳理得很整齐。自从他退休后,就成了我们家里的“老顽童”。——(《我们家的“老顽童”》节选》)
例1:看到“手机迷”这个词,我第一想到的就是我的妈妈!一天二十四小时,除去睡觉的时间只有十五六个小时,其中至少有十个小时是妈妈在玩手机的时间。——(《手机迷》节选)
2.选用典型事例表现特点。
人物的特点是可以从典型的事件中反映出来的,要突出人物的特点,可以选取一、两件事例来表现。
例1:《我不能失信》一文中,宋庆龄宁愿不到伯伯家看鸽子,也要在家里等小珍,这件事体现了她的诚实守信的特点。
例2:我高兴地从书包里掏出卷子,举得高高的,在空中摇晃着,大步跑到爸爸跟前,自豪地说:“我考了全班第一名,不错吧?”说着,我把卷子递给了爸爸。只见爸爸瞪大眼睛,在卷子上扫视着。突然,爸爸发现我做漏了题,马上:“晴”转“阴”了,脸上布满了“乌云”,眉头皱得紧紧的,眼睛里放射出像利剑一样的光。爸爸用手指着我,厉声问道:“怎么会漏题呢?要不然就是100分了嘛!”我低着头,不敢吭声,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浑身绷得很紧,脑子里一片空白,感觉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严厉的爸爸》节选)
3.抓住描写突出特点。
在叙事的过程中,可以抓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凸显人物的特点。这样,人物的特点更加突出、鲜明。
例1:在家里,妈妈总是坐在沙发上,抱着个手机,手指在飞快地划动着屏幕,眼睛紧紧盯着它,时而笑几声,时而皱起眉头。——(《手机迷》的节选》)
例2:李欣豪听到这句话,就跳得更起劲了,一不小心腿碰到了桌角,他“哎哟”一声,道:“可疼死本老太婆了!”然后,做出一副极其痛苦的样子,胖乎乎的脸蛋扭成一团。——(《我们班的“幽默王子”》的节选》)
4.总结特点,抒发情感。
结尾的时候,可以再次点明人物的特点,总结全文;也可以抒发对人物的喜爱、赞美等情感,深化文章的中心。
例1:这就是我的戏迷奶奶,一个爱戏入迷的老太太。——(《戏迷奶奶》的节选》)
例2:我想王佳就是因为爱看书,才积累了这么丰富的知识吧!她的这种博览群书的精神还真值得我学习呢!——(《我们班的“小书虫”》的节选》)
技法思维导图
有特点的人
明确人物特点
选用典型事例表现特点
总结特点,抒发情感。
抓住描写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