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训练
铁及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一、单选题
1.春秋初年,我国已掌握了冶铁技术。下列有关铁的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过量Fe与浓硝酸反应生成
B. 加热时,过量Fe与氯气反应生成
C. 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有生成
D. 高温下,铁粉与氧化铝粉末反应生成铝单质
2.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在空气中点燃剧烈反应,火星四射
B. 铁在硫蒸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硫化铁
C. 已知Fe和溶液能反应,推测Fe与溶液也能反应
D. 铁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 )
A. 盐酸 B. 稀硝酸 C. 浓硝酸 D. 硫酸铜溶液
4.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
A. 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
B. 铁和的混合物溶于稀盐酸
C. 铁与过量的硫反应
D. 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
5.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对指南针已有详细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磁石”的主要成分是( )
A. B. C. D.
6.铁的氧化物有很多,在中学化学中经常提到的有、和,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空气中加热只转化为
B. 常写成,因此是混合物
C. 热稳定性:<
D. 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赭石为一种中国传统药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其有“赭,赤色也” “苦、寒、无毒”的描述,其主要成分可能为( )
A. B. C. D.
8.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铁受热分解可制得
B. 、都有磁性
C. 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
D. 高温下,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9.下列有关铁的氢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是一种黑色固体,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转变为红褐色固体
B. 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
C. 、都具有不稳定性,受热能分解
D. 胶体呈红褐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10.某同学欲利用如图装置制取能较长时间存在的,其中实验所用溶液现配现用且蒸馏水先加热煮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X只能是稀硫酸
B. 实验开始时应先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再向烧瓶中加入X
C. 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在烧瓶中观察到白色沉淀
D. 反应结束后若关闭b及分液漏斗活塞,则可较长时间存在
11.一种制备的改进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配制溶液时需加入硫酸
B. 实验时先注入稀硫酸,再注入NaOH溶液和溶液
C. 装置N的作用是液封,并判断装置M中的空气是否排尽
D. 用铁粉代替粉末,也能排尽空气
1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取和观察在空气中被氧化时颜色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应事先煮沸溶液除去溶液中的氧气
B. 装置Ⅰ可制取溶液并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 关闭止水夹可观察到装置Ⅱ中溶液进入装置Ⅰ中
D. 取下装置Ⅱ的橡胶塞可观察沉淀颜色变化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应先点燃B处的酒精喷灯,再点燃A处的酒精灯
B.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B中生成1 mol 时,E处有1 mol 被还原
D. 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14.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为
B. 酒精灯移至湿棉花下方实验效果更好
C. 用火柴点燃肥皂泡检验生成的氢气
D. 使用硬质玻璃试管盛装还原铁粉
15.某同学设计如下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虚线框处的装置用来检验生成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Fe+2Fe3+3Fe2+)( )
A. 实验后,装置B中生成红棕色固体
B. 虚线框C处应该选择装置甲
C. 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试管中,可观察到铜丝由黑变红
D. 实验后,将装置B中的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一定含有
16.如图两圆相交部分A、B、C、D分别表示两物质间的反应。下列各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利用矿铁厂的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有沙土、油污、和)制备磁性纳米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预处理时,需要使用溶液,可将溶液进行适当升温
B. 纳米属于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 滤液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转化为红褐色
D. 步骤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和)制备绿矾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步骤①酸溶烧渣最好选用硫酸
B. 步骤②涉及的离子反应为
C. 步骤③必须控制条件防止氧化
D. 一定条件下,将溶液b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得到纯净绿矾
二、非选择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药品:铁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用下图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1中应该盛放________。
(2)本实验通过控制A、B、C三个止水夹,将仪器中的空气排尽后,先关闭止水夹B,再打开止水夹A就可观察到氢氧化亚铁的颜色。此操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在________(填仪器编号)中观察到白色沉淀。
(4)本实验制备的氢氧化亚铁可以相对较长时间保持白色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磁性材料,以为原料制备并获得副产物水合物的工艺如下:
(1)中Fe元素的化合价是+2和________。
(2)反应釜1中的反应需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釜2中,加入和分散剂的同时通入空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1.铁屑溶于过量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空气中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得到红棕色残渣。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残渣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铁屑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检验最终残渣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白色沉淀,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稀盐酸”或“稀硫酸”)。
22.攀枝花铁矿的钒钛磁铁矿储量丰富,炼铁厂以磁铁矿石、焦炭、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生铁和钢相比,含碳量更高的是________。
(3)原料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①为检验绿矾()是否变质,可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②取2 mL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写出此过程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在浓碱溶液中,能将氧化为含的紫红色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一、单选题
1.C
2.C
3.C
4.D
5.D
6.C
7.A
8.C
9.A
10.D
11.D
12.C
13.C
14.B
15.C
16.B
17.B
18.D
二、非选择题
19.(1)稀硫酸
(2)利用A中生成的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止水夹B,打开止水夹A,氢气将A中生成的溶液压入B中与溶液反应
(3)B
(4)装置中的空气已被排尽,避免了被氧化
20.(1)
(2)防止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3)
21.(1);
(2)
(3)
(4)稀硫酸
22.(1);四;Ⅷ
(2)生铁
(3)提供能量(或燃料)和生成还原剂;
(4)① 取少量绿矾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几滴溶液,若溶液变红,则绿矾已变质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