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专题十一考点25国家战略与海洋权益学案+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专题十一考点25国家战略与海洋权益学案+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5 18:05:46

文档简介

考点25 国家战略与海洋权益
【学考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3.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认识区域发展战略的背景、必要性及对策; 2.了解我国海洋权益的范围,能够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一、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1.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例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①长江经济带内部:具有       的区位优势,带动      经济发展。
②全国范围:连接北部沿海的      经济区及南部沿海的    经济区。
③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    、    、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
(2)空间格局:一轴、两翼、三极、多点。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经济带。
(2)      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      、    、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3.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1)原因。
①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      。
②长江经济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并对全国     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优先,绿色发展,共抓    ,不搞大开发,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2)措施: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间、上下游间的       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4.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     、最    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2)意义: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      ,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3)地理背景:适宜开发的土地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4)划分: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为     开发区域、
    开发区域、    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其中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散布在其他三类开发区域之中。
5.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海洋的作用:“能量的     ”“未来的    ”。
(2)我国的海洋国情。
①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    宽广,岛屿众多。
②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③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④       种类多。
⑤拥有多种海洋      类型。
⑥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3)发展措施:立足于保护海洋      ,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      能力。
二、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1.海洋权益及其范畴
(1)概念:海洋权益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是属于主权性质的权利和由此衍生的部分利益。
(2)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本国的内水和     ,还包括本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等。
(3)范畴:海洋权益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主要包括海洋    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    利益、海洋科学利益、海洋    利益。
2.我国的海洋权益
(1)范围:我国海域辽阔,岛屿众多;在    、国际海底以及    也都拥有海洋权益;我国船舶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享有      。
(2)南海诸岛。
①范围:包括东沙、    、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由岛、礁、沙、滩组成,素有“海上明珠”之称。
②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的依据: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    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    、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③权益: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    ;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    区;中国南海诸岛拥有      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拥有一系列重要权利。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①范围:由钓鱼岛、黄尾屿、    、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等组成。
②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的依据: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    发现、命名和利用的。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地处东海大陆架,是我国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向东与琉球群岛之间以      相隔。
3.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提高全民族的      、发展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保护      。
1.(2024·江苏合格考)江苏省海岸线较长,海洋资源丰富,但海港数量较少。下图为江苏省简图。据此回答下题。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甲海域属于(  )
A.专属经济区 B.领海
C.毗连区 D.内水
2.(2024·江苏合格考)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需要。据此回答(1)~(2)题。
(1)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优先保护的资源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3.(2022·江苏合格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海洋权益。下图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各类海域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领海范围是领海基线向海延伸(  )
A.12海里 B.24海里
C.200海里 D.350海里
(2)沿海国享有“完全排他性的主权”的水域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的依据是(  )
A.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处水深不超过200米的东海大陆架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油气资源比较丰富
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距离台湾岛较近
2.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有(  )
①巩固国防 ②维护对外贸易通道 ③营造海上安全秩序 ④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025·扬州合格考模拟)2024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深海封闭式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浙江舟山海域领海基线外约50海里进行养殖作业。养殖工船全年在南海、黄海之间海区往返游弋,采用标准化、自动化养殖流程,全年生产优质大黄鱼(洄游性鱼类)。据此回答3~4题。
3.2024年6月,“国信1号”正在进行养殖作业的海域属于我国的(  )
A.内水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4.“国信1号”全年在不同海区间游弋,其最主要目的是(  )
A.躲避赤潮 B.寻找合适的水温
C.靠近市场 D.减小波浪的影响
  (2025·盐城合格考模拟)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地带,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5~6题。
5.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  )
①深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③借助水陆交通优势,做强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提升环境治理效能,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为提高工业生态效率,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方向可行的是(  )
A.上游利用海运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
B.中游开发传统能源,加速重工业化的进程
C.下游立足科学技术优势,发展高端制造业
D.全流域加强协作,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
二、非选择题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海洋开发历史悠久,提升海洋意识,确立主权与权益,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洋强国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图1为海冰景观图,图2为我国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养殖仓换水景观图。
图1        图2
(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辽阔,海岸线    ,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南北纵跨热带、    和温带,气候差异较     。能源、矿产和生物资源十分    ,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多样。
(2)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我国仍面临诸多问题。一是海洋灾害种类多:南部海域热带气旋活动频繁,夏秋季节的     (填气象灾害)危害大;海水入侵、风暴潮时有发生;黄、渤海北部沿岸冬季气温较低,海面会     。二是海岸地带开发强度大,高密度养殖,近海大中城市排污量较      等,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三是远洋开发能力亟待提升。
(3)我国不断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升级海洋产业。我国建造了世界首艘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鱼类“养在船上”,全流程受控,自动化程度较      。养殖仓可保证新鲜的外海水全天候循环补充,产品品质得以        。相较近海集中养殖,养殖工船可实现“深远海边走边养”,使污染强度       ,还能主动减小海洋灾害带来的        ,大幅提升了我国海洋开发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考点25 国家战略与海洋权益
夯基固本
一、1.(1)①海陆双向开放 中西部地区 ②环渤海 珠三角 ③沿海 沿江 2.(1)内河 (2)东中西 (3)沿海 沿江 3.(1)①重要支撑 ②生态文明 ③生态 大保护 (2)生态补偿 4.(1)主要 核心
(2)经济增长 (3)少 (4)优化 重点 限制
5.(1)源泉 粮仓 (2)①大陆架 ②季风特征 ④海洋灾害 ⑤生态系统 (3)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二、1.(2)领海 (3)政治 安全 文化 2.(1)公海 极地 过境通行权 (2)①西沙 ②最早 持续 ③主权 毗连 专属经济区 (3)①赤尾屿 ②最早 冲绳海槽 3.海洋意识 海洋经济 海洋环境
真题示例
1.【思路点拨】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位于领海基线以内向陆地一侧的水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基线以内向陆地一侧的水域为内水,因此甲海域属于内水,D正确,A、B、C错误。
【答案】 D
2.【思路点拨】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保护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故其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可持续发展,C正确。第(2)题,长江和黄河是我国重要的河流,两条河流的保护法优先保护的资源应是水资源,A正确。
【答案】 (1)C (2)A
3.【思路点拨】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领海基线向海洋一侧12海里的水域属于领海,A正确;从领海基线到24海里属于毗连区,领海基线向海洋一侧延伸到200海里的水域属于专属经济区(不包括领海),一国大陆架从领海基线算起,最多不超过350海里,B、C、D错误。第(2)题,图中①为内水、②为领海、③为毗连区、③和④共同构成专属经济区,沿海国享有“完全排他性的主权”的水域是内水和领海,①②符合题意,A正确。
【答案】 (1)A (2)A
跟踪训练
1.A 2.C 第1题,按照国际公认的大陆架公约,同在一个大陆架上的岛屿归该国所有的原则,我国对全部东海大陆架享有主权,自然也对坐落在东海大陆架上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享有领土主权,A正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油气资源比较丰富,距离台湾岛较近,这些都不能成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的依据,B、C、D错误。第2题,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有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御敌对国家从海上打击和入侵;维护我国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保卫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资源的安全,维护海洋权益;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营造和平、良好的海上安全秩序,①②③④正确。故选C。
3.D 4.B 第3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国信1号”在浙江舟山海域领海基线外约50海里进行养殖作业。领海基线以外,200海里以内属于我国的专属经济区。因此,正在进行养殖作业的海域属于我国的专属经济区,D正确,A、B、C错误。第4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养殖工船全年在不同海区间游弋,可以根据海水的温度、盐度等指标来挑选适合的养殖环境,灵活性强,养殖周期短,可提高养殖效率,B正确。
5.D 6.C 第5题,通过深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发挥各区域的优势,提高地区发展水平,①正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②正确;做强资源密集型产业不符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绿色发展理念,③错误;提升环境治理效能,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有利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④正确。故选D。第6题,上游地区距海远,不适合发展出口加工业,A错误;传统能源污染严重,不符合生态发展的目标,B错误;下游地区科技发达,可以发展高端制造业,C正确;全流域应该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不适合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D错误。
7.答案:(1)漫长 亚热带 大 丰富
(2)台风 结冰 大
(3)高 提升 降低 风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