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名篇名句默写
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
(2025全国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毕业典礼上,柳教授谦逊地引用韩愈《师说》中的“ , ”两句,勉励学生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张老师给守卫边疆的丈夫发信息,引用秦观《鹊桥仙》中“ , ”两句,表示虽不能朝夕相守,但仍情长意久。
(3)与左图内容相契合的古诗文名句,可以是:“ , 。”
答案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3)(示例1)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示例2)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示例3)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
(示例4)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2025全国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周末的音乐会圆满成功,媒体报道时引用苏轼《赤壁赋》中的“ , ”两句,形容洞箫的尾音婉转悠长,连绵不断。
(2)老年大学的教室里悬挂着一副对联,写的是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 , ”,对应着开设的书法和茶艺两门课。
(3)与右图内容相契合的古诗文名句,可以是:“ , 。”
答案 (1)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2)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3)(示例1)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示例2)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示例3)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示例4)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2024新课标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答案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2)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3)(示例1)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示例2)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示例3)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示例4)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2023新课标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
答案 (1)草创未就 就极刑而无愠色
(2)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3)(示例1)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示例2)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示例3)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示例4)功盖三分国 名成(高)八阵图
(2024新课标Ⅰ,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答案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2)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3)(示例1)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示例2)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示例3)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示例4)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2024新课标Ⅱ,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 。”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 , ”,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3)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 , ”就是如此。
答案
(1)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2)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3)(示例1)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示例2)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示例3)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示例4)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2024全国甲,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 ,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2)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 , ”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
(3)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 , ’嘛!”
答案
(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3)(示例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示例2)风磴吹阴雪 云门吼瀑泉
(示例3)虚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暂息
(示例4)峰回失喜大飞瀑 声震万壑惊春雷
(2023新课标Ⅰ,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
参考答案 (1)草创未就 就极刑而无愠色
(2)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3)(示例1)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示例2)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示例3)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示例4)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2023新课标Ⅱ,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 , ”,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 ”。
参考答案 (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
(2)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3)(示例1)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示例2)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示例3)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示例4)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示例5)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1.(2023全国甲,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 ”;过了几个月后,则“ ”。
(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 ”,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 ”。
参考答案 (1)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2)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3)(示例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示例2)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示例3)柳色黄金嫩 梨花白雪香
(示例4)惆怅东栏一(二)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示例5)正怜香雪披(飞)千片 忽讶残霞覆一丛(每空1分,错字漏字不得分,第(3)小题写“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算错)
2.(2023全国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2)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致与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3)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 , 。’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
参考答案 (1)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
(2)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3)(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示例2)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示例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示例4)一朝沟陇出 看取拂云飞
(示例5)玉经磨琢多成器 剑拔沉埋更倚天
3.(2022新高考Ⅰ,17,60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本题精讲见本书第276页
(1)鲍照的《拟行路难》当中以“ , ”起兴,从日常平凡的生活现象引发自身的感慨。
(2)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 ”,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3)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 , ”诗句中。
答案 (1)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3)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4.(2022新高考Ⅰ,17节选,64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本题精讲见本书第276页
答案 (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2)(示例1)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示例2)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示例3)杏园憔悴杜鹃啼 无奈春归
(示例4)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5.(2022新高考Ⅱ,17,60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2)杜甫《蜀相》中“ ”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
(3)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 ”。
答案 (1)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2)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3)(示例1)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示例2)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示例3)游观须知此地佳 纷纷人物敌京华
(示例4)江亭夜语 喜见京华新样舞
3.(2022全国甲,16节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
(1)杜甫《登高》中“ , ”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答案 (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4.(2022全国乙,16节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2)李商隐《锦瑟》“ , ”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答案 (1)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2)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6.(2021新高考Ⅰ,17,60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原因,除了痛心君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外,还有“ , ”。
(2)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指出,推行变法是为了“ , ”,不是为了生事扰民。
(3)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后世多以“杜康”借指美酒,“杜康”一词也经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答案 (1)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2)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3)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7.(2021新高考Ⅰ,17节选,64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分)
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
答案 (示例1)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示例2)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见(是)三秦
(示例3)镜写三秦色 窗摇八水光
(示例4)三秦流血已成川 塞上黄云战马闲
8.(2021新高考Ⅰ,17节选,58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 , ”,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2)《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青草生兮萋萋”的经典句子。从此之后,将“王孙”与青草一起吟咏,成了古典诗词中表现隐逸、离别等情感的一个传统,如“ , ”。
答案 (1)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2)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9.(2021新高考Ⅱ,17,58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 , ”;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
(3)古代的诗人受到《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启发,创造出“落木”一词,以指代落叶。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 ”。
答案 (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2)举天下之豪杰 莫能与之争
(3)(示例1)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示例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0.(2021新高考Ⅱ,17,64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写剑阁的险要,告诫人们警惕战乱。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之后,又用两句话对后世统治者提出了警示,这两句话是“ , ”。
(3)“日边”一词的字面意思就是太阳旁边,在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如诗句“ , ”中“日边”的含义就是如此。
答案 (1)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示例1)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示例2)唯有残生梦 犹能到日边
3.(2021全国甲,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引用志怪书《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
(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
答案 (1)(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5.(2021全国乙,16节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
(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 , 。”
(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 , 。”
答案 (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11.(2020新高考Ⅰ,17节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分)
《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
答案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12.(2020新高考Ⅱ,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 ”和“ ”两句。
(2)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3)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 , ”,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答案 (1)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
(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1.(2020课标全国Ⅰ,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 ,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 , ”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 , ”。
答案 (1)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2)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3)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解析 易错字:芰、集、座、琼。
2.(2020课标全国Ⅱ,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 ”;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
答案 (1)以为轮 使之然也
(2)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3)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解析 易错字:、渔、卒。易漏字:也。
3.(2020课标全国Ⅲ,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 , ”。
(2)白居易《观刈麦》中“ , ”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 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 ”,嘈杂的音乐声“ ”。
答案 (1)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2)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3)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解析 (1)注意“即使吃粗劣的食物……也可以乐在其中”及“而”的提示;(2)注意“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的提示;(3)注意“排比夸张”“架起房梁的椽子”“嘈杂的音乐声”的提示。
4.(2019课标全国Ⅲ,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 , ”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 ,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答案 (1)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2)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体现了热爱中华文化的学科素养,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易错字:遗、尊、酹。
5.(2019北京,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陆游看见沈园的桃花,思绪万千:“桃花落,闲池阁。 , 。”
②唐人多爱牡丹,宋人多爱梅,周敦颐却独爱莲:“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③有一位学者,化用陶渊明诗文中的“ , ”,将自己狭小的书斋命名为“容安斋”。
④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 , ”。
答案 ①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②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③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④(示例)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丢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6.(2018课标全国Ⅰ,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为政》中“ ,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 (1)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2)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题属于理解型默写题,注意根据提示准确默写句子,同时注意“纶”“樯橹”的写法。
7.(2018课标全国Ⅱ,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 ”,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 ”,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
答案 (1)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2)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3)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易错字词:(1)蹴;(2)绡;(3)徘徊。
8.(2018课标全国Ⅲ,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答案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易错词:须臾。(2)易错词:倾颓。(3)第一空,“春花秋月”提示锁定词的开篇,要结合关键词“景象”来填写;第二空,结合关键语句“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来填写。
9.(2018北京,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
②“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 。”
③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
④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 , ”。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答案 ①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②无以至今日 无以终余年
③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④(示例)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千里逢迎 高朋满座)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易错字:樊,至,浸。
10.(2018天津,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①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② ,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③ ,④ ”,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赤壁赋》“⑤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⑥ ,尽西风,季鹰归未”,抒写了辛弃疾耻于弃官归隐、立志光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答案 ①风萧萧兮易水寒 ②周公吐哺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④使我不得开心颜 ⑤惟江上之清风 ⑥休说鲈鱼堪脍
解析 易错字词:萧萧、哺、惟、鲈、脍。
11.(2017课标全国Ⅰ,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 , ”
答案 (1)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1)注意“澹澹”“竦峙”的正确书写;(2)注意“则”“而”“也”等虚词不要遗漏。
12.(2017课标全国Ⅱ,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 , !”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答案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2)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情况如下:考生易将“久”写作“寿”,将“匹”写作“比”,将“不亦”写作“岂不”,将“庐”写作“芦”。
13.(2017课标全国Ⅲ,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 ”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答案 (1)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2)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1)易误点:被题干中的“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误导。观点是直接阐明的内容,不用比喻。(2)先找切入点,以横线后“狂风停止之后”为切入点想出对应词语“风定”;然后前后填充即可。
14.(2017山东,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 , 。”
(2)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答案 (1)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2)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辍)
(3)惊涛拍(裂)岸 卷起千堆雪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意易错字:戚戚、掇。
15.(2016课标全国Ⅰ,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答案 (1)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2)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1)题中的“蚯蚓”为考生很好地指明了默写方向。第(3)题中的“刘义隆”“元嘉年间”是突破口,考生可以根据这两个提示得出答案。
16.(2016课标全国Ⅱ,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答案 (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意第(2)题中“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为提示语,第(3)题中注意提示语,有些考生会写成“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17.(2016课标全国Ⅲ,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 ”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
答案 (1)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2)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3)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意易错字词:呕哑嘲哳、窈窕。
18.(2016山东,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 ”。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 , ”,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李煜《虞美人》词中“ ”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答案 (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意第(2)题中的提示语“洞庭湖浩瀚壮阔”和第(3)题中的提示语“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
19.(2016北京,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1)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有: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2)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 , ”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3)《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
, 。
答案 (1)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2)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或: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易错字词有“俨”“阡陌”“洲”“渡”“萧萧”“常”。
20.(2015课标全国Ⅰ,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答案 (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解析 理解型默写,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题干的提示,准确填写。
备考方法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很多考生都能熟读成诵,但是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僻难写字的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前功尽弃。这就需要我们改正懒惰的坏习惯,勤于动手。对于名句名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生僻字,要用红笔圈画出来,以引起关注,重点把握。
21.(2015课标全国Ⅱ,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 ,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答案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3)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析 易错字:(1)负;(2)轴,弦;(3)雀,锁。
22.(2015山东,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地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 , ”。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 ,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杜甫五律《旅夜书怀》的颔联“ , ”,描绘的景象雄浑阔大,反衬了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
答案 (1)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2)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3)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解析 易错字:(1)譬,辰,共(拱);(2)飏;(3)涌。
23.(2015重庆,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 ”。
(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 , ”。
答案 (1)策扶老以流憩
(2)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
(3)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1)题干中的“拐杖”即原文中的“扶老”,识记了这一个信息就不难判断出此处应填写的文句。注意“憩”的书写。(2)“二川”容易误写成“两川”,“溶溶”形容水流平缓,偏旁和水有关。(3)注意“嘉、胥、赢、仓皇”的书写。
24.(2014课标全国Ⅰ,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
答案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解析 易错字:(1)涕;(2)猱,援;(3)溅。
25.(2014课标全国Ⅱ,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答案 (1)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解析 易错字词:(1)菌,晦朔,蟪蛄;(2)济;(3)舳舻,旌,蔽。
26.(2014大纲全国,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
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 ”,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2)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 , ”。
《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 。”
答案 (1)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1)题评分。
解析 这是理解型默写题,要求考生对古诗文既要背得出,又要理解得对。其间的易错字词:(1)螯,鳝,躁;(2)也,亦,青。
直接型默写
1.(2022浙江,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2)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 (荀子《劝学》)
(3)弦弦掩抑声声思, ; ,说尽心中无限事。 (白居易《琵琶行》)
(4)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答案 (1)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2)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3)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
(4)故国神游 一尊还酹江月
(5)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解析 易错字:愤,“发愤”易误写为“发奋”;至,易与“而致千里”中的“致”混淆;尊,通假字,易误写为“樽”;酹,偏旁“寸”易误写为“子”。
2.(2020天津,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 (曹操《短歌行》)
(2)斧斤以时入山林, 。 (《寡人之于国也》)
(3)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苏轼《定风波》)
(5)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 ”。
答案 (6分)(1)天下归心
(2)材木不可胜用也
(3)三顾频烦天下计
(4)也无风雨也无晴
(5)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解析 易错字词:胜、频烦、晴、须臾。
3.(2020浙江,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 (《论语》)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3) ,靡有朝矣。 ,至于暴矣。 (《诗经·氓》)
(4)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5)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答案 答案 (1)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2)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夙兴夜寐 言既遂矣
(4)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5)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解析 对于默写题,一定要严格依照原诗文,不可多字、少字、写错字。(1)重点关注“谏”“犹”;(2)重点关注“齿”(不要写成“耻”)、“智”(不要写成“知”);(3)重点关注“夙”“寐”“遂”;(4)重点关注“辰”“纵”;(5)重点关注“帘”“砧”。
4.(2019天津,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卒相与欢,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涉江采芙蓉, 。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3)层峦耸翠, 。 (王勃《滕王阁序》)
(4) ,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5) ,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
(6)携来百侣曾游。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答案 (1)为刎颈之交 (2)兰泽多芳草 (3)上出重霄 (4)连峰去天不盈尺 (5)春水碧于天 (6)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热爱中华文化的学科素养,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易错字词:刎颈、霄、峥嵘、稠。
5.(2019浙江,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其身正, ;其身不正, 。 (《论语》)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3)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夕阳古道无人语, 。 (王实甫《长亭送别》)
(5) ,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答案 (1)不令而行 虽令不从 (2)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4)淡烟暮霭相遮蔽 禾黍秋风听马嘶 (5)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易错字词:(2)芥;(3)啸,萧;(4)暮霭,禾黍;(5)巷。
6.(2019江苏,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名余曰正则兮, 。 (屈原《离骚》)
(2)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3)艰难苦恨繁霜鬓, 。 (杜甫《登高》)
(4)树林阴翳,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6)浩荡离愁白日斜, 。 (龚自珍《己亥杂诗》)
(7)道之以德, ,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8)盖文章,经国之大业, 。 (曹丕《典论·论文》)
答案 (1)字余曰灵均 (2)君子生非异也
(3)潦倒新停浊酒杯 (4)鸣声上下
(5)挟飞仙以遨游 (6)吟鞭东指即天涯
(7)齐之以礼 (8)不朽之盛事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热爱中华文化的学科素养,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易错字:(2)生;(3)潦;(5)挟,遨。
7.(2018浙江,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论语》)
(2)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 (司马迁《报任安书》)
(4)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 (白居易《琵琶行》)
(5)鸟雀呼晴,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 (周邦彦《苏幕遮》)
答案 (1)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2)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3)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4)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5)侵晓窥檐语 一一风荷举
解析 第(2)小题要求根据后一句“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来默写前两句,较其他小题来说,难度大一些。注意“豚”“彘”的写法。
8.(2018江苏,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既见复关, 。(《诗经·卫风·氓》)
(2)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3)今年欢笑复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
(4) ,不知东西。(杜牧《阿房宫赋》)
(5)沙鸥翔集, 。(范仲淹《岳阳楼记》)
(6)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
(7)浴乎沂, ,咏而归。(《论语·先进》)
(8) ,辣手著文章。(杨继盛名联)
答案 (1)载笑载言 (2)无以至千里 (3)秋月春风等闲度 (4)高低冥迷 (5)锦鳞游泳 (6)五十弦翻塞外声 (7)风乎舞雩 (8)铁肩担道义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冥、锦鳞、舞雩。
方法技巧 掌握六策略,让你写对字
(1)记住生僻难写字
(2)区分同音异形字
(3)留心文字的顺序
(4)留意具体的语境
(5)留意句中通假字
(6)注意不遗漏虚词
9.(2017浙江,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论语》)
(2)且矫诏纷出, , ,不敢复有株治。 (张溥《五人墓碑记》)
(3)女也不爽, 。 ,二三其德。 (《诗经·氓》)
(4)青泥何盘盘, 。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5)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 。 (辛弃疾《鹧鸪天》)
答案 (1)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
(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3)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
(4)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5)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易错字词:肱、枕、发愤、罔、萦、扪、胁息、荠菜。
10.(2017天津,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2)羽扇纶巾,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李密《陈情表》)
(4)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5)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 (1)羁鸟恋旧林 (2)樯橹灰飞烟灭 (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不霁何虹 (5)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易错字:羁、樯、橹、僮、霁、孝、悌。
11.(2017江苏,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 (《诗经·卫风·氓》)
(2)小知不及大知, 。 (庄子《逍遥游》)
(3)锦瑟无端五十弦, 。 (李商隐《锦瑟》)
(4)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5) ,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 。 (《论语·宪问》)
(8)在天愿作比翼鸟, 。 (白居易《长恨歌》)
答案 (1)来即我谋 (2)小年不及大年 (3)一弦一柱思华年 (4)无言独上西楼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6)古道西风瘦马 (7)勇者不惧 (8)在地愿为连理枝
解析 注意易错字“御、惧、愿”。
12.(2016天津,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 (贾谊《过秦论》)
(2)既窈窕以寻壑,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李白《蜀道难》)
(4)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答案 (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亦崎岖而经丘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4)吴楚东南坼 (5)一蓑烟雨任平生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易错字词:崎岖、坼、蓑、平。
13.(2016浙江,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 ,筋骨之强,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2)夫以秦王之威, ,辱其群臣。 ,独畏廉将军哉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客喜而笑, 。肴核既尽, 。 (苏轼《赤壁赋》)
(4) ,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昨夜雨疏风骤, 。 ,却道海棠依旧。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答案 (1)蚓无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
(2)而相如廷叱之 相如虽驽
(3)洗盏更酌 杯盘狼籍
(4)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5)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易错字词:蚓、埃、盏、酌、狼籍、赢。
14.(2015广东,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何时可掇 ,不可断绝。 (曹操《短歌行》)
(2)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3)昨夜闲潭梦落花, 。江水流春去欲尽,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夫夷以近, ;险以远,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答案 (1)明明如月 忧从中来 (2)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3)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潭落月复西斜 (4)则游者众 则至者少
解析 易错字:(2)渔,蠡;(3)潭。
15.(2015福建,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 。 (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 。 (屈原《离骚》)
(4)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5)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 (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余不忍为此态也 (4)大漠孤烟直 (5)烽火连三月 (6)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 易错字:(2)受;(3)余;(6)涯。
16.(2015湖南,11)古诗文默写。(5分)
(1)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观流水兮潺湲。
(屈原《湘夫人》)
(2)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答案 (1)荒忽兮远望
(2)悟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3)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解析 易错字:(1)荒忽(不应写成“恍惚”);(2)悟,骸;(3)拨。
17.(2015湖北,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3)涉江采芙蓉, 。 (《古诗十九首》)
(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李密《陈情表》)
(5)三径就荒,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岩扉松径长寂寥,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7)群山万壑赴荆门, 。 (杜甫《咏怀古迹》)
(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答案 (1)不亦君子乎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兰泽多芳草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松菊犹存 (6)惟有幽人自来去
(7)生长明妃尚有村 (8)玉簪螺髻
解析 易错字词:(2)知;(4)废远;(6)惟,幽;(7)明妃;(8)簪,螺,髻。
18.(2015四川,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 )(6分)
(1)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 (《曹刿论战》)
(2)明明如月, (曹操《短歌行》)
(3)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
(4)万里悲秋常作客, 。 (杜甫《登高》)
(5)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6)予谓菊,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7)持节云中,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 ,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答案 (1)望其旗靡 (2)何时可掇
(3)钟鸣鼎食之家 (4)百年多病独登台
(5)银瓶乍破水浆迸 (6)花之隐逸者也
(7)何日遣冯唐 (8)薄雾浓云愁永昼
解析 易错字:(1)靡;(2)掇;(3)鼎;(5)乍,浆。
19.(2014山东,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诗经·氓》)
(2) ,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
(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陶潜《归去来兮辞》)
(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6)五亩之宅,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 (1)言笑晏晏;(2)钟鼓馔玉不足贵;(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4)云无心以出岫;(5)乐以忘忧;(6)树之以桑
解析 易错字词:晏晏、馔、锁、岫、以、桑。
20.(2014广东,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 ,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2)开荒南野际, 。 ,草屋八九间。 (陶渊明《归园田居》)
(3)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4)元嘉草草,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 (1)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2)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4)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易错字:(1)知;(3)况;(4)赢,仓皇,北顾。
21.(2014江苏,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2)日月忽其不淹兮, 。 (屈原《离骚》)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4)想当年:金戈铁马,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6)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7) ,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8)水至清则无鱼, 。 (《汉书·东方朔传》)
答案 (1)定乎内外之分 (2)春与秋其代序 (3)不霁何虹 (4)气吞万里如虎 (5)白露为霜 (6)无案牍之劳形 (7)往者不可谏 (8)人至察则无徒
解析 注意易错字:分、序、霁、牍、察。
(
第
23
页 共
2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