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数据的表示
第2课时 频数直方图 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别 总分
【学习目标】
1.了解频数等概念,能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
2.能从频数直方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任务一:频数直方图
(一)自学指导
要求:自学课本163-166页的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 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 .
2.当样本数很大,样本中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 .
(二)自学检测(要求: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不要乱勾乱画.)
1.已知一组数据10,8,6,10,8,13,11,12,10,10,7,8,12,9,11,12,9,10,11,10,那么频数是5的一组的范围是( )
A.7.5~9.5 B.9.5~11.5 C.5.5~7.5 D.11.5~13.5
2.某班组织了针对全班同学关于“你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后,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最喜欢篮球的人数最多
B.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是最喜欢喜欢乒乓球人数的两倍
C.全班共有50名学生
D.最喜欢田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0%
评价任务一
得分:
任务二:绘制频数直方图的步骤
(1)自学指导
要求:自学课本168-169页的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组距?如何把数据分组?你还有其他的分组方式吗?
(2)绘制频数直方图的大致步骤是什么?
绘制频数直方图的步骤:
①确定所给数据中的最 值和最 值;
②将数据适当 ;
③统计每组中数据出现的 ;
④绘制频数直方图.
(二)自学检测(要求: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不要乱勾乱画).
下列数据是对某校八年级一班21名男生的引体向上的抽测记录(单位:次):3,4,2,6,5,5,3,1,4,2,4,6,10,7,1,4,5,6,2,10,3.
根据以上数据填写频数分布表,并制作频数直方图.
引体向上数x(次) 1≤x<3 3≤x<5 5≤x<7 7≤x<9 x>9
频数记录
频数
评价任务二
得分:
自我反思:
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
当堂训练:
要求:独立完成后两两交换,组内交流,成绩计入小组量化.
1.某次数学测试,抽取部分同学的成绩(得分为整数),整理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示信息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组距是10
B.本次抽样样本容量是60
C.70.5﹣80.5这一分数段的频数为18
D.这次测试及格(不低于60分)率为92%
2.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某校对七年级学生进行了视力监测,收集了部分学生的监测数据,并绘制成了频数分布直方图,从左至右每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4:3:2,其中第三组的频数为45,则共收集了 名学生的监测数据.
3.某学校开展了“校园科技节”活动,活动包含模型设计、科技小论文两个项目.为了解学生的模型设计水平,从全校学生的模型设计成绩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模型设计成绩(成绩为百分制,用x表示),并将其分成如下四组:60≤x<70,70≤x<80,80≤x<90,90≤x≤100.
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80≤x<90的成绩为:81,81,82,82,83,83,84,84,84,85,86,86,86,87,88,88,88,89,89,89.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请估计全校1000名学生的模型设计成绩不低于80分的人数.
参考答案:
任务一(一)自学指导
1.频 横数 2. 数据的整体分布状况
(二)自学检测
1.A 2.C
任务二(一)自学指导
(1)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组距;先定组距再定组数,或先定组数再定组距.
(2)①大 小 ②分组 ③次数
(二)自学检测
解:频数记录分别为:正、正┬、正 ̄、 ̄、┬,频数分别为:5、7、6、1、2,频数直方图如下图所示.
当堂训练:
1.B 2.150
3.解:(1)∵5÷10%=50,而80≤x<90有20人,
∴70≤x<80有50﹣20﹣5﹣10=15,
补全图形如下:
(2)全校1000名学生的模型设计成绩不低于80分的人数为:
(人).
引体向上
次数
3
7
1
2
6
8
2
6
5
4
0
学生数
5
11
7
1
9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