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
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认识简单随机抽样.
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3.在具体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4.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调查方案.
5.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重点: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1.对于数据收集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教学中不宜对普查、总体、个体等概念进行识记性考查,而应力求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其意义.
2.通过实例让学生切身感受普查与抽样调查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学会合理的选择调查方式,以及合理的选择样本.
(一)情境导入
国家特别关注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要求中学生在家每天书写作业的时间不超过1.5小时,为了了解我班每个学生每天完成书写作业所需的时间,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
(二)新知初探
探究一 普查和抽样调查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153页的内容,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普查的定义: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对 所有考察对象 进行的 全面调查 叫作普查.所要考察对象的 全体 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 每一个 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2)抽样调查的定义:从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 部分 个体作为代表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此推断总体的状况,这种调查方式叫作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 一部分 个体叫作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量叫作样本容量.
2.你能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下面的信息吗 你准备如何调查
(1)我国六年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2)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
(3)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解:略
3.为了了解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30只灯泡进行检验.指出实例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解:略
[方法归纳]
普查可以直接获得总体的情况,但有时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有时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
针对训练
下面的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1)为了考察某次列车一年中每天运送旅客的人数,在这一年中随机抽取30天,对这30天每天运送旅客的人数进行统计.
(2)为了了解500袋面粉的品质,采购人员从中随机抽取10袋,进行水分含量等指标的检验.
(3)为了了解八(1)班学生完成课外作业所用的时间,给全班每个同学发放调查表进行调查.
解:略
任务一 意图说明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感受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概念中“考察对象”是指表示事物某一特征的数据,如对全班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进行普查时,考察的对象不是全班“同学”,而是他们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探究二 样本的代表性与广泛性
观察·思考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7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先进行小组交流后再列出下列问题.
下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亮三个小组的调查结果:
小明: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7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问题:比较一下小明与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解:略
小亮:我们小组调查了10名70岁以上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表所示.
生病的次数 人数
1至2次 4
3至6次 5
7次及以上 1
(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
(2)为了了解该地区7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 与同伴进行交流.
(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70岁以上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
(4)什么是随机调查
解:略
思考·交流
抽样调查有什么特点 抽样时应注意什么 与同伴交流.
解:略
归纳:
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其调查结果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 代表性 和 广泛性 .
尝试·思考
某校六年级共有20个班,每个班40名学生.为了了解该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从全部8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1)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你认为应该怎样抽取样本
解:略
(2)下面分别是三个小组的抽样方法,你能理解他们的做法吗 他们得到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吗
第一组 将800名学生的学号做成号签放入盒中,从盒中无放回地连续随机抽取80个号签,对应的80名学生即为抽取样本
第二组 从每个班级随机抽取4名学生,汇总得到80名学生即为抽取的样本
第三组 六年级全体学生会议前,在会议室门口从第1个进入会议室的学生起,每隔9人抽取1名学生,得到的80名学生即为抽取的样本
解:略
针对训练:见导学案.
任务二 意图说明
通过实例引起学生对抽样调查中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的思考,体会抽样时的注意事项,如被调查的对象不能太少,被调查对象应是随机选取的,调查数据应是真的等.
(三)当堂达标(要求:限时5分钟,独立完成)
见课件
(四)课堂小结
见课件
(五)板书设计
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及其优缺点 板演练习
2.抽样调查及其优缺点
3.总体、个体、样本
在讲课过程中,由于区域差异,不是所有地区的学生都能对人口普查有所了解,可以从身边的事例入手,如可先调查学生所在班级戴眼镜的人数,再统计本年级戴眼镜的学生人数,进而到全校、全地区、全国,递进式的展开问题的引入,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