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仿真模拟卷(十)+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仿真模拟卷(十)+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8 13:25:38

文档简介

化 学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8题,共28题84分)、非选择题(第29题~第30题,共 2题 16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4.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近年来,我国在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高速列车外壳使用的硬铝 B.“麒麟”芯片中的高纯硅 C.“中国天眼”使用的碳化硅 D.C919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2.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是(  )
A.食盐水 B.氢氧化铝胶体
C.油水乳浊液 D.氢氧化钠溶液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 B.钢铁生锈
C.干冰升华 D.海水晒盐
4.石墨常用作电池的电极,主要是因为其(  )
A.呈黑色 B.较软 C.具有导电性 D.熔点高
5.下列化学式与有关物质的主要成分相对应的是(  )
A.Fe2O3——铁红 B.H2O——干冰
C.CaCO3——生石灰 D.NaOH——纯碱
6.文物考古中常用到C。下列关于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8
B.质量数为6
C.与C都是碳元素的核素
D.中子数为14
7.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演示了失重条件下水球包裹泡腾片的实验。泡腾片里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结构式:CH4
B.CaCl2的电子式:]-Ca2+]-
C.F-的结构示意图:
D.氯化铵的电离方程式:NH4ClNH3+HCl
9.下列气体可用如图所示方法收集的是(  )
A.Cl2
B.H2
C.SO2
D.CO2
10.下列物质与水接触会产生H2的是(  )
A.Na B.Na2O
C.Na2O2 D.NaHCO3
11.下列试剂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  )
A.浓硫酸 B.氯水
C.浓盐酸 D.碳酸钠溶液
12.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KOH B.CO2
C.NaCl D.O2
13.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Cl-、S,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N B.Ba2+
C.OH- D.HC
14.下列关于1 mol H2O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质量为18 g
B.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
C.分子数为6.02×1023
D.共含有3 mol原子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18题。
  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在大气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在放电条件下,N2与O2可发生反应:N2+O22NO。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哈伯等首次合成了氨,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生成的NH3与HCl反应合成氮肥。
15.对于反应N2+O22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2是氧化剂 B.O2被还原
C.O2失去电子 D.N2发生还原反应
16.下列关于反应N2+3H22NH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B.增大H2的浓度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体系中不存在N2或H2
D.增大压强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17.下列实验室制取、干燥、收集NH3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NH3 B.干燥NH3 C.收集NH3 D.尾气处理
18.反应NH3+HClNH4Cl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都需要加热
C.H—Cl断裂过程释放能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9.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SO2可用作纸浆的漂白剂
C.浓硝酸可用作干燥剂
D.单质硅可作半导体材料
20.下列关于淀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式为C6H12O6
B.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C.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D.常温下其水溶液遇KI溶液变蓝
21.将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Fe3+生成的是(  )
A.稀硫酸 B.氯水
C.硫酸铜 D.氯化铜
22.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4+2Cl2CH2Cl2+2HCl
B.2CH3CH2OH+O22CH3CHO+2H2O
C.CH2CH2+H2CH3CH3
D.CH4+2O22H2O+CO2
2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
B.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Fe2O3+6H+2Fe3++3H2O
C.铜与稀硝酸反应:Cu+2H+Cu2++H2↑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Ba2+BaSO4↓
24.如图所示为工作时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子由铜片流向镁片
C.铜片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D.总反应为Mg+2H+Mg2++H2↑
25.下列关于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烃类
B.冰醋酸为醋酸的水溶液
C.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D.能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26.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加热法除去NaHCO3固体中混有的Na2CO3
B.用酚酞溶液检验溶液是否呈酸性
C.用NaOH固体干燥SO2气体
D.用NaOH溶液区别NH4Cl溶液和Na2SO4溶液
27.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由这四种元素不能组成有机化合物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弱
C.Z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较Y剧烈
D.X、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28.氮的氧化物是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在催化剂作用下,NH3可脱除废气中的NO和NO2,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历程中有3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NH4)(H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④生成物中的n(N2)∶n(H2O)=2∶1
D.上述历程中:3n(NH3)=2n(NO)+4n(NO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16分。
29.(6分)硫酸是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常用于物质的制备、催化等领域。
(1)工业上用硫酸制备硫酸铜。
方案Ⅰ:将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铜。
方案Ⅱ:向铜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持续通入氧气并加热,反应原理:2Cu+2H2SO4+O22CuSO4+2H2O
①方案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比较以上两种制备方案,更好的方案是    (填“方案Ⅰ”或“方案Ⅱ”)。
(2)浓硫酸常用作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催化剂。乙酸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3)实验室用锌与硫酸制取氢气。足量的锌与100 mL 2 mol/L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得氢气
     mol。
30.(10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Cl2和NaOH反应制备消毒液。
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中装有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        ;D装置作用是       
      。
(2)该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Cl2与NaOH反应放热,除了产生ClO-、Cl-外,还可能发生副反应3Cl2+6NaOHNaClO3+5NaCl+3H2O,而生成Cl。他们向 100 mL 的NaOH溶液(C装置)中匀速、缓慢地通入足量Cl2,得出了ClO-、Cl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粗略表示为下图(不考虑Cl2和H2O的反应)。
①图中曲线Ⅰ表示    (填离子符号)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
②所取100 mL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写出计算过程);
③为提高C装置中NaClO的产率,改进的措施是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A][B][C][D]  8.[A][B][C][D]  15.[A][B][C][D] 22.[A][B][C][D] 2.[A][B][C][D] 9.[A][B][C][D] 16.[A][B][C][D] 23.[A][B][C][D] 3.[A][B][C][D] 10.[A][B][C][D] 17.[A][B][C][D] 24.[A][B][C][D] 4.[A][B][C][D] 11.[A][B][C][D] 18.[A][B][C][D] 25.[A][B][C][D] 5.[A][B][C][D] 12.[A][B][C][D] 19.[A][B][C][D] 26.[A][B][C][D] 6.[A][B][C][D] 13.[A][B][C][D] 20.[A][B][C][D] 27.[A][B][C][D] 7.[A][B][C][D] 14.[A][B][C][D] 21.[A][B][C][D] 28.[A][B][C][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16分。 29.(6分)
30.(10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考试仿真模拟卷(十)
1.A 硬铝为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A正确。
2.B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B正确。
3.B 钢铁生锈过程生成新物质铁锈,故为化学变化,B正确。
4.C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5.A B项,干冰的成分为CO2,错误;C项,生石灰的成分为CaO,错误;D项,纯碱的成分为Na2CO3,错误。
6.CC中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中子数为 14-6=8,A、B、D错误C与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都是碳元素的核素,C正确。
7.C 碳酸氢钠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属于盐类,C正确。
8.B A项,CH4为甲烷的分子式,错误;C项,圈内应写+9,错误;D项,应写成NH4ClN+Cl-,错误。
9.B A项,Cl2能溶于H2O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B项,H2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正确;C项,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错误;D项,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错误。
10.A 钠与水反应生成H2,A符合题意;Na2O、NaHCO3与水接触不产生气体,B、D不符合题意;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C不符合题意。
11.B 氯水中HClO见光易分解,所以必须避光保存,故选B。
12.B KOH、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A、C不符合题意;O2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
13.A Ba2+与S反应形成BaSO4沉淀,B不符合题意;OH-、HC都能与H+反应,C、D不符合题意。
14.B H2O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不能用 22.4 L/mol 计算,B错误。
15.B 该反应中N2中N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N2是还原剂,A、D错误;O2中O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得电子,被还原,O2是氧化剂,B正确,C错误。
16.C 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C错误。
17.D A项,实验室制NH3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错误;B项,浓硫酸与NH3反应,错误;C项,NH3密度比空气小,故应进气管短、出气管长,错误。
18.D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D正确;放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如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不需要加热,B错误;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C错误。
19.C A项,氨易液化,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正确;B项,SO2具有漂白性,SO2可用作纸浆的漂白剂,正确;C项,浓硝酸不能吸水,浓硝酸不能作干燥剂,错误;D项,单质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故单质硅可作半导体材料,正确。
20.C 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是高分子化合物,A、B错误;淀粉最终水解为葡萄糖,C正确;常温下,淀粉的水溶液遇碘单质变蓝,D错误。
21.B 将Fe溶于稀盐酸得Fe2+,若生成Fe3+应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氯水可作氧化剂。
22.C A为取代反应,B、D为氧化反应,均不符合题意。
23.B A项,NH3·H2O为弱碱,不能拆写,错误;C项,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错误;D项,漏写离子反应(H++OH-H2O),错误。
24.D 该装置为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两电极材料分别为Mg、Cu,Mg比Cu活泼,Mg为负极,电子由镁片流向铜片,Mg溶解,质量减轻,溶液为无色,B、C错误。
25.D A项,乙酸含氧元素,故不属于烃类,错误;B项,冰醋酸即纯醋酸,错误;C项,活泼金属钠能与酸反应,错误。
26.D NaHCO3受热易分解,A错误;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B错误;SO2能与NaOH反应,C错误;NH4Cl与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H3,Na2SO4则不反应,D正确。
27.A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3倍,则Y为氧元素,X为氮元素,Z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只由这四种元素不能组成有机化合物,A正确;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则非金属性:W>Z,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B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Y>Z,非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剧烈,所以Y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较Z剧烈,C错误;X与Y形成的化合物NO不溶于水,D错误。
28.D A项,反应①②中元素化合价均未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项,该离子属于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错误;C项,根据[(NH4)(HNO2)]+N2↑+2H2O+H+,可知反应④生成物中的n(N2)∶n(H2O)=1∶2,错误;D项,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推出 3n(NH3)=2n(NO)+
4n(NO2),正确。
29.【答案】 (6分)(1)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2分) ②方案Ⅱ(1分) (2)羧基(1分) (3)0.2(2分)
【解析】 (1)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②方案Ⅱ能充分利用原料,并且无污染气体放出。
(3)n(H2SO4)=100×10-3 L×2 mol/L=0.2 mol,由Zn+H2SO4ZnSO4+H2↑可知n(H2)=
n(H2SO4)=0.2 mol。
30.【答案】 (10分)(1)除去Cl2中的HCl(1分) 吸收尾气Cl2,防止污染环境(1分)
(2)①ClO-(1分)
②3 mol/L(1分) 根据反应Cl2+2NaOHNaClO+NaCl+H2O和3Cl2+6NaOHNaClO3+5NaCl+3H2O可知,n(NaOH)=0.06 mol×2+0.03 mol×6=0.3 mol,c(NaOH)==
3 mol/L(4分)
③把C装置的试管浸没在放有冰水的烧杯中(2分)
【解析】 (1)盐酸有挥发性,导致氯气中含有杂质HCl和水蒸气,通过B中饱和食盐水除去HCl;用氢氧化钠吸收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2)①开始反应时溶液温度较低,不可能生成Cl,随着反应进行,溶液温度升高,会生成Cl。因此曲线Ⅰ表示ClO-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②根据Cl2+2NaOHNaClO+NaCl+H2O及3Cl2+6NaOHNaClO3+5NaCl+3H2O,n(NaOH)=0.06 mol×2+
0.03 mol×6=0.3 mol,c(NaOH)==3 mol/L;③为降低反应温度,需把C装置的试管浸没在放有冰水的烧杯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