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 ——大熊猫
课
题
《国宝 ——大熊猫》
课
型
新
课
时
1
整合时间
教
学目
标
1、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大熊猫的有关知识。2、小组调查研究,关注我国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3、举行辩论会,讨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问题。4、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重
点
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
难
点
突
破策
略
问题导学、合作探究
课
前准
备
熟读课文,了解事物说明文的特点。
教
学
设
计
详
案
集体交流意见
一、组织学生观看以熊猫为主题的录象片段,增强学生对熊猫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国宝”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只要抓住特征就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国宝——大熊猫》。二、释题:本文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1、课文标题“国宝——大熊猫”中的“大熊猫”,表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国宝”一词点明了说明的重点。先说“国宝”,再用表示解释说明的破折号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被称为国宝的对象“大熊猫”,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这国宝究竟是什么?三、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嬉(xī)戏
憨(hān)态可掬(jǖ)
濒(bīn)危
璀璨(cuǐ
càn)邛崃(qióng
lái)
浩瀚(hàn)
栖(qī)息
孤僻(pì)分娩(miǎn)
翌(yì)日
繁衍(yǎn)四、整体感知,研读课文1、你能筛选有效信息,选择感兴趣的话题,介绍我吗?
1、我的家族史2、我的“家”
3、我的明星路
4、我的名字由来
5、我的外貌
6、我的饮食习惯
7、我的生儿育女
8、我的价值外形特点:可爱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五、探究: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过去的一万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的侵噬属于大熊猫的自然领地,迫使大熊猫退缩隐居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高山深谷之中。大熊猫之所以能在自然历史的巨变中神奇的幸存至今,可能得益于它知难而退,与世无争!然而大熊猫目前已处于极危状态。50年代至今,其栖息地已消失4/5,现仅存一万余平方公里,分布于30多个县境内。种群数量下降到1000只以下,且被分割成20个孤立的小种群。这种小种群随着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势必导致大熊猫适应、繁殖和对疾病抵抗等能力的日益下降,更容易使其陷于极危境地。人为猎杀和捕捉对大熊猫的生存也构成威胁,由于大熊猫完全依赖竹子为生,竹子周期性开花死亡,对环境中竹种单一地区的大熊猫是致命的打击。70年代和80年代岷山、邛崃山竹子大面积开花就曾造成大熊猫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大熊猫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能够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它目前已处于一种濒危状态。在各种不利因素中,其内在原因是由于食性,繁殖能力和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外在原因则是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形成互不联系的孤岛状分布,导致种群分割,近亲繁殖,物种退化。再加上主食竹子的周期性开花死亡,人为的捕捉猎杀,天敌危害,疾病困扰。这都构成了对大熊猫生存的严重威胁,使其面临濒危的境地。
4、探究活动:讨论:根据我们今天所学以及你课外查阅资料的结果,请你谈谈
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1、拟写几条保护大熊猫公益标语;2、拟写一份保护大熊猫倡议书;拯救大熊猫倡议书人类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似乎淡忘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淡忘了人与动物与大自然之间不可能割断的亲密关系。目前大熊猫正以极为稀少的数量侥幸存世的局面引起了人们的深切忧虑和关注。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科学团体和科学家们都在积极地投入对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工作,以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方法,开拓出新的局面,使大熊猫摆脱濒危的境地,得以永续繁衍,与人类共存。让全世界的朋友们携起手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人类的邻居--大熊猫。让我们同在一个地球!3、设计一个保护大熊猫的活动方案;(1)建立保护区。杜绝一切人类破坏性行为,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
体制,兴建自然保护区,提高保护大熊猫意识。(2)兴建竹子走廊。如二处栖息地相距过远,可兴建成走廊以连接
各大小栖息地,增加大熊猫的流动性。(3)人工饲养。人工饲养可对大熊猫作出多项研究。例如食物研究
食物营养方面及人工授孕等研究。协助拯救大熊猫。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1、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2、《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3、绝大部分山岭都是悬崖绝壁。要求: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七、学生讨论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主要由学生回答,教师根据情况予以引导和指导。(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引用说明、举例子等。)八、重点研讨课文第12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大熊猫为什么弃荤食素 用原文话回答。
②指出本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
③“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中的“有时”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④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①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注意:“据科学家研究”不能遗漏。
②列数字。
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④主要介绍了大熊猫弃荤食素的由来和吃竹子的有关情况。)九、辩论会:1、是否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拯救大熊猫这一物种。2、是否继续把大熊猫作为“和平大使”赠送出国。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