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
考点9 水循环
一、选择题
某同学设计了验证水循环原理的实验。下图为实验设计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实验无法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径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一些城市通过建蓄水池来缓解城市内涝,主要是因为该措施能( )
A.减少降水 B.增加蒸发
C.调节径流 D.加强水汽输送
(2025·无锡学测模拟)为研究影响坡面径流变化的因素,某小组进行了模拟实验。下图为模拟实验装置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模拟实验中,集水盘B中的水直接来自( )
A.径流 B.降水
C.下渗 D.蒸发
4.在实验时间、降水总量一定时,若想要减少集水盘A收集的水量,可( )
A.减小坡面植株密度 B.加大土层黏重程度
C.调快水管出水速度 D.减小透水坡面角度
(2025·淮安学测模拟)树池是城市绿化过程中留在所种树木周围的没有硬化的土地。下图为城市绿化中的两种树池的样式,甲为鹅卵石树池,乙为网格状塑料板(树篦子)。据此回答5~6题。
5.与树池周边不透水路面相比,树池内覆盖鹅卵石或塑料板会使得( )
A.下渗量增多 B.地下径流减少
C.水汽输送减少 D.地表径流增多
6.与覆盖鹅卵石相比,树篦子( )
A.成本相对较低 B.地面蒸发量较大
C.地面辐射更强 D.更利于树木生长
(2025·南京六校学测模拟)2024年9月,受超强台风“摩羯”影响,广西龙州出现大到暴雨,累计降雨量达250~40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400毫米,城市街道多处被淹,内涝严重。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7.与本次内涝直接相关的是( )
A.③增多 B.④增多
C.⑤增多 D.⑥增多
8.城镇建设中,若用透水材料替代不透水的硬化地面,则图中环节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①增多,②减少 B.②增多,⑤增多
C.⑤减少,⑥增多 D.⑥减少,⑦增多
(2025·扬州学测模拟)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下图为虹吸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该系统对水循环影响最突出的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下渗 D.径流
10.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调节城市局地气候
B.缩短径流汇聚时间
C.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D.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二、非选择题
11.(2025·淮安合格考模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水循环及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该地区水循环较旺盛的季节是 。沿岸地区渔业资源丰富主要与水循环的 环节有关。
(2)图示②③处河流形成的地貌反映出的水循环意义是 。上游植被遭到破坏会引起下游地表径流 。
(3)图示地区所包含的水循环类型有 、 、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考点9 水循环
1.D 2.C 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甲箭头表示蒸发,塑料薄膜上的水滴滴落可表示降水,故该实验无法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和径流,D正确。第2题,根据题意可知,在城市建蓄水池,可以储存不能及时排走的地表水,从而缓解城市内涝,所以该措施是改变了水循环的径流环节,C正确;建蓄水池对降水、蒸发和水汽输送环节的影响较小,A、B、D错误。
3.C 4.D 第3题,读图可知,集水盘B位于草的下方,草所在的坡面为透水面,据此可推知集水盘B中的水直接来自透水面的下渗水分,C正确,A、B、D错误。第4题,读图可知,集水盘A代表的是下渗后的地表汇水,可视为地表径流。在实验时间、降水总量一定时,若想要减少集水盘A收集的水量,则需要增加透水面的下渗量。减小坡面植株密度、加大土层黏重程度、调快水管出水速度,都不利于增加下渗量,A、B、C错误;减小透水坡面角度,可以降低流速,增加下渗的时间,增加下渗量,D正确。
5.A 6.B 第5题,与树池周边不透水路面相比较,树池内覆盖鹅卵石或塑料板,孔隙大,有利于增加雨水下渗,A正确;下渗增多,使得地下径流相应增多,地表径流减少,B、D错误;树池内覆盖鹅卵石或塑料板不会影响水汽输送,C错误。第6题,与鹅卵石相比,树篦子孔隙较大,地面蒸发量较大,B正确;树篦子的材质是塑料,容易损坏,且随着树木生长需要定期进行更换,成本相对较高,A错误;相较鹅卵石,树篦子接受太阳辐射增温慢,地面辐射较弱,C错误;与鹅卵石相比,树篦子相对固定,不利于树木生长,D错误。
7.C 8.C 第7题,据图可知,③为蒸发,④为大气降水,⑤为地表径流,⑥为地下径流,内涝是地表径流增多、排水不畅导致的,和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没有直接关系,C正确,A、B、D错误。第8题,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替代不透水硬化地面,会使⑦下渗增加,⑥地下径流增加,⑤地表径流减少,C正确,D错误;对①水汽输送、②植物蒸腾影响较小,A、B错误。
9.D 10.C 第9题,由材料可知,该系统主要作用是将屋顶的大气降水回收、处理、再利用,图中可见储存雨水装置,即改变了地表径流,A、B、C错误,D正确。第10题,由材料可知,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即通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用水紧张状况,A、B、D错误,C正确。
11.解析:第(1)题,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我国东部沿海受东南季风、台风影响,水汽输送多,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水循环旺盛。地表径流从陆地上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故沿岸地带渔业资源丰富。第(2)题,②处为河口三角洲,③处为山麓冲积扇,为流水堆积地貌,反映了水循环能塑造地表形态。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如果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会引起下游地表径流增加(增大)。第(3)题,图中既有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即海陆间循环;也有发生在陆地内部的水循环,即陆地内循环;还有发生在海洋上的水循环,即海上内循环。
答案:(1)夏季 地表径流
(2)塑造地表形态 增加(增大)
(3)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