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6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选择题
(2025·南京六校学测)图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2为北京市2024年连续两天的天气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
图1
图2
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0月1日比9月30日温差大,是因为图1中( )
A.①减弱③增强 B.②减弱④减弱
C.①减弱④增强 D.②增强③减弱
(2025·无锡一中合格考模拟)北方农谚:“立冬不砍菜,必定受霜害。”大白菜受冻临界值是-5 ℃,此时如果还让白菜在地里长着,必将遭到冻害。读大气受热过程部分环节示意图,回答3~4题。
3.白菜受到冻害主要由于( )
A.①小 B.②大
C.③小 D.④大
4.用草覆盖白菜地可以防冻害主要由于( )
A.增加①辐射 B.增加②辐射
C.减小③辐射 D.减少④辐射损失
(2025·盐城合格考模拟)2024年11月11—22日,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各国代表共商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5~6题。
5.人类活动产生过量温室气体可能导致(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6.一般情况下晴天较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大,其主要原因是( )
A.①增强④减弱 B.②增强③减弱
C.②增强④减弱 D.①增强③减弱
(2025·扬州合格考模拟)农业生产中,常用铺设地膜来减少霜冻等危害。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回答7~8题。
7.大气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主要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地膜覆盖农田可预防霜冻,主要是因为地膜能够( )
A.减少大气逆辐射
B.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
C.增加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025·镇江一中合格考模拟)经过不懈努力,目前西藏军区海拔4 500米以上的哨所全部建成“阳光保暖房”(图1)。住上这种新式营房,官兵再不用“四季穿棉袄”了。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图1
图2
9.以前西藏军区海拔4 500米以上哨所的官兵“四季穿棉袄”的原因是( )
A.海拔高,水汽少,①较弱
B.多晴朗天气,②作用较弱
C.纬度高,风力大,③损失多
D.海拔高,空气稀薄,④⑤较弱
10.下列地理现象与“阳光保暖房”原理一致的是( )
A.深秋多云的夜晚不易霜冻
B.晴朗的天空常呈蔚蓝色
C.夏季白天多云时不会太热
D.日落后的天空仍然明亮
二、非选择题
11.(2025·镇江一中合格考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拉萨市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图1为拉萨市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图1
图2
(1)导致拉萨成为日光城的主要原因是 强,但气温低的原因是 弱(填序号)。
(2)拉萨河谷是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典型代表,其形成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
(3)拉萨市7月白天降水量较夜晚 ,分析其主要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考点6 大气的受热过程
1.C 2.B 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③为地面辐射,C正确;①为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A错误;②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④为大气逆辐射,B、D错误。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晴天云层较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②减弱),白天温度比阴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对近地面的保温作用弱(④减弱),温度较阴天低,故晴天比阴天的昼夜温差大,B正确;晴天①(太阳辐射)不会减弱,③(地面辐射)增强,A、C、D错误。
3.C 4.D 第3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代表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代表被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代表大气逆辐射,④代表地面辐射。白菜受到冻害是由于在气温较低的夜间,③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弱,会导致气温低,出现冻害,C正确;其他辐射与大气逆辐射没有必然关联,对夜晚气温影响小,A、B、D错误。第4题,用草覆盖白菜地,有利于减少④地面辐射的损失,从而达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减少冻害,D正确;用草覆盖白菜地无法增加太阳辐射,对于大气逆辐射也几乎没有作用,A、B、C错误。
5.D 6.A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活动产生过量温室气体,对太阳辐射(①)影响小,A错误;温室气体不会使反射(②)的太阳辐射增加,B错误;温室气体对地面辐射(③)影响小,C错误;温室气体增加会增强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使得大气逆辐射(④)增强,D正确。第6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晴天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①太阳辐射增强,②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减弱,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④大气逆辐射减弱,昼夜温差大,A正确,C错误;晴天到达地面的①太阳辐射多,地面增温快,③地面辐射增强,B、D错误。
7.C 8.B 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被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具有保温作用,对应③,C正确,A、B、D错误。第8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膜覆盖农田,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的热量被保留在薄膜内,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B正确;覆盖地膜对大气逆辐射影响较小,A错误;地膜表面会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减少了太阳辐射,降低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D错误。
9.D 10.A 第9题,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④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⑤为大气逆辐射。材料信息表明,以前官兵居住于4 500米以上的哨所,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的地面辐射少,且多晴天,大气逆辐射弱,即④⑤较弱,气温低,导致“四季穿棉袄”,D正确;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与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①)关系较小,A错误;海拔高,多晴朗天气,②作用较强,B错误;当地纬度不高,③损失多与风力大无关,C错误。第10题,“阳光保暖房”是利用保温作用原理建设的。深秋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地面损失的热量少,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这是保温作用的结果,与“阳光保暖房”原理相似,A符合题意;夏季白天多云时,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与保温作用原理不同,C不符合题意;晴朗的天空常呈蔚蓝色,日落后的天空仍然明亮,这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的结果,与保温作用原理不同,B、D不符合题意。
11.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②太阳辐射强,但由于大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④)较少,导致气温低。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河谷地区热量相对充足,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第(3)题,结合图1信息可知,拉萨7月白天降水较夜晚少。由材料可知,拉萨位于拉萨河谷地,白天,山谷上方比山坡同高度的空气增温慢,温度较低,因此谷地处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冷却凝结。而夜间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吹山风,而同高度谷地温度较高,谷地上升气流较明显,降水多。
答案:(1)② ④
(2)热量
(3)少 夜间吹山风,河谷地区温度较高,上升气流较明显,降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