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5 09:4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模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kē cháo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o liàng地响。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并根据拼音写词语。
酝酿(  ) kē cháo(  ) 应和(  ) liáo liànɡ(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改为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    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    、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    ,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    。
A.大相径庭 屏障  花枝招展  寂寥
B.大相径庭 篱笆 草长莺飞 喧嚣
C.截然不同 屏障 草长莺飞 寂寥
D.截然不同 篱笆 花枝招展 喧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对女儿重复最多的话,就是“谢谢你”“你好乖”“你好棒”,无时无刻不给女儿爱的肯定。
B.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加强思想认识水平,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C.神舟十二号于 9 月 17 日成功返回。在经过“黑障区”时,返回舱表面的温度接近两千度左右。
D.在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以 9 秒 83 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B.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C.习近平主席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尽显人民领袖爱人民的崇高风范,也是共产党人崇高品格的写照。
D.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蛋白质维持健康,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肉类、大豆、鸡蛋……等。
6.下列句子是有关我国传统礼节——座次的表述,依据其内在关联组成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便坐于此,故有“南面称帝”之说。
②“堂”多用于举办活动,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为尊贵。
③我国古代建筑格局通常为前堂后室。
④而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
⑤“室”则用于居住,一般东西长,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A.③④②⑤① B.②④①⑤③
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⑤①④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在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天的节气有四个,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和春分。
C.春,是四季的第一季,有三个月,即农历正月(孟春)、二月(仲春)和三月(季春)。
D.“东风”“杨柳风”在古典诗词中多指春风,它们常被用来代指春天。
8.根据语境填空
小语:看着那高大的柳树、嫩绿的柳叶,我想起了贺知章《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 ”两句诗。
小文:这些争奇斗艳的花,颇有朱自清笔下“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的意味。
小诗:是呀是呀,还有那花丛间,“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小新:对呀,这样的春天真如朱自清《春》中所写的—“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
9. 学完朱自清的《春》后,班级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经典朗读】[2022北京昌平期末改编]下面是同学们制作的朱自清散文《春》第五段的朗读脚本,你认为设计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A.开头一句中,“母亲的手”和“抚摸”两处重音要处理得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暖而舒坦。
B.“泥土的气息”和“青草味儿”读重音,给人以嗅觉上的快感。
C.“卖弄”一词重读,要读出对鸟儿炫耀歌喉的反感。
D.“清脆”“宛转”“嘹亮”等词语重读,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迎春交响曲。
(2) 朱自清的散文《春》充满了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在这篇简短的散文中,丰富繁多的修辞手法作为《春》的“颜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早春图。请你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绘春天美景的话。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春天 天空 田野 煦日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闲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0、“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抓住了春天里花___的特点。
1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写花的   ,其特点是   。   
12、“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通过   ,使描述更加   。   
13、文中写蜜蜂“闹”、蝴蝶“飞来飞去”是用来衬托   。   
14、文中写野花,主要写它的   和   。   
15、说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呀的”是因为什么?(  )    A、野花多,让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    
B、野花多,而且有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    
C、阳光照射下,明丽的花会反光,就使人产生像眼睛像星星的感觉    
D、野花的颜色明丽、丰富,再有阳光的照射   
16、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一幅什么图景? 
(二)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机器人为什么要“更像人”?
张立华
①从搬东西、做家务,到跳舞、跑步甚至“练功夫”,越来越多机器人朝“更像人”的方向发展。有人好奇,为什么要把机器人做成人的模样?
②首先,人形机器人可以以人为师。人类拥有独特的身体构造、敏捷的运动能力以及高度灵活的手部结构,是生物进化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因此,仿生人形结构可以让机器人通过直接模仿的方式变得更智能。
③人形机器人向人类学习的“第一课”,是通过大量人类动作示范视频学会大致的行为模式、快速掌握基础动作,比如拿起水杯、开门、行走等。然后再通过强化学习,进一步打磨动作细节。这样的学习训练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④其次,人形机器人与社会生活的适配度更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物品、设施和空间,都是按照人体比例和使用习惯设计的,机器人设计成人形,就能够更好地融入现有环境。
⑤凭借类似人手的灵巧结构和先进的控制技术,人形机器人可以完成更多任务,并在多变任务中展现出高度通用性。比如使用螺丝刀、键盘、钻头等常用工具,完成开关阀门、物件装配等精细动作,还能平稳处理易碎物体。这种高度适应能力,使得人形机器人在社会任务中更加得心应手。
⑥机器人设计成人形,还能更好地与人社交。它们的类人外表不仅让我们天然地感到亲切,也是精心设计的交流接口,比如具备“视线”指向功能的头部、具有表达性的手势和手臂动作等,都让我们能更直观地“读懂”它的意图。
⑦我们的大脑更擅长处理“像人一样”的交流信号,所以当人形机器人向我们点头、伸手、微微前领时,我们会下意识地回应它的动作。相反,一个六足机器人伸出“机械足”,人们往往弄不清楚它的意图。在这方面,人形机器人可以用更自然、更友好的方式和人类相处。
⑧当然,人形机器人的最终目的不是“像人”,而是“为人”。它既是一种仿生人类结构,更是连接人工智能与社会生活的桥梁。未来,人形机器人或许会像手机一样,成为随处可见的智能工具,而在这条“进化之路”上,我们是使用者,更是塑造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 概括本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机器人为什么要“更像人”。
18. 请从⑥、⑦段中指出一种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1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物品、设施和空间,都是按照人体比例和使用习惯设计的。
20. 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作为智能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才能成为智能工具的“塑造者”,而不被时代淘汰?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的四季
张洁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怨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没有充分地准备,便急促地上路了。历过的艰辛自不必说它。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仅仅是因为过于简单和过于发热的头脑,发生过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惨痛的过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痛心的正是并非不能。我顿足,我懊悔,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受过成熟是什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寞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衍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切。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21. 请简要概括“我”在“四季”里的活动。每句不超过6字。
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1)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2) 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
文章表露了作者哪些人生态度?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
24.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
1、yùn niàng 窠巢 hè 嘹亮 2.模--摸 浑--混 3.C 4.A 5.A 6.C 7.B 8.万条垂下绿丝绦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9.(1)C (2)示例1:走进春天,你会听到春天的呼吸是那样自由与畅快。辽阔的天空,有了清澈透明的鸽哨;寂静的山林,有了啾啾婉转的鸟鸣;碧绿的田野,有了更加灵动的色调。煦日默默地照耀,给万物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
示例2:走进春天,天空是湛蓝而辽远的,轻捷的叫天子从草木之间飞速掠过,直冲云霄,让人顿觉心境开阔;田野上的作物绿油油的,尽情生长着,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色调;煦日朗照,恩泽万物。春天的山、春天的树、春天的河流与草地都在阳光下安然舒展,如同披上了一层温暖的纱衣。
10、繁多   11、颜色五彩缤纷   12、想象生动   13、花多,热闹   14、多美   15、C   16、春花图
17. ①人形机器人可以以人为师;②人形机器人与社会生活的适配度更高;③机器人设计成人形,还能更好地与人社交。
18. 示例一: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机器人类人外表的头部、手势和手臂动作等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读懂它的意图,具体说明了机器人设计成人形,可以更好地与人社交。
示例二:运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把我们的大脑更擅长处理“像人一样”的交流信号与弄不清楚六足机器人伸出“机械足”的意图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人形机器人可以更好地与人社交。
19. 不能删去。“大多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设施和空间按照人体比例和使用习惯设计的很多;删去就变为了全部,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0. 终生学习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勇于实践的能力,积极探索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等
21.春天:耕耘,播种;夏天:积极面对困难;浇灌人生;秋天:收获人生;冬天:回顾反思(检点、反思过去)。
22. (1)说明一个人不可依赖别人,要担负起自己相应的责任。
(2)干瘪的谷粒,比喻自己微薄的收获。因为认真付出,期待收获,而与他人比较,收获较少,所以“又酸又苦”;但生命过程因为我的努力而有了生命价值,使努力的人有了相应的尊严,所以是“欢乐”的。
23.重努力过程,轻结果的好坏;重精神成长,轻物质收获;重付出、轻索取;重自我的反省、轻别人的评判。总之作者赞赏积极豁达的人生、生生不息的奋斗和追求。
24. (1)全文用比喻,将生命的过程比作四季,生动而形象;(2)语言富有哲理,通过许多简明的语句表达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如深邃的哲理意蕴、优美精当的词语、长短结合错落有致的句式、巧妙精彩的修辞;结合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