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现代双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总结考生物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现代双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总结考生物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15 14:1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西现代双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细胞由多种物质组成,而物质由元素组成。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和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摄入的淀粉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作为其储能物质
B.发菜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其内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C.玉米细胞内组成脱氧核苷酸的元素在ATP中都能找到
D.北方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增大
2.种植在花盆中的花会通过根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各种物质,维持其正常生命活动。下列关于根细胞吸收相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载体蛋白参与的吸收方式一定为主动运输
B.盆土干后浇水,水只以自由扩散方式被植物细胞快速吸收
C.根细胞顺浓度梯度吸收物质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D.同一根细胞吸收土壤溶液中不同离子的方式及速率完全相同
3.如图表示的是人体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其中a和b代表物质,甲~丙代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b两物质分别为H2O和O2
B.图中甲、乙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
C.图中丙阶段产生了水,其氢元素最终都来自C6H12O6
D.图中甲、乙阶段产生的能量较少,因此可有可无
4.如图1是某生物体内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图2为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为动物细胞的分裂,细胞两极各有一对中心体
B.图1中细胞乙通过分裂最终可产生4个成熟的生殖细胞
C.图2中LM段为受精作用,该过程完成后细胞开始进行有丝分裂
D.细胞甲对应图2中的PQ段,该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1∶1
5.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种子的黄色与圆形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B.豌豆花去雄是指去除母本豌豆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C.两株纯种豌豆杂交,子代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
D.在相同环境中,表型相同的豌豆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6.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当其自交时,因特定基因型配子或胚胎致死,致使子代表型比为9∶0∶3∶0。造成此异常比例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致死
B.基因型为aaBB的胚胎无法存活
C.基因型为Ab或aB的配子致死
D.携带基因型为bb的胚胎发生死亡
7.下列关于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群中红绿色盲具有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的特点
B.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
C.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
D.人类X、Y染色体的长短不同,但二者携带的基因种类和数量相同
8.在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不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进行实验,以确定其遗传物质。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时,搅拌离心后成放射性多数存在于上清液中
B.利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即可获得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
C.实验结果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D.若用3H标记T2噬菌体进行该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9.图1为科学家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的DNA分子衍射图谱,图2为根据衍射数据推测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排列形成基本骨架
B.衍射图谱中呈现的规则间距和交叉暗区提示分子呈螺旋结构
C.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的数量总是多于嘧啶碱基的数量
D.DNA单链中有羟基和磷酸基团的末端分别称为5′端和3′端
10.DNA的复制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若一个双链DNA的碱基总数为1000个,其中含有200个A。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中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时,两条链彻底解开后才开始子链的合成
B.DNA复制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C.该DNA经过3次复制后共需消耗G的数目为2100个
D.DNA聚合酶、解旋酶分别作用于DNA分子的氢键、磷酸二酯键
11.如图为真核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其中①~⑥为相关物质或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翻译时tRNA上所有碱基都能和①上的碱基配对
B.若①上某一密码子发生改变,则必然导致其指导合成的肽链功能异常
C.一个①分子结合多个⑥可高效合成大量相同的肽链
D.核糖体与①的结合部位会形成1个tRNA的结合位点
12.研究表明,吸烟会使人体细胞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对染色体上的组蛋白也会产生影响,还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吸烟会导致DNA甲基化水平升高,从而激活抑癌基因,增加癌症风险
B.DNA甲基化是一种遗传修饰,吸烟引起的甲基化异常会直接改变后代的DNA序列
C.DNA甲基化会导致DNA聚合酶不能结合到DNA双链上,抑制基因的表达
D.除了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13.如图是中心法则图解,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⑤均会发生碱基的互补配对
B.人体成熟红细胞中可进行的过程有①③⑤
C.HIV可以通过过程②→③→①→⑤来合成蛋白质
D.过程②和③所需的原料相同
14.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孪生兄妹之间遗传上的差异主要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
B.菠菜根尖细胞进行分裂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都可以发生自由组合
D.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基因
15.图示展示了a、b、c三种昆虫(2n)的染色体组结构、相同数字标注表明相同起源,已知c的染色体组相较b发生了结构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c染色体组的差异证明它们属于不同物种
B.c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导致其与b杂交的后代不育
C.相同数字标注的染色体上基因序列完全一致
D.染色体结构变异无法为进化提供遗传多样性
16.某湖泊中栖息着一个鲫鱼种群,存在两种稳定遗传的个体类型:长鳍型适应急流环境;短鳍型适应静水环境,两者可相互交配繁殖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鲫鱼鳍形的差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
B.不同鳍形结构增强了鲫鱼对差异水流的适应性
C.不同的生存环境可能会使该鲫鱼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两种鳍形鲫鱼已通过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
二、解答题
17.太阳光能的输入、捕获和转化是生物圈得以维持运转的基础。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模式图,I、Ⅱ是光合作用的不同阶段,①~⑤是相关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I过程为 阶段,反应场所是 ,影响I过程进行的主要外界条件是 。
(2)Ⅱ过程中③的来源有 ,③与C5结合生成C3的反应称为 ,生成的C3继续被还原为C5和④ 。外界条件改变导致I过程反应减慢,C3、C5含量的变化分别为 、 。
(3)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化为 中不稳定的化学能,进而以稳定的化学能形式储存到有机物中。
18.某科研团队对一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2n=8)的精原细胞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细胞分裂过程中仅基因A/a所在染色体发生一次分离异常,研究人员在T1,T2,T3阶段对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核DNA及染色单体数量进行检测(数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时期 ① ② ③
T1时期(甲细胞) 8 16 16
T2时期(乙细胞) 5 10 10
T3时期(丙细胞) 5 0 5
(1)依据表中 (填“T1”“T2”或“T3”)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可判断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图中表示染色单体的序号是 。
(2)染色体异常分离现象发生于 (填“T1”“T2”或“T3”)时期,其原因是 未能正常分离。
(3)T2时期(乙细胞)中含A基因有 个,T3时期(丙细胞)中X与Y染色体 (填“同时”或“不同时”)存在,这是由于 。
(4)推测该精原细胞产生相关精子的基因型为 。若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发生异常分离,则T2时期(乙细胞)应含 条染色体。
19.豌豆种子的形状可分为圆粒和皱粒两种类型,圆粒豌豆因淀粉含量较高能有效锁住水分,皱粒豌豆则因淀粉合成不足导致失水皱缩。如图1展示了皱粒豌豆的形成机理,图2展示了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及相关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分析,基因通过控制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豌豆种子的形状。
(2)圆粒豌豆中淀粉分支酶基因的表达涉及图2中的过程 (填序号);酶2是 ,其主要功能是 。
(3)图2所示结构中,属于核糖核苷酸链的是 链(填字母)。
(4)在图2的③过程中,b代表 ,已知模板DNA链的部分碱基序列为5′-CAGAGAAGCGAT-3′,则其转录形成的mRNA序列为 。核糖体沿mRNA的移动方向是 端(填“5′→3′”或“3′→5′”)。
(5)过程③中,d所运输的氨基酸为 (备选密码子:丝氨酸UCG/AGC:丙氨酸GCU;精氨酸CGA)。
20.亨廷顿舞蹈病(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遗传病,发病率约为1/10000。该病由等位基因H/h控制。研究发现,与正常基因相比,致病基因中增加了多个CAG序列,且CAG序列重复越多,发病年龄越早,临床症状越重。如图为某HD患者的家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此家系图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
(2)HD致病基因形成的原因是 。I1与Ⅱ3的基因型 (填“相同”或“不同”)。
(3)由题意可知,亨廷顿舞蹈病的发病率约为1/10000。调查该数据时应注意 。若Ⅱ-4准备再次怀孕,为降低子代患病风险,你的建议是 。
(4)临床发现某一家族中,HD患者症状轻重不一,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21.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玉米的黄粒(A)对白粒(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如图表示利用品种甲(AABB)和品种乙(aabb)通过三种育种方法培育出品种丙(AAbb)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过程①获得植株Ab常用的方法是 ,过程②通常可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其 (填“幼苗”“萌发的种子”或“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其作用的原理是 ,与方法Ⅱ相比,方法Ⅰ获得品种丙的优点是 。
(2)对玉米进行人工杂交的基本步骤是 ;方法Ⅱ获得品种丙的原理是 。若对品种丙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 (填“单倍体”“三倍体”或“四倍体”)植株,其产生的配子中含有 条染色体。
(3)方法Ⅲ的作用原理是 ,其是三种方法中最难获得品种丙的方法,理由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C D D C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D B D
17.(1) 光反应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基粒) 光照强度
(2) 线粒体(细胞呼吸)和外界空气 CO2的固定 糖类 增加 减少
(3)NADPH和ATP
18.(1) T2、T3 ②
(2) T1 同源染色体
(3) 2 不同时 减数分裂Ⅰ完成时X与Y染色体已正常分离
(4) AaXB、Y或AaY、XB 4
19.(1)淀粉分支酶
(2) ②③ RNA聚合酶 解开DNA双链并催化RNA链的合成
(3)C、D
(4) 氨基酸 5′-AUCGCUUCUCUG-3′ 5′→3′
(5)丙氨酸
20.(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 基因突变 相同
(3) 在人群中随机调查且调查人数足够多 进行产前基因检测
(4)该致病基因中重复的CAG序列长度不同
21.(1) 花药离体培养 幼苗 在有丝分裂前期,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通常是纯合子
(2) 套袋—人工传粉—套袋 基因重组 四倍体 20
(3)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随机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