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仿真模拟卷(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仿真模拟卷(七)+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5 18:08:03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距离地球大约12光年的位置有一颗红矮星蒂加登A星,绕其旋转的蒂加登B星是处于蒂加登A星宜居带内的一颗行星。据科学家推测,蒂加登B星可能适合人类居住。下表为金星、地球、蒂加登B星部分物理性质数据。据此回答1~2题。
星体 距离恒星 距离① 质量② 表面大气 均温/℃ 公转周 期/天
金星 0.72 0.82 464 226
地球 1 1 15 365
蒂加登 B星 0.25 2.4 28 5
注:①②数据以地球为1个单位。
1.从天体类型看,蒂加登A星属于(  )
恒星 行星
卫星 星云
2.和日、金距离相比,蒂加登B星距离其恒星更近,但表面温度为28℃,主要是因为其(  )
存在大气,具有保温作用
质量体积较大
公转周期较短
恒星能量较弱
下图为地球6亿年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工业革命期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1)变化曲线。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频繁的火山爆发
植物的出现发展
生物的呼吸作用
海陆的不断变迁
4.下列有关地球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古生代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蕨类植物
恐龙整体灭绝发生在生物灭绝事件③
喜马拉雅山脉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时期
新生代时期是地球上重要的成煤时期
2023年4月11日,堪察加半岛上的火山剧烈喷发。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5~
7题。
5.火山活动中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对应图中(  )
① ②
③ ④
6.地球圈层结构中(  )
水圈的主体是海洋
地幔在莫霍面之上
海洋地壳比大陆地壳厚
各圈层之间的边界清晰
7.监测火山灰扩散范围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地球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读某地常见的地貌示意图,回答8~10题。
8.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  )
风化作用 风力侵蚀
板块张裂 流水侵蚀
9.该地地下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
①孤峰 ②峰林 ③石柱 ④石笋
①② ②③
③④ ①④
10.下列地区中喀斯特石林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是(  )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下图为某中学研学小组从网上获得的地貌图片。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种地貌(  )
迎风坡坡度大
背风坡坡度小
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12.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广泛分布有该种地貌的是(  )
黑龙江 新疆
四川 山西
图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2为扬州市某年3月14日、15日天气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图1
图2
13.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①→②→③ ①→②→④
②→③→④ ②→④→③
14.与14日相比,15日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减弱,③增强
②减弱,③增强
②增强,③减弱
②增强,④减弱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图所示),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右侧放置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方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读图,回答15~16题。
15.模拟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测到烟的运动轨迹是(  )
16.该实验主要模拟的地理原理是(  )
温室效应 地面辐射
热力环流 融冰吸热
2023年秋,台风“苏拉”给浙江等地造成了严重影响。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是水循环的三种类型。读图,回答17~18题。
17.台风“苏拉”的登陆,属于水循环中的(  )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18.台风“苏拉”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
② ③
①和③ ②和③
读图,回答19~20题。
19.形成图中①②两处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海陆位置的差异
洋流性质的不同
太阳辐射的差异
海水盐度的差异
20.图中四个海域海水温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②>③>④>①
③>②>①>④
②>①>③>④
滴水叶尖是指树叶的叶尾细长,能排除树叶内较多的水分,又避免雨水在叶面上积存。下图为某滴水叶尖照片。据此回答21~22题。
21.滴水叶尖常出现在(  )
热带雨林 常绿硬叶林
热带草原 落叶阔叶林
22.下列对该植被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
树干肥大,木质疏松,便于储存水分
叶子薄如纸片,布满茸毛
垂直分层明显,有茎花、板状根现象
有呼吸根,胎生现象明显
茶树是富锰植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2022年11月29日,“中国茶”申遗成功,我国再添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为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据此回答23~
24题。
23.不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茶叶的锰元素主要来自土壤成分中的(  )
矿物质 有机质
水分 空气
24.土壤有机质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成土母质 气候
生物 时间
上海外来人口众多,下图为2021年和2022年在沪外省市户籍常住人口主要来源地情况统计图。据此回答25~27题。
25.2021—2022年,在沪外省市户籍常住人口来源最多的省份是(  )
豫 赣
皖 鲁
26.与2021年相比,2022年安徽流入上海的人口数量变化,最可能是因为安徽(  )
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人口政策调整
地域文化影响
环境质量提高
27.立足于常住人口来源构成现状,上海应(  )
放开城市的落户政策
提高城市人口合理容量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完善人口动态管理机制
盐城经济开发区步凤镇三龙村围绕“生态立村、产业强村、旅游兴村”,建成集观光农业区、休闲采摘区、有机种植区、农光互补模式区、集中居住区为一体的新农村综合体。下图为三龙村新农村综合体景观图。读图,回答28~29题。
28.新农村综合体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初衷是(  )
尊重自然 合理用地
民生优先 传承文化
29.新农村综合体的田园景观显著不同于大都市的城市景观,反映了(  )
城乡环境差异影响文化差异
城乡经济水平差异
城乡生活水平差异
城市地域空间设计水平领先农村地域
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30~32题。
30.与郊区相比,城区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距海较远,升温速度快
农田广布,地面辐射强
人口密集,释放热量多
31.城市热岛效应驱动的热力环流(  )
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
城区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
白天和夜晚环流方向相反
冬季和夏季环流强度相同
32.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是(  )
禁止郊区发展工业
提高城区建筑密度
扩大城市用地面积
增加城区绿地面积
近年来,南通周边菜农采用穴盘活体蔬菜种植模式发展农业。与传统蔬菜种植不同,该模式是将蔬菜栽在穴盘中,可精准喷灌水和施有机肥,蔬菜不仅能正常生长,也可自由搬运、移动。每盘活体蔬菜价格10~15元,市民买回家中可实现随吃随摘。目前,该种植模式并未全面推广。据此回答33~35题。
33.促进穴盘活体蔬菜种植模式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
政策 市场
科技 地租
34.与传统蔬菜种植相比,穴盘活体蔬菜种植(  )
能源消耗少 灾害损失大
种植成本低 适种区域广
35.限制穴盘活体蔬菜种植模式推广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劳动力不足 运输成本高
水资源短缺 土壤贫瘠
西安市区的零售业大体可划分为两个类型:Ⅰ类零售业主要销售快速消费品(指使用频率高,使用时限短的产品),Ⅱ类零售业主要销售耐用消费品。下图示意以钟楼为中心向外围19千米范围内零售业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36~38题。
36.关于两类零售业布局,说法正确的是(  )
Ⅰ类零售业从钟楼向外围递减
Ⅱ类零售业从钟楼向外围递减
距钟楼7千米内Ⅰ类零售业产值高于Ⅱ类
Ⅱ类零售业在城市核心区外缘占比最高
37.影响Ⅰ类和Ⅱ类零售业在距钟楼9千米处数量占比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地租水平与交通状况
消费能力与交通状况
消费能力与用工成本
地租水平和用工成本
38.Ⅰ类零售业主要销售的商品包括(  )
①汽车配件 ②食品饮料 ③家具装饰 ④洗涤用品
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据此回答39~40题。
39.下列关于区域的主体功能不合理的是(  )
北部湾沿海红树林区——生态保护
长三角经济开发区——工业生产
东北平原地区——农业生产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文化旅游
40.中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原因是(  )
①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②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①② ③④
②④ ①③
由于气候变化,近年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引起世人关注,下图为1979—2016年北极海冰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1~42题。
41.引起北极海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开辟北极航道
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开采海冰
海平面上升
42.下列关于北极海冰面积的变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北极熊栖息地减少
降水量持续增加
粮食产量大增
北极航道航运繁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43.(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约3 000米,周围群山环抱、冰川广布。盆地属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大风日数多,盆地边缘发育众多冲(洪)积扇,盆地内部多沙漠。
材料二 下图为柴达木盆地位置图。
(1)柴达木盆地内部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周围山地高海拔地区冰斗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分)
(2)柴达木盆地边缘冲(洪)积扇的形成过程是:     将碎屑物质搬运到山口(山前、山麓),水流速度变    ,经过       作用堆积成扇状堆积体。(3分)
(3)分析柴达木盆地中聚落主要分布在冲(洪)积扇中下部的原因。(3分)
44.(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这里病虫害少,农产品优质,是我国重要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下图为东北地区农业区分布图。
(1)东北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其主要特点是        、
       、      ;限制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4分)
(2)松嫩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甲、乙、丙、丁中表示松嫩平原的是    。(1分)
(3)据图推测东北地区牧业主要分布在    (填“甲”“乙”“丙”或“丁”)地区,该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3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考试仿真模拟卷(七)
1.A 2.D 3.B 4.A 5.B 6.A 7.A 8.D 9.C
10.A 11.D 12.B 13.B 14.C 15.B 16.C 17.B
18.D 19.C 20.B 21.A 22.C 23.A 24.C 25.C
26.A 27.D 28.B 29.A 30.D 31.A 32.D 33.B
34.D 35.B 36.D 37.A 38.C 39.D 40.C 41.B
42.A
43.解析:第(1)题,柴达木盆地内部与周边山地之间高差较大,其受到的外力因素影响并不相同。盆地内部,气候相对较为干燥,大风日数相对较多,风力总体较强,在风力沉积作用下形成沙丘;盆地周围地区的山地,海拔相对较高,山上有终年冰川存在,冰川作用较强,冰川对底床的刨蚀作用使洼地加深,并在前方造成坡向相反的岩槛,同时后缘陡壁受冰川刨蚀作用而后退变高,从而形成冰斗,主要作用是冰川侵蚀。第(2)题,材料中提及盆地边缘发育了众多的冲(洪)积扇,此处高山地区有大量的冰川,冰川融水将山上的碎屑物不断搬运至山前或山麓地带,在出山口附近其地势逐渐变缓,水流逐渐减慢,水流分汊;流速减慢,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大量的碎屑物在出山口附近堆积成扇状堆状体,形成边缘冲积扇。第(3)题,聚落分布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土壤、地形、交通等。
答案:(1)风力沉积 冰川侵蚀(2分)
(2)流水 缓 流水堆积(流水沉积)(3分)
(3)水源条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牧业较发达;便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3分)
44.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无霜期短,热量不足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第(2)题,松嫩平原地处松花江和嫩江交汇处,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为图中丙处。第(3)题,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部内蒙古高原,当地降水较少,草场资源丰富,适合放牧,不适合发展农业种植,为东北地区牧业主要分布区。由于过度放牧、气候干旱多风沙等原因,甲地面临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1)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率高 热量(4分)
(2)丙(1分)
(3)甲 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