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专题三考点5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巩固练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专题三考点5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巩固练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5 23:41:01

文档简介

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考点5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一、选择题
(2025·徐州铜山学测模拟)气象气球可以跟踪大气不断变化的情况,用来进行最新的天气预报、气候分析,以及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换等。放飞的大气球,官方名称是“高空探测气球”,它通过一根30米的棉绳携带探空仪,实时采集从地面到高空3万米左右不同高度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数据。图1示意放飞的高空探测气球,图2为大气垂直分层图。据此回答1~2题。
图1
图2
1.高空探测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温度变化规律可能是 (  )
A.先升高后减小 B.先减小后升高
C.一直升高 D.一直减小
2.关于高空探测气球经过的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对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
B.②是平流层,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C.③是高层大气,有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D.④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2025·丰县合格考模拟)2022年10月31日,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梦天实验舱被顺利地送到离地面约400千米的轨道中。据此回答3~4题。
3.梦天实验舱从发射到顺利进入轨道,依次经过了(  )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C.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D.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4.对梦天实验舱与地面之间进行信息联系影响最显著的是(  )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地球自转 D.大气运动
(2025·扬州合格考模拟)2023年6月10日傍晚,南京市区遭遇强对流天气,出现了壮观的悬球状云,图1为悬球状云景观图,图2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图1
图2
5.悬球状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a B.b
C.c D.d
6.关于大气各垂直分层,叙述正确的是(  )
A.a—航空的理想空域
B.b—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C.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d—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025·盐城合格考模拟)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下图为神舟十五号返回舱返回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7.航天返回舱在图示乙位置时所处的地球大气层为(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8.航天返回舱在图示甲位置时所处的大气层(  )
A.雷雨天气多发
B.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
C.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D.有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作用
(2025·淮安合格考模拟)2024年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此回答9~10题。
9.火箭发射需密切关注天气状况的变化,与之息息相关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臭氧层
10.该运载火箭从发射至脱离地球大气层前,经历升温次数是(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二、非选择题
11.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图1)和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表示对流层的字母是    ,该层气温变化特点是  。
(2)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填层名),电离层所在的位置是    (填字母)。
(3)如果A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使图2中环节①    ,③对地面    作用增强,由此产生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考点5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1.B 2.D 第1题,高空探测气球从地面到3万米高空,经过大气层的对流层和平流层,气温先减小后升高,B正确。第2题,臭氧在平流层,可吸收紫外线,A、B错误;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在对流层,C错误;高层大气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D正确。
3.B 4.B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气自下而上随着高度升高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故梦天实验舱从发射到顺利进入轨道,依次经过的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B正确,A、C、D错误。第4题,梦天实验舱与地面之间进行信息联系的方式是使用无线电短波通信,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因此太阳活动对梦天实验舱与地面之间进行信息联系的影响最显著,B正确;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大气运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较小,A、C、D错误。
5.A 6.B 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2中a位于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为对流层;b位于对流层顶至50千米高空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为平流层;c、d为高层大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悬球状云是强对流天气之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运动旺盛,因此悬球状云应出现在对流层,即a,A正确,B、C、D错误。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d为高层大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航空的理想空域,且平流层中有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B正确,A、D错误;对流层(a)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C错误。
7.B 8.D 第7题,根据大气垂直分层可知,0~12千米为对流层,12~50千米为平流层,平流层以上为高层大气。读图可知,乙离地面40千米,应位于大气层的平流层,B正确,A、C、D错误。第8题,读图可知,甲离地面120千米,应处于高层大气,不会出现雷雨天气,A错误;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为平流层主要特征,B错误;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先降低后上升,C错误;高层大气中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9.A 10.B 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并且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下降,对流运动显著,因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故选A。第10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运载火箭发射后,先经过对流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然后经过平流层,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运载火箭经历第一次升温;最后经过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此时运载火箭经历第二次升温;故该运载火箭从发射至脱离地球大气层前,经历2次升温,故选B。
11.解析:第(1)题,读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因此对流层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利于高空飞行的是B平流层,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的平稳飞行;电离层所在的位置是C高层大气中。第(3)题,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经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如果图1中A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使图2中环节①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增强,③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由此产生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1)A 随海拔上升气温降低
(2)平流层 C
(3)增强 保温 全球气候变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