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第2课时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5.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第2课时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湘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5 08:5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5章 5.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第2课时 含30o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经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性质的发现过程.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会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4.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和“逆向思维”方法,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教学难点:直角三角形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用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理由,并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 能,理由:如图,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拼成的三角形是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所以是等边三角形. 观察然后思考:由此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讲授新课 1.探究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为什么等于斜边的一半. 思考:在一个锐角为30°的直角三角板中,这个锐角所对直角边的长度与斜边的长度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如图5.1-15,在Rt△ABC中,∠ACB=90°,∠A=30°,那么直角边BC与斜边AB有什么关系呢 图5.1-15 分析:根据猜想要判断BC=AB,可以考虑取AB的中点,如果BD=BC,那么BC=AB,由于∠A=30°,所以∠B=60°,如果BD=BC,则△BDC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所以考虑判断△BDC是等边三角形,你会判断吗?(由学生完成) 解:如图5.1-15,在Rt△ABC中,∠ACB=90°,∠A=30°,取斜边AB的中点D,连接CD.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得,CD=AB=BD, 于是△DBC是等腰三角形. 由于∠ACB=90°,且∠A=30°, 因此∠B=60°. 于是△DBC是等边三角形, 因此BC=BD=AB. 由此可得: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可以运用轴对称知识证明结论成立吗? (让学生交流,可以得出把△ABC沿着AC翻折,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2.实际应用 例2:在A岛周围20海里水域内有暗礁,一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到O处时,发现A岛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且与轮船相距海里,如图5.1-6所示.若该轮船继续保持由西向东的航向,会有触礁的危险吗?(已知≈1.732) 图5.1-6 分析:如图5.1-6,取轮船航向所在的直线为OB.过点A作AD⊥OB,垂足为D.AD长为A岛到轮船航道的最短距离,若AD大于20海里,则轮船由西向东航行不会有触礁的危险. 解:如图5.1-6,取轮船航向所在的直线为OB.过点A作ADOB,垂足为D,连接AO. 在Rt△AOD中,AO=30海里,∠AOD=30°, 于是AD=AO=×30=15≈25.98(海里). 由于AD≈25.98>20海里, 所以轮船由西向东航行不会有触礁的危险. 练习 1.如图, 在△ABC中,∠C=90°,∠B=15°,DE垂直平分AB,垂足为点E,交BC边于点D,BD=16cm,则AC的长为 8 cm . 2.如下右图,在△ABC中,若∠BAC=120°,AB=AC,AD⊥AC于点A,BD=3,则BC= 9 . 3.逆向思考: 把条件“∠A=30°”与结论“BC=AB”交换,结论还成立吗? 动脑筋: 例3:如图5.1-7,在Rt△ABC中,∠BCA=90°,若BC=AB,求证:∠A=30°. 图5.1-7 学生交流与分析: (1)取AB的中点,连接CD,判断△BCD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60°,从而∠A=30°;(2)沿着AC翻折,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3)你能把上面问题用文字语言表达吗? 证明:(方法一)如图5.1-7,取斜边AB的中点D,连接CD. 因为C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 所以CD=AB=BD. 因为BC=AB,所以BC=BD=CD, 即△BDC为等边三角形.于是∠B=60°. 因为∠A+∠B=90°,所以∠A=30°. (方法二)如图5.1-8,延长BC到F,使CF=BC,连接AF. 图5.1-8 因为∠BCA=90°,BC=CF, 所以AC垂直平分BF, 于是AB=AF(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又BC=AB,BC=CF=BF. 所以BF=AB,因此BF=AB=AF, 即△AB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B=60°, 因此∠CAB=90°-∠B=30°. 由例3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3.课堂练习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75°,腰长4cm,那么腰上的高是 2 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4 cm2. 解析:因为75°不是特殊角,但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0°,依题意画出图形,则有∠A=30°,BD⊥AC,AB=4 cm,所以BD=2cm,S△ABC=AC·BD=×4×2=4(cm2). 方法总结:作出准确的图形,构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轮船向东航行到C处,观测到海岛B在北偏东30°方向;航行到D处,观测到海岛B在北偏西30°方向;当船到达C处时恰与海岛B相距20海里. 请你确定轮船到达C处和D处的时间. 解析:根据题意得出∠BAC,∠BCD,∠BDA的度数,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AC、CD的长度,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关系式求出时间. 解:因为∠BCD=90°-30°=60°,∠BDC=90°-30°=60°, 所以∠BCD=∠BDC=60°, 所以△BCD为等边三角形. 在△ABD中,因为∠BAD=90°-60°=30°,∠BDC=60°, 所以∠ABD=90°,即△ABD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ABC=30°. 因为BC=20海里,所以CD=BD=20海里, 又BD=AD,所以AD=40海里, 所以AC=AD-CD=20(海里). 因为船的速度为每小时10海里,因此轮船从A处到C处的时间为=2(h),从A处到D处的时间为=4(h),所以轮船到达C处的时间为13时30分,到达D处的时间为15时30分. 方法总结:方位角是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弄清楚方位角是解决这类题的关键,再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4.课堂小结 5.板书设计 1.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2.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设计反思 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强调这两个性质都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得到的,如果是一般三角形是不能得到的;两边的二倍关系是斜边和直角边之间的关系,不是两直角边的关系,这在教学中要注意强调,这是学生常犯的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