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二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情境导入
思考:为什么垂钓者钓上来的是死鱼?
一、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探究新知
实例1:
从全球范围看,大量的天然林有的被砍伐,有的被人工林或种植园所代替。这些天然林的消失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生物多样性锐减, 气候系统紊乱,水土灾害加剧,生态服务功能丧失。
实例2:
非法捕猎、采集以及非法贸易使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面临极大威胁。你听说过哪些类型的非法捕猎或采集活动?这些活动会给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带来什么影响?
非法捕猎导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急剧减少,扰乱了生态平衡,削弱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实例3:
由于化肥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有的湖泊中蓝细菌和藻类大量滋生,形成水华。水华会给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带来什么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些湖泊恢复秀美的原貌?
直接影响 : 水体缺氧与生物死亡, 毒素威胁, 生态链断裂。
间接影响 : 经济与资源损失 , 长期生态失衡 , 健康风险累积。
措施: 控制污染源, 生态修复技术,物理与化学干预, 长效管理机制
实例4:
有些地区的河湖湿地或沿海滩涂被大量开发,用于扩展农业、工业和城市用地。这种转变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响?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退田还湖还湿,为什么要这样做?
河湖湿地与沿海滩涂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文调节功能削弱, 生物多样性锐减, 水土环境恶化碳汇能力下降。
退田还湖还湿的必要性: 恢复生态服务功能,保障粮食安全与资源可持续,治理污染与修复生物链,应对气候变化。
实例5:
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清洁能源基地或项目?个人和家庭在利用清洁能源方面能够做些什么?
使用新能源汽车(电动车);安装节能家电和LED灯,减少能耗;支持绿色电力,选择清洁能源供应商;合理使用家电,如空调温度设置、及时关闭电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等。
实例6:
我国成功进行了朱鹦、麋鹿、普氏野马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人工繁育与野外放归。对于这些由于人类影响而野外灭绝或一度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恢复物种多样性,重建生态平衡: 避免物种灭绝; 修复生态功能。
保护遗传多样性,提升种群韧性: 保存基因资源;增强适应能力。
推动科研创新与生态治理:技术突破与应用;生态修复示范。
促进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生态经济协同;全球生物多样性贡献。
实例7:
建立自然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手段。自然保护地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地?为什么说建立自然保护地对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
自然公园: 九寨沟自然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
建立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意义:维系生物多样性核心功能;保障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推动科研与生态治理创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模式。
实例8:
我国“三北”防护林在祖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你还知道哪些我国植树造林取得的重要成就?
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8.6%提升到25%(截止到2024年11月份)以上,工林面积全球第一,毛乌素沙漠治理等。植树造林是我国的一项优秀工程,不仅使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而且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它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造成的。
2. 酸雨的危害
①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②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
③引起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威胁人们的健康。
④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会使植物大量死亡。
3. 酸雨的防治措施
根本措施:通过使用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污染物的回收和利用工作。
具体措施:
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和地热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燃煤脱硫技术: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低碳出行:倡导低碳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使用清洁能源: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的能源,减少煤炭的使用。
4.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物的影响
(1)提出问题
酸雨对生物有不利的影响吗?
(2)作出假设
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不利的影响。
(3)材料用具
用食醋和清水配制的不同pH的“酸雨”、培养皿、小麦种子、纱布、喷壶。
(4)制订计划
a.取4个培养皿分别标记为A、B、C、D,皿底各垫上5层纱布。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70粒生理状况良好且相似的小麦种子,同时置于25℃左右的室温下。
b.向A培养皿中喷洒清水,使之将要浸没种子;同时向B、C、D培养皿中分别喷洒等量(与A培养皿喷洒的清水等量)不同的pH的“酸雨”,每天一次。
c.设计表格,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5)实施计划
时间/天 1 2 3 4 …… 合计
发 芽 粒 数 清水 A培养皿
模拟 酸雨 B培养皿
C培养皿
培D养皿
(6)预期结果
A培养皿中萌发种子数量多且种子萌发速度快,幼苗长势最好;B、C、D培养皿中萌发种子数量较少且种子萌发速度慢,幼苗长势不好,并且随pH降低,受害程度增大
证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不利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盘点收获
1.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太多
B.全球的降雨量过多
C.工厂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过多
D.森林被大量的砍伐
C
当堂检测
2. 酸雨的危害表现在( )
A.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B.使农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C.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
D.以上三项都是
D
3.空气成分中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氢气
4.近年来有多处报道某些地方所产大米“镉超标”。你认为这种“问题大米”是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
A.酸雨 B.大气污染
C.水、土重金属污染 D.温室效应
B
C
5.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下列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
A.严禁排放未经处理的有毒工业废水——防止水土流失
B.不允许焚烧农作物秸杆——防止污染空气
C.限制生产含磷洗涤剂——防止湖海出现“赤潮”
D.限制生产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汽车——防止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A
模拟酸雨
6.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劣。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设计了一个模拟酸雨对植物影响的实验。
实验材料: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成pH为4的模拟酸雨、清水、若干用清水浸泡过的大豆种子、培养皿两个。
(一)实验假设:模拟酸雨对大豆种子的 有影响。
(二)实验过程:
(1)取两个培养皿并编号A和B,在A培养皿里放入若干用清水浸泡过的大豆种子,在B培养皿里放入 用清水浸泡过的大豆种子。
(2)每天定时向A培养皿中喷洒一定量的 ,向B培养皿中喷洒等量的清水。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3)定时观察A、B两培养皿中大豆种子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等量的
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