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0 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夯基固本
一、2.季节性
二、1.位置 空间 2.光照 产量 种植业 畜牧业 物质基础 肥力 水源 灌溉 良种培育 科学灌溉 农用物资 乳畜业
三、1.自然 2.(1)科技进步 (2)市场 交通 销售范围 运费 (3)环境
真题示例
1.【思路点拨】 第(1)题,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接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寒冷漫长,农业生产易受低温冻害影响。第(2)题,广东省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城镇化水平较高,市场对经济作物需求量较大,从而使得粮食播种面积下降。
【答案】 (1)D (2)A
2.【思路点拨】 第(1)题,据图可知,1983—2020年,我国新疆棉花产量增幅最大,东部地区产量下降;我国棉花生产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西移趋势,C正确,A、B、D错误。第(2)题,相比其他产棉区,新疆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日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棉花品质好,D正确;新疆水源不丰富,相对于东部地区,新疆土壤不肥沃,地形平坦不是主要因素,A、B、C错误。
【答案】 (1)C (2)D
跟踪训练
1.D 2.A 第1题,根据材料“榴梿是喜温喜湿的热带水果”可知,榴梿“安家”的首要条件是气候条件。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较湿热,水热条件好,有利于热带农作物榴梿的种植,D正确,A、C错误;海南省地处热带区域,温差并不大,B错误。第2题,海南虽然地处热带区域,但在热带区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仍不能完全满足榴梿生长,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引进榴梿种植的存活率较低,在2018年能实现榴梿规模化种植,是因为榴梿种植技术的突破,能在热量条件相对较差的条件下实现大范围种植,A正确;与限制条件热量相比,国家政策支持、交通运输便利对榴梿能够规模化种植影响较小,B、D错误;榴梿消费市场相对稳定,并没有在2018年市场需求突然增加,C错误。
3.B 4.C 第3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降水少,A、D错误;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夏季热量丰富,光热是本区棉花生长的最大优势,B正确;交通条件不是自然条件,C错误。第4题,高产品种的大规模种植意味着棉花产量更高,需要更多的劳动力采摘,A错误;新疆作为我国主要的棉花产区,其棉花种植的面积近几年并未大面积减少,与事实不符,B错误;机械化采收可代替大量劳动力,所以新疆棉区对劳动力的采摘需求开始下降,C正确;东部人口老龄化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东部劳动力数量减少,故不能影响前往新疆的“拾花客”数量,D错误。
5.D 6.B 第5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可视化的手段减少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担心,满足了人们对农产品绿色、安全、原生态的需求,因此可视农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需求,D正确;可视农业的兴起与气候变化无关,A错误;政策支持并不是可视农业兴起的主导因素,B错误;土地面积是实现可视农业的基本条件,并不是可视农业兴起的主导因素,C错误。第6题,由图可知,可视农业可以依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自动进行分配水肥、喷药、灌溉,智能化的监管模式大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①正确;没有改变农业类型,②错误;科学管理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③正确;物联网主要用于生产过程的监测、控制,不能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④错误。故选B。
7.解析:第(1)题,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有助于棉花生长;夏季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有机质积累,棉花品质好。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3—2019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呈增长趋势。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气候干燥、降水少,加之棉花种植面积增加,需水量增加,水资源短缺严重。因此当地发展棉花种植最大的资源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第(3)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思路可从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分析。结合新疆棉花的实际,该地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耐旱棉花品种;发展节水灌溉,如喷灌、滴灌,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防止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出现土地荒漠化现象,保护生态环境;对棉花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答案:(1)光照充足,夏季昼夜温差大
(2)增加 水资源或水源
(3)发展节水灌溉;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培育耐旱品种专题九 产业区位因素
考点20 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学考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1.结合实例,了解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结合实例,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时空变化。
一、认识农业
1.概念:人类利用动植物生长和繁殖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特点:地域性、 和周期性等。
3.类型:按生产对象,可划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
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区位:一方面指某事物的 ,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 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
因素 影响
自 然 因 素 气候 包括热量、 、降水,对作物的种类、 和品质等有重要影响
地形 对农业活动的影响以海拔和坡度最为明显。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 ;山地往往坡度较大,不适宜耕作,适宜发展林业、
土壤 农业生产的 。土壤结构、 、土层厚度以及酸碱度等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水源 湿润地区丰富的 是作物稳产和高产的保证;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需要稳定的 水源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市场 市场可有效地引导农业生产类型、规模和布局
技术 包括 ,农机使用,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以及 等
交通 直接关系到 运入和农产品运出,特别是对产品保鲜要求高的 、园艺业等,更离不开快捷的交通运输
政策 法规 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古代:农业基本上“靠天收获”, 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
2.现代: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1) 能够削弱自然因素对农业发展的限制。
(2)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 和 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增强。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扩大了农产品的 ,同时,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产值的提高, 在农产品价格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
(3) 因素成为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1.(2023·江苏合格考)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地,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广东省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发展成就显著。图1为两省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对比图,图2为广东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图2
(1)与广东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科技 D.热量
(2)引起广东省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 B.交通变化
C.劳动力减少 D.气候变化
2.(2022·江苏合格考)近几十年来,我国棉花生产空间分布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图1为1983年和2020年我国主要产棉省区棉花产量变化图,图2为新疆棉花自动化精准播种作业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图2
(1)近几十年来,我国棉花生产的空间分布明显( )
A.东移 B.南移
C.西移 D.北移
(2)新疆棉花品质优良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水源丰富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光照充足
一、选择题
(2025·连云港合格考模拟)榴梿是喜温喜湿的热带水果,需水量大。20世纪50年代,我国海南地区开始引进榴梿种植,但其存活率较低。至2018年,实现规模化种植。据此回答1~2题。
1.国产榴梿“安家”海南的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温差较大
C.土壤肥沃 D.水热充足
2.海南规模化种植榴梿主要得益于( )
A.农业技术进步 B.国家政策支持
C.市场需求增加 D.交通运输便利
(2025·徐州铜山模拟)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超过85%。新疆棉花种植区多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区。每到收获季,新疆的棉田便会迎来数十万“拾花客”,他们从河南、山东、湖北等省区来到新疆采摘棉花。近年来,前往新疆的“拾花客”数量明显减少。据此回答3~4题。
3.新疆棉花生长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水热组合好 B.光热充足
C.交通便利 D.降水丰富
4.近年来,前往新疆的“拾花客”数量明显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高产品种的大规模种植 B.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C.机械化采棉模式的推广 D.东部人口老龄化严重
(2025·丰县合格考模拟)可视农业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在生产基地安装摄像系统,让投资者实现农业自动化,也让消费者可以随时看到绿色、原生态的蔬果生长及动物饲养的全部环节。右图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可视农业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可视农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变化 B.政策支持
C.土地面积 D.市场需求
6.目前,我国推广可视农业的现实意义有( )
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②改变农业类型 ③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 ④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7.(2025·盐城实验高级中学合格考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长绒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主要产于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棉花喜光、怕旱、怕涝。
材料二 图1为新疆棉花种植区分布图,图2为2013—2019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及占比统计图。
图1
图2
(1)新疆棉花品质好的原因是 。
(2)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呈 趋势,当地发展棉花种植最大的资源制约因素是
。
(3)新疆棉花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