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 化学计算题(全国通用)(第02期)--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0 化学计算题(全国通用)(第02期)--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5 13:54: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0 化学计算题
考点01 化学方程式计算
考点02 溶液的计算
考点03 综合计算
考点01 化学方程式计算
1.(2025·湖南省长沙市)小化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活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
(1)高锰酸钾()中钾元素、锰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实验中需要0.64g氧气,如果一药匙高锰酸钾的质量为3g,他取两药匙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制得的氧气是否足够实验所需?(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2.(2025·吉林省)吉林省位于黄金玉米带上。提高粮食产量,需要合理施用化肥。尿素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合成尿素的原理是。回答下列问题。
(1)中氮元素和氢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2)利用上述化学方程式计算:44吨能与多少吨恰好完全反应?
3.(2025·广西)碳化钛(TiC)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高电导率的特点,在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一种制备碳化钛的反应原理为:TiO2+3CTiC+2CO↑。
(1)TiC中Ti、C原子个数比为 ,Ti、C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用该方法制备90gTiC至少需要C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2025·湖北省武汉市)项目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并收集干燥的氢气和氧气。
(1)接通电源,收集a气体,靠近火焰,观察到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是 (填“氢气”或“氧气”)。
(2)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实验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减少了0.9g,写出通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 (不考虑水的蒸发)。
5.(2025·四川省宜宾市)实验小组取2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杂质不参与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42 64 88.4 113.4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总质量是 g。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
6.(2025·黑龙江省绥化市)碳酸钾俗称钾碱,主要用于印染、玻璃的生产等。为测定某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8.0g钾碱样品于烧杯中,将20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上述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 2 3 4 5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65.8 103.6 141.4 m 219.2
(1)m的值为 ,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g。
(2)计算该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第5次加入稀硫酸后所得溶液中和的个数比 (填“>”“<”或“=”)。
7.(2025·四川省广元市)小明发现某品牌小苏打包装袋上有“含量≥95%”的字样。为探究该品牌小苏打中含量与标注是否相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注:①该品牌小苏打中其他物质能溶于水但不与稀盐酸反应,忽略HCl的挥发性;
②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1)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呈 (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该实验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3)计算该品牌小苏打中含量与标注是否相符 。(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02 溶液的计算
8.(2025·四川省宜宾市)20℃时,用150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①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5%
B.烧杯②中溶剂的质量为60g
C.烧杯③中NaCl的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
D.烧杯②③中溶液质量相等
9.(2025·甘肃省兰州市)海水中的镁元素主要以氯化镁和硫酸镁的形式存在,为探究氯化镁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如图实验(不考虑溶剂的减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镁固体是易溶性物质
B.烧杯②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9g
C.烧杯③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各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①<②<③
10.(2025·甘肃省兰州市)为测定某抗酸药(含碳酸氢钠)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称取14.0g该药片充分溶解后(假设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向其中逐滴加入7.3%的稀盐酸,用pH传感器测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该抗酸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11.(2025·河北省)炉甘石洗剂可用于皮肤止痒,其中的炉甘石主要成分为。为测定某炉甘石洗剂中的质量分数,从混合均匀的洗剂中取出100g,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只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全部逸出)。请回答:
(1)稀硫酸过量时,所得溶液中溶质主要为和 (写化学式)。
(2)该洗剂中的质量分数。(要求有必要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步骤)
12.(2025·黑龙江省大庆市)小庆和小铁同学利用实验室的粗盐,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碳酸钠。操作过程如下:
(1)粗盐提纯
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水中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为除去其中的Na2SO4、CaCl2和MgCl2,选用的除杂试剂为①过量NaOH溶液、②过量Na2CO3溶液、③过量BaCl2溶液,请写出一种合理的加入顺序 (仅填序号)。过滤后向滤液中加适量的盐酸,蒸发结晶得到NaCl固体。
(2)配制饱和食盐水
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配制50g饱和食盐水需量取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模拟侯氏制碱法
具体原理为:NaCl+H2O+CO2+NH3=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
取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通入足量的氨气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过滤后得到8.4g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完全分解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13.(202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化学兴趣小组用某碳酸氢钠样品(杂质只含氯化钠)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请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g。
(2)加入15.3g水后,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4.(2025·四川省广元市)硫酸亚铁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等领域。某工厂利用菱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还含有少量的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上述流程中,粉碎和 都能加快反应速率。
(2)反应器Ⅰ中碳酸亚铁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该工厂配制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10吨,需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吨。
(4)溶液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和。
考点03 综合计算
15.(2025·甘肃省金昌市)“金粉”(Cu-Zn合金)是一种金属颜料,可用于文物修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金粉”中铜的含量,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图示数据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2)该“金粉”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6.(2025·广东省)甲醇()作为燃料应用于汽车领域,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1)据图分析,CO单位排放量较高的是 汽车。每行驶100km,甲醇汽车比汽油汽车可减少排放的质量为 g。
(2)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
ⅰ.该反应催化剂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铟()中In的化合价为 。
ⅱ.若要生产48t ,理论上至少需消耗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ⅲ.实际生产时,还会生成CO。一定条件下,含碳产物中和C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0%和20%,若反应了99kg ,则制得的质量为 kg。
17.(2025·黑龙江省龙东地区)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MgO、CaO、CuO、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取4.0g该固体粉末,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蓝色溶液。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中一定含有CuO
B.固体中可能含有,一定没有NaCl
C.固体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6g
D.固体的组成有三种组合方式
18.(2025·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向和NaCl的混合物中加入167g水充分溶解,再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9.(202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现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钙、氢氧化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步骤1:取少量该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振荡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红色褪去且无气泡产生。
步骤3:另取10.6g该固体物质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4.4g气体。
根据以上探究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氯化铜
B.该固体物质最少由三种物质组成
C.该固体物质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D.若该固体物质中含有碳酸钠,则一定含有氯化钙
20.(2025·黑龙江省绥化市)取一定量由MgO和组成的固体混合物,进行一系列定量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反应过程中所有的物质都恰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取固体质量为4.0g B.步骤②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1.6g
C.a的值为11.7 D.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21.(2025·吉林省长春市)中科院李灿院士团队在二氧化碳制甲醇(化学式为,甲醇是内燃机的理想燃料之一)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图中表示的是 (填序号)。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该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中氧元素的总质量为16g,则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 g(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4)该反应的应用价值是 (答一条)。
22.(2025·内蒙古)实验小组取一定量的稀盐酸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分析图1的曲线,当反应进行至点时,溶液呈 性;若用酚酞溶液作该反应的指示剂,溶液在点时呈 色。
(2)分析图1和图2的曲线,可知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点对应的时间:第 s。
(3)若烧杯中盛放1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3.(2025·山东省青岛市)果蔬洗盐对果蔬表面残留农药有清洁作用,其成分为和NaCl。为测定某品牌果蔬洗盐中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各吸收装置中试剂均足量,夹持装置略),最终测得装置丙增重0.9g,装置丁增重1.1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先点燃酒精灯,后通入空气
B.该果蔬洗盐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1%
C.若去掉装置戊,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D.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24.(2025·山东省青岛市)我国利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成功供养了世界约18%的人口,这离不开化学科学的支撑,化学肥料为农业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民间俗语“氮肥壮叶,磷肥壮根,钾肥壮茎”。某农作物出现叶色发黄、倒伏现象,下列能同时缓解上述症状的一种化肥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2)某品牌化肥的部分标签信息如图所示。
碳酸氢铵 化学式: 净重:50kg 总含氮量: 保存条件:密封、防潮、防晒 使用注意事项:___________
请根据标签信息,计算一袋该化肥至少可以提供 kg氮元素,并推测碳酸氢铵具有的一条性质 。碳酸氢铵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请根据此原理推断标签上“使用注意事项”的内容为 。
25.(2025·山东省青岛市)“圆梦”小组参观某企业时,发现该企业用到的氢氧化钙都是通过煅烧石灰石制得,他们联想到青岛拥有丰富的贝壳资源,于是在实验室探究用贝壳制取氢氧化钙的可行性。
已知:①贝壳的主要成分是,杂质不与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任务一】设计制取方案
小组同学设计以贝壳为原料制取的方案如下:
(1)过程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任务二】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贝壳中含量足够高,才有利用价值。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粗略测定本地贝壳中含量,实验步骤如下:将贝壳洗净、烘干、磨碎,向烧杯中加入贝壳粉和足量稀盐酸后,记录起始总质量为219.96g;待电子秤示数不再改变时,记录最终总质量为216.00g。
(2)将贝壳磨碎的目的是 ;反应生成的质量为 g。
(3)请计算贝壳中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任务三】检验贝壳煅烧后固体成分
(4)的分解程度影响的产量。通过分析贝壳煅烧后固体成分,可判断的分解程度。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查阅资料:贝壳煅烧后剩余固体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Ⅰ:取少量贝壳煅烧后的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向滤渣中滴加足量 无气泡生成,有少量固体剩余 贝壳煅烧后固体成分是氧化钙和少量杂质
步骤Ⅱ:向步骤Ⅰ所得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
【表达与交流】通过上述探究证明:本地贝壳中碳酸钙含量足够高,且碳酸钙能完全分解生成氧化钙,适合用来制取氢氧化钙。
26.(2025·四川省广元市)某不纯的工业烧碱中只含有NaOH和。取33.3克该样品与200克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A.29.2g B.33.3g C.46.8g D.62.5g
27.(2025·山东统考)利用化学反应脱除、消耗贮藏环境中的,可达到果蔬保鲜的目的。某果蔬保鲜剂如图:
(1)消石灰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某同学取一包保鲜剂[成分为],测定其吸收的质量。用足量蒸馏水溶解、 、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5.0g。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保鲜剂吸收的质量 (写出计算步骤,结果精确至0.1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0 化学计算题
考点01 化学方程式计算
考点02 溶液的计算
考点03 综合计算
考点01 化学方程式计算
1.(2025·湖南省长沙市)小化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活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
(1)高锰酸钾()中钾元素、锰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实验中需要0.64g氧气,如果一药匙高锰酸钾的质量为3g,他取两药匙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制得的氧气是否足够实验所需?(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1)
(2)解:设制取0.64g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x=6.32g
两药匙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答:制得的氧气不足以满足实验所需。
【详解】(1)K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M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高锰酸钾()中钾元素、锰元素的质量比为。
(2)根据氧气的质量计算,见答案。
2.(2025·吉林省)吉林省位于黄金玉米带上。提高粮食产量,需要合理施用化肥。尿素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合成尿素的原理是。回答下列问题。
(1)中氮元素和氢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2)利用上述化学方程式计算:44吨能与多少吨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1)
(2)解:设所需NH3的质量为x
x=34t
答:44吨CO2能与34吨NH3恰好完全反应。
【详解】(1)中氮元素和氢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2)根据CO2的质量计算,见答案。
3.(2025·广西)碳化钛(TiC)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高电导率的特点,在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一种制备碳化钛的反应原理为:TiO2+3CTiC+2CO↑。
(1)TiC中Ti、C原子个数比为 ,Ti、C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用该方法制备90gTiC至少需要C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1:1 4:1
(2)解:设至少需要C的质量为x。
x=54g
答:至少需要C的质量约为54g。
【详解】(1)TiC中Ti、C原子个数比为1:1;Ti、C元素的质量比为48:12=4:1。
(2)见答案。
4.(2025·湖北省武汉市)项目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并收集干燥的氢气和氧气。
(1)接通电源,收集a气体,靠近火焰,观察到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是 (填“氢气”或“氧气”)。
(2)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实验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减少了0.9g,写出通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 (不考虑水的蒸发)。
【答案】(1)氢气
(2)实验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减少了0.9g,即水的质量减少了0.9g,根据可知,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1g,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8g。
【详解】(1)接通电源,收集a气体,靠近火焰,观察到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
(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说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为0.9g,计算过程见答案。
5.(2025·四川省宜宾市)实验小组取2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杂质不参与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42 64 88.4 113.4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总质量是 g。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2)6.6
(3)解: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75%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详解】(1)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加入100g稀盐酸时,产生CO2的质量一定最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为113.4g,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
(3)第三次加入25g稀盐酸,产生CO2的质量为,第四次加入25g稀盐酸,产生CO2的质量也为6.6g,可知样品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产生CO2的质量为6.6g,据此计算,见答案。
6.(2025·黑龙江省绥化市)碳酸钾俗称钾碱,主要用于印染、玻璃的生产等。为测定某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8.0g钾碱样品于烧杯中,将20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上述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 2 3 4 5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65.8 103.6 141.4 m 219.2
(1)m的值为 ,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g。
(2)计算该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第5次加入稀硫酸后所得溶液中和的个数比 (填“>”“<”或“=”)。
【答案】(1) 179.2 8.8
(2)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x。

解得:
则该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答:该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是98.6%。
(3)<
【详解】(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40g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第二次加入40g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即每加入40g稀硫酸,就会生成2.2g的二氧化碳。且,即该反应在第4次加入稀硫酸后,碳酸钾就完全反应,则;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故填:179.2;8.8;
(2)详见答案;
(3)由(1)分析可知,该反应在第4次加入稀硫酸后,碳酸钾就完全反应(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则第5次加入稀硫酸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钾(K2SO4)和硫酸(H2SO4),则此时所得溶液中和的个数比小于2:1,故填:<。
7.(2025·四川省广元市)小明发现某品牌小苏打包装袋上有“含量≥95%”的字样。为探究该品牌小苏打中含量与标注是否相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注:①该品牌小苏打中其他物质能溶于水但不与稀盐酸反应,忽略HCl的挥发性;
②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1)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呈 (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该实验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3)计算该品牌小苏打中含量与标注是否相符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酸性
(2)4.4
(3)解:设样品中碳酸氢钠质量为x
故碳酸氢钠含量=>95%,故含量与标注相符。
答:该品牌小苏打中含量与标注相符。
【详解】(1)第一次加入30g稀盐酸后,锥形瓶内质量增加=185.45g-158.75g=26.7g,证明加入30g稀盐酸反应生成30g-26.7g=3.3g气体,第二次加入30g稀盐酸,质量增加214.35g-185.45g=28.9,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只生成气体30g-28.9g=1.1g气体,证明第二次加入酸过量,故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2)由(1)分析可知,该实验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3.3g+1.1g=4.4g;
(3)见答案。
考点02 溶液的计算
8.(2025·四川省宜宾市)20℃时,用150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①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5%
B.烧杯②中溶剂的质量为60g
C.烧杯③中NaCl的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
D.烧杯②③中溶液质量相等
【答案】C
【详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初始溶液平均分成3份,烧杯①中是其中一份,则烧杯①中NaCl的质量分数与初始溶液相同,即15%,A 错误;
B、初始溶液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溶液中溶质NaCl的质量为,溶剂的质量为,其中一份加入10g H2O得到烧杯②中的溶液,则烧杯②中溶剂的质量为,B 错误;
C、其中一份加入10g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有固体剩余,则烧杯③中得到饱和溶液,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则烧杯③中NaCl的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C 正确;
D、烧杯③中得到饱和溶液,且有溶质剩余,因此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于烧杯③中溶液质量,D 错误。
故选C。
9.(2025·甘肃省兰州市)海水中的镁元素主要以氯化镁和硫酸镁的形式存在,为探究氯化镁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如图实验(不考虑溶剂的减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镁固体是易溶性物质
B.烧杯②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9g
C.烧杯③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各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①<②<③
【答案】C
【详解】A、据图可知,20℃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54.3g大于10g,所以氯化镁固体是易溶性物质,故说法正确;
B、据图可知,40℃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58g,所以4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镁的质量为:,故说法正确;
C、据图可知,50℃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60g,所以5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镁的质量为:,烧杯③的溶液恰好饱和,故说法错误;
D、烧杯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烧杯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烧杯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所以各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①<②<③,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0.(2025·甘肃省兰州市)为测定某抗酸药(含碳酸氢钠)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称取14.0g该药片充分溶解后(假设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向其中逐滴加入7.3%的稀盐酸,用pH传感器测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该抗酸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解:设该抗酸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x
x=60.0%
答:该抗酸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60.0%。
【详解】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pH>7。加入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不断减小,根据图像,pH=7时,消耗50g稀盐酸,此时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稀盐酸的质量计算,见答案。
11.(2025·河北省)炉甘石洗剂可用于皮肤止痒,其中的炉甘石主要成分为。为测定某炉甘石洗剂中的质量分数,从混合均匀的洗剂中取出100g,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只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全部逸出)。请回答:
(1)稀硫酸过量时,所得溶液中溶质主要为和 (写化学式)。
(2)该洗剂中的质量分数。(要求有必要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步骤)
【答案】(1)
(2)解:设100g洗剂中碳酸锌的质量为x。
则该洗剂中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洗剂中的质量分数为12.5%。
【详解】(1)从混合均匀的洗剂中取出100g,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碳酸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二氧化碳和水,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主要为和;
(2)计算过程见答案。
12.(2025·黑龙江省大庆市)小庆和小铁同学利用实验室的粗盐,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碳酸钠。操作过程如下:
(1)粗盐提纯
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水中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为除去其中的Na2SO4、CaCl2和MgCl2,选用的除杂试剂为①过量NaOH溶液、②过量Na2CO3溶液、③过量BaCl2溶液,请写出一种合理的加入顺序 (仅填序号)。过滤后向滤液中加适量的盐酸,蒸发结晶得到NaCl固体。
(2)配制饱和食盐水
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配制50g饱和食盐水需量取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模拟侯氏制碱法
具体原理为:NaCl+H2O+CO2+NH3=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
取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通入足量的氨气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过滤后得到8.4g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完全分解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①③②(或③②①或③①②)
(2)36.8
(3)解:设加热8.4g碳酸氢钠固体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x
答:加热8.4g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完全分解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5.3g。
【详解】(1)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同时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①用于除去氯化镁杂质,②用于除去氯化钙杂质,③用于除去硫酸钠杂质,过滤后向滤液中加适量的盐酸,盐酸能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不能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所以②还用于除去过量的氯化钡,则②应放在③的后面,故正确顺序为①③②或③②①或③①②;
(2)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则20℃时饱和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则配制50g饱和食盐水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需要水的质量为50g-13.2g=36.8g,则需要水的体积为;
(3)见答案。
13.(202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化学兴趣小组用某碳酸氢钠样品(杂质只含氯化钠)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请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g。
(2)加入15.3g水后,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8.8
(2)解: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方法一:
方法二:
答: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
【详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100g+17.5g-108.7g=8.8g;
(2)解析见答案。
14.(2025·四川省广元市)硫酸亚铁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等领域。某工厂利用菱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还含有少量的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上述流程中,粉碎和 都能加快反应速率。
(2)反应器Ⅰ中碳酸亚铁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该工厂配制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10吨,需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吨。
(4)溶液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和。
【答案】(1)搅拌
(2)
(3)
2
(4)
【详解】(1)搅拌可以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的速率,因此上述流程中,粉碎和搅拌都能加快反应速率;
(2)碳酸亚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设需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x,则,,即需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2吨;
(4)菱铁矿中还含有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故溶质还含有硫酸铁[]。
考点03 综合计算
15.(2025·甘肃省金昌市)“金粉”(Cu-Zn合金)是一种金属颜料,可用于文物修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金粉”中铜的含量,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图示数据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2)该“金粉”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2
(2)设25g“金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x,则
解得x=6.5g
则该“金粉”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金粉”中铜的质量分数为74%。
(3)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则
解得y=9.8g
则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详解】(1)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5g+100g-124.8g=0.2g。
(2)见答案。
(3)见答案。
16.(2025·广东省)甲醇()作为燃料应用于汽车领域,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1)据图分析,CO单位排放量较高的是 汽车。每行驶100km,甲醇汽车比汽油汽车可减少排放的质量为 g。
(2)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
ⅰ.该反应催化剂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铟()中In的化合价为 。
ⅱ.若要生产48t ,理论上至少需消耗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ⅲ.实际生产时,还会生成CO。一定条件下,含碳产物中和C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0%和20%,若反应了99kg ,则制得的质量为 kg。
【答案】(1) 汽油 23
(2) +3 解:设理论上至少需消耗的质量为x。
x=66t
答:理论上至少需消耗的质量为66t。 56
【详解】(1)从图中可知,汽油汽车的单位排放量为1.47g/km,甲醇汽车的单位排放量为0.35g/km,所以单位排放量较高的是汽油汽车;
甲醇汽车单位排放量为0.10g/km,汽油汽车单位排放量为0.33g/km,每行驶100km,甲醇汽车比汽油汽车减少排放的质量为。
(2)ⅰ、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 2价,设In2O3中的In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解得x=+3。
ⅱ、根据CH3OH的质量计算,见答案。
ⅲ、参与反应的CO2中碳元素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含碳产物中CH3OH和C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0%和20%,设生成CH3OH的质量为y,CO的质量为z,则,且,联立这两个方程式,解得y=56kg、z=14kg。
17.(2025·黑龙江省龙东地区)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MgO、CaO、CuO、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取4.0g该固体粉末,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蓝色溶液。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中一定含有CuO
B.固体中可能含有,一定没有NaCl
C.固体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6g
D.固体的组成有三种组合方式
【答案】AC
【详解】A、由于反应后溶液为蓝色,而上述物质中只有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氧化铜,A 正确。
B、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
氧化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
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根据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铜、氧化铝和硫酸的质量比可知,9.8g硫酸恰好反应消耗的氧化铝质量为3.4g,氧化镁的质量为4g,氧化钙的质量为5.6g,氧化铜的质量为8g,混合物4g恰好完全反应,说明一定含有氧化铝,前面得出一定含有氧化铜,则其余的物质都是可能含有,B 错误。
C、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含硫酸的质量为100g×9.8%=9.8g,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根据化学反应中硫酸中的氧元素一部分进入到生成的水中,一部分进入到硫酸盐中,而固体中的氧元素与硫酸中的氢元素结合生成水。9.8g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9.8g×=0.2g,根据水的化学式为,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则与氢元素结合的氧元素质量为0.2g×8=1.6g,所以固体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6g,C 正确。
D、固体中一定有氧化铜和氧化铝,可能有氧化镁、氧化钙、氯化钠,其组成有七种组合方式,不止三种,D 错误。
故选:AC。
18.(2025·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向和NaCl的混合物中加入167g水充分溶解,再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10
(2)解:设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
【详解】(1)加入CaCl2溶液,发生的反应是。从图像中可以直接看出,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时的数值就是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即10g。
(2)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为150g,所得溶液的溶质是NaCl,包括原有的NaCl以及反应生成的NaCl,根据碳酸钙沉淀的质量计算,见答案。
19.(202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现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钙、氢氧化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步骤1:取少量该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振荡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红色褪去且无气泡产生。
步骤3:另取10.6g该固体物质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4.4g气体。
根据以上探究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氯化铜
B.该固体物质最少由三种物质组成
C.该固体物质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D.若该固体物质中含有碳酸钠,则一定含有氯化钙
【答案】AD
【分析】取少量该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振荡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则溶液中没有氯化铜,因为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产生的白色沉淀可以是原有的碳酸钙,或者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或者碳酸钙、碳酸钠和氯化钙三者都有。无色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可以含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红色褪去且无气泡产生,则说明溶液中没有碳酸钠,一定有氢氧化钠。另取10.6g该固体物质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4.4g气体,如果只有碳酸钠,则质量关系是;如果只有碳酸钙,则质量关系是;如果固体中含有碳酸钠,10.6g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则固体中碳酸钠质量小于10.6g,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达不到4.4g,则必须有碳酸钙,步骤2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碳酸钠在步骤1和氯化钙完全反应,所以固体中还有氯化钙;如果固体中不含碳酸钠,固体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氯化钙不能确定。
【详解】A、固体加水得无色溶液,一定不含氯化铜,正确。
B、根据分析,固体最少可由 “碳酸钙+氢氧化钠” 组成(氯化钙、碳酸钠可能不含 ),错误。
C、根据分析,步骤 2 已证明溶液含氢氧化钠(碱性唯一来源 ),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钠,错误。
D、根据分析,若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则一定含有氯化钙,在步骤1氯化钙将碳酸钠完全反应,步骤2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才会无气泡产生,正确。
故选AD。
20.(2025·黑龙江省绥化市)取一定量由MgO和组成的固体混合物,进行一系列定量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反应过程中所有的物质都恰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取固体质量为4.0g B.步骤②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1.6g
C.a的值为11.7 D.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答案】C
【分析】MgO 与 HCl 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2HCl=MgCl2+H2O;
MgCO3与 HCl 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2HCl=MgCl2+CO2↑+H2O;
MgCl2与 NaOH 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Mg 元素守恒:混合物中 Mg 最终全部转化为 Mg (OH)2沉淀;Cl 元素守恒:HCl 中 Cl 完全转化为 NaCl 中的 Cl ;
【详解】A、设固体混合物质量为 m,反应生成 CO2的质量为:m(二氧化碳)=m+50 g 54.0 g=(m 4.0) g;若 m=4.0 g,则 m(二氧化碳)=0,说明混合物中无 MgCO3,与题目矛盾。错误;
B、设混合物中 MgO 质量为 x,MgCO3质量为 y,则:m(二氧化碳)=x+y 4.0 g
化简得:21x+10y=84 ①
混合物中 Mg 元素最终全部转化为 Mg (OH)2,根据 Mg 元素质量守恒:
MgO 中 Mg 质量=
MgCO3中 Mg 质量=:
Mg (OH)2质量= ②
由方程①式,21x+10y=84,两边除以 35 得:,代入②式: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步骤②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5.8g,而不是11.6g,错误;
C、设反应生成的 MgCl2总质量为 b,则生成的NaCl质量为a;
a=
MgCl2由 MgO 和 MgCO3反应生成,其质量将方程① 21x+10y=84代入,得:MgCl2质量==9.5 g
因此 NaCl 质量为:a=,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的值为11.7,正确;
D、由 NaCl 质量 11.7g,根据 Cl 元素守恒,HCl 中 Cl 元素质量等于 NaCl 中 Cl 元素质量;
NaCl 中 Cl 元素质量=
HCl 质量=
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错误。
故选C。
21.(2025·吉林省长春市)中科院李灿院士团队在二氧化碳制甲醇(化学式为,甲醇是内燃机的理想燃料之一)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图中表示的是 (填序号)。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该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中氧元素的总质量为16g,则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 g(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4)该反应的应用价值是 (答一条)。
【答案】(1)丁
(2)
(3)3
(4)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缓解温室效应或转化二氧化碳为有用的物质等,合理即可)
【详解】(1)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丁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H3 OH。
(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醇,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生成的水和甲醇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二者氧元素的总质量为 16g,则水(H2O)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g,水的质量为,设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x
x=3g
(4)该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可缓解温室效应,同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2.(2025·内蒙古)实验小组取一定量的稀盐酸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分析图1的曲线,当反应进行至点时,溶液呈 性;若用酚酞溶液作该反应的指示剂,溶液在点时呈 色。
(2)分析图1和图2的曲线,可知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点对应的时间:第 s。
(3)若烧杯中盛放1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中 红
(2) 放热 30
(3)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0.4g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4g。
【详解】(1)图 1 中B点溶液pH=7,根据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pH=7时溶液呈中性;
C点溶液pH>7,溶液呈碱性,酚酞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
(2)由图 2 可知,开始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温度升高,D 点之后,继续加入NaOH溶液,但温度降低,说明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图 1 中30s时pH=7,说明此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而酸碱中和反应放热,温度最高时也是恰好完全反应,所以D点对应的时间是第30s。
(3)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根据稀盐酸的质量计算,见答案。
23.(2025·山东省青岛市)果蔬洗盐对果蔬表面残留农药有清洁作用,其成分为和NaCl。为测定某品牌果蔬洗盐中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各吸收装置中试剂均足量,夹持装置略),最终测得装置丙增重0.9g,装置丁增重1.1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先点燃酒精灯,后通入空气
B.该果蔬洗盐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1%
C.若去掉装置戊,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D.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答案】BD
【详解】A、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空气,将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排尽,若先点燃酒精灯,会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A错误。
B、装置丙增重0.9g,此为水的质量,来源于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空气中的水。不能用于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装置丁增重1.1g,此为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根据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则该果蔬洗盐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1%,B正确。
C、装置戊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丁。若去掉装置戊,会使装置丁增重的质量偏大,即测得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计算出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偏大,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偏大,C错误。
D、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这样可以将装置内残留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全部排出,使测定结果更准确,D正确。
故选BD。
24.(2025·山东省青岛市)我国利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成功供养了世界约18%的人口,这离不开化学科学的支撑,化学肥料为农业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民间俗语“氮肥壮叶,磷肥壮根,钾肥壮茎”。某农作物出现叶色发黄、倒伏现象,下列能同时缓解上述症状的一种化肥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2)某品牌化肥的部分标签信息如图所示。
碳酸氢铵 化学式: 净重:50kg 总含氮量: 保存条件:密封、防潮、防晒 使用注意事项:___________
请根据标签信息,计算一袋该化肥至少可以提供 kg氮元素,并推测碳酸氢铵具有的一条性质 。碳酸氢铵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请根据此原理推断标签上“使用注意事项”的内容为 。
【答案】(1)③
(2)
8
受热易分解(合理即可)
NH3
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详解】(1)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钾肥可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故某农作物出现叶色发黄、倒伏现象,应施加含K、N元素的复合肥。
①磷酸二氢钙含N、P、K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②碳酸氢铵含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③硝酸钾含N、P、K中的K、N元素,属于复合肥;
④尿素含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③;
(2)由标签信息可知,一袋该化肥至少可以提供氮元素的质量为:;
碳酸氢铵需要防晒,说明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碳酸氢铵需要防潮,说明碳酸氢铵能溶于水;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H、C、O、Ca的个数分别是1、7、1、5、1,生成物中含N、H、C、O、Ca的个数分别是0、4、1、5、1,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个N、3个H,故X的化学式为:NH3;
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钙(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故标签上“使用注意事项”的内容为: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25.(2025·山东省青岛市)“圆梦”小组参观某企业时,发现该企业用到的氢氧化钙都是通过煅烧石灰石制得,他们联想到青岛拥有丰富的贝壳资源,于是在实验室探究用贝壳制取氢氧化钙的可行性。
已知:①贝壳的主要成分是,杂质不与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任务一】设计制取方案
小组同学设计以贝壳为原料制取的方案如下:
(1)过程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任务二】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贝壳中含量足够高,才有利用价值。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粗略测定本地贝壳中含量,实验步骤如下:将贝壳洗净、烘干、磨碎,向烧杯中加入贝壳粉和足量稀盐酸后,记录起始总质量为219.96g;待电子秤示数不再改变时,记录最终总质量为216.00g。
(2)将贝壳磨碎的目的是 ;反应生成的质量为 g。
(3)请计算贝壳中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任务三】检验贝壳煅烧后固体成分
(4)的分解程度影响的产量。通过分析贝壳煅烧后固体成分,可判断的分解程度。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查阅资料:贝壳煅烧后剩余固体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Ⅰ:取少量贝壳煅烧后的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向滤渣中滴加足量 无气泡生成,有少量固体剩余 贝壳煅烧后固体成分是氧化钙和少量杂质
步骤Ⅱ:向步骤Ⅰ所得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
【表达与交流】通过上述探究证明:本地贝壳中碳酸钙含量足够高,且碳酸钙能完全分解生成氧化钙,适合用来制取氢氧化钙。
【答案】(1)
(2)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贝壳粉与稀盐酸反应更充分 3.96
(3)解:贝壳粉质量为10.00g(由图可知)。
设贝壳中CaCO3的质量为x。
解得x=9g
则CaCO3的质量分数=×100%=90%
答:CaCO3的质量分数为90%。
(4) 稀盐酸(或稀硝酸等合理酸) 变红
【详解】(1)过程②是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化学方程式为。
(2)将贝壳磨碎的目的: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贝壳粉与稀盐酸反应更充分;从反应原理看,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越完全,能让碳酸钙充分与盐酸反应,保证实验数据准确。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总质量(贝壳粉 + 稀盐酸 + 烧杯等 )为219.96g,反应后总质量为216.00g,质量差就是生成CO2的质量,即219.96g 216.00g=3.96g。
(3)见答案;
(4)步骤 I:实验结论是贝壳煅烧后固体成分是氧化钙和少量杂质;要检验滤渣中是否含CaCO3(因为若CaCO3未完全分解,滤渣中会有CaCO3)。CaCO3与稀盐酸(或稀硝酸等酸)反应生成CO2,会有气泡;无气泡则说明无CaCO3。所以①处填:稀盐酸(或稀硝酸等合理酸)。
步骤 II: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②处填:变红。
26.(2025·四川省广元市)某不纯的工业烧碱中只含有NaOH和。取33.3克该样品与200克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A.29.2g B.33.3g C.46.8g D.62.5g
【答案】C
【详解】由题,200克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中质量为;
与反应生成和水,与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所得固体是;
设33.3克该样品中,与反应生成质量为,消耗质量为,
与反应生成质量为,消耗质量为:
所以,
所以;
由于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所以生成质量为;
另外,由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的氯元素全部存在于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每36.5份质量的会生成58.5份质量的,设生成质量为:
,解得;
故选 C。
27.(2025·山东统考)利用化学反应脱除、消耗贮藏环境中的,可达到果蔬保鲜的目的。某果蔬保鲜剂如图:
(1)消石灰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某同学取一包保鲜剂[成分为],测定其吸收的质量。用足量蒸馏水溶解、 、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5.0g。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保鲜剂吸收的质量 (写出计算步骤,结果精确至0.1g)。
【答案】(1)
(2) 过滤 设保鲜剂吸收的的质量为x,
x=2.2。
【详解】(1)消石灰[Ca(OH)2]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用足量蒸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5.0g,该固体为碳酸钙;
见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