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 疆域 第2课时 行政区划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上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一节 疆域 第2课时 行政区划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上地理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5 21:1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疆域
第2课时 行政区划
【备课素材】
素材一、新课导入
 [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一封家书》:以前,人们经常收发一些信件,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写清楚通信地址呢 我们一般采用邮政编码来表示我们的地址,你们知道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吗 学生回答知道。一个地区的邮政编码包含着许多地理信息,今天我们就来解密这个“神秘”的编码。
[问题导入]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路××号”“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路××号”,快递公司如何快速将包裹分拣到河北省的不同城市 地址中的“石家庄市长安区”“保定市涿州市”有什么规律 用学生熟悉的物流场景引发兴趣,引出“地址层级对应行政区划”的核心逻辑。
[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我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从我国行政区划的演变中,你认为行政区划设置几级最合理
素材二、教学指导
一、“中国行政区划”学习技巧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形状、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均属于需要学生识记的重要内容,是后面进一步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但是由于信息量较大,内容琐碎,且有一些易错生字、特殊简称等,常常成为学生记忆的难点,需要教师适当给予帮助,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练习和记忆相关内容。
第一步,可以通过猜谜语、拼图游戏、填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先打下第一轮省区位置及全称的底子,目的是让学生先熟悉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如采用图示记忆法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分布。
第二步,突破各省区简称和行政中心的记忆难点。可以通过猜谜语、猜车牌、猜菜系、小组“PK”等方式进行,有了第一步的基础,学生在方位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上平时的知识储备,记忆的困难并不太大,但需要注意的是比较特殊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如有两个简称的、行政中心与常听的省内著名城市不符的、简称中有易错(别)字的,需要通过组织填图等方式,反复要求学生落实和强化。
第三步,时间的把控。这一小节内容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大量的需要准确记忆的内容,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化吸收,可以将内容分散开,在几节课中螺旋式地反复推进,以达到增强学生记忆的目的。同时,如果学生感兴趣,适当地推广一些新的信息化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等,让学生在回家路上就可以随时查询,实现高效利用零碎时间的目的。
二、自制“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拼图模板”
按照教材图1.7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用白纸在其上描出两张图,在其中一张上用笔工整地写出相应的行政区名称,然后用小剪刀剪成30份(河北、北京、天津为一个整体;广东、香港、澳门为一个整体)。将另一张粘在一张硬纸板上,把剪下的省级行政区轮廓图打乱顺序,然后根据各行政区的形状和位置,粘贴在纸板上,对照教材图1.7,判断正误。
素材三、情境素材
一、跨学科素材
  1.诗词类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出自《后汉书·岑彭传》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革命史诗《长征组歌》
黔驴技穷——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试题设计]
地理源于生活,它反映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文人墨客将生活感受以诗词、成语和对联等形式展现给世人,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读中国行政区划简图,完成(1)~(2)题。
(1)以下诗词中涉及的省级行政区,与其在图中的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C)
A.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①
B.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②
C.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③
D.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④
(2)成语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成语“秦晋之好”“得陇望蜀”“黔驴技穷”中“秦、晋、陇、蜀、黔”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正确的是 (D)
A.③⑦④⑧⑩ B.⑧⑥⑦⑤④
C.⑨⑩③②⑦ D.⑨⑩⑧⑥⑤
二、历史文化素材
2.中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
三、立德树人素材
3.中国省级行政区之最
4.借李白的诗巧记省级行政区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流传千古的诗作,真是让人百读不厌。
读这首诗,让我们浮想联翩,也激发了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李白诗句的启发之下,我国的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或简称可作一“诗”如下:
二东三北新宁甘,四南五西港浙黔。
辽澳皖湾蒙苏沪,青天吉庆建龙川。
“二东”是山东、广东;“三北”指河北、湖北和北京;“四南”指河南、湖南、云南、海南;“五西”是山西、广西、江西、陕西和西藏。新宁甘分别是新疆、宁夏、甘肃的简称;港浙黔分别是香港、浙江、贵州的简称;辽澳皖湾蒙苏沪分别指辽宁、澳门、安徽、台湾、内蒙古、江苏、上海;青天吉庆建龙川分别指青海、天津、吉林、重庆、福建、黑龙江、四川。
[试题设计]
《清稗类钞》里写道:“食性不同,由于习尚也。兹举其尤,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据此,完成(1)~(2)题。
(1)“苏人嗜糖”,指炒菜喜欢放点糖的是 (D)
A.太原人 B.武汉人
C.长沙人 D.南京人
(2)“粤人嗜淡食”是指粤人喜饮食清淡。下图是某些省级行政区轮廓示意图,“粤”指的是 (A)
5.省级行政区简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卫生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中蕴含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例如,卫生许可证中“吉卫消证字(2007)第××号”,“吉”是吉林省的简称;食品卫生许可证中“湘卫食证字(2007)第××06号”,“湘”是湖南省的简称。
(2)车牌号第一个字一般是汉字,代表该车属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例如,“粤A·×××××”,“粤”是广东省的简称。
(3)我国八大菜系的名称中蕴含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例如,鲁菜(鲁是山东省的简称)、湘菜(湘是湖南省的简称)、川菜(川是四川省的简称)、浙菜(浙是浙江省的简称)。
(4)地方剧种的名称中蕴含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例如,豫剧(豫是河南省的简称),川剧(川是四川省的简称),粤剧(粤是广东省的简称)。
(5)历史上商人的称谓中蕴含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如“晋商”(晋是山西省的简称)。
(6)传统工艺品名称中蕴含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如湖南湘绣(湘是湖南省的简称)、四川蜀绣(蜀是四川省的简称)等。
(7)成语中蕴含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例如,秦晋之好(秦——陕西省、晋——山西省),得陇望蜀(陇——甘肃省、蜀——四川省)、黔驴技穷(黔——贵州省)。
(8)其他:有的地方方言名称中蕴含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如福建省的闽南话、广东省的粤语等。
素材四、板书设计
【授课典案】
课题 行政区划
教学步骤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贝贝去某食品生产公司参观,发现其卫生许可证号是“湘卫食证字(2008)第002A×××××号”,那么该食品生产公司在哪个省级行政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食品卫生许可证与行政区划的结合能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学习地理知识。然后再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找出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这样显得过渡自然,学生容易接受。
  教师:说起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同学们并不陌生,我们在很多时候都能用到,下面就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8页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学生自主学习:  (1)说出自己的户籍所在地。  (2)指出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怎样划分的   (3)我国有哪些类型的省级行政区   教师精讲点拨:我国基本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还有在省级、县级行政区之间,设立地级市,如山东省下设16个地级市。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承转   在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中,省级行政区是最重要的,下面我们就具体学习我国的省级行政区。
         教师(展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示意图):我们今天来详细了解我国的省级行政区,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12页的材料和表格,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学生自主学习:  (1)在表中找到学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说出其简称和行政中心。  (2)在教材第8页图1.7中找出学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相邻的省区,说出其简称和行政中心的名称。  (3)阅读教材第10页材料,了解省级行政区命名的方法。  提示: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一般和省区的名称及本省区内著名的山脉、河流及历史文化有关。教师:我们初步了解了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也找出了学校所在省区周围的省级行政区,下面就通过分组活动详细了解省级行政区的具体分布。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模拟旅游,学位置。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从四条线路认识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小组一:陆疆万里行(从和朝鲜接壤的辽宁省开始)。  小组二:海疆万里行(从和朝鲜接壤的辽宁省开始)。  小组三:黄河万里行(从黄河入海口山东省开始)。  小组四:长江万里行(从长江入海口上海市开始)。  (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教师点拨。  小组一: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9个。  小组二: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和海南省,共14个。  小组三: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共9个。  小组四: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共11个。  教师精讲点拨:从地理位置看,我国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最低的是海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还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区和最西端的省区。为了快速记住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同学们可以根据教材第12页活动第2题中的顺口溜加以记忆。承转:有的省级行政区名称比较长,为了更方便地使用省级行政区,我们给每个省级行政区规定了简称,我们再分成三个小组来了解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学生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小组一:根据车牌学简称。辨认下列车牌表示的省区。鲁N:××××× 京A:×××××浙E:××××× 陕C:×××××琼B:××××× 黑F:×××××  小组二:根据纬线认简称。说出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的简称。  小组三:根据菜系辨简称。我国八大菜系: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说出我国八大菜系分别在哪个省区,以及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  (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教师点拨。  小组一:鲁表示的是山东省,京表示的是北京市,浙表示的是浙江省,陕表示的是陕西省,琼表示的是海南省,黑表示的是黑龙江省。  小组二: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的简称是云、桂、粤、台。  小组三:粤菜在广东省,行政中心是广州;川菜在四川省,行政中心是成都;鲁菜在山东省,行政中心是济南;苏菜在江苏省,行政中心是南京;浙菜在浙江省,行政中心是杭州;闽菜在福建省,行政中心是福州;湘菜在湖南省,行政中心是长沙;徽菜在安徽省,行政中心是合肥。  精讲点拨:省级行政区简称大致有三种来源,一是省区名称中的一个或几个字,如北京市简称京;二是现在省区所在地区的古地名,如山东省简称鲁,现在山东省所在地区大部分属于古代的鲁国;三是省区内部的著名山河,如福建省简称闽,闽就是福建省内的闽江 。此外,我国还有五个省区有两个简称,同学们可以从教材第9页表格中找出来。同学们可以通过三字经的形式来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京津沪,黑吉辽,晋陕甘,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黔滇,桂粤闽,藏琼渝,台港澳,我祖国,好河山。 从学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出发认识我国省级行政区,这样由近及远,学生易于接受。  沿线路学习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学生比较感兴趣,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点出重点的省级行政区,这些是在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重要内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利用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这样学生感觉新奇,学习积极性较高。  简单分析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简称的由来,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有利于学生记忆。
承转   我国每个省级行政区不但有自己的简称,还有一个特定的轮廓,这成为省级行政区身份的“名片”,下面我们来认识这张“名片”。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来探究重点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征。小组一:利用拼图辨轮廓。(准备好省级行政区的拼图,打乱顺序,比赛谁拼合得快)  小组二:通过想象记轮廓。(发挥想象力,把不同的省级行政区想象成现实中的实物)  (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教师点拨。  小组一:派一个代表去教室前面给同学们展示拼图的组合。  小组二: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及相似实物:  黑龙江像一只天鹅,云南省像一只孔雀,甘肃省像哑铃,广东省像大象的鼻子,山东省像骆驼,湖北省像坐着的狼狗,内蒙古自治区像一只雄鹰,陕西省像跪着的兵马俑等。  精讲点拨:在我国省级行政区中,云南省、黑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和湖北省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重点掌握其简称和行政中心等内容。   此处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学生分组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趣味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全面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不是一日之功,点明考试重点,让学生重点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基本分为三级行政区划,分别是省级、县级和乡级,重点是省级行政区,我们认识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行政中心和轮廓特征,其中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轮廓特征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希望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拼图在课下多加练习。
  本课时内容不难理解,但是知识容量大,需要记忆的内容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仍然存在读图不准确,不能迅速从图中找出所需的信息,如在查找黄河和长江流经的省区时,很多同学根本找不到长江和黄河的干流,更无从谈查找省区了。针对此现象,准备从两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一是多组织学生到黑板前面的挂图上来给全班同学指出特定的省级行政区,二是发挥基础好的同学的带动和榜样作用,通过学生教学生来提高基础较差同学的读图能力。利用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或者创设诗词的情境进行教学,也是较好的方法之一,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