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基本不等式题型总结
【题型1 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及常见变形】
【例1】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变式1.1】《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代数法是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这种方法是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图形如图所示,为线段上的点,且,,为的中点,以为直径作半圆,过点作的垂线交半圆于,连接,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 )
A. B.
C. D.
【变式1.2】下列关于实数a b的不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A. B.
C. D.
【变式1.3】如图,是圆的直径,点是上一点,.过点作垂直于的弦,连接.可证,因而.由于小于或等于圆的半径,我们教材中利用该图作为一个说法的几何解释,这个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
C.对,都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D.对,都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题型2 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
【例2】已知,,则,, ,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变式2.1】已知、为互不相等的正实数,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变式2.2】一家商店使用一架两臂不等长的天平称黄金,一顾客到店购买黄金,售货员先将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中,取出黄金放在右盘中使天平平衡;再将砝码放在天平右盘中,再取出黄金放在左盘中使天平平衡;最后将两次称得的黄金交给顾客.你认为顾客购得的黄金( )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与左右臂的长度有关
【变式2.3】已知,,则,,,中哪一个最大?
【题型3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例3】已知,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 B.
C. D.
【变式3.1】已知,,且,则下列不等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变式3.2】已知,都是正数,求证:.
【变式3.3】已知,,,且,证明:
(1);
(2).
【题型4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无条件)】
【例4】已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变式4.1】已知,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1 D.
【变式4.2】回答下面两题
(1)已知,求的最大值.
(2)设,求的最大值.
【变式4.3】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已知,求的最大值;
(2)已知,求的最小值.
【题型5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有条件)】
【例5】已知正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A.2 B. C. D.
【变式5.1】已知且,则的最小值为( )
A. B.8 C.9 D.10
【变式5.2】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1 D.2
【变式5.3】若,,且,则的最小值为( )
A.0 B. C. D.4
【题型6 基本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例6】已知,,若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
A.64 B.25 C.13 D.12
【变式6.1】已知实数,且,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或
【变式6.2】 “”是“不等式对于任意正实数x,y恒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变式6.3】已知,且,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题型7 基本不等式的有解问题】
【例7】若两个正实数x,y满足,且不等式有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或
C. D.或
【变式7.1】若两个正实数x,y满足,且不等式有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7.2】若两个正实数满足,且存在这样的使不等式有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7.3】在R上定义运算 :,时,不等式有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题型8 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例8】已知某糕点店制作一款面包的固定成本为400元,每次制作个,每天每个面包的存留成本为1元,若每个面包的平均存留时间为天,为了使每个面包的总成本最小,则每天应制作( )
A.20个 B.30个 C.40个 D.50个
【变式8.1】某污水处理厂为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需要加入某种药剂,加入药剂后,药剂的浓度(单位:)随时间(单位:h)的变化关系可近似的用函数刻画.由此可以判断,要使被处理的污水中该药剂的浓度达到最大值,需经过( )
A.1h B.2h C.3h D.4h
【变式8.2】如图,为了开展劳动教育,某校在“一米农庄”内计划用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墙足够长)的矩形育苗区.设育苗区的长为x米,宽为y米.
(1)若育苗区面积为8平方米,则x,y为何值时,所用篱笆总长最小;
(2)若使用的篱笆总长为10米,求的最小值.
【变式8.3】某学生社团设计一张招新海报,要求纸张为长、宽的矩形,面积为.版面设计如图所示:海报上下左右边距均为,文字宣传区域分大小相等的三个矩形栏目,栏目间中缝空白的宽度为.三个栏目的文字宣传区域面积和为,
(1)用、表示文字宣传区域面积和;
(2)如何设计纸张的长和宽,使得文字宣传区域面积和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2.2基本不等式题型总结答案
【题型1 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及常见变形】
【例1】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基本不等式使用的条件判断即可.
【解答过程】对于A:当时,,故A错误;
对于B:取,,故B错误;
对于C:当时,无意义,故C错误;
对于D:,取等条件为,即,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1.1】《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代数法是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这种方法是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图形如图所示,为线段上的点,且,,为的中点,以为直径作半圆,过点作的垂线交半圆于,连接,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 )
A. B.
C. D.
【解题思路】由可得.
【解答过程】,,,而(重合时取等号),
因此有.
故选:D.
【变式1.2】下列关于实数a b的不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重要不等式和基本不等式可选出答案.
【解答过程】由重要不等式和基本不等式可知A、B、C恒成立
当时不成立,
故选:D.
【变式1.3】如图,是圆的直径,点是上一点,.过点作垂直于的弦,连接.可证,因而.由于小于或等于圆的半径,我们教材中利用该图作为一个说法的几何解释,这个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
C.对,都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D.对,都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结合小于或等于圆的半径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由题意,由于小于或等于圆的半径,是圆的直径,
且,,
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选:C.
【题型2 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
【例2】已知,,则,, ,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利用基本不等式,先比较与,然后比较与,再比较与,由此确定出正确选项.
【解答过程】因为,所以,,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则.
故选:A.
【变式2.1】已知、为互不相等的正实数,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利用重要不等式可得出四个选项中各数的大小.
【解答过程】因为、为互不相等的正实数,
所以由重要不等式可得,则,
所以,,则,
由基本不等式可得,所以,
因此,最大的数为.
故选:C.
【变式2.2】一家商店使用一架两臂不等长的天平称黄金,一顾客到店购买黄金,售货员先将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中,取出黄金放在右盘中使天平平衡;再将砝码放在天平右盘中,再取出黄金放在左盘中使天平平衡;最后将两次称得的黄金交给顾客.你认为顾客购得的黄金( )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与左右臂的长度有关
【解题思路】利用杠杆原理求得顾客购得的黄金质量的表达式,依据均值定理即可得到顾客购得的黄金质量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到选项.
【解答过程】设天平左、右两边的臂长分别为x,y,
设售货员第一次称得黄金的质量为a克,第二次称得黄金的质量为b克,
则,解之得,
则顾客购得的黄金为(克),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由题意知,,则克.
故选:C.
【变式2.3】已知,,则,,,中哪一个最大?
【解题思路】先利用基本不等式判断最大数为或,再做差判断正负可得出最大的数.
【解答过程】因为,,所以,,
所以四个数中最大的数应为或;
又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最大.
【题型3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例3】已知,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基本不等式依次判断选项即可.
【解答过程】A.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当且仅当且时取等号.
选项A正确.
B.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选项B正确.
C.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
选项C正确.
D.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
选项D错误.
故选:D.
【变式3.1】已知,,且,则下列不等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基本不等式逐项判断ABD,消元,化简,结合不等式性质判断C.
【解答过程】因为,,且,
由基本不等式可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A正确;
由基本不等式知,则,
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B正确;
由题得,
由已知,故,所以,
故,C正确;
由基本不等式可得,
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D错误.
故选:D.
【变式3.2】已知,都是正数,求证:.
【解题思路】对分别应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证明∵,都是正数,
∴,,,,,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
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变式3.3】已知,,,且,证明:
(1);
(2).
【解题思路】(1)利用基本不等式可证不等式成立;
(2)利用基本不等式结合“1”的代换可证不等式成立.
【解答过程】(1)因为,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成立.
(2),
由基本不等式有,
,
,
故,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题型4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无条件)】
【例4】已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解题思路】将原式化为,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因为,所以,
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选:A.
【变式4.1】已知,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1 D.
【解题思路】由,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
【解答过程】因为,所以,
所以,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所以的最大值为1.
故选:C.
【变式4.2】回答下面两题
(1)已知,求的最大值.
(2)设,求的最大值.
【解题思路】(1)将所求式子转化为,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解答过程】(1),,,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当时,取得最大值1.
(2),,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当时,取得最大值.
【变式4.3】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已知,求的最大值;
(2)已知,求的最小值.
【解题思路】(1)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的最大值;
(2)将函数解析式变形为,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该函数的最小值.
【解答过程】(1)因为,所以,
所以,
当且仅当,
即时,等号成立,故的最大值为.
(2)因为,所以.
所以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时,函数取得最小值.
【题型5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有条件)】
【例5】已知正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A.2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基本不等式可求最小值.
【解答过程】为正实数,则为正数,由得,
因为,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选:D.
【变式5.1】已知且,则的最小值为( )
A. B.8 C.9 D.10
【解题思路】根据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因为,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选:C.
【变式5.2】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1 D.2
【解题思路】变形得到,由基本不等式“1”的妙用求出最小值.
【解答过程】实数,,满足,故,
即,
故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的最小值为1.
故选:C.
【变式5.3】若,,且,则的最小值为( )
A.0 B. C. D.4
【解题思路】由变形可得,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解答过程】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同理,
又,
因为,,,
由基本不等式就可得,
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选:B.
【题型6 基本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例6】已知,,若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
A.64 B.25 C.13 D.12
【解题思路】将不等式变形为,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过程】,,则,
不等式 恒成立,即恒成立,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即实数m的最大值为.
故选:B.
【变式6.1】已知实数,且,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或
【解题思路】根据基本不等式“1”的妙用先求得的最小值,进而转化问题为,解不等式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由,,
则,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要使恒成立,则,
解得,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A.
【变式6.2】 “”是“不等式对于任意正实数x,y恒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题思路】利用基本不等式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过程】不等式对于任意正实数x,y恒成立,则,
则,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则,即,
解得或(舍去),所以,
当时,成立,反之时,不一定成立,
所以“”是“不等式对于任意正实数x,y恒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变式6.3】已知,且,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小值,由此列不等式来求得的取值范围.
【解答过程】已知,则,
因为4,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由,解得.
故的最小值为4.
因为恒成立,所以,解得,即.
故选:B.
【题型7 基本不等式的有解问题】
【例7】若两个正实数x,y满足,且不等式有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或
C. D.或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小值,把不等式有解,转化为不等式,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由两个正实数满足,得,
则,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又由不等式有解,可得,解得或,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或.
故选:B.
【变式7.1】若两个正实数x,y满足,且不等式有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基本不等式"1"的替换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因为正实数x,y满足,
所以,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即当时,取等号,
因此要想有解,
只需,
故选:B.
【变式7.2】若两个正实数满足,且存在这样的使不等式有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利用基本不等式进行代换,从而求出答案.
【解答过程】由,可得,
所以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解得或,
故选:C.
【变式7.3】在R上定义运算 :,时,不等式有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转化条件得在上有解,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在的最大值即可得解.
【解答过程】依题意,在上有解,
则,即在上有解,
又,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题型8 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例8】已知某糕点店制作一款面包的固定成本为400元,每次制作个,每天每个面包的存留成本为1元,若每个面包的平均存留时间为天,为了使每个面包的总成本最小,则每天应制作( )
A.20个 B.30个 C.40个 D.50个
【解题思路】根据题设有每个面包的总成本,应用基本不等式求结果.
【解答过程】由题设,总成本为,则每个面包的总成本,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每个面包的总成本最小,每天应制作40个.
故选:C.
【变式8.1】某污水处理厂为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需要加入某种药剂,加入药剂后,药剂的浓度(单位:)随时间(单位:h)的变化关系可近似的用函数刻画.由此可以判断,要使被处理的污水中该药剂的浓度达到最大值,需经过( )
A.1h B.2h C.3h D.4h
【解题思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可得.
【解答过程】依题意,,所以,
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由此可判断,若使被处理的污水中该药剂的浓度达到最大值,需经过3h.
故选:C.
【变式8.2】如图,为了开展劳动教育,某校在“一米农庄”内计划用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墙足够长)的矩形育苗区.设育苗区的长为x米,宽为y米.
(1)若育苗区面积为8平方米,则x,y为何值时,所用篱笆总长最小;
(2)若使用的篱笆总长为10米,求的最小值.
【解题思路】(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和的最小值.
(2)利用基本不等式“1”的妙用求出最小值.
【解答过程】(1)依题意,,所用篱笆总长为,而,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所以育苗区的长为,宽为时,所用篱笆总长最小.
(2)依题意,,
,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所以的最小值.
【变式8.3】某学生社团设计一张招新海报,要求纸张为长、宽的矩形,面积为.版面设计如图所示:海报上下左右边距均为,文字宣传区域分大小相等的三个矩形栏目,栏目间中缝空白的宽度为.三个栏目的文字宣传区域面积和为,
(1)用、表示文字宣传区域面积和;
(2)如何设计纸张的长和宽,使得文字宣传区域面积和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解题思路】(1)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式即得.
(2)由(1)的结论,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大值.
【解答过程】(1)依题意,三个栏目的文字宣传区域拼在一起,相当于长宽分别为的矩形,所以.
(2)依题意,,由(1)知,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由,解得,
所以纸张的长和宽分别为时,面积取得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