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5 13:5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答题区域内。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学校组织开展以“以和为贵,和谐共情”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解“和”之意】
和谐之音,源远流长。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和”字最早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最初字形写为从侖禾声的“龢”字。《说文解字》解释说:“侖,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也就是说,“和”的本义是从三孔定音编管内吹奏出来的标准乐曲,用以调和各种音响。可见,“和”字原本指古代乐器发出的和谐之音,后来才逐步____(①引申②引用)到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协调统一关系。
“和”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sù到上古尧舜时期,后来又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____(①积淀 ②沉积)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就是“和”的理想境界。【“和”文化在促进社会进步、维系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____(①相辅相成 ②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
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 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3. 文中【 】内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发挥”前加“一直”。
B. 删除“等方面”。
C. 将“促进社会进步”与“维系社会稳定”调换位置。
D. 将“发挥”改为“发扬”。
【悟“和”内涵】
和谐社会,幸福生活。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和”在今天仍是一条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准。社会生活的变化、复杂化使得人与人之间发生各种不和,不和就会产生分歧,有了分歧就会引发摩擦,摩擦导致矛盾,矛盾激化就会导致争斗。
材料二: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和危害。空气污染、资源枯竭,人与自然的矛盾愈加突出,因此要用“和”的理念来整合人们的思想意识,指引人们改掉错误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材料三: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教育……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竞争。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现代社会鼓励正当竞争,鼓励通过正当竞争调动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材料四:做人应力求“和”,而不力求“同”,要和却又不同。主张“和”,不是要求人们都抱成一团,讲求一团和气,无原则立场地退让和自谦,而是为了追求一种进取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工作上的互帮互助的气氛和对人对己宽宏大度的心态。
4. 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会生活的变化、复杂化使得人与人之间发生各种分歧,不和会引发摩擦,产生矛盾。
B.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必定造成空气污染、资源枯竭,人与自然会产生不可协调的矛盾。
C.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应当正当竞争。
D. 做人应力求和而不同,追求进取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对己宽宏大量。
5. 读了以上材料,小语和小文产生了争论,请你根据材料完善他们之间的对话。
小语:我觉得现在社会太浮躁了,人与人之间动不动就起冲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真该多提倡“和”的理念。
小文:①__________!没有竞争,社会哪来的活力?企业不竞争怎么创新?学生不竞争怎么进步?
小语:竞争当然重要,可如果没有“和”来平衡,竞争就容易变成恶性内卷,甚至破坏环境、激化矛盾。“和”不是反对竞争,而是让竞争更健康——既拼实力,也讲规则,最终实现共赢。
小文:嗯……有道理。比如企业为了利润拼命砍伐森林,短期是赢了,长远看却害人害己。
看来“和”与“竞争”并不矛盾,关键是怎么结合。
小语:没错,②___________。
【诵“和”诗文】
6. 吟咏诗文,品味人生。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写出卖炭老翁自身面临的情况与心愿失和,更加体现出老人的可怜。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推己及人的情怀正是“和”文化中“己欲立而立人”的思想的体现。
(3)请写出两句体现自然的和美景象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50分)
(一)组合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上海体育学院研究团队应用自研的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指数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发展水平整体向好。
②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佩杰举了一个例子,“从2016年、2017年、2018年3年的调查数据来看,学生体质健康的整体优良率分别为26.5%、29.3%、30.3%,上升趋势比较明显。但随着学段升高,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也很明显。201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率为92.1%,中学生的为88.0%,大学生的为74.4%”。
③“学校在促进儿童肯少年体育健身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学校环境对处于身心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有较大影响,因此学校对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责任的履行极为重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孩子在中考之前健身意识最强,中考考完后这个意识就淡薄了。”陈佩杰认为,考试引领是一种强化性的举措,促使孩子们具备了运动健身的想法。“所以我们也在讨论这个问题,如果高中阶段也把体育作为考试科目,通过这样一个‘杠杆’促使学生连续五六年主动参与运动健身,这会不会更便于让运动成为学生的习惯?”
④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并不单纯是学校教育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家长就很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引路人,因此家长要转变成长成才观念。
⑤上海体育学院研究团队调查了约13万家长群体,数据上体现出近年来一个可喜的趋势——家长参与亲子体育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相关的活动也在增加。
⑥“在上海,家长(在亲子体育方面)的主观支持很早就在高位,但客观引领的占比一开始很低,这两年才开始有显著提升。为什么有的家长有这个意识,却不去引领孩子呢?因为他们中有一些自己也不擅长运动,比如会踢球的家长当然愿意在孩子面前露一手,但不会踢球的家长怎么陪孩子去踢球呢?”
⑦研究成果中体现出的另一个问题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区域差异很大,体质健康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区域化差异是多方面导致的。在陈佩杰看来,一个区域的经济水平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要排在城市管理者意识和大众观念之后。
(摘编自《青少年体质健康不单是学校教育的责任,更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材料二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的通知
湖南省教育厅jyt.hunan. 发布时间:2025-01-27 11:51 【字体:大 中 小】
湘教通〔2025〕23号
①各市州教育(体)局:
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决定在全省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③一、工作目标
④自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所有班级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缓解压力、预防近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2016-2018年的调查数据来看,我国小、中、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率递减。
B. 只有把体育作为中考必考科目,才能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让运动成为学生的习惯。
C. 湖南省教育厅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并在教育层面出台了相关政策。
D. 虽然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发展水平整体向好,但体质状况依然令人担忧。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校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影响最大,因此只要学校加强体育教育,就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B. 家长在亲子体育方面的主观支持和客观引领都很重要,主观支持的提升一定能够带动客观引领的提升。
C.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D. 一个区域的经济水平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大,城市管理者意识和大众观念的影响更小。
9. 湖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的通知》,这一举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4分)
怀揣羊羔的老人
李娟
①太阳完全沉下群山,天色却仍然明亮、清晰。我们出去散步,沿着河岸走了两公里后,四周景物才渐渐暗了下来。
②河谷对岸森林密布。河水清澈、宽阔,冰凉刺骨的水汽一阵阵扑面而来。在天边悬了整整一天的白色月亮,已转为金黄色,向群山深处沉去。
③这时,有小羊羔撕心裂肺的咩叫声远远传了过来,凄惨又似乎极不情愿。我们循声音爬上河岸边高高的岩石,走进一片深深的草甸。
④前面远远走来一个老人,近了,这才弄清声音的出处原来在她怀里。那个老太太像抱小孩子一样,把它竖起来,一手搂着它的小肚皮,另一只手托着它的小屁股。小羊惨叫连连,不舒服极了,一个劲儿地挣扎。
⑤我们都笑了,这个又高又壮的老太太我们都认识,她常去我们家小店买东西。是这附近唯一的维吾尔族。“怎么了?这是——”她乐呵呵地:“它找妈妈嘛,看——它哭呢!”
⑥回过头来,天色已很暗了,依稀可见老人家的粉红色碎花长裙在深深草丛中晃动。而她绿色的头巾已完全成为黑色。
⑦一到冬天,我们店里卖得最快的东西是橡胶奶嘴。冬羔不像春羔易成活,很大程度上得靠人工喂养,人们买奶嘴是喂小羊羔吃奶。家家户户都得预备一些纸箱子给将要出生的羊羔垫窝。常有人打发孩子到我家商店要纸箱子。谁家冬羔产得多,推开他家的门,一眼就看到炕边墙根一排纸箱,每只箱子探出一颗小脑袋。
⑧小羊羔真是可爱的小东西。它有美丽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嘴巴粉红而柔软,身子软软的,暖暖的。我们这里的年轻姑娘在冬天里串门子,会搂上自家的一只小羊羔(就像城里的女孩上街搂宠物狗似的),用孩子一样喜悦新奇的小嗓门轻轻交谈。小羊羔们就软软地、乖巧地各自趴在主人香喷喷的臂弯里,互相张望。
⑨有的夜里,正围着桌子吃饭呢,这时厚厚的棉布门帘一拱一拱的,像是有人要进来。“是谁?”却又不答。掀开门帘一看,没人,脚下却有动静——一只银灰色小羊羔从我妈脚边快快地、一扭一扭跑了进来,跑到火炉边,晃晃身子,抖落身上的雪屑,A熟门熟路走进厨房,把案板下的白菜扒拉出来,细嚼慢咽。(批注:加点词用得精妙,__________)
⑩你无法恨它,尽管白菜只剩最后一棵了。
只好帮它撕几片叶子,一直等到主人找上门来。
我们家也养过一只羊。我想它小时候一定特别可爱,否则我妈也不会把它惯成这样——它居然不吃草!只吃麦粒和玉米。你听说过有不吃草的羊吗?
它被圈在小店后面的窗台下。平时静悄悄的,一听到店里有动静,就撕心裂肺地惨叫,还把两条前腿搭在窗台上,嘴巴贴在玻璃上做出哀怨的神情。弄得来买东西的顾客都以为我们怎么虐待它了呢,纷纷指责:“你们就给它一点吃的嘛!”
顾客一走,它立刻安静了,从窗台上跳下去。乖乖地卧在自己的小棚里。B我妈打开窗户,指着它的鼻子说:“你!你!……”然后在其无辜的注视下,无奈地往它堆满了青草的小食盆里再添两把苞谷豆儿。(批注:人物描写极为精准,__________)
在夏牧场,我们漫山遍野地走,常常与转场的驼队共行一程。这些浩浩荡荡的队伍,载着大大小小的家当,前前后后跟随着羊群,一路上尘土满天。
那些人,他们这样流动的生活似乎比居于百年老宅更为安定。他们平静坦然地行进在路上,怀揣初生的羊羔。
初生的小羊羔和初生的婴儿常常被一同放进彩漆摇篮里,挂在骆驼一侧。当骆驼走过身边,随手掀起摇篮上搭着的小毛毯,就有两颗小脑袋一起探出来。
我一直在想,游牧地区的一只小羊羔一定会比其他地方的羊羔更幸运吧?有着更为丰富、喜悦的生命内容。至少我所知道的羊,于牧人而言,不仅作为食物而存在,更是为了“不孤独”而存在。还有那些善良的,那些有希望的,那些温和的,那些正忍耐的……我所能感觉到的这一切与羊羔有关的美德,以我无法说出的方式汇聚成海,浸渍山野,无处不在。
(选自李娟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橡胶奶嘴”“纸箱垫窝”等细节,展现了牧区人工喂养冬羔的生活智慧,体现了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的生存状态。
B. 文中对羊羔“撕心裂肺的咩叫”和“粉红柔软的嘴巴”的描写,运用对比手法,既展现其脆弱又突出其可爱。
C. 作者将转场驼队中“羊羔与婴儿同摇篮”的场景作为全文高潮,旨在批判游牧民族颠沛流离的生活方式不够安定。
D. 结尾由具体场景上升到生命哲思,将羊羔与“美德”“希望”等抽象概念联系,升华了主题,富有抒情性和哲理性。
11. 请从文中划线的AB句中任选一处,把批注内容补充完整。
我选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章开头部分①②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3. 文章标题是《怀揣羊羔的老人》,却只在⑤~⑥段写了老人,其他更多笔墨似乎与老人无关,这些内容偏题了吗?请结合具体材料加以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14.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
杜甫
苒苒①谷中寺,娟娟林表峰。阑干②上处远,结构坐来重。
骑马行春径,衣冠起晚钟。云门青寂寂,此别惜相从。
【注】①苒苒(rǎn):草茂盛的样子。②“阑干”二句:顺着栏杆,向上走到远方,坐下来,看到屋宇构建重重叠叠。
同为送别诗,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①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②,以入大庙③。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④,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⑤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注】①厚币:丰厚的礼物。②文绣:带有花纹的绸缎。③大庙:帝王的祝庙。④孤豚:小猪。⑤污渎:污浊的小沟渠。
15. 下列对词语意思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冥有鱼”中的“冥”是一个通假字,同“溟”,海的意思。
B. “志怪者也”中“志”的释义有①意向,志愿。②记在心里。③记号。④记载。在文中应该是“记载”的意思。
C. “养食之数岁”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两个“食”的意思是一致的。
D. “无为有国者所羁”中的“羁”是“束缚”的意思,与成语“放荡不羁”的“羁”的意思不同。
16.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1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18.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庄子的自由,“无为有国者所羁”也是庄子的自由,请结合上述文本谈谈这两处“自由”有何不同。
(四)名著阅读(共8分)
19. 《经典常谈》是在新诗和散文创作上卓有成效的文学大家__________所作,这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______________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______________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20.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文学作品中一些典型人物的成败得失往往可以给我们提供经验。请你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位,仿照小语的阅读笔记,简述人物经历,谈谈你阅读整本书后的感悟。
朱德(《红星照耀中国》) 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阅读笔记 祥子(《骆驼祥子》) 人物经历:祥子原本怀揣着拥有自己洋车的梦想,然而命运却屡屡与他作对。新车被抢,他并未气馁;积蓄被骗,他依然坚守希望。可当虎妞骗婚,让他陷入婚姻的泥沼,小福子的离世又如晴天霹雳,重重打击之下,祥子终于失去了往昔的斗志,从一个勤劳、积极、奋进的青年沦为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我的感悟: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信心,就会被生活的洪流所吞噬。所以我们要坚守初心,并始终如一地努力,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三、写作(5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行走在山水间,我们看到神奇瑰丽的自然之美;行走在人世间,我们感受到情意的可贵、品行的美好;行走在过去或未来,我们拥有更多超越时空的思考……
请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不透露个人信息;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得抄袭。
2025年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答题区域内。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学校组织开展以“以和为贵,和谐共情”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解“和”之意】
【1~3题答案】
1. hé 溯
2. ① ① ② 3. C
【悟“和”内涵】
【4~5题答案】
4. B 5. ①. 但竞争才是进步的动力啊! ②. 这就是“和而不同”嘛!(大意相同即可)
【诵“和”诗文】
【6题答案】
①. 心忧炭贱愿天寒 ②.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③.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 采菊东篱下 ⑤.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阅读(共50分)
(一)组合文本阅读(10分)
【7~9题答案】
7. B 8. C
9. 湖南省教育厅的这一举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上海体育学院的研究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发展水平整体向好,但随着学段升高,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明显。其次,材料中提到家长参与亲子体育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但家长自身运动能力的限制影响了引领作用。此外,湖南省教育厅的通知也体现了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旨在通过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4分)
【10~13题答案】
10. C 11. A “熟门熟路”“细嚼慢咽”两个词,写出了小羊羔进入家中吃东西时的熟练和不惧怕屋主,悠闲自在的情态,侧面体现了我们家人对小羊羔的宠爱。
B 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妈妈把小羊当作孩子般宠爱,与小羊“斗智斗勇”的温馨场面,体现了牧区人的淳朴善良。
12. 这段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太阳完全沉下群山”“森林密布”“河水清澈、宽阔”“冰凉刺骨的水汽一阵阵扑面而来”等语句,描绘了游牧地区奇异壮美的自然风光,营造了静谧温馨的氛围;烘托了后文中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游牧民族人民勤劳厚道、淳朴善良的形象,为文章奠定感情基调。
13. 没有偏题。文中除了具体描写老人抱着羊羔,羊羔不舒服地叫,老人就背着羊羔之外,还写了年轻的姑娘们搂着小羊羔去串门;冬天,人们给小羊羔准备橡胶奶嘴,为它们垫窝;我妈妈对小羊羔的“溺爱”,不吃草,吃苞谷豆儿;小羊羔能到别人家自在地吃东西;牧区人们把刚出生的小羊羔放到摇篮里等等。从这些细节里,我们看到了牧区人们对小羊羔的喜爱、关怀,更看到牧区人们对小羊羔这种生命的尊重,把它们看成想陪伴的伙伴,表现出牧区人们的善良、淳朴的美德,这些内容在主题上是一致的,所以没有偏题。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14题答案】
同:都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异:本诗通过描写空寂宁静的环境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与失落;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劝勉友人要乐观地面对离别表达了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感情和豁达开朗的胸襟。
【15~18题答案】
15. D 16.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17. 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
18. 第一个自由是摆脱了形体的束缚,去追求精神的自由。甲文中庄子借大鹏的形象,表达摆脱了形体的束缚,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第二个自由是抛却了功名富贵去追求人生的自由。乙文中庄子借助“牺牛”和“孤豚”表达了他鄙弃功名利禄,向往自由的人生追求。
(四)名著阅读(共8分)
【19题答案】
①. 朱自清 ②. 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 ③. 《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填其中任意一部作品)
【20题答案】
示例: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
人物经历:保尔·柯察金经历了战场上的搏杀、工地上的磨难等一系列人生挑战,在双目失明、双腿瘫痪的艰难条件下,他克服困难,用文字继续战斗,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生命的誓言。
我的感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只有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视生命,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三、写作(50分)
【21题答案】
例文:
行走在春风里
春分那天的风是暖的,卷着新翻泥土的气息,扑在脸上像奶奶晒过的棉被。我攥着皱巴巴的数学试卷,沿着河边的柳树丛慢慢走,书包带在肩膀上硌出浅浅的红痕。
柳树抽出的新芽嫩得发亮,风一吹,枝条就软软地扫过水面。有片嫩叶打着旋儿飘下来,正好落在我摊开的试卷上,遮住了那个刺目的红叉。我伸手想把它拂开,指尖却先触到了一片湿凉——不知什么时候,眼泪已经砸在了分数栏上,晕开一小团墨渍。
“小朋友,要吹泡泡吗?”
转头时,风掀起了老人的蓝布衫。他坐在小马扎上,面前摆着个铁皮盒,里面盛着肥皂水,几根缠着铁丝的细竹棍浸在里面。阳光穿过他银白的头发,在皱纹里跳着碎金似的光。
我摇摇头,把试卷往书包里塞。他却笑着拿起根竹棍,在盒里轻轻一蘸,手腕轻巧地一转,一串泡泡就悠悠地飘了起来。春风托着它们往上飞,有的撞上柳枝,“啪”地化成一片水汽;有的裹着阳光,在我眼前绽开七彩的光。
“你看这泡泡,”老人慢悠悠地说,“看着脆,其实经得住风。”他又吹起一串,“去年冬天我在这儿摆摊,北风那么烈,照样有泡泡能飞到桥那头去。”
我望着最大的那个泡泡,它晃悠悠地飘过河面,沾了点水汽,却没破,反而裹着片不知从哪飘来的蒲公英,越飞越远。老人忽然递给我一根竹棍:“试试?”
肥皂水的清凉沾在指尖,我学着他的样子挥动胳膊。泡泡没飞多高就破了,肥皂水溅在脸上,倒让我笑出了声。老人也跟着笑,笑声混着风声,像檐角的风铃在响。
回家时,书包里的试卷好像没那么沉了。春风卷着新叶的清香追上来,拂过发烫的耳朵。我想起那些飞远的泡泡,原来春天的风不仅会吹绿柳枝,还会悄悄托起每个低头走路的人,让你在抬头时,忽然看见漫天的光。
走到巷口时,回头望了望河边。老人仍坐在那里,蓝布衫在风里轻轻扬着,像一面小小的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