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4 23:0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名词解释】
1.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2.洋务:泛指与西方国家有关的一切事务,如外交、商贸、传教、办新式学堂、引进先进技术等。
3.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基础过关】
洋务运动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内外交困。内部,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大半个中国;外部,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主张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目的 维护清王朝统治
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口号 “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 中央:奕诉;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地主阶级洋务派
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发展新式教育 兴办新式学校(1862年,设立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国防建设 (1)新式陆军:19世纪60年代,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2)新式海军: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性质 一次失败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进步性 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局限性 由于清朝政治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求强求富的目标没有实现
边疆危机 东南危机 侵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侵略台湾
反抗 台湾人民据险反击,清政府派兵入台,部署防务
结果 日本从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
西北危机 侵略 1865年,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南疆大部分地区和北疆部分地区。1871年,俄国出兵占领新疆伊犁地区
反抗 1875—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结果 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领土→经中俄外交谈判,清政府收回伊犁地区大部分领土→1884年,清政府建立新疆行省(新疆建省加强了中央对新疆的管辖,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边疆危机 西南、东南危机 侵略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反抗 马尾海战福建水师仓促应战,大部分军舰被击沉→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率部反击,取得胜利→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
结果 清政府与法国签订《越南条款》,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同意中越边境开埠通商等(从此,法国的势力侵入中国云南、广西)→1885年,清政府建立台湾行省(台湾建省加强了台湾的海防地位,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实战演练】
1. “作为清政府统治集团的一员,恭亲王奕?目睹了清朝武备废弛落后,不堪一击,于是提出‘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奕?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D )
A.兴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企业
C.建设新式海军 D.维护清朝统治
【解析】D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奕?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他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2.要自强,就必须有新的生财之道,开辟新的财源。因此,洋务派主张发展( D )
A.自然经济 B.手工工场
C.军事工业 D.民用企业
【解析】D 根据题干“要自强,就必须有新的生财之道,开辟新的财源”和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史料实证 下图是1878年中国留学生棒球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的中国学馆门前拍摄的照片。它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其中一项措施是( D )
A.发展近代体育 B.兴办新式学堂
C.创办近代企业 D.派遣留学生
【解析】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题干“1878年中国留学生棒球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的中国学馆门前拍摄的照片”反映了洋务运动派遣留学生这一措施。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回顾历史,19世纪80年代洋务派组建的规模最大的一支海军是( A )
A.北洋舰队 B.南洋舰队
C.广东舰队 D.福建舰队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洋舰队。
5历史解释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共制造车床138台、起重机84台、汽炉机32台以及其他机器零件工具110余万件,这些产品除自用外,其余均卖给或调给其他机器局和民用工业厂家。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 )
A.助推民族工业发展
B.避免了官商利益的冲突
C.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D.旨在传播西方工业文明
【解析】A 据题干“其余均卖给或调给其他机器局和民用工业厂家”可知,这些机器零件的输出有利于近代企业的发展,助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6.19世纪中期以后,列强觊觎我国边疆地区是从东南海疆开始的,当时联合侵略我国台湾地区的国家是( C )
A.英国、法国 B.英国、俄国
C.美国、日本 D.日本、俄国
【解析】C 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以后,侵略过我国台湾的列强有美国、日本、法国。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遭到台湾人民坚决抵抗,大败而归,转而支持日本侵略台湾。
7时空观念 有人说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不败而败,不胜而胜”;也有人说“这场战争使号称‘世界第二’的法国的国际声誉一落千丈,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却得到提高”。这场战争发生在中国( A )
A.西南边疆 B.西北边疆
C.东南边疆 D.东北边疆
【解析】A 根据材料“不败而败,不胜而胜”“法国的国际声誉一落千丈”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883—1885年发生的中法战争,1885年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战局,正当中越两国抗法斗争即将取得胜利时,清政府派李鸿章和法国代表在天津签订《越南条款》,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切断了清政府与越南之间的传统宗藩关系,加剧了清帝国西南边疆危机,因此有人说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不败而败,不胜而胜”。
8钦差大臣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新疆建省;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率部击退法军后,1885年台湾建省。这体现了两地建省的主要目的是( A )
A.巩固国防 B.发展文化
C.促进开发 D.安抚民心
【解析】A 根据题干“收复新疆后”“击退法军后”可知,新疆行省和台湾行省的都是在外国列强入侵时,边疆形势严峻时建立的,说明新疆、台湾建省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危机。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主要活动
① 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上海
② 1872年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③ 1877年 派福建船政学堂学生出洋学习,1877-1886年共派三批学生赴英法等国学习
④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⑤ 1887年 开办漠河金矿
⑥ 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成军
(1)根据材料一,将李鸿章筹办的洋务活动进行归类。(将序号填入表格中)(4分)
类别 近代 军事工业 近代 民用企业 近代 教育 近代 军队
序号 ① ②④⑤ ③ ⑥
材料二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兴办了一些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涉及的生产部门包括交通、采矿、冶炼、纺织等。这些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大部分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特点。(2分)
答:采用西方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官督商办。
材料三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换一只眼睛看历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2分)
答:清政府腐败无能;日本侵略;洋务企业性质多为官督商办,受到腐朽制度的侵蚀;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