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简单机械(第3课时)(课件24张ppt 3个视频 课后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简单机械(第3课时)(课件24张ppt 3个视频 课后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15 12:28:49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4节 简单机械(第3课时)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G1
G1
G1
F1
F2
F3
引入新课
1、杠杆的平衡状态包括 和 ,杠杆的平衡条件 。
2、杠杆分为 、 和 三类 。
F1 × L1 = F2 × L2
静止状态
匀速转动状态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起重机上安装着一种叫滑轮的简单机械
你认识滑轮吗?知道滑轮在使用时有哪些特点吗?
新课教学
滑轮:
周边有槽、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轮子。
1.观察滑轮,并指出它的结构特点。
2.请用滑轮、细线、铁架台等设计两种方案,要求利用滑轮把钩码提升起来,在图3-45中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
3.利用设计的方案,组装好装置,提升钩码。
方案2
方案1
新课教学
以上两种方案中的滑轮有什么不同之处?
方案1:
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变。
方案2:
滑轮轴的位置随物体一起移动。
滑轮的类型:
根据滑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
滑轮分为:
定滑轮和动滑轮
新课教学
定滑轮
中心轴的位置固定不变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定滑轮:
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
1.如图3-46 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G1。
图3-46
2.如图3-46 乙所示,通过定滑轮用弹簧测力计匀速向下拉动钩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并与钩码的重相比较。改变拉力的方向,如图3-46丙所示,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否发生变化?
始终不变且等于钩码的重G1
新课教学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使用定滑轮有什么优点呢?
分析定滑轮的受力情况可发现,物体受到的拉力方向向上,弹簧秤对绳子的拉力往下,也就是说,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进一步研究发现,物体移动的距离与拉力通过的距离相等,即使用定滑轮不能省距离。
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新课教学
视频:定滑轮的作用
新课教学
定滑轮为什么不能省力?
在图乙中作出定滑轮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分析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0
.
F2=G
F1
L2
L1
根据定滑轮的结构特点可以看出,定滑轮作为一种变形杠杆,支点在中心轴,动力臂与阻力臂都是轮的半径。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定滑轮是等臂杠杆,所以不省力,当然也是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了。
新课教学
定滑轮的优点:
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给人们工作提供方便。
定滑轮的应用:
升旗、帆船的帆、幕布
视频:升国旗
新课教学
动滑轮
动滑轮:
轴跟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活动3.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和滑轮的总重G2。如图3-46 丁所示,通过动滑轮用弹簧测力计匀速向上拉动钩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并与钩码和滑轮的总重相比较。
F2=1/2 G2
现象:
结论:
使用动滑轮时能省一半力
分析受力方向: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拉绳子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重物移动距离的两倍
s=2h
新课教学
为什么动滑轮有这样的特点呢?
O
在图丁中作出动滑轮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分析为什么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L1
L2
F2
F1
从图可知,支点在轮的一侧,阻力(重物)作用点在中心轴,拉力作用点在轮的另一侧,所以动力臂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一半。
新课教学
拉力F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h的两倍,即费距离
S拉﹦2h物
通过实验还可发现: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如果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该怎么办呢?
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构成滑轮组。
滑轮组
新课教学
滑轮组:
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形成滑轮组
滑轮组的特点:
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却费距离。
使用滑轮组时,拉力的大小究竟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新课教学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G。
2.按如图甲所示方式匀速拉动绳子,记录此时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3.按如图乙所示方式匀速拉动绳子,记录此时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表 3-2 记录表
实验 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牛) 承重绳 子股数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牛)


4股
5股
4.13
1.04
4.13
0.83
新课教学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思考: 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有的省力、有的不省力,使用它们时,有的可以少移动距离,有的却要多移动距离。在使用简单机械时,你认为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省力的机械费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
新课教学
认真观察,从图中你可以归纳出绕绳的规律吗?
“奇动偶定”
新课教学
视频:滑轮组的绕线
新课教学
[例题]缠绕滑轮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 牛,用它连接成如图3-49 所示的滑轮组,能否提升600 牛的重物?(已知动滑轮重20 牛,摩擦及绳的质量不计)
解: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 G=600牛+20牛=620牛。
因为总重是由 2 股绳子承担,所以,所用的拉力为:
F=G/2 = 620N/2 = 310牛
>300牛
所以不能用来提升 600 牛的重物。
答:该滑轮组不能用来提升 600 牛的重物。
新课教学
若滑轮组水平拉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拉力大小又如何判断?s与h又如何判断?
F
.
T
N
G
f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如图:
有3段绳子来承担拉物体,每段绳子承担的力相等,都为F,
若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F= f /3
物体移动的距离为h ,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s;
当堂检测
1、如图滑轮重10N,货物重50N。不计摩擦,匀速提起货物时,F应为( )
A、 30N B、25N C、35N D、10N
B
A
F
A
2、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某次台风把市民公园的一棵大树吹倒了,需要两个工人把它扶起,工人们想到了下列图示的四种方案,每个人所需拉力最小的方案是( )
A B C D
B
当堂检测
3、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N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 人将绳子拉过1m,物体也上升1m
C. 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N
D. 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C
当堂检测
4、如图,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A.20N 0.4m/s B.20N 0.1m/s
C.5N 0.4m/s D.5N 0.1m/s
D
板书设计
第4节 简单机械(第3课时)
滑轮
定滑轮:中心轴固定不动,
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跟物体一起运动,
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F=1/nG总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预习“机械效率”相关内容。3.4简单机械(3)课后检测
班级 姓名
1.如图滑轮重10N,货物重50N。不计摩擦,匀速提起货物时,F应为( )
A、 30N B、25N
C、35N D、10N
2.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某次台风把市民公园的一棵大树吹倒了,需要两个工人把它扶起,工人们想到了下列图示的四种方案,每个人所需拉力最小的方案是( )
3.重力均为1 N的A、B滑轮如图所示组装,重物G重20 N,绳端拉力为F。若不计摩擦,在匀速提起重物时,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B均为定滑轮,F=20 N
B.A、B均为动滑轮,F=5.5 N
C.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F=10.5 N
D.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F=9.5 N
4.物体甲重40N,物体乙重 70N,如图所示两物体都静止。此时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 )
A.30N B. 0N
C.40N D.70N
5.如图,物体的质量m=2kg,在F=4N的拉力作用下,物体能作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方向是( )
A.4N,向左 B.4N,向右 C.20N,向右 D.24N,向右
6.如图,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A.20N 0.4m/s B.20N 0.1m/s
C.5N 0.4m/s D.5N 0.1m/s
7.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N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 人将绳子拉过1m,物体也上升1m
C. 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N
D. 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8.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由甲、乙实验可以得出“定滑轮不能省力”这一结论,小敏想通过一次实验既得出结论,又能直接显示出钩码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侧加上一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重力不能忽略、摩擦不计),图四套装置中能实现的是(   )
10.如图所示,滑轮第一次受到F1的作用,第二次受到竖直向上F2的作用,物体的重力为G。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将物体匀速向上提起时( ) 】
A. F1B. F2=1/2G
C. F1的力臂为OA
D. 在F2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2倍
11.如图所示,木箱重1000N,当它沿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00N,用滑轮组使木箱沿水平面以0.1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20s。若绳重、滑轮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则水平拉力F= N,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
12.如图所示(滑轮组的绕绳未画出),人以力F向下拉动绕在滑轮组的绳子一端10s,使绳端匀速向下移动了1.5m,重为G物=550N的物体匀速上升了0.5m,己知每个滑轮的质量均为m轮=5kg,滑轮与轴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g=10N/kg)。
(1)按题意画出滑轮组的绕绳。
(2)人所做功的功率多大?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A B D C C D D
200;1200
(1)
(2)每个滑轮的重力G轮=m轮g=5kg×10N/kg=50N
根据绕绳情况可知,拉力F=(G物+ G轮)/3=(550N +50N)/3=200N
拉力的功率P=W/t=Fs/t=200N×1.5 m/10s=30W
B
A
F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