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3 土壤
一、选择题
(2025·镇江一中合格考模拟)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有养分,能生长植物。下图为土壤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土壤中矿物成分的主要来源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2.关于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发育的重要因素
B.荒漠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C.越寒冷的地方土壤肥力越高
D.地形决定着土壤的发育进程
(2025·镇江实验高级中学合格考模拟)下图是某地土壤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决定土壤矿物质成分的是( )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成土母质
4.对图中腐殖质层厚度影响最大的是( )
A.母质层的厚度 B.枯枝落叶的数量
C.淀积层的厚度 D.当地动物的数量
(2025·盐城合格考模拟)读我国甲、乙两地气候与土壤数据表,回答5~6题。
地点 甲 乙
年均温/℃ 3.8 18.2
年降水量/mm 651.5 1 275.7
有机质(g/kg) 22.8 13.6
氮(g/kg) 1.40 1.07
磷(g/kg) 1.39 1.07
钾(g/kg) 22.1 22.1
pH 7.6 5.7
5.甲地可能位于我国( )
A.西北戈壁 B.江南丘陵
C.东北平原 D.云贵高原
6.与甲地相比,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红色土壤,矿物质丰富
B.气温高,微生物分解速度快
C.植被常绿,枯枝落叶少
D.降水多,风化和淋溶作用弱
(2025·如皋合格考模拟)下图为某校学生在黑、闽两省进行土壤考察时绘制的土壤剖面示意图,其中甲地土壤质地黏重,呈砖红色。据此回答7~8题。
7.甲地土壤因富含赤铁矿而呈砖红色,赤铁矿主要来自( )
A.大气降水 B.枯枝落叶
C.成土母质 D.人类活动
8.形成甲、乙土壤腐殖质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生物
C.时间 D.气候
(2025·淮安合格考模拟)高山云雾出好茶,遵义市凤冈县地处贵州东北部大娄山南麓,是富锌富硒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凤冈茶富含锌、硒两种微量元素。据此回答9~
10题。
9.凤冈县土壤发育的特点是( )
A.生物残体分解慢 B.土层较厚
C.保水作用好 D.腐殖质少
10.形成凤冈县土壤富锌富硒特点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河流
C.植被 D.成土母质
二、非选择题
11.(2024·南京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红壤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多呈酸性,质地较黏重,肥力较低。下图为我国红壤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福建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北段以中低山为主,海拔大都在1 000米以上,南段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一般为500~1 000米,东部沿海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1)下图为红壤特征及其成因的关联图,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内容填入数字序号位置。
A.质地黏重 B.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C.有机质分解快 D.高温多雨
① ,② ,③ ,④ 。
(2)经研究发现,福建高海拔山区红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低海拔山区和沿海地区,试分析原因。
(3)针对低海拔山区和沿海地区红壤有机质含量低的状况,提出应对措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考点13 土壤
1.D 2.A 第1题,土壤剖面由表层到深层依次是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成土母质、基岩,其中成土母质为土壤矿物质的来源,②为腐殖质层、③为淋溶层、④为淀积层、⑤为成土母质,D正确,A、B、C错误。第2题,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土壤发育的重要因素,A正确;荒漠地区植被稀疏,有机质来源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B错误;寒冷地区类型众多,如冰原地区,冰盖广布,土壤肥力极低,C错误;时间决定着土壤的发育进程,D错误。
3.D 4.B 第3题,成土母质是指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质,物理性质改变所形成的疏松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基本原始物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除氮)的最初来源,决定土壤矿物质成分,D正确;地形会影响土壤层的厚度,不会决定土壤矿物质成分,A错误;气候影响土壤含水量、温度、微生物数量和种类,B错误;植被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来源,C错误。第4题,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层。枯枝落叶的数量越多,腐殖质层越厚,B正确;母质层为疏松风化的碎屑物质,对腐殖质层影响小,A错误;淀积层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对腐殖质层影响小,C错误;动物的遗体数量也会影响腐殖质层厚度,但相对枯枝落叶,动物对腐殖质层的影响较小,D错误。
5.C 6.B 第5题,由表格数据可知,甲地年均温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呈碱性,应为东北平原,C正确;西北戈壁有机质含量低,A错误;江南丘陵气温高,土壤呈酸性,B错误;云贵高原年均温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低,D错误。第6题,据材料可知,乙地年均温高,应为南方地区,降水量大,气候湿热,生物循环快,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B正确;乙地土壤矿物质含量比甲地少,但不是有机质含量少的原因,A错误;乙地水热条件好,植被丰富,枯枝落叶多,C错误;乙地湿热,降水多,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D错误。
7.C 8.D 第7题,土壤中赤铁矿含量高,其主要来自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当形成土壤的岩石中赤铁矿含量高的时候,其风化形成的土壤赤铁矿含量往往也较高,C正确;大气降水和枯枝落叶不能提供赤铁矿,A、B错误;当地赤铁矿形成主要是自然原因,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D错误。第8题,两地同为季风气候区,但福建相对黑龙江降水量更大,雨水的淋溶作用更强(淋溶层更厚),不利于腐殖质的积累,且福建的气温远高于黑龙江,微生物分解腐殖质速度快,也不利于腐殖质的积累,所以导致福建土壤腐殖质厚度小于黑龙江,D正确;地形对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影响较小,A错误;福建水热条件优于黑龙江,福建生物量大于黑龙江,但福建土壤中的腐殖质层厚度薄,说明腐殖质层厚度与生物关系不大,B错误;时间因素对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影响较小,C错误。
9.D 10.D 第9题,贵州遵义市凤冈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生物残体分解快,腐殖质极易溶解于水中而流失,故腐殖质少,D正确。第10题,锌、硒元素是矿物元素,土壤中的矿物元素主要来自成土母质,D正确。
11.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可知,红壤分布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风化作用显著,导致土壤黏重;降水量大,对土壤有强烈的淋溶作用,土壤养分易流失,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不易积累,土壤呈酸性;同时山区地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具有营养物质的表土流失,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所以图中①—D,②—A,③—C,④—B。第(2)题,福建高海拔山区红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低海拔山区和沿海地区的原因是:高海拔山区降水较多,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高海拔山区气温较低,且昼夜温差大,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慢,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同时,低海拔山区和沿海地区人口较多,对耕地利用程度比较高,土壤养分消耗多,导致有机质含量低。第(3)题,针对低海拔山区和沿海地区红壤有机质含量低的状况,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由于红壤土壤肥力较低,通过种植绿肥作物,增施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由于过度开垦和不合理利用土地导致有机质含量下降,可通过改善耕作方式,比如合理轮作、休耕等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答案:(1)①—D ②—A ③—C ④—B
(2)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气温较低,且昼夜温差大,微生物分解速度慢。低海拔山区和沿海地区人类开垦耕地较多,有机质消耗多。
(3)休耕,轮作,种植绿肥,广施农家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