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全国通用)(第01期)--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全国通用)(第01期)--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5 13:54: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考点03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考点04 催化剂
考点05 化学反应类型
考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1.(2025·天津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醋 B.冰雪消融 C.沙里淘金 D.酒精挥发
2.(2025·陕西省)陕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物众多,其中秦始皇兵马俑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磅礴的气势闻名世界。下列兵马俑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陶土粉碎 B.陶泥塑形 C.陶俑烧制 D.陶体打磨
3.(2025·山东省烟台市)《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 B.沙里淘金 C.海水晒盐 D.五谷酿酒
4.(2025·江苏省苏州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剪裁纸张 B.冰雪融化 C.打碎玻璃 D.蜡烛燃烧
5.(2025·河南省)华夏历史悠久,中原文化厚重。下列传统工艺品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镇平玉雕 B.禹州钧瓷 C.陕州剪纸 D.洛宁竹编
6.(2025·湖北省)下列我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活字印刷
7.(2025·山东省威海市)下列转化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是
A.混合物→纯净物 B.原子→离子
C.化合物→单质 D.无机物→有机物
8.(2025·云南省)下列云南传统节日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把节”点火把 B.“泼水节”洒吉水
C.“三月街”观赛马 D.“扎勒特”跳铓鼓
9.(2025·重庆市)勤劳质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劳动中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裁剪布料 B.堆放砖块 C.粉碎矿石 D.粮食酿酒
10.(2025·四川省达州市)腊肉是一种传统食材。下列有关说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采购鲜肉 B.点火熏肉 C.销售腊肉 D.腊肉切片
11.(2025·四川省德阳市)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4月27日,神舟二十号、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移交了空间站的钥匙。5月22日,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以下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发射 B.航天员乘组移交钥匙
C.航天员打开舱门出舱 D.航天员安装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
12.(2025·四川省广安市)2025年5月29日,我国“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正式开启。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点火升空 B.采集样品 C.探测距离 D.搭载探测器
13.(2025·四川省成都市)下列制醋流程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研磨粉碎 B.入瓮发酵 C.加水调配 D.转移装坛
14.(2025·四川省南充市)南充凉粉是享誉全国的美食,下述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磨粮为粉 B.水溶过滤 C.熬浆成形 D.切块装盘
15.(2025·四川省遂宁市)2025年我们迎来了首个“非遗版”春节。春节期间遂宁市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在下列“非遗”活动制作工艺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黏土烧制陶瓷 B.发酵制作高粱酒 C.竹子编织竹篮 D.架锅生火炸麻花
16.(2025·四川省凉山州市)最美人间四月天,在凉山,蓝花楹、杜鹃花……花花相映;樱桃、桑葚……挂满枝头。人们赏美景,品美味。在这视觉与味觉的盛宴中,下列活动明显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畅游花海 B.采摘鲜果 C.泼水狂欢 D.烧烤美食
17.(2025·四川省眉山市)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所区别,该词语是
A.沙里淘金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冰雪消融
18.(2025·福建省)《本草纲目》记载,高温下“生铁打铸,皆有花出”。冷却后的“花”即“铁末”,可用于仿制碑文拓片,其方法为“铁末浸醋,书字于纸,背后涂墨(炭黑)如碑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末”含有铁的氧化物
B.“醋”所含的醋酸(CH3COOH)属于有机物
C.“铁末浸醋”只发生物理变化
D.“墨”经久不褪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9.(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
①蚕丝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②“蜡炬成灰”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20.(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酒精(C2H5OH)是医疗及日常生活中的消毒剂。下列对酒精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易挥发
B.无色透明液体
C.燃烧时生成H2O和CO2
D.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21.(2025·江西省)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对青蒿素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受热易分解 B.无色晶体 C.熔点为156℃ D.难溶于水
22.(2025·陕西省)如图,水槽液面上漂浮着一支燃着的蜡烛和事先从其底端用小刀切下的一小块蜡烛,一段时间后,小块蜡烛无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是可燃物 B.蜡烛难溶于水
C.蜡烛硬度比较小 D.小块蜡烛未燃烧是因为氧气浓度小
23.(2025·天津市)金属及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用途
(1)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填“延展性”或“导电性”)。
(2)炼铁的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
24.(2025·四川省成都市)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分别灼烧两种纤维,闻到烧毛发焦糊味的是 (填“涤纶”或“羊毛”);羊毛面料中加涤纶的优点是 。
(2)米饭富含 (填“糖类”或“维生素”);向盛有发热包(主要成分是CaO)的饭盒里加水,给米饭加热时,注意的安全事项是 。
(3)石墨烯地暖核心材料是石墨烯电热膜,供暖时电能转化成 ;经新风系统净化后的空气,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填序号)。
a.氧气 b.氮气 c.可吸入颗粒物
(4)飞行器机身使用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属于 (填“复合材料”或“合成材料”);航标灯和频闪灯常充入稀有气体,利用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是 。
考点03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25.(2025·重庆市)氮气常用作文物保护气,主要是利用了氮气
A.性质稳定 B.难溶于水 C.无色无味 D.沸点低
26.(2025·湖南省)铁丝能折成特定的造型,体现铁丝具有的性质是
A.导电性 B.导热性 C.能弯曲 D.熔点高
27.(2025·新疆省)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制氮肥
B.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霓虹灯
C.金刚石硬度大——制铅笔芯
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作干燥剂
28.(2025·四川省广安市)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关联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用途 性质
A 石墨 制作铅笔芯 具有导电性
B 铁制品 不能盛装硫酸铜溶液 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 汽油 清洗油渍 能与油渍反应
D 氮气 作保护气 是无色气体
A.A B.B C.C D.D
29.(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厨房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厨房中常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食醋有挥发性,可去除水垢
B.氯化钠是白色固体,可作调味品
C.竹炭有吸附性,可作冰箱除味剂
D.碳酸氢钠易溶于水,可作发酵粉
30.(2025·四川省凉山州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用作燃料 B.铜丝用作导线
C.氧气供给呼吸 D.氮气用作食品防腐
31.(2025·江苏省苏州市)下列实践项目与相应物质性质没有直接关联的是x
选项 实践项目 物质性质
A 用75%医用酒精消毒 酒精易挥发
B 使用炉具清洁剂(含)时戴乳胶手套 具有腐蚀性
C 用铁板和硫酸铜溶液制作金属蚀刻画 铁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
D 用柠檬酸与小苏打自制汽水 柠檬酸能与小苏打反应生成
A.A B.B C.C D.D
32.(2025·四川省南充市)以下关于某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用语与意义 ①3Fe2+:3个亚铁离子 ②K2MnO4: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B.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①战国古墨能保存至今——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②氩氦刀用于微创治疗肿瘤——氩气能使病变组织快速降温冷冻,氦气能使病变组织快速升温解冻,从而消除肿瘤
C.物质、俗称与类别 ①Hg——水银——单质 ②C2H5OH——酒精——碱
D.能源、材料与类别 ①伍德合金——合成材料 ②石油和天然气——不可再生能源
A.A B.B C.C D.D
33.(2025·重庆市)我国在高端芯片领域已经快速发展。高端芯片及其制造设备中含硅、铜、银等元素。
(1)2个硅原子表示为 ,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2)铜块能制成铜丝,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性。银 (填“能”或“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34.(2025·天津市)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稀盐酸 ②金刚石 ③氦气 ④干冰 ⑤碳酸钙 ⑥铜,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裁玻璃的是 ;
(2)可用于除铁锈的是 ;
(3)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 ;
(4)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 ;
(5)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
(6)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
考点04 催化剂
35.(2025·江苏省扬州市)某催化剂可实现H2O与O2反应制备H2O2。向容器中加入100gH2O和适量催化剂,并不断通入O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分别在20℃、40℃和60℃下进行实验①、②、③,测得H2O2的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设计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该催化反应的影响
B.实验①说明:20℃,在0~3h内,随着时间的增加,该催化反应持续进行
C.比较实验①、②可知,在0~3h内,40℃比20℃对该催化反应更有利
D.实验③中2h后,H2O与O2不再反应,生成的H2O2开始分解
36.(2025·安徽省)钆()被称为“世界上最冷的金属”。掺杂了的可高效催化甲醇()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醇含有4个氢原子 B.两种反应物均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D.属于置换反应
37.(2025·重庆市)实现物质的转化是化学的价值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二氧化硫
B.工业炼铁是把铁元素转化为化合物
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38.(2025·江西省)兴趣小组为了解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进行了下列实验。
(1)实验一:在空气中点燃木炭,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燃烧更剧烈,说明 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实验二:图1木条不复燃,图3中的现象为 ,由此可知MnO2可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若反应前后MnO2的 和化学性质不变,则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为寻找该反应的新催化剂,兴趣小组分别用5mL10%H2O2溶液和不同催化剂进行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催化效果最好的物质是 。
实验编号 催化剂 收集气体体积 收集气体所用时间
① 2g氧化铁 7.0mL 560s
② 2g土豆 7.0mL 180s
③ 2g生姜 5.1mL 180s
(3)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还有很多,下列事例中调控方法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
A.食品在冰箱中保存不易变质
B.燃煤发电时,把煤块粉碎
C.汽车发动机把汽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
39.(2025·四川省泸州市)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不同催化剂催化分解的效率开展如下探究,并据此自制高原旅行的简易供氧器。回答相关问题:安全提示:实验中应佩戴护目镜和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对细胞造成损害。
【探究一】分解实验
(1)取的溶液于试管中,放入粘胶凝固的小球,将带火星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到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 (补充完现象)。从试管中取出小球,洗净,晾干,称量,其质量仍为。说明粘胶凝固的小球能催化分解产生。
(2)为了使本探究更加严谨,小组讨论后又做了一个对照实验:向盛有4mL 的试管中,加入粘胶凝固的小球,无明显现象。
【探究二】对比粉末与酵母粉末的催化效率
(3)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粉末、酵母粉末各,然后都注入的的溶液,相同条件下测量不同时间产生的体积(见下表),则 催化效率更高。
时间/s 0 10 20 30 40 50 60
体积/mL 0 10.5 19.8 27.5 33.1 36.2 37.5
酵母 0 15.2 28.6 38.9 45.3 49.7 52.1
【探究三】跨学科实践活动
(4)查阅资料:酵母中的过氧化氢酶才是分解的催化剂,生物细胞代谢会产生副产物。据此推测,在生物体细胞内普遍存在过氧化氢酶的原因是:避免累积,导致 (补充完整)。
(5)自制高原旅行的简易供氧器:为实现缓慢供氧,并能随时控制氧气的产生与停止,现有浓溶液,还应选用的试剂有 (选填编号)。
可供选择的试剂:①粘胶凝固的小球 ②粉末 ③酵母粉末 ④水。
(6)反思总结:实践学习后,部分同学交流的以下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有______。
A.解决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通常需要多学科知识
B.当设计的装置比较优秀时,没有必要组内交流
C.设计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反应原理、实际需求和现有条件
D.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费时费力,不利于综合素养的发展
考点05 化学反应类型
40.(2025·云南省)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制备氧化锂生产玻璃电极:
B.工业制备金属锂:
C.纽扣电池的工作原理:
D.制备生产光学级单晶:
41.(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3H22NH3。NH3是制造硝酸(HNO3)和氮肥(如尿素[CO(NH2)2]、氯化铵等)的重要原料。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2.(2025·江苏省扬州市)S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燃煤烟气中含少量的SO2,可用Na2SO3处理,方法如下:步骤一,将烟气通入Na2SO3溶液,发生反应①Na2SO3+SO2+H2O=2NaHSO3;步骤二,加热NaHSO3溶液,发生反应②2NaHSO3Na2SO3+SO2↑+H2O。步骤二中反应②的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3.(2025·山东省威海市)如图是工业上用"双碱法"脱硫处理废气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工艺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B.理论上该工艺生产过程无需补充NaOH
C.过程Ⅰ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D.过程Ⅱ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44.(2025·陕西省)如图,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甲、乙是两种气体。图中“—”表示两端相连的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过一步反应能转化。
(1)丙转化为甲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乙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考点03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考点04 催化剂
考点05 化学反应类型
考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1.(2025·天津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醋 B.冰雪消融 C.沙里淘金 D.酒精挥发
【答案】A
【详解】A.粮食酿醋,粮食中的淀粉经过发酵,转化为葡萄糖,最终生成醋酸(CH3COOH),此过程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冰雪消融,冰(固态水)融化成液态水,仅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沙里淘金,通过物理方法(如密度差异)分离沙和金,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酒精挥发,酒精从液态变为气态,仅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2.(2025·陕西省)陕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物众多,其中秦始皇兵马俑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磅礴的气势闻名世界。下列兵马俑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陶土粉碎 B.陶泥塑形 C.陶俑烧制 D.陶体打磨
【答案】C
【详解】A. 陶土粉碎,仅将大块陶土破碎成小颗粒,属于形状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 陶泥塑形,通过外力改变陶泥形状,材料仍为陶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 陶俑烧制,高温下黏土矿物发生脱水、氧化等反应,生成陶瓷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 陶体打磨,通过摩擦使表面光滑,仅改变外观,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3.(2025·山东省烟台市)《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 B.沙里淘金 C.海水晒盐 D.五谷酿酒
【答案】D
【详解】A、纺纱织布、仅改变纤维的形态和排列,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沙里淘金通过物理分离提取金,未改变物质成分,属于物理变化;
C、海水晒盐通过蒸发水分析出盐,仅为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五谷酿酒时,糖类经发酵生成酒精(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4.(2025·江苏省苏州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剪裁纸张 B.冰雪融化 C.打碎玻璃 D.蜡烛燃烧
【答案】D
【详解】A、剪裁纸张,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打碎玻璃,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5.(2025·河南省)华夏历史悠久,中原文化厚重。下列传统工艺品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镇平玉雕 B.禹州钧瓷 C.陕州剪纸 D.洛宁竹编
【答案】B
【详解】A、镇平玉雕,雕刻玉石仅改变形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禹州钧瓷,黏土高温烧制时,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陕州剪纸,裁剪纸张仅改变形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洛宁竹编,编织竹条仅改变形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5·湖北省)下列我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活字印刷
【答案】D
【详解】A.火药(成分硝石、硫磺、木炭)爆炸时剧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烧制陶瓷过程黏土高温下发生化学变化,矿物质重组形成硅酸盐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粮食酿酒过程淀粉经发酵转化为乙醇(酒精),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活字印刷过程仅转移墨水到纸张,墨水成分未改变,属于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7.(2025·山东省威海市)下列转化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是
A.混合物→纯净物 B.原子→离子
C.化合物→单质 D.无机物→有机物
【答案】A
【详解】A、物理变化(如蒸馏、过滤)可分离混合物中的成分,得到纯净物(如盐水蒸馏得纯水),无新物质生成,该选项符合题意;
A、原子需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如Na→Na ),涉及原子结构改变,属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需分解化合物生成单质(如电解水得H2和O2),需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将无机物改变有机物,需改变物质组成(如CO2→葡萄糖),必须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5·云南省)下列云南传统节日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把节”点火把 B.“泼水节”洒吉水
C.“三月街”观赛马 D.“扎勒特”跳铓鼓
【答案】A
【详解】A、“火把节”点火把,该过程中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泼水节”洒吉水,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三月街”观赛马,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扎勒特”跳铓鼓,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025·重庆市)勤劳质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劳动中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裁剪布料 B.堆放砖块 C.粉碎矿石 D.粮食酿酒
【答案】D
【详解】A、裁剪布料:仅改变布料的形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堆放砖块:砖块的位置或排列方式改变,未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粉碎矿石:矿石被破碎成小颗粒,物质种类未变,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粮食酿酒:粮食中的糖类经发酵转化为酒精(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5·四川省达州市)腊肉是一种传统食材。下列有关说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采购鲜肉 B.点火熏肉 C.销售腊肉 D.腊肉切片
【答案】B
【详解】A、采购鲜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点火熏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销售腊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腊肉切片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2025·四川省德阳市)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4月27日,神舟二十号、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移交了空间站的钥匙。5月22日,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以下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发射 B.航天员乘组移交钥匙
C.航天员打开舱门出舱 D.航天员安装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
【答案】A
【详解】A、火箭点火发射,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航天员乘组移交钥匙,移交钥匙仅是物体位置的转移,钥匙的组成和性质未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C、航天员打开舱门出舱,舱门开关是机械运动,未改变物质组成,属于物理变化;
D、航天员安装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装置属于物体位置或结构的调整,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12.(2025·四川省广安市)2025年5月29日,我国“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正式开启。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点火升空 B.采集样品 C.探测距离 D.搭载探测器
【答案】A
【详解】A、点火升空: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反应(如液氢与液氧反应生成水),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B、 采集样品:通过机械装置收集小行星物质,仅为物理位置改变,无新物质生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探测距离:利用电磁波或传感器测量距离,属于物理过程,无新物质生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搭载探测器:探测器与运载工具的结合或分离是机械操作,无新物质生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2025·四川省成都市)下列制醋流程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研磨粉碎 B.入瓮发酵 C.加水调配 D.转移装坛
【答案】 B
【解析】 A、研磨粉碎,只是将原料的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入瓮发酵,发酵过程有微生物参与,会产生新的物质(如醋酸等 ),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加水调配 ,仅将水与其他成分混合,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转移装坛 ,只是位置和容器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4.(2025·四川省南充市)南充凉粉是享誉全国的美食,下述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磨粮为粉 B.水溶过滤 C.熬浆成形 D.切块装盘
【答案】C
【详解】A、磨粮为粉仅是物理粉碎,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水溶过滤是溶解和分离过程,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熬浆成形需加热,淀粉发生糊化,生成新物质(如糊精),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切块装盘仅为形状和位置的改变,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结论:正确选项为 C。
15.(2025·四川省遂宁市)2025年我们迎来了首个“非遗版”春节。春节期间遂宁市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在下列“非遗”活动制作工艺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黏土烧制陶瓷 B.发酵制作高粱酒 C.竹子编织竹篮 D.架锅生火炸麻花
【答案】C
【详解】A、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有硅酸盐等新物质的生成,属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发酵制作高粱酒的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竹子编织竹篮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
D、架锅生火炸麻花的过程中涉及物质的燃烧、高温下油脂氧化,均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2025·四川省凉山州市)最美人间四月天,在凉山,蓝花楹、杜鹃花……花花相映;樱桃、桑葚……挂满枝头。人们赏美景,品美味。在这视觉与味觉的盛宴中,下列活动明显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畅游花海 B.采摘鲜果 C.泼水狂欢 D.烧烤美食
【答案】D
【详解】A、畅游花海,在花海中漫步、观赏花朵,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采摘鲜果,从树上摘下樱桃、桑葚等果实,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泼水狂欢,人们互相泼水玩耍,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烧烤美食,用火烤制食物(如肉类、蔬菜等),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2025·四川省眉山市)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所区别,该词语是
A.沙里淘金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冰雪消融
【答案】C
【详解】A、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花香四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D、冰雪消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2025·福建省)《本草纲目》记载,高温下“生铁打铸,皆有花出”。冷却后的“花”即“铁末”,可用于仿制碑文拓片,其方法为“铁末浸醋,书字于纸,背后涂墨(炭黑)如碑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末”含有铁的氧化物
B.“醋”所含的醋酸(CH3COOH)属于有机物
C.“铁末浸醋”只发生物理变化
D.“墨”经久不褪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答案】C
【详解】A、高温下生铁中的铁会与氧气反应,所以 “铁末” 中可能含有铁的氧化物,该说法正确;
B、醋酸(CH3 COOH)含碳元素,且不属于CO、CO2、H2CO3、碳酸盐等少量含碳化合物,所以属于有机物,该说法正确;
C、“铁末浸醋” 时,铁会与醋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等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不只是物理变化,该说法错误;
D、“墨” 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经久不褪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该说法正确。
故选C。
19.(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
①蚕丝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②“蜡炬成灰”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答案】(3) 天然 化学变化
【详解】(3)①蚕丝是蚕分泌的蛋白质纤维,属于天然纤维。
②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20.(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酒精(C2H5OH)是医疗及日常生活中的消毒剂。下列对酒精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易挥发
B.无色透明液体
C.燃烧时生成H2O和CO2
D.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答案】C
【详解】A. 挥发是物理变化(液态→气态),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 颜色和状态可直接观察,无需化学变化,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 燃烧是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体现酒精的可燃性(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溶解性是物理性质,未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2025·江西省)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对青蒿素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受热易分解 B.无色晶体 C.熔点为156℃ D.难溶于水
【答案】A
【分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需通过化学反应才能体现,如可燃性、稳定性等。物理性质则是不需化学变化即可观察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等。
【详解】A、分解是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颜色和状态可直接观察,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熔点仅改变物质状态,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难溶于水是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2025·陕西省)如图,水槽液面上漂浮着一支燃着的蜡烛和事先从其底端用小刀切下的一小块蜡烛,一段时间后,小块蜡烛无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是可燃物 B.蜡烛难溶于水
C.蜡烛硬度比较小 D.小块蜡烛未燃烧是因为氧气浓度小
【答案】D
【详解】A、蜡烛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段时间后,小块蜡烛无变化,说明蜡烛难溶于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说明蜡烛硬度比较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小块蜡烛未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蜡烛的着火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3.(2025·天津市)金属及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用途
(1)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填“延展性”或“导电性”)。
(2)炼铁的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
【答案】(1)延展性
(2)
(3)Ag、Cu、Fe
(4)75%
【详解】(1)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H>Cu>Ag。铁粉优先置换硝酸银中的Ag,再置换硝酸铜中的Cu。若铁过量,滤渣中会残留未反应的Fe,同时含被置换出的Cu和Ag,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滤渣中含Fe,则滤渣的成分为Ag、Cu、Fe;
24.(2025·四川省成都市)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分别灼烧两种纤维,闻到烧毛发焦糊味的是 (填“涤纶”或“羊毛”);羊毛面料中加涤纶的优点是 。
(2)米饭富含 (填“糖类”或“维生素”);向盛有发热包(主要成分是CaO)的饭盒里加水,给米饭加热时,注意的安全事项是 。
(3)石墨烯地暖核心材料是石墨烯电热膜,供暖时电能转化成 ;经新风系统净化后的空气,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填序号)。
a.氧气 b.氮气 c.可吸入颗粒物
(4)飞行器机身使用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属于 (填“复合材料”或“合成材料”);航标灯和频闪灯常充入稀有气体,利用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是 。
【答案】(1) 羊毛 使面料更耐磨、耐腐蚀
(2) 糖类 防止烫伤,避免腐蚀
(3) 热能 c
(4) 复合材料 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详解】(1)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烧毛发焦糊 )味;涤纶是合成纤维,灼烧无此气味。所以闻到烧毛发焦糊味的是羊毛。羊毛面料中加涤纶,优点是使面料更耐磨、耐腐蚀等(合理即可,如涤纶强度高,混纺后提升面料耐用性);
(2)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发热包主要成分CaO与水反应放热(CaO+H2O=Ca(OH)2 ),反应剧烈且放热多,注意安全事项如防止烫伤,避免腐蚀(或远离易燃物,因反应放热可能引发危险) 。
(3)石墨烯电热膜供暖时,电能转化为热能。新风系统可净化空气,降低可吸入颗粒物(c ) 含量;氧气(a )、氮气(b )是空气主要成分,含量基本不变,故填:c。
(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由玻璃纤维和塑料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 航标灯和频闪灯充入稀有气体,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物理性质(可用于电光源 )。
考点03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25.(2025·重庆市)氮气常用作文物保护气,主要是利用了氮气
A.性质稳定 B.难溶于水 C.无色无味 D.沸点低
【答案】A
【详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能有效隔绝氧气和水分,防止文物氧化或腐蚀,说法正确;
B、难溶于水与保护文物的主要需求无关,因文物保存环境通常不涉及大量水,说法错误;
C、无色无味是物理性质,但并非保护文物的关键因素,稳定性更重要,说法错误;
D、沸点低与氮气作为气态保护气的用途无直接关联,说法错误。
故选A。
26.(2025·湖南省)铁丝能折成特定的造型,体现铁丝具有的性质是
A.导电性 B.导热性 C.能弯曲 D.熔点高
【答案】C
【解析】 A、导电性是指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铁丝能折成特定造型与它传导电流的能力无关,不符合题意;
B、导热性是指物体传导热量的能力,铁丝折成特定造型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热量的传导,不符合题意;
C、铁丝能折成特定的造型,说明铁丝可以改变形状,具有能弯曲的性质,符合题意;
D、熔点高是指铁丝由固态变为液态时所需的温度较高,而将铁丝折成特定造型,并没有涉及到铁丝熔点相关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7.(2025·新疆省)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制氮肥
B.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霓虹灯
C.金刚石硬度大——制铅笔芯
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作干燥剂
【答案】B
【详解】A.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通常用作保护气(如防止食品氧化),而制氮肥是因为氮气能提供氮元素。选项错误;
B.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如氖气发红光),能制作霓虹灯。选项正确;
C.石墨质软灰黑色可作铅笔芯,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工具。选项错误;
D. 浓硫酸作干燥剂是因吸水性,而非溶于水放热。放热是稀释时的现象,与干燥功能无关。选项错误;
故选B。
28.(2025·四川省广安市)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关联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用途 性质
A 石墨 制作铅笔芯 具有导电性
B 铁制品 不能盛装硫酸铜溶液 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 汽油 清洗油渍 能与油渍反应
D 氮气 作保护气 是无色气体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石墨制作铅笔芯是因为其质软,可在纸上留下痕迹,而非导电性,故A错误。
B、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导致铁被腐蚀,因此铁制品不能盛装该溶液,故B正确;
C、汽油清洗油渍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渍(物理性质),而非发生化学反应,故C错误;
D、氮气作保护气因化学性质稳定,而非无色(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29.(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厨房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厨房中常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食醋有挥发性,可去除水垢
B.氯化钠是白色固体,可作调味品
C.竹炭有吸附性,可作冰箱除味剂
D.碳酸氢钠易溶于水,可作发酵粉
【答案】C
【详解】A、食醋能去除水垢,是因为其中的醋酸能与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而非因为挥发性,错误;
B、氯化钠作调味品是因为其咸味,与是否为白色固体无关,错误;
C、竹炭因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分子,性质与用途对应正确,正确;
D、碳酸氢钠作发酵粉,是因为碳酸氢钠能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蓬松,与其是否易溶于水无关,错误。
故选C。
30.(2025·四川省凉山州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用作燃料 B.铜丝用作导线
C.氧气供给呼吸 D.氮气用作食品防腐
【答案】B
【详解】A、酒精用作酒精灯的燃料,是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错误;
B、铜用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正确;
C、氧气供给呼吸,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错误;
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错误。
故选B。
31.(2025·江苏省苏州市)下列实践项目与相应物质性质没有直接关联的是x
选项 实践项目 物质性质
A 用75%医用酒精消毒 酒精易挥发
B 使用炉具清洁剂(含)时戴乳胶手套 具有腐蚀性
C 用铁板和硫酸铜溶液制作金属蚀刻画 铁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
D 用柠檬酸与小苏打自制汽水 柠檬酸能与小苏打反应生成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用75%医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能使细菌蛋白质变性,而酒精易挥发并非消毒的直接原因,两者无直接关联,故A正确;
B、NaOH具有强腐蚀性,使用炉具清洁剂时戴手套是为了防止皮肤被腐蚀,两者有直接关联,故B错误;
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利用此反应可在铁板上蚀刻出图案,两者有直接关联,故C错误;
D、柠檬酸与小苏打(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这是汽水产生气泡的直接原因,两者有直接关联,故D错误。
故选A。
32.(2025·四川省南充市)以下关于某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用语与意义 ①3Fe2+:3个亚铁离子 ②K2MnO4: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B.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①战国古墨能保存至今——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②氩氦刀用于微创治疗肿瘤——氩气能使病变组织快速降温冷冻,氦气能使病变组织快速升温解冻,从而消除肿瘤
C.物质、俗称与类别 ①Hg——水银——单质 ②C2H5OH——酒精——碱
D.能源、材料与类别 ①伍德合金——合成材料 ②石油和天然气——不可再生能源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 ① 3Fe2+:3个亚铁离子,正确;②K2MnO4是锰酸钾,锰的化合价为+6;而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锰的化合价为+7,题目中化学式与名称不匹配,错误。A选项错误。
B. ① 战国古墨保存至今,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碳在常温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正确;② 氩氦刀用于微创治疗肿瘤,氩气释放时吸热导致冷冻,氦气释放时升温实现解冻,符合实际应用,正确。B选项正确。
C. ① Hg俗称水银,汞是金属单质,正确;② C2H5OH,乙醇(酒精)属于醇类有机物,不是碱,错误。C选项错误。
D. ① 伍德合金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而非合成材料(如塑料),错误;② 石油和天然气,二者为化石燃料,不可在短时期内再生,正确。D选项错误。
故选B。
33.(2025·重庆市)我国在高端芯片领域已经快速发展。高端芯片及其制造设备中含硅、铜、银等元素。
(1)2个硅原子表示为 ,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2)铜块能制成铜丝,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性。银 (填“能”或“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1) 2Si
(2) 延展 不能
【详解】(1)硅的符号为Si,2个原子写作2Si;
二氧化硅(SiO2)中,氧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总化合价为0,设硅为x,则x + 2×(-2) = 0,解得x=+4。
(2)铜可拉成丝体现延展性。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后,无法置换稀硫酸中的氢,故不能反应。
34.(2025·天津市)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稀盐酸 ②金刚石 ③氦气 ④干冰 ⑤碳酸钙 ⑥铜,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裁玻璃的是 ;
(2)可用于除铁锈的是 ;
(3)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 ;
(4)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 ;
(5)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
(6)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
【答案】(1)②
(2)①
(3)⑥
(4)④
(5)③
(6)⑤
【详解】(1)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于裁玻璃,故填②;
(2)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填①;
(3)铜导电性强,延展性好,常用于制作导线,故填⑥;
(4)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凝结,用于人工增雨,故填④;
(5)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填③;
(6)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可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氯化钙,因此,碳酸钙可用于人体补钙,故填⑤。
考点04 催化剂
35.(2025·江苏省扬州市)某催化剂可实现H2O与O2反应制备H2O2。向容器中加入100gH2O和适量催化剂,并不断通入O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分别在20℃、40℃和60℃下进行实验①、②、③,测得H2O2的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设计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该催化反应的影响
B.实验①说明:20℃,在0~3h内,随着时间的增加,该催化反应持续进行
C.比较实验①、②可知,在0~3h内,40℃比20℃对该催化反应更有利
D.实验③中2h后,H2O与O2不再反应,生成的H2O2开始分解
【答案】D
【详解】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分别在20℃、40℃和60℃下进行实验①、②、③,变量为温度,则目的是探究温度对该催化反应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20℃,在0~3h内,H2O2的产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说明该催化反应持续进行,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0~3h内,40℃的H2O2产量始终高于20℃,说明在0~3h内,40℃比20℃对该催化反应更有利,故C不符合题意;
D、实验③(60℃)在2h后H2O2产量不再增加,不能说明生成的H2O2开始分解,可能是高温下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失活,导致反应速率显著下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6.(2025·安徽省)钆()被称为“世界上最冷的金属”。掺杂了的可高效催化甲醇()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醇含有4个氢原子 B.两种反应物均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D.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A、甲醇是由分子构成,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物为甲醇和水,氧化物中只含两种元素,甲醇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D、置换反应是指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而反应物均为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37.(2025·重庆市)实现物质的转化是化学的价值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二氧化硫
B.工业炼铁是把铁元素转化为化合物
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B
【详解】A.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正确。
B. 工业炼铁通过还原铁的氧化物(如Fe2O3)得到单质铁,铁元素从化合物转化为单质,而非转化为化合物,错误。
C.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产生葡萄糖,同时释放氧气,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正确。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正确。
故选B。
38.(2025·江西省)兴趣小组为了解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进行了下列实验。
(1)实验一:在空气中点燃木炭,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燃烧更剧烈,说明 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实验二:图1木条不复燃,图3中的现象为 ,由此可知MnO2可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若反应前后MnO2的 和化学性质不变,则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为寻找该反应的新催化剂,兴趣小组分别用5mL10%H2O2溶液和不同催化剂进行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催化效果最好的物质是 。
实验编号 催化剂 收集气体体积 收集气体所用时间
① 2g氧化铁 7.0mL 560s
② 2g土豆 7.0mL 180s
③ 2g生姜 5.1mL 180s
(3)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还有很多,下列事例中调控方法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
A.食品在冰箱中保存不易变质
B.燃煤发电时,把煤块粉碎
C.汽车发动机把汽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
【答案】(1)反应物的浓度(或氧气的浓度)
(2) 木条复燃 质量 土豆
(3)BC
【详解】(1)在空气中点燃木炭,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燃烧更剧烈。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1%,集气瓶中是纯氧,氧气浓度不同,说明反应物浓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填:反应物的浓度(或氧气的浓度) 。
(2)MnO2可加快H2O2分解速率,产生更多氧气,所以图 3 中的现象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催化剂的特点是 “一变两不变”,即能改变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所以若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则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
分析表中数据,收集相同体积(7.0mL )气体时,土豆作催化剂所用时间(180s )比氧化铁(560s )短;收集气体时土豆和生姜所用时间相同,但土豆收集气体体积更大,所以催化效果最好的物质是土豆。
(3)A、食品在冰箱中保存不易变质,是利用低温减慢化学反应速率,调控方法是改变温度。
B、燃煤发电时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调控方法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
C、汽车发动机把汽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增大了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调控方法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
所以调控方法相同的是BC 。
39.(2025·四川省泸州市)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不同催化剂催化分解的效率开展如下探究,并据此自制高原旅行的简易供氧器。回答相关问题:安全提示:实验中应佩戴护目镜和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对细胞造成损害。
【探究一】分解实验
(1)取的溶液于试管中,放入粘胶凝固的小球,将带火星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到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 (补充完现象)。从试管中取出小球,洗净,晾干,称量,其质量仍为。说明粘胶凝固的小球能催化分解产生。
(2)为了使本探究更加严谨,小组讨论后又做了一个对照实验:向盛有4mL 的试管中,加入粘胶凝固的小球,无明显现象。
【探究二】对比粉末与酵母粉末的催化效率
(3)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粉末、酵母粉末各,然后都注入的的溶液,相同条件下测量不同时间产生的体积(见下表),则 催化效率更高。
时间/s 0 10 20 30 40 50 60
体积/mL 0 10.5 19.8 27.5 33.1 36.2 37.5
酵母 0 15.2 28.6 38.9 45.3 49.7 52.1
【探究三】跨学科实践活动
(4)查阅资料:酵母中的过氧化氢酶才是分解的催化剂,生物细胞代谢会产生副产物。据此推测,在生物体细胞内普遍存在过氧化氢酶的原因是:避免累积,导致 (补充完整)。
(5)自制高原旅行的简易供氧器:为实现缓慢供氧,并能随时控制氧气的产生与停止,现有浓溶液,还应选用的试剂有 (选填编号)。
可供选择的试剂:①粘胶凝固的小球 ②粉末 ③酵母粉末 ④水。
(6)反思总结:实践学习后,部分同学交流的以下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有______。
A.解决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通常需要多学科知识
B.当设计的装置比较优秀时,没有必要组内交流
C.设计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反应原理、实际需求和现有条件
D.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费时费力,不利于综合素养的发展
【答案】(1)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水/蒸馏水/H2O
(3)酵母粉末(或酵母等)
(4)对细胞造成损害
(5)①④
(6)BD
【详解】(1)结论为粘胶凝固的小球能催化分解产生,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取的溶液于试管中,放入粘胶凝固的小球,将带火星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到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过氧化氢溶液中除了过氧化氢,还有水,故为了使本探究更加严谨,还应设置对比实验,证明粘胶凝固的小球不能催化分解水,根据控制变量法,除了液体种类不同,其他因素应相同,故向盛有4mL蒸馏水的试管中,加入粘胶凝固的小球,无明显现象;
(3)由表可知,相同条件下,使用酵母粉末作催化剂时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氧气体积大,说明使用酵母粉末作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故酵母粉末的催化效率更高;
(4)生物细胞代谢会产生副产物。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故在生物体细胞内普遍存在过氧化氢酶的原因是:避免累积,导致对细胞造成损害;
(5)该实验需要实现缓慢供氧,并能随时控制氧气的产生与停止,首先需要用水,用于稀释过氧化氢溶液,防止溶液浓度过浓,反应速率过快,该实验需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能需要用到启普发生器等类似装置,故需要粘胶凝固的小球作催化剂,酵母粉末和氧化铁粉末均是粉末状,不能放在多孔隔板上,故选:①④;
(6)A、解决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如自制供氧器),需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知识,体现跨学科,不符合题意;
B、组内交流能优化设计,即使装置优秀,交流也有助于改进和知识共享,故需要组内交流,符合题意;
C、设计方案需考虑反应原理(如试剂和装置的选择)、实际需求(如缓慢供氧)、现有条件(如提供的试剂等),不符合题意;
D、跨学科活动培养综合素养(如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虽耗时但有益,符合题意。
故选BD。
考点05 化学反应类型
40.(2025·云南省)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制备氧化锂生产玻璃电极:
B.工业制备金属锂:
C.纽扣电池的工作原理:
D.制备生产光学级单晶:
【答案】D
【详解】A、制备氧化锂生产玻璃电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工业制备金属锂:,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纽扣电池的工作原理:,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制备生产光学级单晶:,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41.(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3H22NH3。NH3是制造硝酸(HNO3)和氮肥(如尿素[CO(NH2)2]、氯化铵等)的重要原料。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A。
42.(2025·江苏省扬州市)S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燃煤烟气中含少量的SO2,可用Na2SO3处理,方法如下:步骤一,将烟气通入Na2SO3溶液,发生反应①Na2SO3+SO2+H2O=2NaHSO3;步骤二,加热NaHSO3溶液,发生反应②2NaHSO3Na2SO3+SO2↑+H2O。步骤二中反应②的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步骤二中反应②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选B;
43.(2025·山东省威海市)如图是工业上用"双碱法"脱硫处理废气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工艺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B.理论上该工艺生产过程无需补充NaOH
C.过程Ⅰ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D.过程Ⅱ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答案】C
【详解】A、该工艺能吸收处理废气,减少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所以可减少酸雨形成,该说法正确;
B、从流程图看,过程 Ⅰ 消耗NaOH,过程 Ⅱ 又生成NaOH,理论上该工艺生产过程无需补充NaOH,该说法正确;
C、过程 Ⅰ 中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该说法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过程 Ⅱ 是化学反应,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该说法正确。
故选C。
44.(2025·陕西省)如图,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甲、乙是两种气体。图中“—”表示两端相连的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过一步反应能转化。
(1)丙转化为甲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乙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置换
(2)
【分析】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甲、乙是两种气体。甲能与氧化铜反应,可推出甲可能是氢气或一氧化碳;氧化铜能转化为乙,乙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可推出乙为二氧化碳。氧化铜能与丙反应,丙能转化为乙,丙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可推出丙为酸,如稀盐酸,丙能转化为甲,可推出甲为氢气,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丙为稀盐酸,甲为氢气,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乙与氢氧化钠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