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4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C 2.A 第1题,根据①、②、③、④之间的相互联系可知,③能够为②提供劳动力和科技,且将生活废弃物排放到④,判断③表示社会系统;④接受②、③的废弃物,且为②、③提供资源,故判断④表示生态系统;②为③提供物质产品和资金,且将生产废弃物排放到④,判断②表示经济系统,②、③、④的系统都受到人类的管理调控,则①为人的管理调控,C正确。第2题,“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人类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属于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的人的管理调控,而图中人的管理调控对应的是①,A正确。
3.A 4.C 第3题,该产业链中的废弃物循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等,减少了废弃物排放,节约了资源,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A正确。第4题,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属于经济效益,①⑤错误;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属于农业生态园的生态效益,②③④正确。故选C。
5.B 6.D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减排和吸收,所以应对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全球气候变暖,B正确。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而提出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须有所区别,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D正确。
7.C 8.B 第7题,鲜食玉米加工的原料是玉米果穗,对应的是①;速冻玉米加工后是副产品加工,对应的是③;鲜食玉米绿色栽培的产物除玉米果穗之外,还有玉米秸秆,对应的是②;玉米秸秆可以为肉牛养殖提供饲料,肉牛养殖对应的是④,C正确。第8题,该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受当地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影响大,A错误;该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延长了玉米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B正确;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C错误;该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属于人类生产活动,不会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D错误。
9.C 10.B 第9题,读图可知,图中城镇东侧湖泊的水系特征表明湖泊水源来自林地,水污染物很难跨流域转移,因此城镇东侧湖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林区生产,C正确;农场、矿厂、高尔夫球场均不在图中城镇东侧湖泊的流域内,因此湖泊污染物来自这些地区的可能性小,A、B、D错误。第10题,由图可知,河口自然保护区上游为农场,农场中各种化肥残留物会导致水中藻类生物大量繁殖,该现象可以直接观察到,B正确;生物种类减少、树木生长缓慢、土壤富含重金属等问题难以直接观察,A、C、D错误。
11.解析:第(1)题,结合新疆气候特征可知,当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不足。新疆棉花品质世界顶尖的优势条件可从光照、昼夜温差、热量等方面分析。第(2)题,“光伏+棉花”的种植模式利用“农光互补”优势,实现光伏发电与现代设施农业有机结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有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第(3)题,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从保护绿洲生态环境、重视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方面作答。
答案:(1)水源不足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2)社会 生态
(3)合理利用水资源 保护绿洲生态环境 重视科技投入专题十一 环境与发展
考点24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2025·兴化合格考模拟)下图为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人的管理调控、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
B.人的管理调控、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
C.人的管理调控、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人的管理调控、社会系统、经济系统
2.“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属于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5·镇江合格考模拟)读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循环模式图,回答3~4题。
3.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效益最优化原则
4.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④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025·徐州铜山合格考模拟)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读“碳达峰”“碳中和”示意图,回答5~6题。
5.“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破坏 B.全球气候变暖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锐减
6.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025·如皋合格考模拟)新疆某地以玉米种植和肉牛养殖为基础,发展循环经济。下图为该地生态农业及相关产业模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A.玉米秸秆、玉米果穗、肉牛养殖、副产品加工
B.玉米秸秆、玉米果穗、副产品加工、肉牛养殖
C.玉米果穗、玉米秸秆、副产品加工、肉牛养殖
D.玉米果穗、玉米秸秆、肉牛养殖、副产品加工
8.该生态农业种养模式( )
A.受当地自然条件影响小
B.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C.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
D.增加了区域生物多样性
(2025·淮安合格考模拟)区域调查是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调查发现,美国某城镇主要产业活动包括农牧生产、矿产开发、林木轮伐等,毗邻的湖泊是其主要水源地,近年来湖泊中氮、磷等元素逐年增加。下图为该城镇所在区域简图。据此回答9~10题。
9.城镇东侧湖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A.农牧业生产 B.矿山开采
C.林区生产 D.高尔夫球场运营
10.到河口自然保护区调查时,能直接观察到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现象是( )
A.生物种类减少 B.大量繁殖的藻类
C.树木生长缓慢 D.土壤富含重金属
二、非选择题
11.(2024·兴化合格考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地图发生巨大变化,新疆棉花总产量占全国85%,原东部传统产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大幅萎缩。新疆的棉花品质世界顶尖。2020年“光伏+棉花”的种植模式(即在田地里棉花种植和光伏发电同时开展)也开始在新疆出现并大幅推广。这种模式利用“农光互补”优势,实现光伏发电与现代设施农业有机结合,促进了新疆棉花生产的升级。
材料二 图1为新疆棉花种植分布图,图2为“光伏+棉花”的种植示意图。
图1
图2
(1)新疆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结合当地气候特征,新疆棉花品质世界顶尖的原因是 、 。
(2)“光伏+棉花”种植模式体现出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3)新疆棉花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