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6 人口迁移
夯基固本
一、2.国际 3.(1)生存需求 (2)更适宜的生活环境 集团性 (3)远距离 大 长 旧大陆 新大陆 (4)①城镇 ②经济发达 永久性定居 外籍劳工
多元化
二、2.国家政策 生态环境
三、1.长 大 复杂多样 2.(2)农村 城镇 不断上升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四、1.经济 空间分布 融合 2.交通 社会治安管理
真题示例
1.【思路点拨】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2016—2021年广东省不同区域人口迁入占比中,珠江三角洲所占比重较高,A正确。第(2)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广东省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因此,近年来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C正确;气候、教育以及交通虽然也会影响人口迁移,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D。
【答案】 (1)A (2)C
2.【思路点拨】 第(1)题,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城乡差异,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进城务工人员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往往选择外出务工。第(2)题,图中数据表明进城务工人员省内流动高于跨省流动。
【答案】 (1)A (2)B
3.【思路点拨】 第(1)题,淮安人口增量小于50万,徐州、镇江人口增量小于100万,苏州、杭州人口增量大于100万,D正确。第(2)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吸引人口迁入,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A正确;城市人口容量、自然生态环境、矿产资源禀赋都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C、D错误。
【答案】 (1)D (2)A
跟踪训练
1.C 2.A 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大量进城务工人员迁入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为了务工和经商,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图中③表示经济收入,C正确;大量进城务工人员迁入东南沿海地区与①气候、②矿产资源、⑥战争的关系不大,A、B、D错误。第2题,美国东北部气候冷湿,不适合老年人居住,西部、南部阳光充足,气候适宜,所以影响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素,图中①表示气候因素,A正确;②矿产资源、④政策、⑤婚姻家庭都不是影响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因素,B、C、D错误。
3.C 4.D 5.C 第3题,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增长)率,由表格可以看出,甲国人口增长率为0.4,乙国人口增长率为1.3,丙国人口增长率为1.5,丁国人口增长率为0.4,因此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丙国,C正确。第4题,由表格可以看出,四个国家中,丁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人口迁移率最高,外来人口多,说明其经济发达,D正确。第5题,当前影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和经商为主,C正确。
6.解析:第(1)题,据材料分析可知,“候鸟”经济意味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农闲时外出务工,农忙时短暂返回,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季节性外流,导致农村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村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使得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引导,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不足,不利于社会环境的稳定。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省际人口流动数大于500万人的省级行政区有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和北京等地区经济发达,产业发展迅速,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同时,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高,能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相对较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了大量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入。第(3)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不能吸纳大量人口迁入;西藏人口稀少,地广人稀,竞争压力小,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高,迁出意愿较低;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远,迁出的人口较少;西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以农牧业和旅游业等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难以吸引大量外地人口流入。
答案:(1)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严重,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
(2)分布特点:以东南沿海和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原因:东南沿海和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完善,生活便利。
(3)西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不能吸纳大量人口迁入;西藏人口数量少,竞争压力小,人口迁出意愿较低;西藏经济欠发达,人口迁入较少;距中东部地区距离较远,人口迁出少。考点16 人口迁移
【学考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掌握不同时期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2.结合实例,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概念:指人口变换常住地的空间移动,它反映人口在地域之间的动态变化。
2.类型:一般分为 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口迁移
(1)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为满足 而经常迁移。
(2)古代农业社会:人口迁移与寻求 联系紧密。这个阶段人口迁移以 迁移或大批迁移为主。
(3)15世纪至19世纪: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以跨越大洲、海洋的 国际人口迁移为主,人口迁移规模 ,持续时间 。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流是从“ ”迁往“ ”。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①国内人口迁移:以向 迁移为主。
②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趋于向 国家和地区迁移; 移民比例减小,非定居的 增多;人口迁移目的和形式日益 等。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动力:原居住地的“推力”+迁入地的“拉力”。
2.具体影响因素:收入因素、距离因素、 、文化背景、 变化等。
三、我国的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特点:持续时间 、规模 、迁移目的和形式 等。
2.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和流动
(1)改革开放之前:有组织地迁移。
(2)改革开放以后:大量人口从 迁移到 ,城镇人口比重 ;
吸引了不少中西部地区的人口迁入。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1.有利影响:促进 发展、调节人口 、加强民族 和文化交流等。
2.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入地的居住、 、市政设施等造成压力,并带来 等方面的问题。
1.(2024·江苏合格考)广东省经济发达,近年来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下图为2016—
2021年广东省不同区域人口迁入占比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
(1)广东省迁入人口集中分布在( )
A.珠江三角洲 B.粤东
C.粤西 D.粤北
(2)广东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温暖宜人 B.高等教育发达
C.就业机会较多 D.对外交通便利
2.(2023·江苏合格考)进城务工人员是我国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城务工人员流动发生了变化。下图为2011—2020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流动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外出务工的主导因素是( )
A.就业机会 B.气候条件
C.政府政策 D.资源禀赋
(2)十年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流动的变化是( )
A.省内流动逐年减少 B.省内流动高于跨省流动
C.流动总体规模持续增长 D.跨省流动先减后增
3.(2022·江苏合格考)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迁移量大。下图为2010—2020年长江三角洲三省一市41个城市人口增量统计图。据此回答(1)~(2)题。
(1)近十年来,下列城市中人口增量超过100万的是( )
A.淮安、金华 B.徐州、合肥
C.镇江、上海 D.苏州、杭州
(2)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城市人口容量
C.自然生态环境 D.矿产资源禀赋
一、选择题
(2025·丰县合格考模拟)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进城务工人员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
A.① B.② C.③ D.⑥
2.引起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2025·淮安合格考全真模拟)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表。据此回答3~5题。
国家 甲 乙 丙 丁
人口出生率/% 2.9 2.6 2.4 1.3
人口死亡率/% 2.3 1.2 1.0 1.1
人口自然增长率/% 0.6 1.4 1.4 0.2
人口迁移率/% -0.2 -0.1 0.1 0.2
3.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二、非选择题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农村居民,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的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农村居民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流动性强,形成“候鸟”经济现象;有的农村居民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我国某年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
暂缺)。
(1)分析“候鸟”经济给农村社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2)说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数大于500万人的省级行政区空间分布的特点,并简析原因。
(3)西藏是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最小的省级行政区,简析其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