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4章 4.3 全等三角形 4.3.1 认识全等三角形
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境和图案,经历观察、发现和实践操作、重叠图形等过程,了解图形全等的意义和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了解图形全等的特征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经历“我实践,我发现”,“几何常识我知道”,“实践问题我创造”的教学活动,由此“感悟图形的全等—应用图形的全等—创造图形的全等”,带动知识 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3.学生积极参与图形全等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合作与成功的快乐,建立学习好数学的自信心,体会图形全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全等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回顾平移、旋转、轴反射的性质,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清晰地展示变换过程,以帮助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有何特征? 【说明】设置有趣的生活图片,一组是实物图形,一组是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全等图形有一个感性认识. 2.讲授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形状、天小完全相同的图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几何研究的重要内容. 1.做一做: 如图4.3-1是两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用透明纸描出每组中的一个图形,并剪下来与另一个图形叠放在一起,它们能完全重合吗? 图4.3-1 【归纳结论】由上述操作可知,两组图形分别都能完全重合,一般地,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作全等图形,能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 【说明】通过让学生动手剪、叠合两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发现它们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由此引出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思考: 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作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作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作对应角. 如图4.3-2,若△ABC与△A'B'C'全等,则记作:△ABC≌△A'B'C' . 图4.3-2 其中顶点A与A',B与B',C与C'是对应顶点;AB与A'B',BC与B'C',CA与C'A'是对应边;∠A与∠A',∠B与∠B',∠C与∠C'是对应角. 要注意的是,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在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我们知道,能够完全重合的两条线段是相等的,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角是相等的,由此得到: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反过来,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明】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并指出其中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老师对例题进行讲解) 例1:如图4.3-3,△ABC≌△DCB,AB=3,DB=4,∠A=60°. 图4.3-3 (1)写出△ABC和△DCB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2)求AC,DC的长及∠D的度数. 解:(1)AB与DC,AC与DB,BC与CB是对应边;∠A与∠D,∠ABC与∠DCB,∠ACB与∠DBC是对应角. (2)因为AC与DB,AB与DC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所以AC=DB=4,DC=AB=3. 因为∠A与∠D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所以∠D= ∠A=60°. 3.议一议: (1)如图4.3-4,把△ABC沿点B到点C的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得到△A'B'C',则△ABC与△A'B'C'全等吗 图4.3-4 (2)如图4.3-5,把△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A'B'C',旋转角为∠ABA',则△ABC与△A'B'C'全等吗? 图4.3-5 (3)如图4.3-6,把△ABC沿直线l折叠,得到△A'B'C,则△ABC与△A'B'C全等吗? 图4.3-6 由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知识可知,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或轴对称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3.课堂练习 1.如图,把△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 △ADE,显然有△ABC≌△ADE,写出所有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解:对应顶点:A与A,B与D,C与E; 对应边:AB与AD,AC与AE,BC与DE; 对应角:∠BAC与∠DAE,∠B与∠D,∠C与∠E. 2.如图,△ABC≌△AED,AB是△ABC的最大边,AE是△AED的最大边,∠BAC与∠EAD是对应角,且∠BAC=25°,∠B=35°,AB=3 cm,BC=1 cm,求∠E,∠ADE的度数和线段DE,AE的长度. 解:因为△ABC≌△AED, 所以∠E=∠B=35°, ∠ADE=∠ACB=180°-25°-35°=120°, DE=BC=1 cm,AE=AB=3 cm. 4.课堂小结 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的方法:①重叠法:将两个三角形重叠,能够重合的点就是对应点,能够重合的边就是对应边,能够重合的角就是对应角.②对应法:根据具体的表达式确定对应关系.③推理法:通过说理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从而得到对应边、对应角. 要证明边相等,常采用的方法:(1)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利用“等角对等边”;(2)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3)利用等量代换,证明这两条线段都与第三条线段相等;(4)其他方法,如利用线段的和差等关系进行转化 5.板书设计 全等图形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表示和性质,是学习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