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仿真模拟卷(一)
1.A 2.C 3.A 4.A 5.A 6.B 7.A 8.A 9.B
10.C 11.A 12.B 13.D 14.C 15.B 16.D 17.C
18.C 19.A 20.A 21.B 22.B 23.B 24.C 25.A
26.A 27.B 28.B 29.D 30.B 31.A 32.B 33.A
34.A 35.B 36.A 37.C 38.A 39.B 40.B 41.C
42.D
43.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郑州市洪涝形成最直接的水循环环节是④暴雨导致⑤地表径流量大增,形成城市内涝,城市地表积水开启市民居家“看海”模式。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发城市内涝的人类活动有: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规模增加,地表硬化面积加大,阻挡地面径流下渗,地表径流增多;城市排水系统不合理或老化,排水能力不足;夏季时,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的上升气流增强,空气中灰尘、杂质等凝结核多,最终导致城市降水强度变大,形成“雨岛效应”,地表径流增多;由于城市建设,植被遭到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多。第(3)题,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陆地水得到补给和更新,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通过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答案:(1)地表径流。(2分)
(2)硬化路面的增加;排水系统不完善;城市的雨岛效应;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3分)
(3)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对陆地水资源具有更新、净化的作用。(3分)
44.解析:第(1)题,本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条件有水源、地形、土壤、气候、生物五个要素。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流域古文明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形平坦;黄河沿岸有充足的水源;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降水充足,河水泛滥,带来大量的肥沃土壤。第(2)题,本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评价,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来分析。自然条件:土地、能源、水源、矿产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经济发展水平、政策。
答案:(1)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是黄河流域古文明形成的重要条件。(4分)
(2)种类多、储量大;开采条件好;交通便利。(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太阳活动进入活跃期。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结构简图。据此回答1~2题。
1.上一个太阳活跃期是( )
2013年 2018年
2002年 2020年
2.太阳活动强烈时,出现明亮斑块的太阳大气层及斑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层—黑子 A层—太阳风
B层—耀斑 C层—日珥
下图为某地大气垂直分层局部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甲处所在的大气分层,描述正确的是( )
适合航空飞机的飞行
气压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常见风雨雷电等现象
是极光产生的主要位置
4.图中乙处比甲处温度更高的原因是( )
紫外线辐射更强
臭氧含量更高
地面辐射更强
二氧化碳浓度更高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5~6题。
5.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阻挡了③ 增强了④
增强了① 增强了②
6.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受长江径流量影响,长江入海口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季节变化明显。下图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季节变化。据此回答7~9题。
7.图中代表冬季长江入海口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的是( )
① ②
③ ④
8.长江入海口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距离长江入海口越近( )
①季节变化越大 ②季节变化越小
③空间变化越大 ④空间变化越小
①③ ①④
②③ ②④
9.研究发现,夏季长江入海口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
入海径流量较小
河流挟带泥沙较多
海冰大量融化
海水温度高而膨胀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变化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0~
11题。
10.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大西洋表层海水( )
温度、密度、盐度
盐度、密度、温度
密度、温度、盐度
密度、盐度、温度
11.下列关于大西洋海水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赤道附近海域表层温度最高
海洋表层密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南北纬60°附近海域表层盐度最高
南北纬30°附近海域表层盐度最低
阿拉善苏宏图黑戈壁地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北缘,海拔为900~1 200米,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多新月形沙丘、风蚀戈壁、灌丛沙丘等。下图为苏宏图黑戈壁地区某灌丛沙丘景观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苏宏图黑戈壁地区分布最广泛的新月形沙丘形态最可能是( )
13.形成苏宏图黑戈壁地区新月形沙丘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流水沉积 风力堆积
图1为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区的岩层分布示意图。在该地地下河沉积物中,发现有大熊猫、剑齿象等哺乳动物骨骼化石。图2为剑齿象复原图。据此回答14~15题。
图1
图2
14.最有可能发育大型溶洞的位置是( )
① ②
③ ④
15.关于大熊猫、剑齿象等骨骼化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化石可能存在于图中①岩层
两种动物化石反映了当时该地气候温暖湿润
当时该地地表植被主要是裸子植物
对化石的研究有助于还原该地地形变化过程
下图为植被景观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上图中,与东海县的典型植被景观相似的是( )
甲 乙
丙 丁
17.与丙相比,甲植被特征主要表现为( )
以松、杉类植物为主
冬枯夏荣,多一岁一枯荣
大多数植物根系发达
种类单一,群落结构复杂
某年8月某日,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某地发生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第2天,该地区还遭遇了强降水天气。下图为该次地震震区示意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乙村与震中距离比甲村远,但烈度和甲村相同,主要原因是( )
乙村的震级更大
乙村的震源深度更浅
乙村地下有断裂带
乙村的人口更多
19.地理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本次抗震救灾效率,下列关于①②③依次排序正确的是( )
采用① 技术,迅速了解灾情,采用② 技术和③ 技术,使得满载救灾人员和设备、物资的车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受灾严重的地点。
遥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遥感 数字地球 地理信息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2024年8月3日3时30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姑咱镇日地村,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泥石流造成巨大损失。下图为康定市山洪泥石流现场图。据此回答20~21题。
20.下列关于泥石流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泥石流的发生必须有水的参与
泥石流常发生在河流下游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不会发生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的发生与地震具有高度同步性
21.下列关于泥石流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表述错误的是( )
可以运用遥感技术对灾区进行实时监测
可以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确定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范围
泥石流发生时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加强植被保护有利于减轻泥石流灾害
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回答22~23题。
22.没有生态赤字的省级行政区是( )
新疆 西藏
山西 河北
23.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
人口密度小
自然灾害少
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人口是地区发展中的活跃因素。下图示意俄罗斯的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回答24~
25题。
24.俄罗斯人口分布的整体特征是( )
东多西少 北多南少
西多东少 南多北少
25.俄罗斯的人口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自然条件的东西差异
开发历史的时间长短
亚欧文化传承的差异
地区交通条件的差异
厝是闽南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分红砖厝、石头厝和蚵壳厝。蚵壳厝用蚵(牡蛎)壳建造,在房子一侧山墙上凿窗,墙面坚固、美观,素有“千年砖,万年蚝”的美誉。下图为蚵壳、红砖厝景观图。据此回答26~27题。
26.与传统的红砖厝相比,蚵壳厝的优点是( )
不易腐蚀 造型美观
就地取材 抵御强风
27.闽南地区文化遗产“厝”保护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 )
建筑材料稀缺 生活方式传承
基础设施建设 人居环境改善
城市人口吸引力反映城市对人口的拉力大小,数值越高,拉力越强。下图为我国2020年部分直辖市、地级市和省会城市人口吸引力比较图。据此回答 28~29题。
28.据图可知,城市人口吸引力( )
规模越大吸引力越强
区域中心城市吸引力较强
等级越高吸引力越强
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高
29.提升城市人口吸引力的合理措施是( )
恢复传统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消费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提升城市等级,吸引高新人才
发展教育和科技,做强文创产业
近年来,“盆栽蔬菜”成为网红产品,不少产品进入饭店和超市,有的还成为市民阳台上的“绿植”。其中,大叶菜(青菜、油麦菜等)网箱蔬菜盒因其种植方式简单,浇水、施肥即可快速生长,深受大城市白领群体的喜爱。下图为河北某县蔬菜种植过程示意图及网箱蔬菜盒景观图。据此回答30~31题。
30.与传统室外种植的蔬菜相比,盆栽蔬菜的优势在于( )
生产成本低 产品利润高
作物种类多 生长周期长
31.大叶菜网箱蔬菜盒选择在春节前上市,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
①市场需求 ②闲暇时间 ③文化传统
④产品口味
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新式茶饮是指采用茶叶、鲜奶、新鲜水果等优质食材,现场配置的中式饮品,目前是我国休闲饮料市场上规模最大的饮品。与众多高端茶饮品牌不同,M茶饮店定位中低端,主打薄利多销。M茶饮采用密集开店的模式,同一商圈集中多家门店,彼此距离较近,覆盖率高,目前已发展为国内门店数量最多的新式茶饮店。下图为M茶饮店分布情况图。据此回答32~33题。
32.根据M茶饮店的分布情况,其主要消费人群及消费特征可能为( )
消费频率较低
消费能力较低
以高收入人群为主
以中老年人群为主
33.分析M茶饮店在同一商圈密集开店的原因是( )
加深品牌印象,提高知名度
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单价
加强品牌合作,形成集聚效应
便于原料管控,提升品质
图1、图2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据此回答34~35题。
图1 图2
34.图1与图2中交通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 )
甲—① 乙—②
丙—④ 丁—③
35.下列贸易中,选择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天然橡胶:泰国—上海,选乙
铁矿石:澳大利亚—中国,选丁
鲜花:荷兰—美国,选②
芯片:硅谷—渥太华,选④
南凭高铁是南宁经过龙州到凭祥的高速铁路。下面为南凭高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36~37题。
36.凭祥市成为我国重要陆路口岸的最主要因素是( )
地理位置 政策
交通 市场
37.南凭高铁和普通铁路并非完全平行,崇凭段向北绕弯经过龙州,其主要原因是( )
地质条件复杂
地形坡度大
带动龙州发展
缩短运行时间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回答38~40题。
38.上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
产品流、废弃物流、再生资源流
废弃物流、产品流、再生资源流
产品流、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
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产品流
39.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 )
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不断循环使用
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
改变农业耕作制度,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实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40.该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是( )
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 整体性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读京津冀产业联系图,回答41~42题。
41.与京津相比,河北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技术先进 水源充足
资源丰富 气候优越
42.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的影响是( )
增加了北京人口、交通和教育等压力
疏解北京首都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重了环境污染
加快周边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43.(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暴雨来袭。此次暴雨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市民居家“看海”。郑州之雨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带来哪些影响等话题引起众多网友关注。下图示意水循环过程。
(1)指出造成此次城市内涝最直接的水循环环节。(2分)
(2)从水循环的角度说出可能引发城市内涝的人类活动。(3分)
(3)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分)
44.(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文明的发源地。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1)黄河流域古文明的形成得益于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4分)
(2)指出黄河中游地区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4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