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
【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及资料分析,归纳生态安全包括的主要方面,提升学生生态安全意识。
2.通过对比楼兰古国和我国塞罕坝地区的历史变迁,认同生态安全关乎国家安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3.通过分析国家保护生态安全的对策,认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成保护生物圈的社会责任意识。
4.通过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分析调查结果,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生态安全及其保护
1.生态安全是指 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包括水、土地、大气、生物物种安全等方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2.生态安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而且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国高度重视生态安全,已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2015年颁布施行了 。2023年4月1日开始施行了 。
4.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因此要坚持 。
5.放眼全球,生物圈就是一个 的整体。大气的环流、候鸟的迁徙等是没有国界的,因此,解决全球变暖、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加强 ,需要全人类共同保护生物圈。
知识点二 拟订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1.建设和维护良好的 ,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利益,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地球上适于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空间是 ,可被人类利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我们应该 、 、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分析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保护与修复有什么区别?
2.教材资料分析中,哪些对策是针对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出的?哪些对策是针对防治环境污染提出的?
【效果评价】
1.为不利于维护生态安全的是( )
A.及时举报破坏环境行为
B.不捡拾野生鸟卵
C.随意放生购买的巴西龟
D.不食用野生动物
2.下列措施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是( )
A.建设湿地公园 B.大力植草种树
C.退耕还林还草 D.大量引入外来物种
3.为减少沙尘带来的不良影响,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提高植物覆盖率 B.合理利用林业资源
C.退耕还林还草 D.在草原上过度放牧
4.以下行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节约使用水电资源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学习宣传环保知识 D.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5.巍巍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是我国乃至整个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下列有利于保护高原生态的是( )
A.牺牲环境促发展
B.提倡使用私家车
C.大力开发自然资源
D.控制草场上牛羊的数量
6.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下列叙述与此规定不符合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B.倡导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C.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D.禁止开发、利用一切野生动、植物资源
第三节 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1.自然环境
2.国家安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4.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
5.统一 国际合作
知识点二
1.生态环境
2.有限的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合作探究】
1.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和稳定,并不取决于其自身,而是与其他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因此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保护是指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有意识地进行的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修复是在生态系统已经受到损害的情况下,通过自然或人工恢复帮助其恢复原状的过程。
2.教材中的对策1、2、3、4、5、6是针对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出的;对策7是针对防治环境污染提出的。
【效果评价】
1.C 2.D 3.D 4.B 5.D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