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木星冲日是指木星、地球和太阳几乎排列成一线,地球位于太阳与木星之间。下图为某校学生绘制的木星冲日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木星冲日时地球处于( )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位置4
2.木星与地球的共同特征是( )
表面都有液态水
都能够自行发光
都自东向西绕日公转
公转轨道都近似圆形
2023年3月初,科学家在进行对太阳的监测过程中发现,位于AR3234区域在1天之中爆发了9个太阳耀斑,其中最大的级别为X2.1级,这也是3月首个太阳爆发的X级别耀斑。太阳爆发活跃程度的级别主要分为五个,分别为A、B、C、M和X五个级别,每个级别又可划分10个等级。这一次我们看到X级别的耀斑爆发,也算是爆发级别最强烈的一次。下图为3月3日的耀斑影像图。据此回答3~4题。
3.此次剧烈爆发的耀斑分布在太阳大气层的( )
① ②
③ 日核
4.当太阳耀斑活动频繁时,可能导致( )
有线电话通信中断
喜马拉雅山脉冰川融化
地球上出现磁暴现象
极端天气事件减少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35°N,103°E)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地壳 下地幔
软流层 上地幔
6.横波不能在其中传播的圈层是( )
① ②
③ ④
2023年9月,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在政和县发现了“奇异福建龙”,这是福建省首次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奇异福建龙”的存续时间为距今1.5—1.48亿年。下图为“奇异福建龙”复原图。据此回答7~8题。
7.该物种生存的地质年代属于( )
太古宙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8.下列关于该物种生存年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鱼类向两栖类进化
蕨类植物非常繁盛
我国东北、华北成陆
爬行类向鸟类发展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同时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回答9~10题。
9.观察图中虚线方框区域地貌最佳的位置应选择在( )
甲处 乙处
丙处 丁处
10.图中丁处的地貌类型为下图中的( )
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分布一般为“上冷下热”,但有时会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下图为某地某时刻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地此次逆温的逆温层是( )
① ②
③ ①③
12.对流层出现逆温时易产生( )
降水天气 雷暴天气
浓雾天气 大风天气
图1为某年11月16—20日北京连续5天的天气状况预报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图1
图2
13.下列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②—大气逆辐射
③—太阳辐射
④—地面辐射
⑥—大气辐射
14.18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原因是( )
①强②弱 ②弱③强
④强⑤弱 ⑤弱⑥强
湖陆风指在较大湖面与陆面之间,以一天为周期的局地热力环流现象。下图为太湖及其周边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太湖地区形成湖陆风的根本原因是( )
太阳辐射分布不均
太湖水温的日变化
湖陆表面气压差异
湖陆热力性质差异
16.据统计,某市白天以偏北风为主,夜间以偏南风为主。该市最可能为( )
苏州 无锡
湖州 宜兴
地表漫流系统是以喷洒的方式将污水投配在有植被的倾斜土地上,使污水呈薄层沿地表流动。读某污水处理企业利用该原理制作的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地表漫流系统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最弱的是( )
蒸发 水汽输送
下渗 地表径流
18.该污水处理系统,有利于( )
延长生物对污水净化的时间
扩大生物对污水处理的水量
提高生物对污水的净化效率
降低净水企业污水处理费用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回答19~20题。
19.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
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
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20.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大
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2023年5月26日,由北京大学牵头的联合调查队在位于雅鲁藏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芝市(26°N,92°E,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藏南柏木巨树群落中,发现了一棵高达102.3米的西藏柏木,成为目前已知的亚洲第一高树。据此回答21~22题。
21.这棵西藏柏木高大的原因是为了争夺( )
阳光 养分
热量 水分
22.关于藏南柏木巨树群落的特征,推测正确的是( )
植物种类较少
侧根众多发达
叶片季相变化明显
木质疏松柔软
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24题。
23.影响土壤质地的主要因素是( )
生物 气候
成土母质 人类活动
24.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①无机质含量的调节过程 ②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 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 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①③ ②④
②③ ①④
下图为世界人口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25~26题。
25.世界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位于( )
南半球、中高纬度
北半球、中高纬度
北半球、中低纬度
南半球、中低纬度
26.我国人口( )
干旱地区分布多,湿润地区分布少
东部地区分布多,西部地区分布少
高原地区分布多,平原地区分布少
内陆地区分布多,沿海地区分布少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公布。东三省的人口变化再次印证了“天南地北哪儿都能见着东北人,除了东北”的情况。下图为东三省两次人口普查统计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两次人口普查期间,影响东三省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自然因素 政治因素
文化因素 经济因素
28.东三省人口变化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有( )
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加剧人口老龄化趋势
缓解生态环境问题
促进房地产蓬勃发展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现状及规划范围图。据此回答29~30题。
29.图中M地是( )
文化区 工业区
仓储区 商业区
30.该市规划一个大型工业园区,最适合的位置是( )
甲 乙
丙 丁
图1是某地城镇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题。
图1
图2
31.城镇化过程发展阶段Ⅰ所对应的图2中城镇化阶段是( )
a阶段 b阶段
c阶段 无法确定
32.关于城镇化过程发展阶段Ⅱ的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失业率增高、人口萎缩
该阶段与城市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密切相关
人口迁向乡村和小城镇,是再城镇化阶段
雾耕是将农作物根系悬挂在空中,所需的水和营养元素通过设备雾化到根部的新一代无土栽培方式。利用雾耕将菜地“竖”了起来,蔬菜病害变少,吸收营养效率变高,生长周期缩短。下图为某大城市郊区的雾耕农业示范园景观图。据此回答33~34题。
33.与传统农业相比,支撑雾耕农业得以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地理位置 农业科技
交通条件 劳动力数量
34.雾耕有利于( )
改变区域水热状况
改变作物生长习性
降低农业生产投入
缓解农业用地紧张
法国连续多年举办环法自行车比赛,政府重视骑行体验,目前该国拥有2.5万千米的自行车道。卢瓦尔河地区大区拥有法国最大的自行车产业集群,自行车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二,产品竞争力强,主要销往法国国内。在卢瓦尔河地区大区,火车通勤占比高,对自行车销售具有重要拉动作用。据此回答35~36题。
35.法国长达2.5万千米的自行车道对提升骑行体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缩短骑行距离 ②降低骑行成本 ③提高骑行速度 ④提升骑行安全性
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36.通常,发达国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多面向全球市场,而卢瓦尔河地区大区生产的自行车多在本国销售,主要考虑的是( )
市场容量大 运输成本低
宣传效果好 文化价值高
总部设在北京的P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潮流文化企业,目前该公司与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合作推出了盲盒产品。该公司还推出了具有新品发布、商品推荐及二手盲盒交换功能的网络社区平台。下图示意盲盒自助售货机。据此回答37~38题。
37.P公司推出网络社区平台,其主要目的是( )
扩大销售规模 提升产品质量
压缩生产时间 降低生产成本
38.盲盒自助售货机最适宜布局在( )
高速路口 地铁站口
住宅小区 工厂门口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据此回答39~40题。
39.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基于我国的海洋国情,应( )
①坚持公平分担保护海洋的责任和义务
②参与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的勘探开发 ③积极发展远洋捕捞业,最大限度地争夺海洋渔业资源 ④尊重除内陆国之外的世界各国合法利用海洋的权利
①② ②③
③④ ①④
40.我国虽然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我们又主张对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共同开发”,这反映了我国( )
保护海洋环境
友好协商、公平合理解决国际争端
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合作开发海洋资源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废钢铁是一种可无限循环使用的绿色资源。废钢铁资源的快速增长将对钢铁工业的流程结构、企业布局、资源和能源消耗、碳排放等产生重要影响。下图为我国钢铁生
产—消费的基本流程示意图。据此回答41~42题。
41.废钢铁炼钢工业流程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公平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42.与传统钢铁生产相比、废钢铁炼钢( )
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深度
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现了生产过程零碳排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43.(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图1为某地新型温室大棚照片,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图1
图2
(1)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的设计原理和生产原理与大气的受热过程基本相同。对
(填“长波”或“短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大部分可以进入温室。但对
(填“长波”或“短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2分)
(2)图2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辐射,请写出这三种辐射的名称:① ,② , ③ 。结合图示,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 ,直接来源是 。(2分)
(3)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这主要是大气中 含量增加,吸收 辐射的能力增强进而大气 增强,从而有助于保温。(2分)
(4)大棚温室中生产出来的蔬菜品质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蔬菜,试分析其原因。(2分)
44.(8分)下图示意某生态工业园以循环经济的观念和模式建立的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2分)
(2)该生产模式最适宜在我国的 、 、 、 、 、
等省级行政区推广。(3分)
(3)简述该生产模式对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考试仿真模拟卷(三)
1.B 2.D 3.B 4.C 5.A 6.C 7.C 8.D 9.C
10.B 11.B 12.C 13.C 14.B 15.D 16.C 17.B
18.C 19.C 20.B 21.A 22.B 23.C 24.B 25.C
26.B 27.D 28.B 29.D 30.D 31.B 32.D 33.B
34.D 35.D 36.A 37.A 38.B 39.A 40.C 41.C
42.B
43.解析:第(1)题,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透能力强,可以透过塑料大棚和玻璃进入温室。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长波辐射穿透能力差,因此对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是不透明的。第(2)题,图2中①由太阳射向地面,表示太阳辐射;②由地面指向大气,表示地面辐射;③由大气指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第(3)题,在大棚里洒水,可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水汽可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夜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使大棚内夜间温度不至于太低。第(4)题,大棚内夜间保温作用强,夜间的温度较自然状态下高,因此大棚内昼夜温差小,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蔬菜品质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蔬菜。
答案:(1)短波 长波(2分)
(2)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2分)
(3)水汽 地面长波 逆辐射(2分)
(4)大棚内昼夜温差小,营养物质积累相对较少,蔬菜品质相对较差。(2分)
44.解析:第(1)题,该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应从资源和环保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可知,该生产模式的原料以甘蔗为主,延长了产业链,做到了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图中显示,甘蔗利用过程中,大多数废弃物均被利用,做到了废弃物的低排放、资源化。第(2)题,图中生产模式的核心是甘蔗,甘蔗是热带、亚热带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所以该生态工业园适宜布局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台湾、云南、福建、海南等省级行政区。第(3)题,该生产模式对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资源利用率和环境污染程度进行说明。读图可知,该生态工业园使园内资源达到最佳配置和利用,获取了最大经济效益,同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园区资源利用过程中,大多数废弃物被利用,做到了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
答案:(1)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废弃物的低排放、资源化。(2分)
(2)广东 广西 台湾 云南 福建 海南(3分)
(3)使园内资源达到最佳配置和利用;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