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效果评估
六年级语文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4分)
1.根据语境写词语。(7分)
清晨, 漫步日月湖畔, wēi fēng( )吹拂, 耳边不时传来鸟儿 qīng cuì( )的鸣叫,两岸山石yī wēi( )着湖水,别有一番情趣。孩子们 zhí( )着线轴放fēng zheng( ), zhì nèn( )的笑声荡漾开来,大人们hēng( )着小曲,沉浸其间。此后,这如画般的美景便夜夜在梦中páihuái(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分外(fèn) 栗子(lì) 翡翠(fēi) 熬汤(áo)
B. 焖饭(mēn) 御柳(yù) 彩绘(huì) 彼此(bǐ)
C. 资格(zī) 搁置(gē) 爆竹(bào) 咆哮(bāo)
D. 小贩(fàn) 搅和(jiǎo) 露珠(lù) 恐怖(bù)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戛然而止 垂头丧气 无济于是 妙手成章
B.迫不急待 一视同人 饶有趣味 全神贯注
C.头晕目弦 开山鼻祖 奄奄一息 不以为然
D.自愧弗如 过犹不及 引人入胜 悬灯结彩
4.先将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3分)
A. 不( )思( ) B. 赴汤( )( ) C. 专( )( )志
D. 走( )( )花 E.( )空见( ) F. 追( )求( )
G. 见( )知( ) H. 不以( )( )
(1)画“ ”的词语中,加点字“走”的意思是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与之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东奔西走 B.不胫而走 C.一走了之
(2)选词填空。(填序号)(3分)
这座城市里处处可见温馨的画面:公交车上,为老人、孩子让座是 的事;文化宫里,热爱学习的孩子们面对神奇的物理现象 ,探索其背后的奥秘;图书馆里,常常坐满了 阅读的市民……每个人、每件事、每种事物,都是这座城市亮丽的名片。
5.读例句,仿写句子。(2分)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1处标点符号错误,1处错别字,3处语病。)(5分)
光阴似剑,一眨眼,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马上结束。6月5日这一天,我们拍了毕业照,每个同学都激动不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心情。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使我们留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合影。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唐朝诗人王维送别好友元二时目睹“ , ”的清新景色;宋朝词人王观送别好友鲍浩然时寄托“ , ”的美好祝愿。古有伯牙子期惺相惜,今有你我同窗遇知音。让我们不诉离殇,为美好的明天歌唱!
中国的许多诗词与传统节日有关。过寒食节,我们吟诵“春城无处不飞花, ;”过新年,我们吟诵“爆竹声中一岁除, ;”过清明节,我们吟诵“ ,路上行人欲断魂;”过中秋节,我们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 ”……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或 。”为 ,或 ,就比泰山还重;替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二、口语交际。(2分)
学校要召开一场辩论赛,辩论的话题是:电脑时代是否需要认真练字。反方认为电脑时代不需要练字。原因是:电脑打字清晰美观,方便保存。
作为正方代表,你认为电脑时代需要练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鉴赏。(24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1.按原文内容填空。(3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及日中: 。 日初出沧沧凉凉: 。
及其日中如探汤: 。
3.文中两小儿辩斗的主题是: 。(1分)
4.两小儿各执一词,请填写他们的观点和理由。(3分)
人物 观点 理由
第一个孩子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第二个孩子
5.文中一儿以视觉效果为依据,一儿以 为依据。他们 (能不能)驳倒对方,因为 。(3分)
6.这篇文言文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辩日”的角度,我们明白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B.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
C.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小孩面前坦率承认自己“不能决”,很令人敬佩。
D.两个小孩的争论没有科学依据,表现了古人认知的落后。
(二)课外阅读。(9分)
我的老师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教我们历史课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昧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拐杖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
⑥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⑦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蹿入云霄。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一个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⑧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短文回忆了与刘老师有关的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 、 。写得最详细的是 。其余两件事写得比较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 。(5分)
2.短文第②段属于什么描写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3.对短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A.抓住刘老师的动作来写,突出刘老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B.通过写刘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表现了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C.通过描写刘老师的语言,表明刘老师对腿残疾的失落和遗憾。
D.刘老师怕同学们笑话,故意用女娲造人的故事来解释自己腿残疾的原因
作用:引出下文,使“我”想起
四、表达与创作。(30分)
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遇到过值得你感谢的人。请你以“感谢”为题,写一篇习作。写之前先想一想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能更好地表达“感谢”这个主题。
要求: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要表达出真情实感,详略得当,不少于450字。
六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4分)
1.(7分)微风;清脆;依偎;执;风筝;稚嫩;哼;徘徊
2.(2分)D
3.(2分)D
4.(13分)A.可,议 B.蹈,火 C.心致 D.马,观 E.司 ,惯 F.根 ,源 G.微 ,著 H.为,然
(1)(2分)跑 ;D(2)(3分)E; A; C
5. (2分) 示例: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人生就已过去大半。
6. (5分)光阴似箭,一眨眼,六年的小学生涯马上结束。6月5日这一天,我们拍了毕业照,同学们都激动不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快门声,我们留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合影。
7.(13分)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送暖入屠苏;不知秋思落谁家;人固有一死;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法西斯卖力
二、口语交际。(2分)
练字可以加深我们对字形的记忆,增加汉字量。都用电脑代替,会让我们提笔忘字,甚至错字连篇。
三、阅读与鉴赏。(24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1.(3分)大如车盖;则如盘盂;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3分)到,到了;形容清凉的感觉;把手伸进开水里
3.(1分)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4.(3分)太阳距离人们的远近
5.(3分)对温度的感知;不能;他们是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他们的观点都有事实和常理作为支撑
6.(2分)D
(二)课外阅读。(9分)
1.(5分)笑谈腿疾、 艰难板书 、放风筝; 放风筝;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表现了刘老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作者对刘老师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2.(2分)环境描写。作用:引出下文,使我想起了刘老师,想起了他放风筝;渲染了春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气氛,奠定全文温暖的感情基调。
3.(2分) B
四、表达与创作。(30分)
一类文:(27-30分) 二类文:(24-26分)
三类文:(21-23分) 四类文:(21分以下)
备注:开放性题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此答案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