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4.搭船的鸟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 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②语言运用:认识“舱、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沙”等10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③思维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④审美创造: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以及“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思政元素: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2.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舱、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沙”等10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3.教学准备:PPT 课时预习卡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欣赏图片,聚焦单元目标。 2.“搭”字入手,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1.出示单元篇章页,引导:学习第五单元,我们的任务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并再次让学生读单元目标。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3.板书“搭”,引导学生交流:你们认识这个字吗 是如何认识的? 4.引导:谁能用“搭车、搭船”各说一句完整的话? 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活动: 学生读第五单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任务。 再读单元目标。 学生交流“搭”的识字方法。 学生用“搭车、搭船”各说一句完整的话。 全班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活动意图: 聚焦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单元的特殊性。由“搭”字入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2.随文识字,发现规律。 3.关注习题,整体把握。
教师活动: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碰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读通句子。 (2)在文中圈出要认识的字,用以前识记生字的方法自学生字。 (3)再读,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要搭船? 2.课件出示:母亲 外祖父 雨点 船夫 用力 羽毛 翠绿 静悄悄 告诉 翠鸟 捕鱼(指名读词语) 3.指导读准多音字“啦”。 4.观察思考,发现规律。 再读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过渡:同学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今天大家要带着这双会发现的眼睛一起来学习。 5.引导学生交流: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它为什么搭船? 6.默读课文,思考:“我”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7.引导:谁能试着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活动: 1.生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文中圈出要认识的字,用以前识记生字的方法自学生字。 再读,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要搭船? 2.学生认读词语: 母亲 外祖父 雨点 船夫 用力 羽毛 翠绿 静悄悄 告诉 翠鸟 捕鱼 3.读准多音字“啦”。 4.再读词语,观察两组词语,发现规律,全班交流分享。(第一组词是人或鸟的称呼,第二组词与声音有关。) 5.学生交流: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它为什么搭船? 6.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交流:“我”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从哪里看出来的? 7.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活动意图: 读通、读顺是了解文本的前提,读后解疑、整体把握是理解文本的基础。这一板块的设计主要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文本阅读的规律。
环节三:直奔重点,指向目标 1.聚焦外形,说我所见。 2.聚焦动词,想象情景。
教师活动: 1.观察课文插图,了解翠鸟。 填上合适的表示颜色的词,将翠鸟的特点说具体:(红色)的嘴巴(翠绿)的羽毛带着一些(蓝色)的翅膀(黄色)的腹部 2.用一段话介绍翠鸟。 3.图文对照,解密作者的观察。 ①读第2自然段,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②引导:作者能把翠鸟写得这么美,是因为什么? 4.用表示颜色的词语介绍翠鸟。 5.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课文中翠鸟捕鱼的情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动作敏捷) 6.引导:这一自然段哪些词语体现了翠鸟动作的敏捷?圈出来。 7.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①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 ②教师范读,引导:听老师读,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8.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引导交流:你观察到了什么?哪些动作和你想象的一样?哪些动作出乎你的意料? 学生活动: 学生完成填空,将翠鸟的特点说具体:(红色)的嘴巴(翠绿)的羽毛带着一些(蓝色)的翅膀(黄色)的腹部 用一段话介绍翠鸟。 ①读第2自然段,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②学生交流作者能把翠鸟写得这么美的原因。 4.用表示颜色的词语介绍翠鸟: 翠鸟的美不仅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作者细致观察后,又对翠鸟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5.自由读第4自然段,交流课文中翠鸟捕鱼的情形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动作敏捷) 6.圈画出第四自然段描写翠鸟动作敏锐的词语。 7.听老师朗读,想象画面,交流自己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8.学生交流观看视频后的感受。
活动意图: 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初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感受观察的乐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完成生字书写。 巩固作业:完成练习册基础题。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
6.板书设计 14.搭船的鸟 搭 沙 披 摇 羽 翠 静 悄 吞 捕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4.搭船的鸟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 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②语言运用:认识“舱、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沙”等10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③思维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④审美创造: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以及“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思政元素: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2.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3.教学准备:PPT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 复习回顾,学习观察
教师活动: 1.引导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2.了解作者对环境的观察。 思考:除了翠鸟以外,作者还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这是一次怎样的旅行? 4.启发思考:浏览课文,这篇文章除了写作者去乡下途中所见的景色,以及翠鸟的外形和动作,还写了什么? 5.学习第3自然段。指名朗读,引导:读完这个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 6.学习第5自然段。指名朗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7.回读全文,梳理观察方法。 引导: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活动: 1.学生交流上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2.学生默读后交流,除了翠鸟以外,作者还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从哪里知道的。 3.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并交流:这是一次怎样的旅行? 4.学生交流:这篇文章除了写作者去乡下途中所见的景色,以及翠鸟的外形和动作,还写了什么? 5.学生交流:读完第三自然段的发现。 6.学生交流:第五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7.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谈谈学了这一课的收获。
活动意图: 本环节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明白留心观察能引发我们的思考,能让我们有新的发现,进一步体会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从而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环节二: 拓展延伸,尝试观察
教师活动: 1.播放视频,尝试观察。 播放小猫捉老鼠的视频。 2.引导观察:小猫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捉老鼠的? 3.引导学生观察小猫的外形,发现小猫捉老鼠时的连续性动作。 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活动意图: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尝试观察小猫捉老鼠的情形,交流观察所得,迁移本课习得的观察方法,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环节三:书写生字,评价指导
教师活动: 1.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羽、翠。重点指导“翠”。 (2)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搭、披、摇、捕。提示:注意4个字在横中线或竖中线上的笔画。 (3)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沙、静、悄、吞。学生自主观察,提示:“沙”的最后一撇要写长,托起左边的三点水;“静”左边的“青”要写小一点;“吞”的撇、捺要舒展,包住下面的“口”。 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抄写词语。 学生活动: 1.学生交流“羽”和“翠”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并说说在田字格中写“翠”要注意什么。 2.学生练写,展评,再写。 3.学生交流对“搭、披、摇、捕”的发现”,并说说在这4个字中,哪个字最难写?要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4.学生练写“搭、披、摇、捕”4个字,全班展评。 5.学生自主观察,相互提示。自主练写。
活动意图: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刚性要求,虽然到了中学段,学生已能较为工整地书写汉字,但是对于一些难写的和容易写错的字,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特点仍然很重要。另外,写词语的正确方法及书写习惯的要求也很重要,值得老师重视。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完成本课词语摘抄。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检查 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