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六年级上册
4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乘法的定义:求几个相同 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作乘法.
如:3+3+3+3+3=3× =15; 5×3= ;
7+7+7+7+7+7=7× =42; 6×7= ;
5×0= 。
课前小测
因数
答案:1
3.计算:
1100
2.计算:25×11×4= 。
5
15
6
15
0
情境导入
壹
目
录
课堂小结
肆
当堂达标
叁
新知初探
贰
情境导入
壹
情境导入
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下降,那么:
(1)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 cm怎么表示
(4)4天后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怎么表示
(2)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 cm怎么表示
(3)4天后甲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怎么表示
加法转化为乘法:3+3+3+3=3×4=12,
(-3)+(-3)+(-3)+(-3)=(-3)×4=-12.
新知初探
贰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3)×4=-12,
(-3)×3= ,
(-3)×2= ,
(-3)×1= ,
(-3)×0= .
尝试完成以下算式:
你能写出下列算式的结果吗
(-3)×(-1)= ,
(-3)×(-2)= ,
(-3)×(-3)= ,
(-3)×(-4)= .
观察后思考,这两组算式其中的一个因数保持不变,另一个因数每减少1时,积是怎样变化的
其中的一个因数保持不变,另一个因数每减少1时,积就减少一个(-3).
其中的一个因数保持不变,另一个因数每减少1时,积就增加一个3.
合作探究
尝试·思考
(1)比较3×4=12,(-3)×4=-12这两个算式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你认为3×(-4)的结果应该是多少?(-3)×(-4)呢?你是怎么做的?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
思考·交流
两个有理数相乘,有哪些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与同伴交流.
归纳小结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典例分析
例1 计算:
(1)6×(-1); (2)(-4)×5;
(3)(-5)×(-7); (4) 。
解:(1)6×(-1)=-(6×1)=-6;
(2)(-4)×5=-(4×5)=-20;
(3)(-5)×(-7)=+(5×7)=35;
(4)×=+=1。
归纳小结
1.两个有理数相乘应先确定积的符号,再计算积的绝对值.一个数乘-1,所得的积就是它的相反数.
2.两个有理数相乘“四字诀”
(1)看:先看因数中有没有0,其次看各因式的符号.
(2)判:根据法则判断积的符号.
(3)算:计算积的绝对值.
(4)写:写出积的结果,注意积为负数时,不要漏掉负号.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2 倒数
忆一忆:小学里学过的倒数的概念是什么?
想一想:3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0 倒数(填“有”或“没有”).
猜一猜:(-3)×(- )= ,由此,你能说出-3的倒数是多少吗?
归纳小结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1,那么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温馨提示:倒数与相反数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注意区分.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和为0;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绝对值不一定相等,符号相同,积为1.另外,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但0没有倒数.
典例分析
例2 若( )×(-2)=1,则括号内填一个数,应该是( )
A. B.2 C.-2 D.-
D
归纳小结
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1.整数:其倒数的分子是1,分母是该整数.
2.真分数和假分数:交换它们的分子、分母就得到该数的倒数.
3.小数和带分数:小数可先化为分数,带分数先化为假分数,再求变形后的分数的倒数.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3 多个有理数相乘
例3 计算:(1)(- 4)×5×(- 0.25); (2)××(-2).
解: (1)(-4)×5×(-0.25)
=[-(4×5)]×(-0.25)
=(-20)×(-0.25)
=+(20×0.25)
=5.
(2)××(-2)
=×(-2)
= ×(-2)
=-1.
思考:几何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0时,积的符号怎样确定?积的绝对值怎样确定?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是多少?与同伴交流.请用新的方法再把上面题目的计算过程叙述一下.
归纳小结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来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的符号为 .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的符号为 .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的 .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就为 .
负
正
乘积
0
当堂达标
叁
当堂达标
1.与-3互为倒数的是 ( )
A.- B.-3 C. D.3
A
2.计算:(- 4)×= .
2
当堂达标
解:(1)(-8)× = -12;
(2)-×1.2×=;
(3)(-0.12)××(-100)=-1.
3.计算:(1)(-8)×;
(2)-×1.2×;
(3)(-0.12)××(-100).
当堂达标
解: (-6)×3=-18,所以气温下降了18 ℃.
4.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 km,气温的变化量为-6 ℃,攀登3 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当堂达标
5.商店降价销售某种商品,每件降5元,售出60件后,与按原价销售同样数量的商品相比,销售额有什么变化
解: (-5)×60= -(5×60)=-300,所以销售额减少300元.
课堂小结
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困惑?
作业布置
详见教材习题
P65 T1-3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