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小学文言文
卫后
小古文练习
四年级
a
第1页,共140页
吃透
古文
四年级语文小古文阅读理解专项59篇
目录
1.《论语》二则
31.负盐负薪
2.匡衡凿壁偷光
32.东方朔谏武帝
3.北人食菱
33.永志父诫
4.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34.山宾卖牛
5.日月星
35.季布一诺(节选)
6.牛郎织女
36.周幽王失信身亡
7.嫦娥奔月
37.老吾老
8.古朗月行
38.孝丐
9.四季花语
39.拾椹供亲
10.蛇衔草
40.陈遗至孝
11.正午牡丹
41.弈秋诲二人弈
12.花木(节选)
42.推敲
13.老马识途
43.薛谭学讴
14.虎与刺猬
44.王欢守志
15.狼子野心
45.相称
16.孔雀爱尾
46.欲食半饼喻
17.十有五而志于学
47.愚人食盐
18.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48.沉香化炭
19.以人为鉴
49.精卫填海
20.大丈夫
50.鲤鱼跳龙门
21.多多益善
51.共工怒触不周山
22.杨布打狗
52.盘古开天地
23.名落孙山
53.掩耳盗铃
24.解铃还须系铃人
54.刻舟求剑
25.勤训(节选)
55.楚王好细腰
26.高凤流麦
56.邴原泣学
27.任末好学
57.迂公修屋
28.废弈向学
58.王华还金
29.诸葛恪得驴
59.陆远方卖宅
30.七步诗
第2页,共140页
吃透
四年级语文小古文阅读理解专项59篇小古文
《论语》二则
子曰:“知之者①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论语·雍也》
子曰:“由②,诲(hui)女知之③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一《论语·为政》
1.解释文中加点字。
(1)知:
(2)好:
(3)乐:
(4)诲:
2.解释下面的通假字。
(1)诲女知之乎
(2)是知也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告诉了我们
学习态度。
4.学习了这篇选文,你觉得“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分别是怎样的人?
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第3页,共140页
1
吃透
小古文
【注释】
①者:代词,指…的人。
②由: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弟子。
③之:代词,它,指孔子教授的知识。
【参考译文】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
习为乐的人。”
孔子说:“仲由啊,我教给你的知识你理解了吗?知道它就是知道它,不
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啊。”
【知识拓展】
孔子(前551一前477),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
阜),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第4页,共140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