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仿真模拟卷(二)+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仿真模拟卷(二)+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8 13:24:03

文档简介

考试仿真模拟卷(二)
1.B A项,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B项,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正确;C项,水泥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D项,钢铁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2.B A项,水凝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煤炭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项,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项,沙里淘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C A项,氧气为单质,不是电解质,错误;B项,酸、碱、盐属于常见电解质,二氧化碳不是电解质,错误;C项,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导电,NaCl是电解质,正确;D项,葡萄糖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不是电解质,错误。
4.CW的质子数为74,质量数为15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56-74=82,A、B错误,C正确;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Dy与W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位素,D错误。
5.D 配制固体物质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用到天平、滤纸、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A~D依次为集气瓶、锥形瓶、圆底烧瓶、容量瓶,故选D。
6.B A项,N和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B项,Ba2+、OH-、Cl-和N之间都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项,H+和OH-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D项,Ba2+和S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7.C A项,食盐是NaCl,错误;B项,生石灰是CaO,错误;C项,苛性钠是NaOH,正确;D项,水银是Hg,错误。
8.A A项,NaOH的OH-中,氧和氢原子之间含有共价键;B项,MgCl2中只含有离子键;C项,NaF中只含有离子键;D项,KBr中只含有离子键。
9.B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A项,干冰、冰不是单质,错误;B项,白磷和红磷都是磷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C项,甲烷和乙烷分子结构相似,相差1个CH2,互为同系物,错误;D项,丁烷属于烷烃,丁烯属于烯烃,均不是单质,错误。
10.C A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SiMg,错误;B项,同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错误;C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则热稳定性的强弱顺序为HBr<
HCl11.B NO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B正确。
12.B A项,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正确;B项,标准状况下,1 mol CO2的体积等于22.4 L,错误;C项,1 mol H2含有的氢分子数约为6.02×1023,正确;D项,1 L 0.1 mol/L 的KCl溶液中含有钾离子1 L×0.1 mol/L=0.1 mol,正确。
13.C A项,葡萄糖是单糖,错误;B项,重金属盐、高温或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的活性,会发生变性,错误;C项,油脂中含有酯基,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正确;D项,蛋白质中含有C、H、O、N等元素,错误。
14.C A项,C2H4为乙烯的分子式,而不是结构简式;B项,该图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项中的反应应电离生成Fe2+。
15.D A项,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氧化反应,错误;B项,乙烯中碳碳双键不稳定,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二氧化碳,属于氧化反应,错误;C项,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错误;D项,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等,正确。
16.A A项,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不正确;B项,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正确;C项,乙酸在溶液中能部分电离出乙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正确;D项,乙酸含有羧基,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正确。
17.C Na2CO3受热难分解。
18.B A项,实验室用加热NH4Cl与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NH3,错误;C项,浓硫酸能与NH3反应,不能选用浓硫酸,应该选用碱石灰,错误;D项,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
19.C A项,长颈漏斗的下端应浸没在溶液中,错误;B项,NaOH能吸收CO2,错误;D项,试管底部应高于试管口,错误。
20.C A项,该反应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与新化合物的过程,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正确;B项,二氧化硅中Si化合价降低,二氧化硅是氧化剂,正确;C项,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2价,故1 mol C参加反应转移 2 mol电子,错误;D项,硅在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正确。
21.C 由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题中转化过程是一个放出能量的过程,A、B错误;形成H—H放出能量,C正确;断开C—H吸收能量,D错误。
22.A A项,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B项,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正确;C项,SO2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正确;D项,SO2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正确。
23.B A项,Al2O3不溶于水,Al2O3不能和H2O反应生成Al(OH)3,错误;B项,Fe和Cl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FeCl3,正确;C项,Na和O2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在给定条件下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错误;D项,HClO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HCl和O2,错误。
24.D A项,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错误;B项,碳酸钙为难溶物,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错误;C项,用NaOH溶液吸收Cl2,生成NaClO、NaCl和H2O,错误。
25.D A项,工业上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错误;B项,N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工业合成氨,错误;C项,Fe2O3可用作工业炼铁原料,与其颜色无关,错误;D项,Fe粉能消耗掉密封包装内的氧气,正确。
26.B A项,两溶液都呈碱性,无法鉴别;B项,Na的焰色试验显黄色,K的焰色试验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鉴别;C项,KSCN溶液遇到Fe3+变为红色,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中都有Fe3+,故无法鉴别;D项,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NaCl溶液和KCl溶液都是溶液,不能鉴别。
27.D 伏打电池属于原电池装置,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锌比银活泼,则锌是电池的负极,银是电池的正极。A项,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错误;B项,锌比银活泼,则锌会失去电子,银电极上得电子,即电子通过导线由锌电极流向银电极,错误;C项,银电极上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错误。
28.C 镀铜废电路板拆分粉碎后加入H2O2溶液的过程Ⅰ中,H2O2在酸性条件下将Cu溶解变为Cu2+,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残渣,向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除去过量硫酸、还原铜离子生成铜单质,过滤得到滤液(FeSO4溶液),向得到的滤渣铜和铁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来溶解Fe,过滤得到铜和滤液(FeSO4溶液)。A项,将镀铜废电路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化学反应更快发生,正确;B项,过程Ⅰ中Cu溶解,化学方程式为Cu+H2O2+
H2SO4CuSO4+2H2O,H2O2是氧化剂,正确;C项,过程Ⅱ中发生的反应为Fe+Cu2+Fe2++Cu,错误;D项,过程Ⅲ加稀硫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铁粉,正确。
29.【答案】 (6分)(1)①还原(1分) ②H++HCH2O+CO2↑(2分)
(2)CO可以作为燃料提供能量、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合理即可)(2分)
(3)碳碳双键(1分)
【解析】 (1)①CO2转化为CO的过程中,碳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为+2价,则CO2发生还原反应。②电解槽内生成CO2的反应为HC与H+的反应。
30.【答案】 (10分)(1)锰(1分) 饱和食盐水(1分)
(2)2Fe(OH)3+3ClO-+4OH-2Fe+3Cl-+5H2O(2分)
(3)小于(1分)
(4)99% 由题给方程式可得:K2FeO4~3Fe2+,滴定消耗18.00 mL 0.100 mol/L 硫酸亚铁铵,则0.600 g高铁酸钾粗产品中 n(K2FeO4)=0.100 mol/L×0.018 L××5=0.003 mol,K2FeO4纯度为×100%=99%。(5分)
【解析】 装置A中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使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装置C中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次氯酸钠,硝酸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与次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备高铁酸钠,装置D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1)装置A中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2)装置C中氢氧化铁与次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和水。
(3)由题中析出高铁酸钾粗产品可知,高铁酸钾的溶解度小于高铁酸钠的。
(4)由题给方程式可得:K2FeO4~3Fe2+,滴定消耗18.00 mL 0.100 mol/L 硫酸亚铁铵,则0.600 g高铁酸钾粗产品中n(K2FeO4)=0.100 mol/L×0.018 L××5=0.003 mol,K2FeO4纯度为×100%=99%。化 学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8题,共28题84分)、非选择题(第29题~第30题,共 2题 16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4.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K 39 Fe 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陶瓷 B.塑料 C.水泥 D.钢铁
2.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水凝成冰 B.煤炭燃烧 C.干冰升华 D.沙里淘金
3.人体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下列物质属于人体内常见电解质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氯化钠 D.葡萄糖
4.我国在全球首次合成了金属W(钨)的一种新核素 W。下列关于 W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82 B.中子数为74
C.质量数为156 D.与 Dy互为同位素
5.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必须用到的仪器(示意图)是(  )
            
A B C D
6.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Ba2+、OH-和Cl-,还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
A.N B.N C.H+ D.S
7.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A.食盐——KCl B.生石灰——CaCO3
C.苛性钠——NaOH D.水银——Ag
8.下列离子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
A.NaOH B.MgCl2 C.NaF D.KBr
9.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干冰和冰 B.白磷和红磷
C.甲烷和乙烷 D.丁烷和丁烯
10.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MgC.热稳定性:HBr11.下列气体可用如图所示方法收集的是(  )
A.NO2
B.NO
C.SO2
D.NH3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
B.常温、常压下,1 mol CO2的体积是22.4 L
C.1 mol H2所含的氢分子数约为6.02×1023
D.1 L 0.1 mol/L KCl溶液中含有0.1 mol K+
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多糖
B.蛋白质在高温时不发生变性
C.油脂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糖类、蛋白质和油脂都只含C、H、O三种元素
1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
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CaF2的电子式:]-Ca2+]-
D.氯化亚铁在水中电离:FeCl2Fe3++2Cl-
15.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B.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聚乙烯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氯甲烷
16.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性弱于碳酸的
B.通常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能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7~19题。
  “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可采取的实验操作有①将CO2通入含足量NH3的饱和NaCl溶液中;②过滤得到NaHCO3晶体;③加热分解NaHCO3制得Na2CO3。
17.下列关于NaHCO3和Na2CO3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物质加入水中都能形成无色溶液
B.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都能放出CO2气体
C.受热都易发生分解反应
D.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18.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NH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可用加热NH4Cl的方法制取NH3
B.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C.可选用浓硫酸干燥NH3
D.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H3
19.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2CO3。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取CO2气体
B.用图乙所示装置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杂质
C.用图丙所示装置从溶液中分离出NaHCO3晶体
D.用图丁所示装置加热分解NaHCO3制取Na2CO3
20.单晶硅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制备硅的反应原理为SiO2+2C2CO↑+S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SiO2是氧化剂
C.1 mol C参加反应转移4 mol电子 D.单晶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1.甲醇重整反应的原理为CH3OH+H2OCO2↑+3H2↑,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一个吸收能量的过程
B.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由氢原子形成H—H时放出能量
D.C—H断裂时放出能量
22.S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下列关于S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具有漂白作用
C.属于酸性氧化物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
A.Al2O3Al(OH)3 B.FeFeCl3
C.NaNa2O2 D.HClOCl2
24.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
A.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2Fe+6H+2Fe3++3H2↑
B.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C+2H+H2O+CO2↑
C.用NaOH溶液吸收Cl2:2NaOH+Cl22NaCl+H2O
D.Cu与浓硝酸反应制取Cu(NO3)2:Cu+4HNO3Cu(NO3)2+2NO2↑+2H2O
2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2O能与水反应,可用于工业生产NaOH
B.N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工业合成氨
C.Fe2O3固体呈红棕色,可用作工业炼铁原料
D.活性Fe粉易被氧化,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26.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酚酞区别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B.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固体和K2SO4固体
C.用KSCN溶液鉴别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
D.用丁达尔效应鉴别NaCl溶液和KCl溶液
27.18世纪末,伏打电池的发明开创了电池发展新纪元。关于下图工作时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子由银电极流向锌电极
C.银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锌电极为电池的负极
28.一种从镀铜废电路板中回收金属Cu的工艺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镀铜废电路板粉碎的目的是使化学反应更快发生
B.过程Ⅰ中Cu溶解,H2O2的作用是作氧化剂
C.过程Ⅱ中发生的反应为2Fe+3Cu2+2Fe3++3Cu
D.过程Ⅲ的目的是除去过量Fe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16分。
29.(6分)采用电还原法处理工业尾气,可将尾气中的C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CO、C2H4(乙烯)等物质。某种处理工艺的主要过程:用KOH溶液吸收含CO2的工业尾气,CO2转化为KHCO3;将KHCO3溶液移入电解槽中电解,得到CO。
(1)电解槽的局部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CO2转化为CO的过程,CO2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电解槽内生成CO2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电还原法处理工业尾气实现CO2转化为CO的意义是  (填两点)。
(3)乙烯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30.(10分)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非氯高效消毒净水剂,实验室由NaClO氧化法制取K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中产生Cl2,则被还原的元素为     (填元素名称)。装置B中试剂为        。
(2)装置C中Fe(OH)3被NaClO氧化为高铁酸钠(Na2FeO4)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充分反应后,在较低温度下向装置C所得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钾溶液,析出K2FeO4粗产品,则该条件下K2FeO4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a2FeO4的溶解度。
(4)测定K2FeO4粗产品纯度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0.600 g高铁酸钾粗产品配成 100 mL溶液。取20.00 mL该溶液于锥形瓶内,向其中加入足量Na[Cr(OH)4],发生反应Fe+[Cr(OH)4]-Fe(OH)3↓+Cr+OH-。
步骤二:向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硫酸,发生反应2Cr+2H+Cr2+H2O;再滴加 0.100 mol/L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发生反应Cr2+6Fe2++
14H+2Cr3++6Fe3++7H2O。
步骤三:重复以上步骤2~3次,平均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18.00 mL。
该K2FeO4粗产品的纯度为    (写出计算过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A][B][C][D]  8.[A][B][C][D]  15.[A][B][C][D] 22.[A][B][C][D] 2.[A][B][C][D] 9.[A][B][C][D] 16.[A][B][C][D] 23.[A][B][C][D] 3.[A][B][C][D] 10.[A][B][C][D] 17.[A][B][C][D] 24.[A][B][C][D] 4.[A][B][C][D] 11.[A][B][C][D] 18.[A][B][C][D] 25.[A][B][C][D] 5.[A][B][C][D] 12.[A][B][C][D] 19.[A][B][C][D] 26.[A][B][C][D] 6.[A][B][C][D] 13.[A][B][C][D] 20.[A][B][C][D] 27.[A][B][C][D] 7.[A][B][C][D] 14.[A][B][C][D] 21.[A][B][C][D] 28.[A][B][C][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16分。 29.(6分)
30.(10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