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狗学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狗学叫》是三(上)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较长的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由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罗大里创作的一个充满想象的童话,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小狗的奇特经历。课文情节简单,但特别之处在于故事有三个结局,给学生成长带来了不同启示。
1.用好童话属性,练习预测。
童话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儿童。课文通俗易懂、生活化的语言,个性鲜明的人物,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插图、反复的情节、角色关系等诸多细节和线索也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这降低了学生预测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预测策略。
2.确定文本地位,实践预测。
本单元课文围绕“预测”进行编排,语文要素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承担着“学方法”的任务、略读课文《犟龟》《小狗学叫》承担着“用方法”的任务。就略读课文而言,《小狗学叫》在方法运用方面更加多元、熟练。
学生可以依据课文内容的线索展开预测,学生对于每一种结局的预测都可能会与原文迥异,增加了预测的趣味性。
课后第一题提示学生不仅要预测故事几种可能的结局,而且要注意预测的依据。第二题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地方预测,并将自己的预测结局与原文进行比较,强调要有依据的预测,鼓励学生敢于预测,善于预测。
【学情分析】
阅读能力方面
学生初步具备了阅读能力,且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默读,为中高年级阅读学习打下了基础。不过,对于篇幅较长的《小狗学叫》,在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内容上可能有困难。而且他们虽能理解故事表面内容,但对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如坚持自我、不盲目模仿等,还需要教师引导才能深入理解。
学习能力方面
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处于发展阶段。在学习《小狗学叫》时,能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对小狗的形象和行为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分析小狗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动机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同时,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发展,但面对抽象或寓意深刻的道理,还需具体例子或实践活动辅助理解。
预测能力方面
本单元的阅读策略是“预测”,学生在前两篇课文的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预测方法,但对于《小狗学叫》这种有多种不确定结局的课文,他们在预测不同结果时会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指导其联系前文、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预测。
【教学目标】
1.能运用预测策略,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内容,做到预测有一定的依据,并借助评价支架,同伴互助巩固预测方法。
2.借助表格,理清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特点,为预测故事结局做准备。
3.研读故事结局,能自觉运用策略预测故事结局,将预测与原文比较,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感悟故事寓意,体会预测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内容,并研读故事结局,能自觉运用策略预测故事结局,将预测与原文比较,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感悟故事寓意,体会预测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预测课文内容
预测开启我们奇妙的阅读之旅。咱们一边读一边预测了两个童话故事,认识了两位主角老屋胡萝卜先生。
今天诸葛亮老先生要继续从动物中选一位新的帮手,帮助他继续顺利征战版图,该怎么选?先来比比谁的声音最特别。
1.回顾前两篇课文的学习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预测方法来读故事《小狗学叫》。
3.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怎样的预测?理由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作好旁批:没有妈妈教它吗?它想做演员吗?生活经验)
4.那么,故事和我们的预测一样吗?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既激发了学生读故事的兴趣,又让学生了解到了不同动物们叫声的独特性。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预测,在实践中运用,进一步感受阅读童话故事时预测的乐趣,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任务一: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默读课本 53—56 页,请大家边阅读边检验自己的预测,边阅读边思考故事的内容,在思考的地方也可以留下你喜欢的记号。
板贴:(猎人开枪、学得逼真、跟小公鸡学叫、不断练习、学得不错、跟小杜鹃学叫、反复模仿、狐狸嘲笑)等词语卡片。请学生通过自读了解 53-56 页的故事内容,学生思考后把词语序号正确送进学习单表格里,并在学习单的帮助下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词语串起来说一说。
任务二:聚焦小狗两次学叫
1.展示交流:
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给词组朋友重新排排队,借助词语复述故事内容。
(理清故事内容:小狗因为不会叫被别人嘲笑批评,它很伤心,它先遇到了好心的小公鸡,不会叫的狗经过反复模仿、不断练习努力学会了喔喔叫,而且学得非常逼真以致于引来狐狸,被狐狸嘲笑一番。接着它碰到热心的杜鹃,也是通过反复模仿,不断练习辛苦学会咕咕叫,叫得相当不错,让猎人误以为是鸟,差点被枪打中。那两颗子弹嗖嗖地擦过小狗的耳边,就像连环画里面的那样。小狗吓得拔腿就跑。它跑啊跑啊,跑啊跑,跑过田野,跑过草地,继续跑啊跑啊,跑啊跑......
【设计意图:这篇童话故事较长,前边的部分是预测结局的根据。三年级孩子对长文的概括能力有限,概括故事内容、分析前边内容特点需要老师引导。故在此环节,设计了借助学习单引读,让孩子通过“选填序号排序”和上台摆一摆词语卡片,根据卡片提示理清故事的内容,使学生对前面的故事发展特点有所发现。降低孩子自主阅读的难度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重要的是为接下来合理地做预测做好铺垫。】
2.小结:大家仔细看,小狗两次学叫有什么共同点?
3.对小狗的综合印象:
现在请你再来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勤奋、坚持不懈、善于模仿)
【预设】
生 1:我觉得这是一只学习认真的小狗,因为它每次学叫都学会了之后,就在森林里使劲地去钻研,这个叫到底怎么叫好。
生 2:我觉得这是一只不泄气的小狗,第一次被狐狸嘲笑了,但是后面还是
不断学其他动物叫。
生 3:是一只虽然不会狗叫的小狗,不过他很有学叫的天赋。
(要点:勤奋、坚持不懈、善于模仿)
4.小结:故事中的小狗来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它不会叫,感到非常孤独。在学本领时,虽然碰到了困难,但它没有放弃,是一只有追求、好学、勤奋的小狗。在预测故事时,根据故事主人公的特点来预测,结果会更合理、准确。
【设计意图:读故事,让人物在学生头脑中“立”起来,这是读懂故事的目标之一。对故事关键人物有充分认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故事走向,这也是预测的一个重要依据。】
任务三:深研结局思路,预测故事结局
过渡: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学叫,我们可以推测,小狗后面还会——(继续学叫)那结果怎样呢?书上给了我们(三个)结局,且都只有开头,我们继续来练习有依据地预测。
1、多向预测 ,合理推想
(1)读读三种结局,整理一下这些结局中讲到了谁,发生了什么。
整理如下:
(2)现在带上心中的一个答案,展开想象,自己选择一种结局,预测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说清小狗会遇到谁?它们怎么说,怎么做 又会引来什么结果?
(板书:说 做 )
第一种结局,和情节思维导图的发展是一样的,也是遇到了谁,怎么学习的,可以预测小狗学牛叫的不同结果。
第二种结局,预测的关键点应该是“农民”。农民会不会教小狗学叫呢?小狗遇上农民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我们也可以顺着情节走向,依据生活经验来预测。
第三种结局很有意思,从“汪汪”声中,可以预测到这次小狗遇到的是狗,这是它的同类,我们在预测故事结局时,还可以想想小狗遇到同类的心情。故事开头讲了,这是一个没有狗的国家,预测时也要考虑怎么连接前面的内容进行合理预测。
【设计意图:基于三年级学生的阅读基础,借助思维导图分析三种结局,抓住关键字词,发现三种结局的内部结构思路,搭好支架,为独立预测做好准备。】
(3)请个别学生交流,师适时提问预测的依据,请全班同学评价预测是否合理.使学生明确预测要有理有据.
2、修正预测,再次交流
(1)请学生判断自己的预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认真修正自己的预测,再和同桌再说一说,看有没有进步。
(根据学生回答再次呈现预测方法: 联系课文内容 结合生活经验 课外阅读经验)
(2)师小结:用上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利用课外阅读经验等方法能帮助我们进行大胆合理的推测。
任务四、对比作者意图,促进阅读思考
1.作者是怎么写结局的呢?看资料卡:原文中的三种故事结局。
2.作者罗大里是一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他曾说过:应当笑着学习,在笑声中明理。对于《小狗学叫》的三种结局,你更喜欢哪种结局?理由是什么?(鼓励多元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有正确的价值观即可。)
3.齐读作者罗大里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引导:我坚决支持第三种结局。找到真正的老师是十分重要的,这比成为马戏团的明星或每天有现成的一碗浓汤喝更为重要。
【设计意图:将自己的预测与故事的结局对比,落实课后习题要求。通过对比,以“我喜欢什么,我的理由是什么,感受是什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辨析预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实现文化的熏陶感染。】
四、阅读实践,运用预测
1.听同学讲故事,全班进行合理预测。
请班里一位同学给大家读她喜欢的课外故事《狮子卡卡》,咱们仔细听,当她停下来的时候,就想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 记得用上预测方法合理大胆预测。
2.引导孩子在平时阅读中乐于使用预测。
喜欢读童话的同学回家和家人朋友一起做预测或自己边读故事边预测。
【设计意图:本课是预测单元的最后一课,要重视落实孩子自主独立预测的能力的培养,所以本环节让孩子合作边读边预测课外故事,感受预测的乐趣,让孩子愿意预测,形成自主预测的习惯。】
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14《小狗学叫》。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课后作业吧!
1 首先,记得带上拼音和组词,认真读一读双蓝线里的16个生字哦!
2 然后,试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狗学叫的有趣经历。
3 接下来,进行说话训练:
预测课文题目时,你联想到了什么?
当小狗因为不会叫而受到批评时,它会怎么做呢?
读完课文后,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结局不同,故事所传达的道理也不同。根据给出的道理,逆向预测三种不同的结局。
4 最后,别忘了课外阅读30分钟,拓宽你的知识面哦!
让我们一起努力,完成这些作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