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训练14 铁盐、亚铁盐的相互转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训练14 铁盐、亚铁盐的相互转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7 09:2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6届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训练
铁盐、亚铁盐的相互转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保存溶液常常加一些铁粉,其目的是抑制水解
B. 在25℃时,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C. 制备、均可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2.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滴入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
B. 向某溶液中通入,然后再滴加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C.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D.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不含有
3.选择合适试剂完成甲、乙两组实验:
甲组:检验含的溶液中是否含有;
乙组:检验含的溶液中是否含有。
下列试剂及加入顺序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甲组 乙组
A 新制氯水、溶液 溶液
B 酸性溶液 溶液
C 酸性溶液 溴水
D 溴水 酸性溶液
4.青矾矿石(主要成分为)在《唐本草》中记载:“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于制净水剂
B. 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C.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存在
D. 在空气中加热转化为
5.菠菜营养丰富,富含铁元素,主要以难溶的形式存在,实验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检验菠菜中的铁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灼烧在蒸发皿中进行
B. 操作为过滤
C. 加入活性炭目的是吸附色素
D. 取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后,滴加溶液可检验铁元素
6.验证与能够相互转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实验一 现象 实验二 现象
①向溶液中加入铁粉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④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 溶液呈黄色
②滴加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⑤滴加淀粉溶液 ?
③再滴加几滴氯水 溶液变红
A. 实验①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B. 实验②与③不可以调换顺序
C. 实验④说明有生成
D. 若实验⑤对应的现象是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有生成
7.把预先设计好的图案置于覆铜板上用蜡覆盖,然后将其放到溶液中,可以制作出所需图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配制溶液时应加入少许铁粉防止其氧化变质
B.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氯化铁溶液在空气中蒸发,可制得固体
D. 加入溶液可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
8.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可与少量反应生成(盐)
B. 可用溶液检验(盐)溶液中含有的(盐)
C. 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可实现()的转化
D. (盐)在溶液中可以和大量共存
9.“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元素的分类观、转化观,如图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到(氧化物)不可以一步实现
B. 实验室保存(盐)的溶液可以加入少量铜粉
C. (氧化物)为黑色固体
D. (盐)转化为(碱)需要加入还原剂
10.将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的是(  )
A. 向混合液中滴入溶液,溶液变红色
B. 向混合液中滴入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C. 向混合液中滴入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D. 向混合液中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11.下列除杂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混有少量:加入足量充分反应后过滤
B. 溶液中混有少量: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 溶液中混有少量: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溶液中混有少量:先加入将氧化成,再加入充分反应后过滤
12.以赤铁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为原料制备无水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试剂1”可以是溶液
B. 鉴别“溶液2”中金属阳离子可用溶液
C. “反应3”为化合反应
D. 将“溶液3”蒸干可制得无水
13.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与铜粉的混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金属无剩余,则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可能存在的有
B. 若剩余固体中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一定不存在、
C. 若剩余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可能存在的有、
D. 实验中,不会出现剩余固体中只有铁的情况
14.实验室制备柠檬酸铁铵的流程如下:柠檬酸亚铁柠檬酸铁柠檬酸铁铵柠檬酸铁铵晶体。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制取
B. 用装置乙制取
C. 用装置丙制取氨水
D. 用装置丁分离出柠檬酸铁铵晶体
15.磷酸铁()常用作电极材料。室温下,用含少量的溶液制备磷酸铁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除铝”时可选用代替
B. “氧化”步骤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可选用溶液检验“氧化”步骤是否反应完全
D. 实验室中分离出滤渣1所需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16.某同学用含有铁锈(主要成分为)的废铁屑来制取氯化铁晶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气密性已检查),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B. 烧杯中溶液的作用是将还原为
C. 中的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
D. 烧杯中的溶液在氯化氢气氛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氯化铁晶体
17.实验室合成高铁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气体的主要成分为
B. 沉淀的主要成分为
C. 中的化合价为+6
D. 反应2为
18.现有下列实验探究摩尔盐[]的化学性质,下列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实验 试剂 现象
①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色
② 过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③ 酸性溶液 溶液褪色
④ 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 ①中溶液变红:;
B. ②中产生白色沉淀:
C. ③中溶液褪色:
D. ④中产生蓝色沉淀:
二、非选择题
19.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以赤铁矿为例)是通过高炉冶炼而得,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为________。
(2)在钢铁厂的生产中,炽热的铁水注入模具之前,必须对模具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不得留有水,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用废铁皮制取铁红()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Ⅰ若要检验是否有生成,方法是________。
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反应生成的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________(任写一项)。
(4)可制取新型、高效水处理剂高铁酸钾():
(未配平)
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配平上述反应;此过程中氧化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高铁酸钾()作为水处理剂的作用是________。
20.一个体重50 kg的健康人体内含铁元素2 g,这2 g铁元素以和的形式存在。易被吸收,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转化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为常见的铁元素的几种微粒,其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B.   C.
(2)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转化为,在此过程中________是氧化剂,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性。
(3)在人体中进行的转化时,①反应中的发生________反应,②反应中的被________。
(4)市场上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5)电子工业常用30%的溶液腐蚀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①写出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溶液,采用下列步骤:
滤渣③中所含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物质⑥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滤液②和滤液⑤合并通入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1.以焙烧黄铁矿(杂质为石英等)产生的红渣为原料制备铵铁蓝颜料。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红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2)黄铁矿研细的目的是________。
(3)还原工序中,不生成单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工序①的名称为________,所得母液循环使用。
(5)沉铁工序产生的白色沉淀 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氧化工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6)若用还原工序得到的滤液制备和,所加试剂为________(填化学式,不引入杂质)。
22.硫酸镍广泛应用于电镀、电池等工业。以红土镍矿(主要成分为,含、、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硫酸镍晶体,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范围如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 6.3 1.8 3.4 8.9 6.9
沉淀完全的 8.3 3.2 4.7 10.9 8.9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酸溶”中镍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写一条即可)。“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2)写出“硫化除铜”过程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3)“氧化除杂”中加入和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溶液的应调节为________~6之间。
一、单选题
1.D
2.C
3.B
4.A
5.A
6.C
7.B
8.B
9.A
10.A
11.C
12.D
13.C
14.D
15.C
16.B
17.B
18.B
二、非选择题
19.(1)
(2)
(3)①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有生成

③ 可循环使用(或减少污染物排放等合理答案)
(4)① ;
② 杀菌消毒(或强氧化性)和净水(或生成的胶体吸附杂质)
20.(1)B
(2);还原
(3)氧化;还原
(4)
(5)①

21.(1)
(2)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
(3)
(4)过滤
(5)
22.(1)将红土镍矿粉碎(或适当升高温度、搅拌等);(或其他不溶于酸的杂质)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