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 地球的演化历史
夯基固本
一、1.(2)层理 地表环境 (3)下 2.(2)年代
3.(1)②宙 代 纪 (2)地质年代
二、1.46 2.地核 地幔 3.(1)大气圈 (2)水圈
4.(2)显生 (3)人类
三、1.(1)高级 简单 (2)海洋 3.海陆 4.前寒武纪
中生代
真题示例
1.【思路点拨】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可知,地质年代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宙、代、纪等,A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甲类动物出现在两栖类动物之后,盛行在中生代,应为恐龙,D正确;三叶虫和鹦鹉螺在早古生代繁盛,B、C错误;猿猴为哺乳动物,在新生代繁盛,A错误。第(3)题,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也是主要的成煤期,C正确。
【答案】 (1)A (2)D (3)C
2.【思路点拨】 晚古生代海生脊椎动物进化为两栖动物,A正确;哺乳动物繁盛于新生代,被子植物出现于中生代,恐龙灭绝于中生代末期,B、C、D错误。
【答案】 A
3.【思路点拨】 第(1)题,通过研究地层和地层所包含的化石可以研究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A正确。第(2)题,恐龙大繁盛时期是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163百万—113百万年处在此时期,C正确。第(3)题,联合古陆在中生代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在新生代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海陆变迁先后顺序为④②③①,D正确。
【答案】 (1)A (2)C (3)D
跟踪训练
1.A 2.C 第1题,甲图中三叶虫出现于古生代早期,乙图中蕨类植物出现于早古生代,丙图中的恐龙繁盛于中生代,丁图中的哺乳动物最早出现于中生代的三叠纪晚期。含有以上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丁,A正确,B、C、D错误。第2题,成煤期主要为古生代后期(蕨类植物繁盛)和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乙图中蕨类植物出现于早古生代,古生代后期是重要的成煤期,C正确;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解体,最终解体的时间是新生代,与乙图时间不符,A错误;爬行动物盛行于中生代,这一时期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或“恐龙时代”,与乙图时间不符,B错误;进化出鸟类的时代为中生代,与乙图时间不符,D错误。
3.C 4.D 第3题,读图可知,乙时期为中生代,裸子植物发展,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从盛行至消失,C正确;鱼类开始出现和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都在古生代,A、B错误;灵长类动物出现在新生代,D错误。第4题,读图可知,丙所处的地质时期约为距今5.4亿—2.5亿年,应是古生代。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森林广布,加上地壳运动剧烈,成为重要的成煤期,②④符合题意;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在中生代,①不符合题意;全球气候出现冷暖交替变化,与该时期成为成煤期关联性不大,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
5.C 6.D 第5题,长生黔江龙生活在距今7 200万年至6 600万年,位于侏罗纪与古近纪之间,为白垩纪,C正确。第6题,①时期是三叠纪,属于中生代,蕨类植物繁盛是古生代,A错误;②时期是白垩纪,属于中生代,欧亚大陆雏形形成在古生代,B错误;①时期是中生代(三叠纪),裸子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时期,铁矿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前寒武纪,C错误;②时期是中生代末期,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出现,D正确。
7.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可知,震旦纪、石炭—二叠纪、第四纪都出现过大冰期。第(2)题,由图可知,古生代末期冷暖曲线偏向冷,干湿曲线偏向湿;中生代末期冷暖曲线偏向暖,干湿曲线偏向干。第(3)题,由材料可知,气候冷暖干湿处在波动变化中,处于交替状态;第四纪以来冷暖曲线大部分时期偏向冷,寒冷期较长。根据冷暖曲线可知,相比较而言,整个地质时期,温暖期的时间较长。
答案:(1)3次:震旦纪、石炭—二叠纪、第四纪。
(2)古生代末期气候冷湿,中生代末期气候暖干。
(3)气候冷暖干湿交替;第四纪以来寒冷期长;整个地质时期温暖期较长。考点2 地球的演化历史
【学考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理解地层、化石的概念及其作用; 2.运用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演化过程中生物的演化、海陆变迁、构造运动以及矿产形成过程。
一、地球历史的记录
1.地层
(1)概念:地质历史上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和堆积物。
(2)特征: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 构造。地层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层形成时的 。
(3)规律:先沉积的地层在 ,后沉积的地层在上。
2.化石
(1)概念: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2)应用:是确定所在地层的 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3.地质年代表
(1)地质年代。
①概念: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晚或先后顺序的时间单位。
②常用的地质年代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 、 、 等,分别对应地层单位宇、界、系等。
(2)地质年代表:科学家依据 先后顺序,把地球历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编成时间顺序表。
二、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
1.起源:地球起源于大约 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
2.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地球温度逐步降低,内部物质出现分异。密度大的物质渐渐聚集到地球的中心,形成 ;密度较小的物质向上集中,形成 和地壳。
3.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
(1)广泛发生的火山喷发,释放出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原始的 。
(2)地表温度下降,气态水发生凝结,通过降雨落到地面,形成由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组成的 。
4.生命演化
(1)地球上的生命大约从38.5亿年前开始。
(2)大约5.4亿年前,地球进入了生物繁盛以及较高生命演化的新阶段—— 宙。
(3)大约180万年前, 诞生。
三、地球演化过程
1.生物演化
(1)地球生物演化历程:从低级到 、从 到复杂的过程。
(2)分布空间变化:生物演化经历了由 向陆地扩展的过程。
2.海陆变迁
3.构造运动:导致了 的变迁、地形的变化,对气候的变化、生物的演化以及一些矿产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4.矿产形成:铁矿成矿期在 ;煤炭成矿期在古生代后期、 等。
1.(2025·江苏合格考)地球演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球演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地质年代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 )
A.宙、代、纪 B.纪、代、宙
C.宙、纪、代 D.代、宙、纪
(2)下列属于甲类动物的是( )
A.猿猴 B.三叶虫
C.鹦鹉螺 D.恐龙
(3)主要成煤期在( )
A.早古生代、晚古生代 B.前寒武纪、早古生代
C.晚古生代、中生代 D.中生代、新生代
2.(2024·江苏合格考)“满深1井”是我国塔里木油田的一口超深预探井,钻探至7 665.62米深度时获得了高产油气流。下图为“满深1井”钻探深度及所经地层年代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高产油气流产自古生代地层,古生代时期( )
A.两栖动物出现 B.哺乳动物繁盛
C.被子植物出现 D.正值恐龙灭绝
3.(2023·江苏合格考)某校学生参观地理学科普展,开展了海陆变迁探究活动。下图为马门溪龙化石模型和地质年代简表。读图,回答(1)~(3)题。
(1)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层和化石 B.植被和岩石
C.土壤和生物 D.矿物和地形
(2)马门溪龙生活的年代大约距今
A.635百万—542百万年 B.419百万—359百万年
C.163百万—113百万年 D.23百万—2.6百万年
(3)中生代以来,海陆变迁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一、选择题
(2025·淮安考前模拟)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一般先形成的岩层在下,后形成的岩层在上。下图为不同地层中的化石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含有以上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甲—乙
C.丙—乙—丁—甲 D.丙—甲—丁—乙
2.图乙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 )
A.联合古陆解体 B.爬行动物盛行
C.是重要的成煤期 D.进化出了鸟类
(2025·丰县合格考模拟)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O2含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
A.鱼类开始出现 B.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C.恐龙从盛行至消失 D.灵长类动物出现
4.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
①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②蕨类植物繁盛
③全球气候出现冷暖交替变化 ④地壳运动剧烈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5·扬州合格考模拟)2024年9月,古生物学家在重庆发现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第一个鸭嘴龙类恐龙化石——长生黔江龙,其生活时间约为距今7 200万年至6 600万年。下图为长生黔江龙复原图及其生活年代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长生黔江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
A.三叠纪 B.侏罗纪
C.白垩纪 D.二叠纪
6.下列关于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蕨类植物繁盛 B.②时期,欧亚大陆雏形已形成
C.①末期,铁矿的形成期 D.②时期,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出现
二、非选择题
7.在地质时期,地球表面经历过几次大冰期气候,气温低且持续时间长为大冰期,次之为小冰期。大冰期之间相隔2亿—3亿年,为大间冰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有几次大冰期,分别在哪个时期
(2)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据图推测,当时的气候分别有什么特点。
(3)据图归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