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溶液(全国通用)(第01期)--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2 溶液(全国通用)(第01期)--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5 13:54: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溶液
考点01 溶液的形成
考点0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考点0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考点01 溶液的形成
1.(2025·云南省)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糖水 C.盐水 D.泥水
【答案】D
【详解】A、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糖水是白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盐水是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泥水中含有不溶性的泥土颗粒,这些颗粒会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降,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属于悬浊液,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5·江苏省苏州市)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泥土
【答案】A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
【详解】A、蔗糖:蔗糖可溶于水,形成透明均一溶液,选项正确;
B、面粉: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静置分层。选项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形成乳浊液(液体小液滴分散),静置分层。选项错误;
D、泥土: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静置沉淀。选项错误;
故选A。
3.(2025·江苏省苏州市)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干燥 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 鉴别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C 比较纯铜片与黄铜片的硬度 将两者相互刻画,观察划痕
D 探究固体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 将固体加入水中,搅拌,测量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氢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氢气,不符合题意;
B、无色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不变色,取样,分别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变化,稀硫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符合题意;
C、将两者相互刻画,观察划痕,纯铜片上划痕较多,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纯铜片的硬度大,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解时吸热,溶液温度明显下降。通过测量溶解前后温度变化,可探究其能量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5·湖南省)将厨房中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豆油 B.白醋 C.味精 D.白糖
【答案】A
【详解】A.溶液是溶质均匀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混合物,若物质不溶于水,则会形成悬浊液或乳浊液,而非溶液,豆油属于油脂,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分层形成乳浊液,无法形成溶液,故A正确;
B.白醋含醋酸,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故B错误;
C.味精(谷氨酸钠)是可溶性盐类,能完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故C错误;
D.白糖(蔗糖)易溶于水,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5.(2025·山东省烟台市)下列关于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喷灌与滴灌式浇水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D.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0.9g氯化钠
【答案】C
【详解】A、工业上常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该方法通过分阶段减压使海水迅速汽化并冷凝,获得淡水,正确;
B、喷灌和滴灌通过精准控制水量,减少蒸发和流失,确实能有效节约水资源,正确;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并非均无色透明。例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错误;
D、配制100g 0.9%的生理盐水,需氯化钠质量为:100g×0.9%=0.9g,正确。
故选C。
6.(2025·山东省威海市)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可以用溶解度判断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C.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食盐水会有不同的性质,从而有不同的应用
【答案】C
【详解】A、溶液的定义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性指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相同,稳定性指静置后不会分层或析出溶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B、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直接反映物质的溶解能力,该选项说法正确;
C、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式包括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改变温度(若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若通过降温实现(如硝酸钾溶液降温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不同浓度的食盐水性质不同(如0.9%生理盐水用于医疗,高浓度盐水用于防腐),应用场景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2025·陕西省)如图,室温下甲乙中烧杯内的试管里均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澄清石灰水,将适量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别加入烧杯内的水中,当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时,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中澄清石灰水均会变浑浊
B.甲中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变小
C.甲、乙中试管内气压均会改变
D.乙中烧杯内的NH4NO3溶液若恢复至室温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A
【详解】A、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由于没有明确该澄清石灰水为饱和溶液,所以甲中澄清石灰水可能变浑浊;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则乙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若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则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若无氢氧化钙固体析出,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此甲中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变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则甲中试管内气压会变大;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则乙中试管内气压会变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适量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加入乙中烧杯内的水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得到硝酸铵的饱和溶液,由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因此若恢复至室温,硝酸钾的溶解度会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5·天津市)下列选项中,图示实验的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图示 现象及结论
A 加入硝酸铵后,U形管①处液面高于②处液面,证明硝酸铵溶于水放热
B 一段时间后烧杯④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证明③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扩散到④中,发生了中和反应
C 一段时间后⑤中铁钉生锈,⑥⑦中铁钉未生锈,证明铁钉生锈过程有氧气和水参加反应
D 电炉从室温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⑧先燃烧,⑨后燃烧,⑩ 不燃烧,证明无烟煤和沙子均不是可燃物
A.A B.B C.C D.D
【答案】BC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U形管①处液面高于②处液面,故选项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③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扩散到④中,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C、⑤中铁钉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生锈;⑥中铁钉只与水接触,未生锈;⑦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未生锈,通过对比证明铁钉生锈过程需要氧气和水参加,故选项正确;
D、从室温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⑧先燃烧,⑨后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 不燃烧是因为被沙子覆盖,没有与氧气接触,⑩未燃烧,不能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可能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煤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故选:BC。
考点0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9.(2025·安徽省)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
时,将硝酸钾固体溶于水中得到溶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再加入硝酸钾固体,不能继续溶解
C.冷却到,变为饱和溶液
D.升温到,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C
【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时,将硝酸钾固体溶于水中能全部溶解,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表格数据可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即6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则时,将硝酸钾固体溶于水中能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硝酸钾固体,能继续溶解,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表格数据可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时,将硝酸钾固体溶于水中能全部溶解,将所得溶液冷却到20℃,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则溶液恰好饱和,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由表格数据可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时,将硝酸钾固体溶于水中能全部溶解,升温到80℃,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没有固体析出,溶质、溶剂质量均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2025·新疆省)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时,点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降低温度可以使硝酸钾溶液的状态从点转化为点
D.时,向水中加入硝酸钾,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项A正确;
B、60℃时,图中M点位于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该硝酸钾溶液是60℃时的不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
C、60℃时,图中M点溶液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可以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当温度降低到硝酸钾溶解度曲线上N点对应温度时,溶液就由原来的不饱和状态转化为饱和状态,即从M点转化为N点(M点和N点对应的硝酸钾数值相等),选项C正确;
D、由图可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因此向5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只能溶解55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55g+50g=105g,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11.(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80℃时将饱和Li2SO4溶液和饱和Na2CO3溶液混合反应,制备Li2CO3晶体。Na2CO3、Li2SO4、Li2CO3溶解度曲线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CO3的溶解度一定比Li2SO4的大
B.20℃时将Li2SO4饱和溶液升温到40℃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C.40℃时,60gNa2CO3固体加入100g水中得到160g溶液
D.该制备反应利用了Li2CO3溶解度相对较小的性质
【答案】D
【详解】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B、20℃时将Li2SO4饱和溶液升温到40℃,升温后,硫酸锂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还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5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50g碳酸钠,该温度下,60gNa2CO3固体加入100g水中,只能溶解50g,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00g+50g=150g,不符合题意;
D、80℃时将饱和Li2SO4溶液和饱和Na2CO3溶液混合反应,制备Li2CO3晶体,是因为该温度下,碳酸锂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可以结晶析出,形成沉淀,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5·四川省眉山市)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在t1℃时,甲、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为20g
D.分别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详解】A、比较溶解度大小需要指明温度,在没有指明温度的情况下,不能说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只有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才相等,题中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故选项说法错误;
C、t2℃时甲的溶解度为 50g,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由于没有给出甲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的溶解度都减小,都有晶体析出,此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3.(2025·四川省南充市)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时,硝酸钾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升高温度,固体的溶解度都增大
C.盐湖工场“冬天捞碱 (Na2CO3)” 是利用降温结晶的原理
D.40℃时,将40g硝酸钾加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C
【详解】A、23 C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相等,但未说明是饱和溶液,无法比较溶质质量分数,错误。
B、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图像趋势),不是所有固体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错误。
C、碳酸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冬天温度低,碳酸钠溶解度减小结晶析出,“冬天捞碱” 利用降温结晶,正确。
D、从溶解度曲线看,40 C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 60g,小于80g(即100g水最多溶解硝酸钾质量>60g,小于80g)。加入40g硝酸钾到50g水中,因50g水可溶解硝酸钾质量大于30g,小于40g,则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溶液为饱和溶液,错误。
故选C。
14.(2025·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制备的重铬酸钾中常混有少量,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一定比的大
B.时,将加入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
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可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答案】C
【详解】A、没有指明具体温度,不能比较、的溶解度大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则时,将加入水中,最多能溶解40g氯化钾,则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60℃时、的溶解度相等,则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中混有的少量,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2025·四川省达州市)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B.时,a、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时,将40g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70g
D.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答案】D
【详解】A、a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对于 a 中混有少量 b 的情况,降温时 a 的溶解度大幅降低,会大量结晶析出,而 b 基本不析出,所以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该说法正确;
B、t1°C时,a 和 c 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公式(S 为溶解度),可知此时 a、c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说法正确;
C、t2°C时,a 的溶解度是 40g ,即 100g 水中最多溶解 40g a,那么 50g 水中最多溶解 20g a,将 40g a 加入 50g 水中,只能溶解 20g,所得溶液质量为,该说法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3°C时,a、b、c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该说法错误。
故选D。
16.(2025·四川省德阳市)五水硫酸铜(CuSO4 5H2O)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结合你参与的“制备五水硫酸铜晶体”跨学科实践活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60℃时,五水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时,50g水中加入45g五水硫酸铜充分溶解,可得硫酸铜饱和溶液
C.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制备五水硫酸铜晶体
D.饱和硫酸铜溶液降温结晶时,降温快慢对结晶出的五水硫酸铜晶体形状无影响
【答案】D
【详解】A、根据图像可看出,20℃~60℃时,温度越高,五水硫酸铜的溶解度越大,故A正确;
B、60℃时,五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83.8g,即100g水是最多能溶解83.8g的五水硫酸铜,所以50g水中加入45g五水硫酸铜充分溶解,最多能溶解41.9g,可得硫酸铜饱和溶液,故B正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五水硫酸铜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制备五水硫酸铜晶体,故C正确;
D、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受到降温快慢的影响,在冷却热硫酸铜饱和溶液的过程中若降温过快就会析出较多的细小晶体,慢慢降温才可能长出较大的晶体,故D错误。
故选D。
17.(2025·四川省成都市)《史记正义》记载“垦畦浇晒”产盐法,过程如图。卤水含大量和NaCl等物质,结合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1是NaCl,晶体2是
B.“过箩”到“晒制”,NaCl的质量分数一直变大
C.“母液”中含有和NaCl
D.降温结晶可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硫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夜间低温结晶(降温结晶)析出的是硫酸钠,风吹日晒(蒸发结晶)析出的是氯化钠,故错误;
B、“过箩”到“晒制”前的过程中用淡水浇卤,溶液中溶剂增多,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错误;
C、卤水经过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其中的和NaCl并没有完全析出,所以“母液”中含有和NaCl,故正确;
D、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硫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 Na2SO4应蒸发结晶,故错误。
故选C。
18.(2025·四川省遂宁市)《本草纲目》记载:“火药乃焰硝、硫磺、杉木炭所合……”焰硝经处理可得到硝酸钾和少量氯化钠的混合溶液。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不考虑水分蒸发,析出的晶体中不含结晶水),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
B.t2℃时向100g水中加80g硝酸钾固体可形成180g硝酸钾溶液
C.若要从上述溶液中提纯硝酸钾,最好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D.将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此时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点P,则P点表示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g,即该温度下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80g硝酸钾。则t2℃时向100g水中加80g硝酸钾固体,固体全部溶解,形成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100g+80g=180g,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则若要从上述溶液中提纯硝酸钾,最好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则该温度下两者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至t2℃,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增大,均变为不饱和溶液,但由于溶液的组成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即升温后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等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9.(2025·山西省)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A.20℃时,的溶解度为34.0
B.30℃时,水中加入,所得溶液质量为
C.4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D.将溶液由60℃冷却到50℃,可能有晶体析出
【答案】D
【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20℃时,的溶解度为34.0g,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表格数据可知,30℃时,的溶解度为37.0g,则30℃时,水中加入,最多能溶解氯化钾,则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表格数据可知,40℃时,的溶解度为40.0g,则4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将溶液由60℃冷却到50℃,由于没有明确氯化钾溶液是否饱和,所以可能有晶体析出,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0.(2025·江西省)从盐卤水(含硫酸钠、氯化钠等)中提取的硫酸钠可用于制中药西瓜霜,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48.8g
B.t℃时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C.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盐卤水中提取硫酸钠晶体
D.将t℃饱和硫酸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答案】 C 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等)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 C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48.8g,不是氯化钠,A错误。
B、t C时氯化钠和硫酸钠溶解度相等,但溶液是否饱和、溶液质量未知,无法确定溶质质量是否相等,B错误。
C、温度低于40 C时,硫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通过降温结晶使硫酸钠结晶析出;C正确 。
D、t C时小于40 C;硫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低于40 C时,升温可增大溶解度,使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或加溶剂也能使饱和溶液变不饱和 。
故填:C;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21.(2025·甘肃省嘉峪关市)如图为和的溶解度曲线。
(1)时,的溶解度 (填“>”或“<”)的溶解度。
(2)将时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种即可)。
(3)当溶液中混有少量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
(4)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化为最简整数比)。
【答案】(1)>
(2)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3)降温结晶
(4)3:25
【详解】(1)由图可知,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氯化铵的溶解度;
(2)将时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3)由图可知,氯化钠、氯化铵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当溶液中混有少量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铵;
(4)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12g,则该温度下,碳酸氢钠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g:100g=3:25。
22.(2025·重庆市)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
(2)温度对硝酸钠的溶解度的影响程度 (填“大于”或“小于”)硝酸钾。
(3)硝酸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 (填“高于”或“低于”)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升温可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该温度下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36.6g氯化钠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总是大于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110
(2)小于
(3)高于
(4)AC
【详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60 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2)根据图像,硝酸钠溶解度曲线斜率小于硝酸钾,温度对硝酸钠的溶解度的影响程度小于硝酸钾。
(3)根据图像,硝酸钠与硝酸钾溶解度相同的温度高于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同的温度,故填高于 。
(4)A、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温可使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正确。
B、40 C时氯化钠溶解度36.6g,是100g水溶解36.6g达饱和,100g饱和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小于36.6g,错误。
C、从溶解度曲线看,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没有交点;则同一温度下,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总是大于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正确。
故选AC。
23.(2025·湖南省)人们常从海水中获得粗盐,早期多采用“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采捞”的卤水制盐方式。结合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曝晒”析出粗盐的原理是 结晶;从卤水中“采捞”粗盐与实验操作中的 原理类似。
(2)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可用NaCl饱和溶液反复冲洗除去,选用NaCl饱和溶液的原因是 。
(3)2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只写计算式)。
【答案】(1) 蒸发 过滤
(2)饱和氯化钠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合理即可)
(3)
【详解】(1)氯化钠的溶解时受温度影响较小,通过“曝晒”析出粗盐的原理是蒸发结晶;
从卤水中“采捞”粗盐与实验操作过滤的原理一样,其目的是为了分离溶液和难溶性杂质;
(2)由于饱和氯化钠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用NaCl溶液浸洗粗盐,则浸洗溶液应选用NaCl的饱和溶液;
(3)据图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24.(2025·天津市)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13.3 31.6 63.9 110 169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②20℃时,将20g氯化钠固体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g。
③6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至0.1%)。
④将80℃时2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2)农业生产可利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在实验室配制300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
【答案】(1) 36.0 68 52.4% 118.4
(2)48
【详解】(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8.0g氯化钠,故将20g氯化钠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8.0g+50g=68.0g;
③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④80℃时2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的质量为250g×60%=150g,水的质量为250g-150g=100g;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100g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所以将80℃时2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150g-31.6g=118.4g;
(2)在实验室配制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300g×16%=48g。
25.(2025·山东省威海市)自制西瓜霜
西瓜霜是一味中药,古籍记载其功效有“治咽喉蔻驰、喉痹久咳”等。小林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制西瓜霜”的实践活动。
Ⅰ、探究原料
西瓜霜的制作原料是新鲜西瓜和一种“盐”。
(1)关于该“盐”,《本草纲目》中写道“该物见水即消……,生于盐卤之地”。由此推测该“盐”具有的性质是 。
(2)经检验该“盐”是一种钠盐,常见的钠盐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钠。小林通过实验确定了该“盐”是硫酸钠,他的实验方法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制备原料
古人利用天然盐卤水,采用“滩田法”制取芒硝(主要成分硫酸钠晶体),如图是制取流程:
(3)根据如图分析,从浓缩盐卤水中获取粗芒硝的方法是 ,依据是 。
(4)实验室可用中和反应制备硫酸钠,其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Ⅲ、制作西瓜霜
(5)制作西瓜霜的方法是:①西瓜洗净切片;②一层西瓜片,一层硫酸钠粉末交替放入没有釉质的瓦罐中;③盖上盖子,放在干燥通风处2-3周,瓦罐外产生大量白霜(西瓜霜)。瓦罐放在干燥通风处有利于白霜形成的原因是 。
【答案】(1)易溶于水
(2) 取少量该“盐”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合理即可)
(3) 降温结晶 在40℃以下,硫酸钠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且变化很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4)
(5)干燥通风有利于水分蒸发
【详解】(1)该物见水即消,说明该盐易溶于水。
(2)硫酸钠能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且硝酸钡不溶于稀硝酸中,则可取少量该“盐”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图可知,在40℃以下,硫酸钠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且变化很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硫酸钠。
(4)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的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瓦罐放在干燥通风处有利于白霜形成,是因为干燥通风有利于水分蒸发。
26.(2025·福建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因地制宜生产食盐。如《明史》记载:“解州之盐,风水所结;闽粤之盐,集卤。”
(1)解州之“盐”指池盐,即自然条件下盐湖结晶得到的食盐(含Na2SO4等杂质),常产于气候干旱地区。
①池盐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盐湖遇到西北风(冷空气)或南风(热空气)时,均会出现“一夜浮华”(析出大量晶体)的现象。所得晶体中,NaCl含量较高的自然条件是 (填“西北风”或“南风”),理由是 。(已知:Na2S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闽粤之“盐”指海盐,其生产工艺(集卤):海水先经风吹和日晒获得较浓卤水,再煎制得食盐。生产时,古人用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处理过的石莲子(一种植物果实)和竹筒制成莲管秤(如图A所示),用来检验卤水的浓度是否达到煎制要求。
①“集卤”工艺不采用直接蒸煮海水的方法提取食盐,其原因是 。
②处理石莲子时,需配制饱和食盐水,其操作是 。
③莲管秤中的1~4号石莲子的密度依次减小。现将两份卤水分别倒入莲管秤中,观察到石莲子的沉浮情况如图B和图C所示,对应的卤水浓度较大的是 (填“B”或“C”),莲管秤能区分不同浓度卤水的原理是 。
【答案】(1) 混合物 南风 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南风时温度较高,析出的晶体中Na2SO4含量较低(合理即可)
(2) 直接蒸煮海水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取适量水,加入食盐并充分搅拌,直至不再溶解 B 卤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石莲子排开等体积的水所产生的浮力越大
【详解】(1)①池盐中含有食盐(含Na2SO4等杂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南风时温度较高,析出的晶体中Na2SO4含量较低;
(2)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需要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若直接蒸煮海水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②常温下,食盐易溶于水,配制饱和食盐水的方法为:取适量水,加入食盐并充分搅拌,直至不再溶解;
③据图可知,在B中要比C中石莲子上浮的个数多,所以对应的卤水浓度较大的是B;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卤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石莲子排开等体积的水所产生的浮力越大,所以可以用莲管秤来区分不同浓度卤水。
27.(2025·山东省烟台市)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成分含有。古代以硝土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原料生产的部分流程如下图1所示。
【查阅资料】①硝土的主要成分是、和NaCl等。
②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淋硝过程中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淋硝所得的溶液称为“硝水”,其溶质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熬硝主要是将淋硝过程中得到的硝水浓缩成浓硝水。根据图2中的溶解度曲线分析,冷却热浓硝水,主要获得晶体的原因是 。若将80℃的269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则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是 g。
(3)滤液A可以循环使用,原因是 。
(4)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则X的化学式是 。
【答案】(1) KNO3、NaCl
(2)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显著减小,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 137.4
(3)提高原料硝酸钾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4)N2
【详解】(1)Ca(NO3)2与K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钾,化学方程式为。
硝土中含KNO3、Ca(NO3)2和NaCl等,Ca(NO3)2与K2CO3反应生成KNO3,NaCl不反应,所以 “硝水” 溶质中一定含KNO3、NaCl 。
(2)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所以冷却热浓硝水主要获得KNO3晶体的原因是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显著减小,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
80 C时硝酸钾溶解度169g,269g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169g、水100g;20 C时溶解度31.6g,则降温后析出晶体质量为169g 31.6g=137.4g,答案137.4。
(3)冷却结晶后的母液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滤液A中含有硝酸钾,所以可以循环使用,提高原料(硝酸钾)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K、N、O、S、C原子个数分别为2、2、6、1、3;反应后K、S、C、O原子个数分别为2、1、3、6,所以X中含2个N原子,化学式为N2 。
28.(2025·四川省广安市)20℃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线相交于c点)。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20℃时,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20℃时,对甲、乙两种溶液恒温蒸发28g溶剂,两者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C.2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乙>甲
D.2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5%
【答案】D
【详解】A、根据图像,b点后继续蒸发溶剂仍无溶质析出,说明此时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该选项正确;
B、根据图像,20℃时,对甲、乙两种溶液恒温蒸发28g溶剂,两者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该选项正确;
C、根据图像,乙溶液对应的线段斜率更大,说明对于甲、乙饱和溶液来说,蒸发相同质量的溶剂,乙析出的晶体更多,可知20℃时乙的溶解度较大。根据,溶解度越大的物质,对应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更大,则溶质质量:乙>甲,该选项正确;
D、根据图像,一开始蒸发溶剂,甲溶液就析出晶体,说明开始时甲是饱和溶液。20℃,甲的饱和溶液蒸发15g溶剂,析出晶体的质量为10g,说明15g溶剂中最多可溶解10g甲,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选项错误。
故选D。
考点0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29.(2025·湖南省)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氯化钠放入烧杯时有洒落 B.溶解时使用内壁附着有水的烧杯
C.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 D.氯化钠未完全溶解就装入试剂瓶
【答案】C
【详解】A. 氯化钠洒落,会使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
B. 烧杯内壁有水,会使溶剂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
C. 俯视量筒读数,导致实际量取的水量少于42g,溶剂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正确;
D. 氯化钠未完全溶解,未溶解部分不计入溶质,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
故选:C。
30.(2025·云南省)综合利用海洋资源,有助于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1)浅池蒸发法以太阳能为热源,蒸发海水,获得粗盐。粗盐中的氯化钠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20℃时,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小麦选种,步骤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已知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0g,则该选种液为20℃时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选种时,将小麦种放入选种液中,劣质种子上浮,优质种子下沉。选种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配制选种液,用量筒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可能导致选出的优质麦种数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可用于制造高效率的深海探测器。为适应海洋的特殊环境,该材料应具有的化学性质为 (任填一条)。
【答案】(1)离子
(2) 搅拌,加速溶解 不饱和
(3)减少
(4)耐腐蚀性
【详解】(1)氯化钠由离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①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②20 C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6% 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g×16%=16g,溶剂水质量为84g;该温度下,84g水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84g=30.24g>16g,所以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俯视读数时,量取的水实际体积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选种液密度偏大,优质种子更不易下沉,选出的优质麦种数量减少。
(4)该材料应具有的化学性质为耐腐蚀(海洋环境中有盐等物质,材料需耐腐蚀才能适应)。
31.(2025·四川省凉山州市)2024年9月22日是我国第七个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民以食为天,合理、均衡的营养膳食有利于保证身体健康。下列农产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石榴、苹果、脐橙
B.牛奶、羊肉、鸡蛋
C.大米、土豆、红薯
(2)农业上可用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等来配制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其中Cu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3)为了促进农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可以适当补充氮肥,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有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CO(NH2)2 B.KCl C.Ca3(PO4)2
(4)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来选种。某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列操作配制这种溶液。
①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②现要配制125g这种溶液,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为 g,下列操作中一定会造成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选填字母代号,5g以下用游码)。
A.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时,砝码和试剂位置放反
B.将NaCl转移到烧杯中时,部分固体洒落桌面
C.在装瓶的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洒落瓶外
【答案】(1)B
(2)+6
(3)A
(4) BCDA 20 B
【详解】(1)A、石榴、苹果、脐橙中富含维生素,故错误;
B、牛奶、羊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正确;
C、大米、土豆、红薯中糖类,故错误。
故选B。
(2)CuSO4中氧元素显-2价,铜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故x=+6。
(3)A、CO(NH2)2中含N、P、K中N,属于氮肥,故正确;
B、KCl中含N、P、K中K,属于钾肥,故不正确;
C、Ca3(PO4)2中含N、P、K中P,属于磷肥,故不正确;
故选A。
(4)①配制溶液时,应先计算需要溶质、溶剂的质量,然后称量溶质,量取溶剂,然后混合溶解,溶解完成后半瓶贴上标签,所以顺序为BCDA。
②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为。
A、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时,砝码和试剂位置放反,因为没有使用游码,所以对称量溶质的质量无影响,对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B、将NaCl转移到烧杯中时,部分固体洒落桌面,造成溶质的质量减小,所以会造成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符合题意;
C、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在装瓶的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洒落瓶外,对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溶液
考点01 溶液的形成
考点0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考点0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考点01 溶液的形成
1.(2025·云南省)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糖水 C.盐水 D.泥水
2.(2025·江苏省苏州市)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泥土
3.(2025·江苏省苏州市)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干燥 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 鉴别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C 比较纯铜片与黄铜片的硬度 将两者相互刻画,观察划痕
D 探究固体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 将固体加入水中,搅拌,测量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A.A B.B C.C D.D
4.(2025·湖南省)将厨房中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豆油 B.白醋 C.味精 D.白糖
5.(2025·山东省烟台市)下列关于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喷灌与滴灌式浇水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D.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0.9g氯化钠
6.(2025·山东省威海市)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可以用溶解度判断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C.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食盐水会有不同的性质,从而有不同的应用
7.(2025·陕西省)如图,室温下甲乙中烧杯内的试管里均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澄清石灰水,将适量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别加入烧杯内的水中,当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时,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中澄清石灰水均会变浑浊
B.甲中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变小
C.甲、乙中试管内气压均会改变
D.乙中烧杯内的NH4NO3溶液若恢复至室温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8.(2025·天津市)下列选项中,图示实验的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图示 现象及结论
A 加入硝酸铵后,U形管①处液面高于②处液面,证明硝酸铵溶于水放热
B 一段时间后烧杯④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证明③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扩散到④中,发生了中和反应
C 一段时间后⑤中铁钉生锈,⑥⑦中铁钉未生锈,证明铁钉生锈过程有氧气和水参加反应
D 电炉从室温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⑧先燃烧,⑨后燃烧,⑩ 不燃烧,证明无烟煤和沙子均不是可燃物
A.A B.B C.C D.D
考点0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9.(2025·安徽省)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
时,将硝酸钾固体溶于水中得到溶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再加入硝酸钾固体,不能继续溶解
C.冷却到,变为饱和溶液
D.升温到,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10.(2025·新疆省)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时,点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降低温度可以使硝酸钾溶液的状态从点转化为点
D.时,向水中加入硝酸钾,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11.(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80℃时将饱和Li2SO4溶液和饱和Na2CO3溶液混合反应,制备Li2CO3晶体。Na2CO3、Li2SO4、Li2CO3溶解度曲线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CO3的溶解度一定比Li2SO4的大
B.20℃时将Li2SO4饱和溶液升温到40℃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C.40℃时,60gNa2CO3固体加入100g水中得到160g溶液
D.该制备反应利用了Li2CO3溶解度相对较小的性质
12.(2025·四川省眉山市)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在t1℃时,甲、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为20g
D.分别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3.(2025·四川省南充市)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时,硝酸钾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升高温度,固体的溶解度都增大
C.盐湖工场“冬天捞碱 (Na2CO3)” 是利用降温结晶的原理
D.40℃时,将40g硝酸钾加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14.(2025·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制备的重铬酸钾中常混有少量,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一定比的大
B.时,将加入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
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可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15.(2025·四川省达州市)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B.时,a、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时,将40g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70g
D.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16.(2025·四川省德阳市)五水硫酸铜(CuSO4 5H2O)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结合你参与的“制备五水硫酸铜晶体”跨学科实践活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60℃时,五水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时,50g水中加入45g五水硫酸铜充分溶解,可得硫酸铜饱和溶液
C.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制备五水硫酸铜晶体
D.饱和硫酸铜溶液降温结晶时,降温快慢对结晶出的五水硫酸铜晶体形状无影响
17.(2025·四川省成都市)《史记正义》记载“垦畦浇晒”产盐法,过程如图。卤水含大量和NaCl等物质,结合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1是NaCl,晶体2是
B.“过箩”到“晒制”,NaCl的质量分数一直变大
C.“母液”中含有和NaCl
D.降温结晶可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
18.(2025·四川省遂宁市)《本草纲目》记载:“火药乃焰硝、硫磺、杉木炭所合……”焰硝经处理可得到硝酸钾和少量氯化钠的混合溶液。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不考虑水分蒸发,析出的晶体中不含结晶水),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
B.t2℃时向100g水中加80g硝酸钾固体可形成180g硝酸钾溶液
C.若要从上述溶液中提纯硝酸钾,最好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D.将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此时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9.(2025·山西省)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A.20℃时,的溶解度为34.0
B.30℃时,水中加入,所得溶液质量为
C.4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D.将溶液由60℃冷却到50℃,可能有晶体析出
20.(2025·江西省)从盐卤水(含硫酸钠、氯化钠等)中提取的硫酸钠可用于制中药西瓜霜,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48.8g
B.t℃时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C.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盐卤水中提取硫酸钠晶体
D.将t℃饱和硫酸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21.(2025·甘肃省嘉峪关市)如图为和的溶解度曲线。
(1)时,的溶解度 (填“>”或“<”)的溶解度。
(2)将时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种即可)。
(3)当溶液中混有少量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
(4)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化为最简整数比)。
22.(2025·重庆市)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
(2)温度对硝酸钠的溶解度的影响程度 (填“大于”或“小于”)硝酸钾。
(3)硝酸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 (填“高于”或“低于”)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升温可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该温度下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36.6g氯化钠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总是大于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3.(2025·湖南省)人们常从海水中获得粗盐,早期多采用“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采捞”的卤水制盐方式。结合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曝晒”析出粗盐的原理是 结晶;从卤水中“采捞”粗盐与实验操作中的 原理类似。
(2)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可用NaCl饱和溶液反复冲洗除去,选用NaCl饱和溶液的原因是 。
(3)2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只写计算式)。
24.(2025·天津市)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13.3 31.6 63.9 110 169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②20℃时,将20g氯化钠固体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g。
③6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至0.1%)。
④将80℃时2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2)农业生产可利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在实验室配制300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5.(2025·山东省威海市)自制西瓜霜
西瓜霜是一味中药,古籍记载其功效有“治咽喉蔻驰、喉痹久咳”等。小林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制西瓜霜”的实践活动。
Ⅰ、探究原料
西瓜霜的制作原料是新鲜西瓜和一种“盐”。
(1)关于该“盐”,《本草纲目》中写道“该物见水即消……,生于盐卤之地”。由此推测该“盐”具有的性质是 。
(2)经检验该“盐”是一种钠盐,常见的钠盐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钠。小林通过实验确定了该“盐”是硫酸钠,他的实验方法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制备原料
古人利用天然盐卤水,采用“滩田法”制取芒硝(主要成分硫酸钠晶体),如图是制取流程:
(3)根据如图分析,从浓缩盐卤水中获取粗芒硝的方法是 ,依据是 。
(4)实验室可用中和反应制备硫酸钠,其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Ⅲ、制作西瓜霜
(5)制作西瓜霜的方法是:①西瓜洗净切片;②一层西瓜片,一层硫酸钠粉末交替放入没有釉质的瓦罐中;③盖上盖子,放在干燥通风处2-3周,瓦罐外产生大量白霜(西瓜霜)。瓦罐放在干燥通风处有利于白霜形成的原因是 。
26.(2025·福建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因地制宜生产食盐。如《明史》记载:“解州之盐,风水所结;闽粤之盐,集卤。”
(1)解州之“盐”指池盐,即自然条件下盐湖结晶得到的食盐(含Na2SO4等杂质),常产于气候干旱地区。
①池盐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盐湖遇到西北风(冷空气)或南风(热空气)时,均会出现“一夜浮华”(析出大量晶体)的现象。所得晶体中,NaCl含量较高的自然条件是 (填“西北风”或“南风”),理由是 。(已知:Na2S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闽粤之“盐”指海盐,其生产工艺(集卤):海水先经风吹和日晒获得较浓卤水,再煎制得食盐。生产时,古人用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处理过的石莲子(一种植物果实)和竹筒制成莲管秤(如图A所示),用来检验卤水的浓度是否达到煎制要求。
①“集卤”工艺不采用直接蒸煮海水的方法提取食盐,其原因是 。
②处理石莲子时,需配制饱和食盐水,其操作是 。
③莲管秤中的1~4号石莲子的密度依次减小。现将两份卤水分别倒入莲管秤中,观察到石莲子的沉浮情况如图B和图C所示,对应的卤水浓度较大的是 (填“B”或“C”),莲管秤能区分不同浓度卤水的原理是 。
27.(2025·山东省烟台市)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成分含有。古代以硝土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原料生产的部分流程如下图1所示。
【查阅资料】①硝土的主要成分是、和NaCl等。
②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淋硝过程中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淋硝所得的溶液称为“硝水”,其溶质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熬硝主要是将淋硝过程中得到的硝水浓缩成浓硝水。根据图2中的溶解度曲线分析,冷却热浓硝水,主要获得晶体的原因是 。若将80℃的269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则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是 g。
(3)滤液A可以循环使用,原因是 。
(4)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则X的化学式是 。
28.(2025·四川省广安市)20℃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线相交于c点)。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20℃时,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20℃时,对甲、乙两种溶液恒温蒸发28g溶剂,两者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C.2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乙>甲
D.2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5%
考点0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29.(2025·湖南省)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氯化钠放入烧杯时有洒落 B.溶解时使用内壁附着有水的烧杯
C.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 D.氯化钠未完全溶解就装入试剂瓶
30.(2025·云南省)综合利用海洋资源,有助于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1)浅池蒸发法以太阳能为热源,蒸发海水,获得粗盐。粗盐中的氯化钠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20℃时,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小麦选种,步骤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已知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0g,则该选种液为20℃时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选种时,将小麦种放入选种液中,劣质种子上浮,优质种子下沉。选种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配制选种液,用量筒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可能导致选出的优质麦种数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可用于制造高效率的深海探测器。为适应海洋的特殊环境,该材料应具有的化学性质为 (任填一条)。
31.(2025·四川省凉山州市)2024年9月22日是我国第七个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民以食为天,合理、均衡的营养膳食有利于保证身体健康。下列农产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石榴、苹果、脐橙
B.牛奶、羊肉、鸡蛋
C.大米、土豆、红薯
(2)农业上可用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等来配制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其中Cu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3)为了促进农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可以适当补充氮肥,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有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CO(NH2)2 B.KCl C.Ca3(PO4)2
(4)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来选种。某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列操作配制这种溶液。
①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②现要配制125g这种溶液,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为 g,下列操作中一定会造成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选填字母代号,5g以下用游码)。
A.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时,砝码和试剂位置放反
B.将NaCl转移到烧杯中时,部分固体洒落桌面
C.在装瓶的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洒落瓶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