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人口
考点15 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一、选择题
(2025·南京六校合格考模拟)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图示意世界不同海拔、纬度人口分布。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拔越高,人口越多 B.纬度越高,人口越多
C.纬度越低,人口越多 D.北半球比南半球人口多
2.据图可知,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植被 B.地形、气候
C.气候、植被 D.水源、土壤
(2024·江苏盐城月考)下图为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世界人口密度分布( )
A.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回归线穿过地区人口分布均匀
C.中纬度内陆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D.高纬度地区没有常住人口
4.甲、乙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大,是因为甲区域( )
A.气候适宜 B.历史悠久
C.经济发达 D.地势平坦
(2025·无锡合格考模拟)读木桶效应图,回答5~6题。
5.根据“木桶效应”原理,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图中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是( )
A.森林资源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水资源
6.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提高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③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④实行计划生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5·扬州合格考模拟)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区域内部资源环境“压力-承载力”差异大。下图为宁夏地形与河流分布图(图1)和资源环境协调度空间分布图(图2)。据此回答7~8题。
图1
图2
7.宁夏资源环境协调度( )
A.整体水平较高 B.东部高于西部
C.平原高于山区 D.北部低于南部
8.提高宁夏资源环境协调度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大矿产资源开发
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扩大耕地资源规模
D.降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2025·镇江一中合格考模拟)M县在制定县城可持续发展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读图,回答9~10题。
9.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10.搬迁后,该村适宜重点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是( )
A.开采矿山 B.种植水稻
C.种植棉花 D.水上漂流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这里地势高耸、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主要城镇的分布。
(1)西藏自治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流地貌区 分析该区域利于人口分布的条件。
(2)分析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小的自然原因。
(3)提出增加西藏自治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考点15 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D 2.B 第1题,由图可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人口越少,A错误;中纬度地区温度相对适宜,人口分布最为稠密,B错误;纬度越低,人口不一定越多,C错误;北半球比南半球人口多,D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平原地区,该地区温度相对适宜,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工农业,由此可以推断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和地形,B正确,虽然水源、土壤和植被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但不能在图中直接得出,A、C、D错误。
3.C 4.D 第3题,读图可知,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中低纬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A错误;读图可知,回归线穿过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B错误;中纬度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内陆地区人口密度较小,C正确;高纬度地区有常住人口,只是人口数量少,D错误。第4题,读图可知,甲位于印度半岛的东部沿海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稠密;而乙位于北美大陆的西部地区,为山地、高原地区,地形条件复杂,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D正确;两地人口密度差异与当地气候、发展历史、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形成两地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A、B、C错误。
5.A 6.B 第5题,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读图可知,图中木桶中最短的木板是森林资源,所以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是森林资源,A正确,B、C、D错误。第6题,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数量、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居民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呈负相关。所以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为: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①③正确;提高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势必会加大对资源的需求,从而减少人口合理容量,实行计划生育对人口合理容量影响较小,②④错误。故选B。
7.C 8.B 第7题,由图可知,宁夏资源环境轻度失调区面积最大,整体水平一般,A错误;宁夏资源环境协调度北部高于南部,西部高于东部,B、D错误;由图可知,南部为黄土高原,北部为宁夏平原,平原高于山区,C正确。第8题,宁夏气候偏干旱,水资源不足,水资源是限制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可以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宁夏资源环境协调度,B正确;扩大耕地资源规模、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容易破坏环境,降低资源环境协调度,A、C错误;降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不切合实际,D错误。
9.A 10.C 第9题,据图可知,在M县区域内,甲地附近有时令河,有水源,且绿洲面积大,数量多,资源环境承载力大,适合生态搬迁选址,A正确;乙不在M县,丙绿洲面积小,且居民点较多,生态压力大,丁附近是地质公园,且没有河流和绿洲,不适合迁入,B、C、D错误。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断该区域气候干旱,多荒漠景观,河流为时令河,没有矿产信息,应该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分条件不适宜种植水稻,不适合开矿和水上漂流,A、B、D错误;适合在绿洲上适当开垦土地,种植棉花,C正确。
11.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西藏自治区人口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和其他河流的河谷地带,原因是西藏自治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河谷地区地势较低平,热量更充足;靠近水源,取水方便,便于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农耕。第(2)题,西藏自治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海拔高,气候高寒缺氧;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温度低,冻土广布;气候不利于植被生长,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第(3)题,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等措施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具体措施包括:发展科技,提高科技水平,增加资源开发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等。
答案:(1)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和其他河谷区。有利条件: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靠近水源,便于生产生活用水;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
(2)海拔高,气候高寒缺氧;温度低,冻土广布;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
(3)发展科技,提高科技水平,增加资源开发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对外开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