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 2.1力2 课件(25页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 2.1力2 课件(25页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18 08:53:43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2章力与空间探索
所有物体的运动都跟力关。
常见的力有哪些?
力和运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火箭是怎样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
第1节 力
端午节赛龙舟,运动员们一起用桨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这是为什么呢?
第2课时力的相互作用及测量
第2节声与听觉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胜哥”用手提书包时,手会感受到书包向下的拉力。可见,不但手对书包施加了力。书包对手也施加了力。
1. 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个条形磁体,松手后会现察到什么现象?
答:两小车相互远离
2.“胜哥”穿着旱冰鞋,向前推墙壁,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3.上述现象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胜哥”后退。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汽车撞到柱子上,为什么反而汽车受损?
汽车对柱子施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反过来柱子对汽车也有力的作用。
四、力的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手托2颗鸡蛋的力约为1牛
拉开易拉罐所用的力的为20牛
体重50 干克的八年圾男生的握力约为400牛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作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它的内部装有一根可以伸缩的弹簧,其结构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把一根下端带有挂钩
的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长方形木板上,
让弹簧自由下垂,在指针所指的位
置标出0刻度线。
2.在挂钩上悬挂1个钩码,在指针所
指的位置标出相应的刻度值。
3.在挂钩上分别悬挂不同个数的钩码,在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标出相应的刻度值。
4.根据长木板的长度和弹簧可伸长的长度,标出最大测量值和其他数值刻度线。
5.在自制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上文具盒或课本等物品,测出弹簧测力计对它们的拉力。再用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下, 看看两者的测量值有多大的差距。
弹簧受到拉力会发生形变,不受拉力时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弹簧的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手拉弹簧时也会感受到弹簧反抗拉伸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压力,桌面发生形变,产生支持水杯的弹力,这就是支持力。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也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造出来的。
实验室和生活中常用的弹簧测力计。
牛顿
牛顿(1643- 1727),英国著名的物
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牛顿从青少年时
代就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学习非常
勤奋。他喜欢通过实验来取得真知,
并亲自动手设计和制作了许多机械装
置和用品。牛顿在研究中十分投入,
而且常常夜以继日地学习、工作。这
些都培养和锻炼了牛顿的科学精神,
为其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力学方面,他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在光学方面,他发现了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构成的,从而确定了光谱分析的基础;在热学方面,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天文学方面,他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解释
了潮汐现象,预言了地球不是正球
体。另外,牛顿与莱布尼茨各自独
立发展创造了微积分,促进了数学
的发展。
虽然牛顿对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他总是谦逊地说:“我不知道世人会怎样看我,不过,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有幸拾到美丽的贝壳,而真理的大海,我还是没有发现。”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理解弹性与弹力。
3.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作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是弹簧测力计。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也越长。
1.“胜哥”用力压弹簧,弹簧发生了形变。下列能正确表示弹簧所受压力的示意图是(  )
A
2.“胜哥”胜磁铁吸引大头针时,大头针对磁铁( )
A.没有力的作用,因为是大头针被磁铁吸引,而不是大头针吸引磁铁
B.没有力的作用,因为大头针不能吸引别的物体
C.没有力的作用,因为大头针很轻D.有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不用将指针调零
B.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C.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拉力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提着用
D
4.如图所示,两个弹簧秤都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秤的重力和内部摩擦,则弹簧秤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  )
A.2N,4N
B.2N,0N
C.4N,4N
D.2N,2N
D
5.如图所示, “胜哥” 将一物体挂在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测出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8N。然后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又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拉环上,将秤钩固定,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A.大于2.8 N
B.等于2.8 N
C.小于2.8 N
D.等于2.8N
D
“胜哥课程”版权声明
“胜哥课程”工作室的课件资料的版权属于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购买下载的课件仅限购买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学习、课堂教学,但无传播权,禁止传播,如传播造成的后果将负法律责任。带“胜哥课程”的教学视频仅限本课件使用,如移植其它课件请联系本人,限时免费。只要购买使用“胜哥课程”则视作同意本声明!
同课章节目录