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 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考点01 物质的分类
考点0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考点03 微观粒子的性质
考点04 原子的构成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考点01 物质的分类
1.(2025·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图》铜雕表面涂覆了抗氧化层纳米。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碱
【答案】B
【详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氧化硫是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硫是由S、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酸是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二氧化硫不属于酸,不符合题意;
D、碱是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二氧化硫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5·重庆市)高锰酸钾可用于制备氧气、清洗伤口等。它属于
A.混合物 B.氧化物 C.碱 D.盐
【答案】D
【详解】A、混合物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而高锰酸钾(KMnO4)是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故A错误。
B、氧化物仅含两种元素且含氧,而KMnO4含K、Mn、O三种元素,故B错误。
C、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必须都是OH-,而KMnO4不含氢氧根,故C错误。
D、盐由金属阳离子(K+)和酸根()组成,KMnO4符合盐的定义,故D正确。
故选D。
3.(2025·湖北省)葡萄糖(C6H12O6)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之一,可用来配制医用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属于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答案】A
【解析】葡萄糖属于糖类物质,故选:A;
4.(2025·江苏省扬州市)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答案】A
【分析】氧化物是仅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为氧的化合物;
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详解】ClO2是由Cl、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A。
5.(2025·山西省)公元前,制造玻璃就用到草木灰(主要成分)、石英砂(主要成分)、硝石(主要成分)和铅矿石(主要成分等)。这些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PbS D.
【答案】D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
【详解】A. K2CO3(碳酸钾):含K、C、O三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B. KNO3(硝酸钾):含K、N、O三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C. PbS(硫化铅):含Pb、S两种元素,但无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D. SiO2(二氧化硅):仅含Si和O两种元素,且含氧,是氧化物,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5·天津市)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态氧 B.洁净的海水 C.冰水混合物 D.氧化镁
【答案】B
【详解】A.液态氧是氧气()在液态状态下的形式,仅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单质),故A错误;
B.海水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多种物质,即使经过净化处理,仍为混合物,故B正确;
C.冰(固态水)和水(液态水)是同一种物质(H O)的不同状态,成分单一,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C错误;
D.氧化镁(MgO)是镁和氧按固定比例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7.(2025·四川省眉山市)分类是一种科学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可将其分为不同类别。下列有关分类错误的是
A.有机物:CO C6H12O6 K2CO3
B.碱:NaOH Ca(OH)2 NH3 H2O
C.盐:NH4Cl Na2SO4 AgNO3
D.氧化物:SO2 CuO Al2O3
【答案】A
【详解】A、有机物通常指含碳的化合物,但CO(一氧化碳)、CO2、碳酸盐等虽含碳,却被归为无机物,CO是无机物; C6H12O6(葡萄糖)是有机物;K2CO3(碳酸钾)是碳酸盐,属于无机物,故选项分类错误;
B:碱的定义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 ,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NH3·H2O(氨水)均符合碱的定义,故选项分类正确;
C、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组成,NH4Cl(氯化铵)、Na2SO4(硫酸钠)、AgNO3(硝酸银)均属于盐,故选项分类正确;
D、氧化物是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一为氧的化合物,SO2(二氧化硫)、CuO(氧化铜)、Al2O3(氧化铝)均符合氧化物定义,故选项分类正确;
故选:A。
8.(2025·安徽省)今年全民营养周提倡“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水产品的摄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酥梨含有的维生素属于无机盐 B.玉米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
C.鳜鱼富含的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D.青少年需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答案】A
【详解】A. 维生素是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而非无机盐,无机盐主要指矿物质(如钙、铁等),属于无机物,故A错误;
B. 淀粉属于糖类,玉米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故B正确;
C.鳜鱼富含的蛋白质, 蛋白质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C正确;
D. 青少年处于发育阶段,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科学建议,故D正确。
故选:A。
9.(2025·天津市)某运动饮料中含有的葡萄糖属于
A.蛋白质 B.油脂 C.维生素 D.糖类
【答案】D
【详解】糖类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蔗糖)和多糖(如淀粉)。葡萄糖是典型的单糖,属于糖类。
故选D。
10.(2025·福建省)《本草纲目》记载,高温下“生铁打铸,皆有花出”。冷却后的“花”即“铁末”,可用于仿制碑文拓片,其方法为“铁末浸醋,书字于纸,背后涂墨(炭黑)如碑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末”含有铁的氧化物
B.“醋”所含的醋酸(CH3COOH)属于有机物
C.“铁末浸醋”只发生物理变化
D.“墨”经久不褪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答案】C
【详解】A、高温下生铁中的铁会与氧气反应,所以 “铁末” 中可能含有铁的氧化物,该说法正确;
B、醋酸(CH3 COOH)含碳元素,且不属于CO、CO2、H2CO3、碳酸盐等少量含碳化合物,所以属于有机物,该说法正确;
C、“铁末浸醋” 时,铁会与醋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等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不只是物理变化,该说法错误;
D、“墨” 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经久不褪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该说法正确。
故选C。
11.(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放出O2,反应∶6CO2+6XC6H12O6+6O2。
(1)C6H12O6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
A.有机物 B.无机物 C.氧化物
(2)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 。
化石能源的燃烧、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消耗O2,产生CO2。
【答案】(1)A
(2)H2O
【详解】(1)C6H12O6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A;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反应后有6个C、12个H、18个O,反应前有6个C、12个O,相差12个H、6个O,则1个X中含有2个H和1个O,X的化学式为H2O,故填:H2O;
考点0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12.(2025·湖南省)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氧气 B.乙醇 C.金刚石 D.硫酸铜
【答案】C
【详解】A.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并非直接由原子构成。A错误。
B. 乙醇是有机化合物,是乙醇分子构成的。B错误。
C. 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属于固态非金属,金刚石直接由碳原子构成。C正确。
D. 硫酸铜是离子构成的,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D错误。
故选C。
13.(2025·江苏省扬州市)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氧化镁 B.金
C.金刚石 D.水
【答案】D
【详解】A、氧化镁是由镁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5·山东省威海市)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得失电子后质量几乎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
【答案】B
【详解】A、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稀有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电子质量极小,则原子得失电子后质量几乎不变,但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则化学性质改变,该选项说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是实际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故原子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比,该选项说正确;
D、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则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被创造或消灭,该选项说正确。
故选B。
15.(2025·云南省)氟元素(F)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下列表示2个氟原子的是
A.2F B.2F- C.F2 D.2F2
【答案】A
【详解】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F表示2个氟原子,该选项正确;
B、2F 表示2个氟离子,不是2个氟原子,该选项错误;
C、F2表示氟气这种物质,也表示一个氟分子,一个氟分子由2个氟原子构成 ,不是2个氟原子,该选项错误;
D、2F2 表示2个氟分子,不是2个氟原子,该选项错误。
故选A。
16.(2025·湖南省)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中,下列做法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活性炭用于自制净水器——活性炭可杀菌消毒
B.用橡皮泥制作水分子的模型——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过氧化氢溶液用于制作简易供氧器——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自制酸碱指示剂测土壤酸碱性——酸碱指示剂遇不同酸碱性溶液会显不同颜色
【答案】D
【详解】A、活性炭用于自制净水器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因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通过物理吸附去除杂质,但活性炭不能杀菌消毒,杀菌需化学消毒剂(如氯气),故A错误;
B、用橡皮泥制作水分子模型是为了展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而“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因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
C、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可制氧气,但过氧化氢的组成是氢元素和氧元素,而非直接含有氢气和氧气,故C错误;
D、酸碱指示剂(如紫甘蓝汁)遇酸、碱性溶液会显示不同颜色(如红、蓝),这是其特性,利用此特性可检测土壤酸碱性,故D正确。
故选D。
17.(2025·四川省广安市)化学中常用到归纳、比较、推理等方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带电的微粒,因此不带电的微粒都是原子
B.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观察到瓶口有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常温下测得KOH溶液,说明该溶液呈酸性
【答案】C
【详解】A、原子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中子也不带电且不是原子。错误。
B、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但混合物(如空气)也可能含多种元素。结论未排除混合物,错误。
C、浓盐酸挥发后,HCl气体遇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白雾),说明其挥发性,正确。
D、pH>7的溶液呈碱性,KOH溶液为强碱性,结论“酸性”错误。
故选C。
18.(2025·湖南省)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中,下列做法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活性炭用于自制净水器——活性炭可杀菌消毒
B.用橡皮泥制作水分子的模型——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过氧化氢溶液用于制作简易供氧器——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自制酸碱指示剂测土壤酸碱性——酸碱指示剂遇不同酸碱性溶液会显不同颜色
【答案】D
【详解】A、活性炭用于自制净水器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因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通过物理吸附去除杂质,但活性炭不能杀菌消毒,杀菌需化学消毒剂(如氯气),故A错误;
B、用橡皮泥制作水分子模型是为了展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而“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因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
C、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可制氧气,但过氧化氢的组成是氢元素和氧元素,而非直接含有氢气和氧气,故C错误;
D、酸碱指示剂(如紫甘蓝汁)遇酸、碱性溶液会显示不同颜色(如红、蓝),这是其特性,利用此特性可检测土壤酸碱性,故D正确。
故选D。
19.(2025·湖南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走向科技强国。
(1)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部分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和煤油作为推进剂。从微观角度分析,能将氧气压缩成液氧的主要原因是 。
(2)“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以的“中国深度”问道深海。钻头能钻凿坚硬的岩层,是因为钻头具有 的性质。
(3)预计2025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00万辆。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和塑料等是制造汽车的常用材料,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4)请简要评析电动汽车的使用是否有利于环保: 。
【答案】(1)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2)硬度大
(3)塑料
(4)有利于环保;因为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降低了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合理即可)
【详解】(1)氧气可被压缩成液氧,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2)钻头能钻凿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钻头硬度大的物理性质;
(3)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都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塑料是有机物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4)电能是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降低了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20.(2025·湖北省)某学校雕刻社团开展了以下实践活动。
(1)赏“微雕”: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在硅晶体表面移动原子,“写”出了“中国”二字(图甲)。说明构成硅的微观粒子是 (写名称)。
(2)学篆刻:用钢质刻刀在石材表面雕刻文字,制作印章(图乙),说明钢的硬度比石材的 。
(3)用蚀刻:在涂满石蜡的铁板上,用铁钉划穿蜡层绘图,再将铁板置于CuSO4溶液中蚀刻。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铁板上出现红色图案(图丙)。蚀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 (填“强”或“弱”)。
【答案】(1)硅原子
(2)大
(3) Fe+CuSO4=FeSO4+Cu 强
【详解】(1)硅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构成硅的微观粒子是硅原子;
(2)用钢质刻刀能在石材表面雕刻文字,说明钢能在石材上留下痕迹,即钢的硬度比石材的大;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非常活泼的金属外,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该金属后面的、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中,铁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21.(2025·江苏省扬州市)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能产业技术主要包括氢气的制取、储运及应用。
(1)分析H2的性质。查阅资料,汽油与氢气的部分性质如题表所示。
题表
编号 性质 数据
汽油 氢气
A 最小点火能(在空气中能引发燃烧或爆炸所需的最小火花能量×10-3J) 0.24 0.019
B 爆炸极限(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体积分数范围/%) 1~7.6 4~75
C 单位质量发热量(单位质量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103/kJ·kg-1) 43 120
D 单位体积发热量(单位体积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10 /kJ·m-3) 33000 10.8
①与汽油相比,除爆炸极限范围更宽外,表中支持“H2在使用时更需注意安全性”观点的数据还有 (填编号)。
②对比表中单位质量发热量与单位体积发热量的数据进行分析,除安全性外,氢气不宜直接运输的原因还有 。
(2)电解水制氢。有研究认为,一定条件下电解水的过程中,某电极上发生的变化如题图-1所示。
①“阶段一”中,生成的“”是一种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
②“阶段三”中,气泡从电极表面脱离后,在溶液中向上运动时,所受压强逐渐减小,体积逐渐增大。从微观粒子的视角,对气泡体积增大进行解释: 。
③相同条件下,若电极表面的气泡难以脱离,则不利于氢气的产生。原因是 。
【答案】(1) A 单位体积发热量远低于汽油,运输效率低
(2) OH- 气泡内分子间的间隔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气泡附着在电极表面,阻碍反应物与电极接触
【详解】(1)①根据表中数据,与汽油相比,除爆炸极限范围更宽外,表中支持“H2在使用时更需注意安全性”观点的数据还有A(最小点火能),故填:A;
②对比表中单位质量发热量与单位体积发热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氢气单位体积发热量远低于汽油,运输效率低,因此氢气不易直接运输,故填:氢气单位体积发热量远低于汽油,运输效率低;
(2)
①“阶段一”中,生成的“”是一种阴离子,离子符号为OH-,故填:OH-;
②气泡内分子间的间隔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则可观察到气泡的体积逐渐增大,故填:气泡内分子间的间隔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③相同条件下,若电极表面的气泡难以脱离,气泡附着在电极表面,阻碍反应物与电极接触,从而不利于氢气的产生,故填:气泡附着在电极表面,阻碍反应物与电极接触;
考点03 微观粒子的性质
22.(2025·四川省成都市)闻到醋香,从微观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分成原子
【答案】 C
【解析】 A、闻到醋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分子本身的体积不会改变,错误 。
B、分子间有间隔与闻到气味无直接关联,错误 。
C、醋香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被人闻到,正确 。
D、闻到气味是物理过程,未发生分子分解为原子的化学变化,错误 。
答案:C。
23.(2025·云南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端午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B.水沸腾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1g水中约含有个水分子——分子质量很小
D.石蜡熔化——分子种类不变
【答案】B
【详解】A、端午粽飘香,是因为粽子中含有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该解释正确;
B、水沸腾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该解释不正确;
C、1g水中约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该解释正确;
D、石蜡熔化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该解释正确。
故选B。
24.(2025·甘肃省嘉峪关市)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丹桂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干冰升华 分子的体积变大
C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D 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丹桂飘香是由于带有香味的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属于分子运动的性质。正确;
B、干冰升华是固态二氧化碳直接变为气态,此过程分子间隔增大,但分子体积本身不变。错误;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正确;
D、盐酸和稀硫酸均能解离出H ,H 决定了它们的相似化学性质。正确。
故选B。
25.(2025·山东省烟台市)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氢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降温能使水结成冰——低温导致水分子静止不动
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离子
【答案】B
【详解】A、氢气压缩储存是因加压使分子间隔变小,故A正确;
B、降温使水结冰是因分子间隔变化,但分子仍运动而非静止,故B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C正确;
D、稀盐酸和稀硫酸性质相似因都含H ,故D正确。
故选B。
26.(2025·山西省)探究浓氨水性质的实验设计如下。有关分析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瓶中浓氨水变蓝 B.棉签上酚酞溶液变红
C.实验得出浓氨水显酸性 D.能看到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B
【详解】A、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遇到酚酞试液形成碱性的氨水,使其变红,氨水本身不变色,选项错误;
B、根据A分析可知酚酞会变红,选项正确;
C、该实验得出氨水显碱性,选项错误;
D、氨分子的运动属于微观粒子的运动,宏观无法观察到,选项错误;
故选:B。
27.(2025·湖北省)对下列家务劳动,错误的解释是
选项 家务劳动 解释
A 炒菜时用加碘食盐调味 补碘元素能预防贫血
B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水垢 白醋能与水垢反应
C 把活性炭放入冰箱去除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把湿衣服晾晒在阳光下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碘的作用是预防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而贫血通常由缺铁引起,铁是血红蛋白的必需成分。选项错误;
B、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白醋中的醋酸能与它们发生酸碱反应生成可溶物,从而去除水垢。选项正确;
C、活性炭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其具有强吸附性,可吸附冰箱中的异味,选项正确;
D、温度升高会增大分子热运动速率,加速湿衣服中水分的蒸发。选项正确;
故选A。
28.(2025·四川省凉山州市)下列对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氧气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C.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碱的溶液中都含有OH-
D.O2和O3性质有很大不同,它们的分子中原子种类不同
【答案】D
【详解】A、分子在不断运动,导致花香扩散到空气中,解释正确。
B、气体压缩后体积减小,是因分子间隔变小,解释正确。
C、碱的共性源于溶液中均含OH-,解释正确。
D、O2和O3性质不同是因分子构成不同,而非分子中原子种类,解释错误。
故选D。
29.(2025·山东省威海市)氮气在一定条件下会变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氮气具有极强的扩散能力和溶解能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氮气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作溶剂使用
B.超临界氮气中氮气分子不再运动
C.超临界氮气中氮气分子与空气中氮气分子大小相同
D.超临界氮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B
【详解】A、超临界氮气溶解能力强,可能作为溶剂。题干明确其溶解能力,故正确;
B、分子始终运动,超临界流体中分子运动未停止。此说法违背分子基本性质,故错误;
C、同种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变,超临界氮气与普通氮气分子大小相同,故正确;
D、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超临界氮气与普通氮气化学性质一致,故正确;故选B。
30.(2025·湖北省)对下列家务劳动,错误的解释是
选项 家务劳动 解释
A 炒菜时用加碘食盐调味 补碘元素能预防贫血
B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水垢 白醋能与水垢反应
C 把活性炭放入冰箱去除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把湿衣服晾晒在阳光下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碘的作用是预防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而贫血通常由缺铁引起,铁是血红蛋白的必需成分。选项错误;
B、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白醋中的醋酸能与它们发生酸碱反应生成可溶物,从而去除水垢。选项正确;
C、活性炭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其具有强吸附性,可吸附冰箱中的异味,选项正确;
D、温度升高会增大分子热运动速率,加速湿衣服中水分的蒸发。选项正确;
故选A。
31.(2025·天津市)从化学视角对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视角
A 用橡皮泥制作分子模型 从微观粒子角度认识物质构成
B 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活性炭能将天然河水净化为纯水
C 设计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方案 从物质组成、分类、转化及利用价值和保护环境等角度设计
D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A.A B.B C.C D.D
【答案】AC
【详解】A:用橡皮泥制作分子模型确实是从微观粒子角度认识物质构成,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结构,描述正确,故A符合题意;
B:活性炭能吸附杂质和异味,但无法去除所有可溶性物质(如矿物质、微生物),因此不能将河水净化为纯水,故B不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涉及物质组成(如塑料、金属)、分类方法(可回收、有害等)、转化(回收处理中的化学变化)、利用价值(资源再利用)及环保,全面涵盖化学视角,故C符合题意;
D:改良酸性土壤通常用氢氧化钙(熟石灰),而非强腐蚀性的氢氧化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32.(2025·湖南省)古代经典诗词、书画精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唐代诗句“山城斜路杏花香”所描述的现象 。
(2)元代著名水墨画《富春山居图》保存至今不变色的原因是 。
【答案】(1)
分子在不断运动。
(2)
墨中的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详解】(1)分子运动:诗句中“杏花香”是花香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被人嗅觉感知,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即使物质处于静止状态,其分子仍会自发运动,导致气味传播;
(2)碳的稳定性:古代水墨画使用的墨主要成分是碳(如炭黑),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不易氧化或变质,这种稳定性使得用墨绘制的书画即使长期保存,颜色仍能保持不变。
33.(2025·湖北省)对下列家务劳动,错误的解释是
选项 家务劳动 解释
A 炒菜时用加碘食盐调味 补碘元素能预防贫血
B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水垢 白醋能与水垢反应
C 把活性炭放入冰箱去除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把湿衣服晾晒在阳光下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碘的作用是预防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而贫血通常由缺铁引起,铁是血红蛋白的必需成分。选项错误;
B、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白醋中的醋酸能与它们发生酸碱反应生成可溶物,从而去除水垢。选项正确;
C、活性炭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其具有强吸附性,可吸附冰箱中的异味,选项正确;
D、温度升高会增大分子热运动速率,加速湿衣服中水分的蒸发。选项正确;
故选A。
34.(2025·山西省)探究浓氨水性质的实验设计如下。有关分析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瓶中浓氨水变蓝 B.棉签上酚酞溶液变红
C.实验得出浓氨水显酸性 D.能看到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B
【详解】A、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遇到酚酞试液形成碱性的氨水,使其变红,氨水本身不变色,选项错误;
B、根据A分析可知酚酞会变红,选项正确;
C、该实验得出氨水显碱性,选项错误;
D、氨分子的运动属于微观粒子的运动,宏观无法观察到,选项错误;
故选:B。
35.(2025·天津市)下列选项中,图示实验的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图示 现象及结论
A 加入硝酸铵后,U形管①处液面高于②处液面,证明硝酸铵溶于水放热
B 一段时间后烧杯④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证明③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扩散到④中,发生了中和反应
C 一段时间后⑤中铁钉生锈,⑥⑦中铁钉未生锈,证明铁钉生锈过程有氧气和水参加反应
D 电炉从室温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⑧先燃烧,⑨后燃烧,⑩ 不燃烧,证明无烟煤和沙子均不是可燃物
A.A B.B C.C D.D
【答案】BC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U形管①处液面高于②处液面,故选项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③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扩散到④中,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C、⑤中铁钉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生锈;⑥中铁钉只与水接触,未生锈;⑦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未生锈,通过对比证明铁钉生锈过程需要氧气和水参加,故选项正确;
D、从室温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⑧先燃烧,⑨后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 不燃烧是因为被沙子覆盖,没有与氧气接触,⑩未燃烧,不能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可能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煤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故选:BC。
36.(2025·陕西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
(1)柴:烧烤时常用木炭做柴火,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米:大米常用来做主食,其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3)油:芝麻油常称香油,打开香油瓶,远处就能闻到油香,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
(4)盐: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答案】(1)
(2)
糖类
(3)
运动
(4)
离子
【详解】(1)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3)芝麻油常称香油,打开香油瓶,远处就能闻到油香,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填:离子。
37.(2025·天津市)从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发展科学思维。
(1)物质变化:结合以下反应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微观分析,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填“分子”或“原子”)。
②宏观分析,该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 分子
【详解】(1)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分子种类改变,故填:分子;
②由图可知,图中发生的反应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考点04 原子的构成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38.(2025·江苏省扬州市)科学发展常以如题图所示的方式推进、循环。公元前5世纪,有哲学家猜想: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这属于
A.观察现象 B.提出问题 C.建立假说 D.实验验证
【答案】C
【详解】有哲学家猜想: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建立假说,故选C。
39.(2025·四川省泸州市)今年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全球首款基于碳化硅(SiC)半导体材料的碳-14核电池,理论上可放电上千年。碳-14是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碳-14与碳-12核外电子数相等 B.碳-14与碳-12的中子数相等
C.碳-14与碳-12不属于同种元素 D.碳化硅不属于化合物
【答案】A
【详解】A、碳-14与碳-12的质子数均为6,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因此两者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正确;
B、碳-14中子数为8,碳-12中子数为6,两者中子数不相等,错误;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碳-14与碳-12质子数相同,均是6,均为碳元素,错误;
D、碳化硅(SiC)由硅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错误。
故选A。
40.(2025·四川省泸州市)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航天员登月开展科学探索,该计划离不开化学与技术。回答相关问题:
(1)制造火箭发动机部件可用NiAl合金,利用了该合金熔点比较 的特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x= 。
(2)制作宇航服需要环氧树脂和碳纤维等材料。聚丙烯等经过溶解、纺丝,在高温条件下可碳化为碳纤维,碳化工艺需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的原因是 。
宇航服耐磨涂层为聚四氟乙烯,可增强耐久性。以上制宇航服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3)固体火箭燃料用高氯酸铵等。反应之一为:2NH4ClO4N2↑+ +Cl2↑+2O2↑(补充完整)。
(4)再生生保系统。处理空间站收集的废水以再生氧和水的过程如下:①活性炭吸附②AgCl杀菌并脱除离子③电解制备④还原为和。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选填编号)。若空间站有3名宇航员生活132天,每天每人呼出的质量为,用将呼出的全部还原,则还原过程能为空间站总计再生 的水。
【答案】(1) 低 16
(2) 防止碳纤维被氧化 碳纤维
(3)
(4) ① 324
【详解】(1)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低,故制造火箭发动机部件可用NiAl合金,利用了该合金熔点比较低的特性;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28=2+8+x+2,x=16;
(2)碳纤维中含碳单质,能与氧气反应,故碳化工艺需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的原因是:防止碳纤维被氧化;
环氧树脂和聚四氟乙烯均含碳元素,且相对分子质量均很大,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碳纤维属于无机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H、Cl、O的个数分别是2、8、2、8,生成物中含N、H、Cl、O的个数分别是2、0、2、4,故生成物中还应含8个H、4个O,故应补充:4H2O;
(4)①活性炭吸附,只是将杂质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AgCl杀菌并脱除离子,杀菌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电解制备,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④还原为和,有新物质水和甲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
若空间站有3名宇航员生活132天,每天每人呼出的质量为,则呼出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解:设还原过程能为空间站总计再生水的质量为x
x=324kg
答:还原过程能为空间站总计再生水的质量为324kg。
41.(2025·四川省遂宁市)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题为“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化学促进科技发展,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驰而不息。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太空生活
(1)航天员每天的食品都要经过科学的计算和设计,以保持航天员营养均衡,其中牛肉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A.蛋白质 B.维生素 C.糖类
(2)太空蔬菜在塑料网篮中种植,塑料属于______。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II.上天揽月
(3)月球上有丰富的核能原料He-3。已知He-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Ⅲ.航空金属
(4)钛金属被誉为“未来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为原料生产钛金属,金红石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Ⅳ.生命保障
(5)载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氧再生系统”处理宇航员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反应器1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B.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C.反应器2中消耗和生成的个数比为1∶1
D.该系统实现了排出的H2O和CO2的再利用,并为航天员提供O2
【答案】(1)A
(2)B
(3)2
(4)混合物
(5)D
【详解】(1)牛肉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故选A;
(2)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选B;
(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故填:2;
(4)金红石的主要成分为TiO2,则还有其他成分,金红石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5)A、由图可知,反应器1中发生的反应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
B、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2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反应器2中消耗(CO2)和生成(H2O)的个数比为1:2,故C错误;
D、由图可知,该系统实现了排出的H2O和CO2的再利用,并为航天员提供O2,故D正确。
故选D。
15.(2025·四川省泸州市)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航天员登月开展科学探索,该计划离不开化学与技术。回答相关问题:
(1)制造火箭发动机部件可用NiAl合金,利用了该合金熔点比较 的特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x= 。
(2)制作宇航服需要环氧树脂和碳纤维等材料。聚丙烯等经过溶解、纺丝,在高温条件下可碳化为碳纤维,碳化工艺需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的原因是 。
宇航服耐磨涂层为聚四氟乙烯,可增强耐久性。以上制宇航服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3)固体火箭燃料用高氯酸铵等。反应之一为:2NH4ClO4N2↑+ +Cl2↑+2O2↑(补充完整)。
(4)再生生保系统。处理空间站收集的废水以再生氧和水的过程如下:①活性炭吸附②AgCl杀菌并脱除离子③电解制备④还原为和。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选填编号)。若空间站有3名宇航员生活132天,每天每人呼出的质量为,用将呼出的全部还原,则还原过程能为空间站总计再生 的水。
【答案】(1) 低 16
(2) 防止碳纤维被氧化 碳纤维
(3)
(4) ① 324
【详解】(1)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低,故制造火箭发动机部件可用NiAl合金,利用了该合金熔点比较低的特性;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28=2+8+x+2,x=16;
(2)碳纤维中含碳单质,能与氧气反应,故碳化工艺需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的原因是:防止碳纤维被氧化;
环氧树脂和聚四氟乙烯均含碳元素,且相对分子质量均很大,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碳纤维属于无机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H、Cl、O的个数分别是2、8、2、8,生成物中含N、H、Cl、O的个数分别是2、0、2、4,故生成物中还应含8个H、4个O,故应补充:4H2O;
(4)①活性炭吸附,只是将杂质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AgCl杀菌并脱除离子,杀菌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电解制备,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④还原为和,有新物质水和甲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
若空间站有3名宇航员生活132天,每天每人呼出的质量为,则呼出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解:设还原过程能为空间站总计再生水的质量为x
x=324kg
答:还原过程能为空间站总计再生水的质量为324k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 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考点01 物质的分类
考点0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考点03 微观粒子的性质
考点04 原子的构成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考点01 物质的分类
1.(2025·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图》铜雕表面涂覆了抗氧化层纳米。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碱
2.(2025·重庆市)高锰酸钾可用于制备氧气、清洗伤口等。它属于
A.混合物 B.氧化物 C.碱 D.盐
3.(2025·湖北省)葡萄糖(C6H12O6)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之一,可用来配制医用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属于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4.(2025·江苏省扬州市)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5.(2025·山西省)公元前,制造玻璃就用到草木灰(主要成分)、石英砂(主要成分)、硝石(主要成分)和铅矿石(主要成分等)。这些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PbS D.
6.(2025·天津市)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态氧 B.洁净的海水 C.冰水混合物 D.氧化镁
7.(2025·四川省眉山市)分类是一种科学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可将其分为不同类别。下列有关分类错误的是
A.有机物:CO C6H12O6 K2CO3
B.碱:NaOH Ca(OH)2 NH3 H2O
C.盐:NH4Cl Na2SO4 AgNO3
D.氧化物:SO2 CuO Al2O3
8.(2025·安徽省)今年全民营养周提倡“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水产品的摄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酥梨含有的维生素属于无机盐 B.玉米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
C.鳜鱼富含的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D.青少年需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9.(2025·天津市)某运动饮料中含有的葡萄糖属于
A.蛋白质 B.油脂 C.维生素 D.糖类
10.(2025·福建省)《本草纲目》记载,高温下“生铁打铸,皆有花出”。冷却后的“花”即“铁末”,可用于仿制碑文拓片,其方法为“铁末浸醋,书字于纸,背后涂墨(炭黑)如碑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末”含有铁的氧化物
B.“醋”所含的醋酸(CH3COOH)属于有机物
C.“铁末浸醋”只发生物理变化
D.“墨”经久不褪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1.(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放出O2,反应∶6CO2+6XC6H12O6+6O2。
(1)C6H12O6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
A.有机物 B.无机物 C.氧化物
(2)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 。
化石能源的燃烧、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消耗O2,产生CO2。
考点0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12.(2025·湖南省)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氧气 B.乙醇 C.金刚石 D.硫酸铜
13.(2025·江苏省扬州市)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氧化镁 B.金
C.金刚石 D.水
14.(2025·山东省威海市)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得失电子后质量几乎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
15.(2025·云南省)氟元素(F)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下列表示2个氟原子的是
A.2F B.2F- C.F2 D.2F2
16.(2025·湖南省)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中,下列做法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活性炭用于自制净水器——活性炭可杀菌消毒
B.用橡皮泥制作水分子的模型——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过氧化氢溶液用于制作简易供氧器——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自制酸碱指示剂测土壤酸碱性——酸碱指示剂遇不同酸碱性溶液会显不同颜色
17.(2025·四川省广安市)化学中常用到归纳、比较、推理等方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带电的微粒,因此不带电的微粒都是原子
B.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观察到瓶口有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常温下测得KOH溶液,说明该溶液呈酸性
18.(2025·湖南省)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中,下列做法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活性炭用于自制净水器——活性炭可杀菌消毒
B.用橡皮泥制作水分子的模型——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过氧化氢溶液用于制作简易供氧器——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自制酸碱指示剂测土壤酸碱性——酸碱指示剂遇不同酸碱性溶液会显不同颜色
19.(2025·湖南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走向科技强国。
(1)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部分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和煤油作为推进剂。从微观角度分析,能将氧气压缩成液氧的主要原因是 。
(2)“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以的“中国深度”问道深海。钻头能钻凿坚硬的岩层,是因为钻头具有 的性质。
(3)预计2025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00万辆。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和塑料等是制造汽车的常用材料,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4)请简要评析电动汽车的使用是否有利于环保: 。
20.(2025·湖北省)某学校雕刻社团开展了以下实践活动。
(1)赏“微雕”: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在硅晶体表面移动原子,“写”出了“中国”二字(图甲)。说明构成硅的微观粒子是 (写名称)。
(2)学篆刻:用钢质刻刀在石材表面雕刻文字,制作印章(图乙),说明钢的硬度比石材的 。
(3)用蚀刻:在涂满石蜡的铁板上,用铁钉划穿蜡层绘图,再将铁板置于CuSO4溶液中蚀刻。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铁板上出现红色图案(图丙)。蚀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 (填“强”或“弱”)。
21.(2025·江苏省扬州市)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能产业技术主要包括氢气的制取、储运及应用。
(1)分析H2的性质。查阅资料,汽油与氢气的部分性质如题表所示。
题表
编号 性质 数据
汽油 氢气
A 最小点火能(在空气中能引发燃烧或爆炸所需的最小火花能量×10-3J) 0.24 0.019
B 爆炸极限(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体积分数范围/%) 1~7.6 4~75
C 单位质量发热量(单位质量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103/kJ·kg-1) 43 120
D 单位体积发热量(单位体积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10 /kJ·m-3) 33000 10.8
①与汽油相比,除爆炸极限范围更宽外,表中支持“H2在使用时更需注意安全性”观点的数据还有 (填编号)。
②对比表中单位质量发热量与单位体积发热量的数据进行分析,除安全性外,氢气不宜直接运输的原因还有 。
(2)电解水制氢。有研究认为,一定条件下电解水的过程中,某电极上发生的变化如题图-1所示。
①“阶段一”中,生成的“”是一种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
②“阶段三”中,气泡从电极表面脱离后,在溶液中向上运动时,所受压强逐渐减小,体积逐渐增大。从微观粒子的视角,对气泡体积增大进行解释: 。
③相同条件下,若电极表面的气泡难以脱离,则不利于氢气的产生。原因是 。
考点03 微观粒子的性质
22.(2025·四川省成都市)闻到醋香,从微观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分成原子
23.(2025·云南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端午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B.水沸腾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1g水中约含有个水分子——分子质量很小
D.石蜡熔化——分子种类不变
24.(2025·甘肃省嘉峪关市)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丹桂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干冰升华 分子的体积变大
C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D 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A.A B.B C.C D.D
25.(2025·山东省烟台市)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氢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降温能使水结成冰——低温导致水分子静止不动
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离子
26.(2025·山西省)探究浓氨水性质的实验设计如下。有关分析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瓶中浓氨水变蓝 B.棉签上酚酞溶液变红
C.实验得出浓氨水显酸性 D.能看到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27.(2025·湖北省)对下列家务劳动,错误的解释是
选项 家务劳动 解释
A 炒菜时用加碘食盐调味 补碘元素能预防贫血
B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水垢 白醋能与水垢反应
C 把活性炭放入冰箱去除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把湿衣服晾晒在阳光下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A.A B.B C.C D.D
28.(2025·四川省凉山州市)下列对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氧气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C.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碱的溶液中都含有OH-
D.O2和O3性质有很大不同,它们的分子中原子种类不同
29.(2025·山东省威海市)氮气在一定条件下会变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氮气具有极强的扩散能力和溶解能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氮气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作溶剂使用
B.超临界氮气中氮气分子不再运动
C.超临界氮气中氮气分子与空气中氮气分子大小相同
D.超临界氮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30.(2025·湖北省)对下列家务劳动,错误的解释是
选项 家务劳动 解释
A 炒菜时用加碘食盐调味 补碘元素能预防贫血
B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水垢 白醋能与水垢反应
C 把活性炭放入冰箱去除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把湿衣服晾晒在阳光下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A.A B.B C.C D.D
31.(2025·天津市)从化学视角对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视角
A 用橡皮泥制作分子模型 从微观粒子角度认识物质构成
B 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活性炭能将天然河水净化为纯水
C 设计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方案 从物质组成、分类、转化及利用价值和保护环境等角度设计
D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A.A B.B C.C D.D
32.(2025·湖南省)古代经典诗词、书画精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唐代诗句“山城斜路杏花香”所描述的现象 。
(2)元代著名水墨画《富春山居图》保存至今不变色的原因是 。
33.(2025·湖北省)对下列家务劳动,错误的解释是
选项 家务劳动 解释
A 炒菜时用加碘食盐调味 补碘元素能预防贫血
B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水垢 白醋能与水垢反应
C 把活性炭放入冰箱去除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把湿衣服晾晒在阳光下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A.A B.B C.C D.D
34.(2025·山西省)探究浓氨水性质的实验设计如下。有关分析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瓶中浓氨水变蓝 B.棉签上酚酞溶液变红
C.实验得出浓氨水显酸性 D.能看到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35.(2025·天津市)下列选项中,图示实验的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图示 现象及结论
A 加入硝酸铵后,U形管①处液面高于②处液面,证明硝酸铵溶于水放热
B 一段时间后烧杯④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证明③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扩散到④中,发生了中和反应
C 一段时间后⑤中铁钉生锈,⑥⑦中铁钉未生锈,证明铁钉生锈过程有氧气和水参加反应
D 电炉从室温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⑧先燃烧,⑨后燃烧,⑩ 不燃烧,证明无烟煤和沙子均不是可燃物
A.A B.B C.C D.D
36.(2025·陕西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
(1)柴:烧烤时常用木炭做柴火,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米:大米常用来做主食,其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3)油:芝麻油常称香油,打开香油瓶,远处就能闻到油香,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
(4)盐: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37.(2025·天津市)从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发展科学思维。
(1)物质变化:结合以下反应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微观分析,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填“分子”或“原子”)。
②宏观分析,该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考点04 原子的构成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38.(2025·江苏省扬州市)科学发展常以如题图所示的方式推进、循环。公元前5世纪,有哲学家猜想: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这属于
A.观察现象 B.提出问题 C.建立假说 D.实验验证
39.(2025·四川省泸州市)今年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全球首款基于碳化硅(SiC)半导体材料的碳-14核电池,理论上可放电上千年。碳-14是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碳-14与碳-12核外电子数相等 B.碳-14与碳-12的中子数相等
C.碳-14与碳-12不属于同种元素 D.碳化硅不属于化合物
40.(2025·四川省泸州市)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航天员登月开展科学探索,该计划离不开化学与技术。回答相关问题:
(1)制造火箭发动机部件可用NiAl合金,利用了该合金熔点比较 的特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x= 。
(2)制作宇航服需要环氧树脂和碳纤维等材料。聚丙烯等经过溶解、纺丝,在高温条件下可碳化为碳纤维,碳化工艺需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的原因是 。
宇航服耐磨涂层为聚四氟乙烯,可增强耐久性。以上制宇航服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3)固体火箭燃料用高氯酸铵等。反应之一为:2NH4ClO4N2↑+ +Cl2↑+2O2↑(补充完整)。
(4)再生生保系统。处理空间站收集的废水以再生氧和水的过程如下:①活性炭吸附②AgCl杀菌并脱除离子③电解制备④还原为和。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选填编号)。若空间站有3名宇航员生活132天,每天每人呼出的质量为,用将呼出的全部还原,则还原过程能为空间站总计再生 的水。
41.(2025·四川省遂宁市)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题为“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化学促进科技发展,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驰而不息。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太空生活
(1)航天员每天的食品都要经过科学的计算和设计,以保持航天员营养均衡,其中牛肉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A.蛋白质 B.维生素 C.糖类
(2)太空蔬菜在塑料网篮中种植,塑料属于______。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II.上天揽月
(3)月球上有丰富的核能原料He-3。已知He-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Ⅲ.航空金属
(4)钛金属被誉为“未来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为原料生产钛金属,金红石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Ⅳ.生命保障
(5)载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氧再生系统”处理宇航员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反应器1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B.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C.反应器2中消耗和生成的个数比为1∶1
D.该系统实现了排出的H2O和CO2的再利用,并为航天员提供O2
15.(2025·四川省泸州市)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航天员登月开展科学探索,该计划离不开化学与技术。回答相关问题:
(1)制造火箭发动机部件可用NiAl合金,利用了该合金熔点比较 的特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x= 。
(2)制作宇航服需要环氧树脂和碳纤维等材料。聚丙烯等经过溶解、纺丝,在高温条件下可碳化为碳纤维,碳化工艺需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的原因是 。
宇航服耐磨涂层为聚四氟乙烯,可增强耐久性。以上制宇航服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3)固体火箭燃料用高氯酸铵等。反应之一为:2NH4ClO4N2↑+ +Cl2↑+2O2↑(补充完整)。
(4)再生生保系统。处理空间站收集的废水以再生氧和水的过程如下:①活性炭吸附②AgCl杀菌并脱除离子③电解制备④还原为和。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选填编号)。若空间站有3名宇航员生活132天,每天每人呼出的质量为,用将呼出的全部还原,则还原过程能为空间站总计再生 的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