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探究酸的性质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单元 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探究酸的性质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24)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5 10:5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见的酸和碱——探究酸的性质
【教学目标】
1、 巩固酸性溶液的检验方法。
2、 加深对放热反应的理解。
3、 进一步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教学理念】
课堂枯燥无味、沉闷呆板、知识太过具体化是学生现今对学习逐渐倦怠的原因之一,本课利用生活中的白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使课本真正走进生活。
【教学方法】
任务情景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重点】
1、 通过对白醋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加深学生对测定溶液酸碱性方法的掌握。
2、 通过对白醋探究过程的体验,学会观察思考并提出问题、作出合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反思总结的探究程序
【教学难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用具】
实验器材
实验药品:白醋、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酚酞溶液、镁条、生锈的铁丝、、紫色石蕊试液、碳酸钠粉末、鸡蛋壳、
实验仪器:试管、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胶头滴管、药匙、镊子、砂纸、温度计、注射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昨天我看了一篇题为《百病之源:酸性食物过量》的报道,据说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当酸性物质在体内愈来愈多,由量变引起质变时疾病就会发生。因此医学专家建议尽量少食酸性食品。
过渡: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质显酸性呢?
学生讨论、交流
图片展示:苹果、橙子、柠檬、菠萝、厕所清洁剂、白醋
过渡: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它们是酸性的,但生活经验一定正确吗?
任务一:如何检验溶液是否显酸性
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 现象 结论
紫色石蕊溶液
pH试纸
碳酸钠或鸡蛋壳
镁条
氢氧化钠和酚酞
氧化铁
教师演示:对比白醋、稀盐酸和白醋的反应。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设问: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鸡蛋壳能与白醋反应产生气泡,如果将生鸡蛋浸泡在白醋中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
播放视频:浸泡在白醋中的鸡蛋
展示:浸泡两周的鸡蛋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学生解释
学以致用:鱼刺中也含有碳酸盐,当鱼刺卡在喉咙里时,很多人都采用喝醋的方法来软化鱼刺,这种做法科学吗?
分析:不科学,醋酸是一种弱酸,鱼刺要被软化需要长时间的浸泡在醋里才行,而我们喝下去的醋与鱼刺接触的时间极短,根本来不及软化
创设情境:刚才同学们做镁条与白醋的反应时,试管外壁有发烫的现象吗?
质疑:这不与我们学习的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是放热反应相违背吗?
任务二: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是放热反应吗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选择简单可行的方案进行分组实验实验方案图:
提问:还有哪些反应是放热现象呢?哪些物质溶于水放出热量呢?
归纳:氧化反应、中和反应、生石灰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连接中考: 向Zn粒中加入稀硫酸,反应速率先慢后快,之后又变慢,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学以致用:
1、某无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这种溶液不可能是(  )
A.HCl B. H2SO4 C. NaCl D. H2CO3
2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的
( )
A.能与碱反应 B.能与金属反应
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
3.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CuO,再加入适量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
A 氢氧化钠固体 水
B 氧化铁 稀盐酸
C 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
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归纳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二、技术应用策略
1. 多媒体课件:展示酸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视频,介绍金属材料发展历程,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直观认知。
2. 数字化实验设备:如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测量酸反应过程中pH值、温度变化,将抽象反应转化为直观数据,帮助理解反应原理。
3. 虚拟实验室软件: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自由选择实验药品、仪器,设计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避免实际操作危险与资源浪费,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4. 在线学习平台:发布预习任务、课后作业与拓展资料,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学生可通过平台交流讨论、提出疑问,教师及时答疑,实现个性化教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